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981七絶 7583五律 2249七律 2475 3507五排 29四言 318六言 470古風 57705樂府 455 11 773 5琴操 8 157其他 919 3
共3507,分97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元结 (1首)
刘禹锡 (4首)
温庭筠 (3首)
王维 (1首)
白居易 (1首)
罗隐 (1首)
韦庄 (3首)
于鹄 (1首)
冯延巳 (1首)
冯延巳 (1首)
卢肇 (1首)
司空图 (4首)
吕岩 (6首)
孙光宪 (4首)
杂曲歌辞 其三 欸乃曲(欸乃,棹船声也)(唐·元结)
  押侵韵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自注:“水乐,次山事。又其《欸乃曲》云:‘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解云:“元次山诗,自在方圆之外。末句即以其所作《欸乃曲》拟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徐充云:有幽渺无穷之趣。周珽云:烟雨晦暝,猿吟朝暮,此际“欸乃”时发,静而听之,自有无穷幽思,谁谓山讴野唱,非清庙、明堂之响,不足以娱耳也。
《历代诗法》
微变《竹枝》。

杂曲歌辞 其三 浪淘沙(唐·刘禹锡)
  押真韵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一首怀古诗。题中的汴河,唐人习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来的。

首句撇开隋亡旧事,正面重笔写汴河春色。汴水碧波,悠悠东流,堤上碧柳成阴,柔丝袅娜,两岸绿野千里,田畴相接,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悠悠而去的汴河流水,引人在想象中瞩目于两岸千里春色,使本来比较抽象的“无限春”三字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不着痕迹地过渡到第二句。刘禹锡《杨柳枝》说:“炀帝行宫汴水滨”。第二句中的“隋家宫阙”即特指汴水边的炀帝行宫。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已成尘”,用夸张笔墨强调往日豪华荡然无存,与上句春色之无边、永恒,形成怵目惊心的强烈对照,以见人世沧桑、历史无情。“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包含在“隋家宫阙已成尘”中的意蕴,不正是这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吗?

一、二两句还是就春色常在、豪华不存这一点泛泛抒感,三、四则进一步抓住汴水春色的典型代表──隋堤柳色来抒写感慨。柳絮春风,飘荡如雪,本是令人心情骀荡的美好春光,但眼前这汴河堤柳,却绾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满目春色,不但不使人怡情悦目,反而让人徒增感慨了。当年隋炀帝沿堤树柳,本是为他南游江都的豪奢行为点缀风光的,到头来,这隋堤烟柳反倒成了荒淫亡国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在它面前深切感受到豪奢易尽,历史无情。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在怀着深沉历史感慨的诗人眼里,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杨花的杨与杨隋的杨也构成一种意念上的自然联系,很容易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更使人感怆不已的,或许还是这样一种客观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的封建统治者却并没有从亡隋的历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哀而不鉴,只能使后人复哀今人。这,也许正是“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两句诗所寓含的更深一层的意旨吧。

怀古与咏史,就抒写历史感慨、寄寓现实政治感受这一点上看,有相通之处。但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触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前者较实,后者较虚;前者较具体,后者较空灵。将李益的这首诗和题材、内容与之相近的李商隐咏史七绝《隋宫》略作对照,便可看出二者的同异。《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见南游江都所造成的巨大靡费,以寓奢淫亡国的历史教训;《汴河曲》则但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一则重在“举隅见烦费”,一则重在“引古惜兴亡”。如果看不到它们的共同点,就可能把怀古诗看成单纯的吊古和对历史的感伤,忽略其中所寓含的伤今之意;如果看不到它们的不同点,又往往容易认为怀古诗的内容过于虚泛。怀古诗的价值往往不易被充分认识,这大概是一个重要原因。

(刘学锴)

杂曲歌辞 其八 浪淘沙(唐·刘禹锡)
  押侵韵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本事诗》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附红尘拂面来,……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敖英曰:风刺时事,全用比体。唐汝询曰:首句便见气焰。次见附势者众。三以桃喻新贵。末太露,安免再谪?
《唐诗评注读本》
此诗借种桃花以讽朝政。栽桃花者道士,栽新贵者执政也。自刘郎去后,而新贵满朝,语涉讥刺,执政者见而恶之,因出为连州刺史。

忆江南(即春去也) 其一(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
②袂(mèi):衣袖。
③浥(yì):沾湿。
④颦(pín):皱眉。

【评解】
这首词,作者曾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词中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
沈雄《古今词话》:“春去也”云云,刘宾客词也。一时传唱,乃名为《春去也》曲。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婉丽。

杂曲歌辞 其六 杨柳枝(唐·刘禹锡)
  押真韵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柳不胜春。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注解选唐诗》
炀帝荒淫不君,国亡身丧,行宫外残柳数株,枝条柔弱,如不胜春风之摇荡,柳花如雪飞宫墙,似若羞见时人者。隋之臣子仕唐,曾不曰国亡主灭分任其咎,扬扬然无羞恶心,观观杨花亦可愧矣。
《唐诗绝句类选》
徐子扩曰:只是形容荒凉之态。谢谓羞不见人,非也。李君虞《隋宫燕》诗“几度飞来不见人”,亦此意。桂天祥曰:绝处味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蒋一葵曰:吊亡隋者,多不出此意。如此落句,更出人意表。陆时雍曰:忽入雅调。胡次焱曰:谢叠翁注:炀帝荒淫,国亡身殒,隋之君子仕唐,曾不分任其咎,扬扬然无羞恶之心,观柳花亦可以愧矣。谓柳花如雪,飞入宫墙,如羞见时人者,此扶植世教,足以立顽廉贪;似“不见人”三字,恐只是《易》所谓“窥其户,阒其无人”之意。
《唐诗摘钞》
“不胜春”三字正为“残柳”写照,若作“杨柳”则三字落空矣。只“不见人”三字,写尽故宫黍离之悲,何用多言。
《唐诗别裁》
似胜李君虞《汴河曲》(末二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
韵远情深。
《唐诗笺要》
“不见人”是荒凉之象,宋儒谓改作“羞见人”更佳,其说非是。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写杨花写到花到地,方色空空,唤醒迷夫不少。
《历代诗评注读本》
隋炀植柳汴堤,谓之柳塘,故梦得有此作。末句谓宫墙尚在,宫中无人,即柳花飞入,谁人见来?不胜兴废之感。
《诗境浅说续编》
此隋宫怀古之作,咏残柳以写亡国之悲,情韵双美,寄慨苍凉,与《石头城》怀古诗皆推绝唱,宜白乐天称为“诗豪”也。李益《隋宫燕》、《汴河曲》,与梦得用意同,而用笔逊之。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其六(唐·温庭筠)
  押侵韵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其八(唐·温庭筠)
  押真韵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诗笺注》
此咏塞门柳也。感莺语而伤春,却停梭而忆远;悲塞门之萧索,犹春到而不知。少妇闺中,能无垂泪?
《唐人绝句精华》
结句乃进一层说。塞上三月尚无柳,故曰“三月犹萧索”。结言纵有柳亦不觉是春时,征人之情苦矣,此所以思之垂泪也。
以下总评
汤显祖《花间集》
评:《杨柳枝》,唐自刘禹锡、白乐天而下,凡数十首。然唯咏史咏物,比讽隐含,方能各极其妙。如“飞入宫墙不见人”、“随风好去落谁家”、“万树千条各自垂”等什,皆感物写怀,言不尽意,真托咏之名匠也。此中三、五、卒章(按即所选三首),真堪方驾刘、白。
郑文焯《花间集》
评:宋人诗好处,便是唐词。然飞卿《扬柳枝》八首,终为宋诗中振绝之境,苏、黄不能到也。

南歌子 其四(唐·温庭筠)

题注:歌或作柯,一名春宵曲。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转,感君心。


渭城曲(唐·王维)

题注:(一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故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王孟诗评》
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
《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
首句藏行尘,次句藏折柳。两面皆画出,妙不露骨。从休文“莫言一杯酒,明日难重持”变来。
《麓堂诗话》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批点唐诗正声》
《阳关三叠》,唐人以为送行之曲,虽歌调已亡,而音节自尔悲畅。
《唐诗绝句类选》
唐人别诗,此为绝唱。
《诗薮》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岂不一唱三叹,而气韵衰飒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此论盛唐、晚唐三昧。
《唐诗正声》
吴逸一曰:语由信笔,千古擅长,既谢光芒,兼空追琢,太白、少伯,何遽胜之!
《唐诗镜》
语老情深,遂为千古绝调。
《唐诗解》
唐人饯别之诗以亿计,独《阳关》擅名,非为其真切有情乎?凿混沌者皆下风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谢枋得曰:意味悠长。唐汝洵曰:信手拈出,乃为送别绝唱。作意者正不能佳。蒋一梅曰:片言之悲,令人魂断。
《唐风定》
风韵超凡,声情刺骨,自尔百代如新,更无继者。
《唐诗摘钞》
先点别景,次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毕竟以此首为第一,惟其气度从容,风味隽永,诸作无出其右故也。失粘须将一二倒过,然毕竟移动不得,由作者一时天机凑泊,宁可失粘而语势不可倒转。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
《唐音审体》
刘梦得诗云“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诗云“听唱阳关第四声”,皆谓此曲也,相传其调最高,倚歌者笛为之裂。
《此木轩论诗汇编》
古今绝调。“渭城朝雨浥轻尘”下面决不是遇着个高僧,遇着个处士,此钩魂摄魄之说。第三、第四句不可连读。落句冷水一涕,却只是冲口道出,不费寻思。
《唐诗笺要》
不作深语,声情沁骨。
《而庵说唐诗》
人皆知此诗后二句妙,而不知亏煞前二句提顿得好。此诗之妙只是一个真,真则能动人。后维偶于路旁,闻人唱诗,为之落泪。
《唐贤三昧集笺注》
惜别意悠长不露。《阳关三叠》艳称今古,音节最高者。按“三叠”为度曲者叠第三句也。相传倚笛亦为之裂。
《唐诗别裁》
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
《瓯北诗话》
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唐诗真趣编》
只体贴友心,而伤别之情不言自喻。用笔曲折。刘仲肩曰:是故人亲厚话。

杂曲歌辞 其二 竹枝(唐·白居易)
  押文韵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杨柳枝(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升庵诗话》
“晓晴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恰直小蛮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此无名氏《柳枝同》也,郭茂倩《乐府》所遗。今以未尽者,并为录之:……罗隐《柳枝词》云:“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栏畔半垂钩。明年更有新条在,恼乱存风卒未休。”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作诗宜翻新意。此诗后二句戛戛独造,榔亦不能辨之。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咏柳七绝是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的。不过它不是写自己送别,而是议论他人送别;不是议论一般的夫妻或亲友离别相送,而是有感于倡女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而这一切,又不是以直写的方式出现,而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写人,借助春柳的形象来表现,因而较之一般的送别诗,这首咏柳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新意。

诗题曰“柳”,即是咏柳,因而通篇用赋,但又有比兴。它的比兴手法用得灵活巧妙,若即若离,亦比亦兴。首句即景兴起,赋而兴,以送别带出柳;晴和的春日,灞水桥边,一批又一批的离人,折柳送别。次句写柳条依拂,相偎相倚,比喻显豁,又兴起后两句的感慨。“相偎相倚”,写出春风中垂柳婀娜姿态,更使人想见青年男女临别时亲昵、难舍的情景。他们别情依依,不胜春意缠绵。然而他们不象亲友,更不类夫妻,似乎是热恋的情侣,还仿佛彼此明白别后再无会期,要享尽这临别前的每刻春光。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倡女送别相好客人。后二句,感慨飞絮无定和柳条缠人,赋柳而喻人,点出暮春季节,点破送别双方的身份。诗人以“飞絮无定”,暗喻这种女子自身的命运归宿都掌握不了,又以“垂丝绊路人”,指出她们不能、也不懂得那些过路客人的心情,用缠绵的情丝是留不住的。“争”通“怎”,末句一作“争把长条绊得人”,语意略同,更直截点出她们是青楼倡女。总起来说,诗意是在调侃这些身不由己的倡女,可怜她们徒然地卖弄风情,然而诗人的态度是同情的,委婉的,有一种难名的感喟在其中。

在唐代,士子和倡女是繁华都市中的两种比较活跃的阶层。他们之间的等级地位迥别,却有种种联系,许多韵事;更有某种共同命运,类似遭遇。《琵琶行》里那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长安名妓和身为“江州司马”的长安才子白居易,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似遭遇和命运。在这首《柳》中,罗隐有意无意地在嘲弄他人邂逅离别之中,流露一种自我解嘲的苦涩情调。诗人虽然感慨倡女身不由己,但他也懂得自己的命运同样不由自主,前途“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赠妓云英》)。所以在那飞絮无定、柳丝缠人的意象中,寄托的不只是倡女自家与所别路人的命运遭遇,而是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所有“天涯沦落人”的不幸,是一种对人生甘苦的深沉的喟叹。

这首诗句句赋柳,而句句比人,暗喻贴切,用意明显,同时由比而兴,引出议论。所以赋柳,喻人,描写,议论,笔到意到,浑然融合,发人兴味。在唐人咏柳绝句中,亦自独具一格。

(倪其心)

天仙子 其三(唐·韦庄)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熏。

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天仙子 其五(唐·韦庄)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小重山(唐·韦庄)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消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绕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江南曲(唐·于鹄)
  押真韵

题注:一作相和歌辞 江南曲

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诗纪事》
《江南曲》云:“偶向江边采白蘋……”韦庄取为《又玄集》。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摹古不为古所役。又曰:诗人托意,微而婉。
《载酒园诗话又编》
摹写一段柔肠慧致,自是化工之笔。读此则前篇“秦女”(按指《题美人》)仅有貌耳,深情大不如。
《网师园唐诗笺》
体贴入微(末二句下)。
《唐诗笺注》
一片心情只自知。曰“偶向”,曰“还随”,分明最勉强从事,却就赛神,微露于金钱一卜,妙极形容。
《唐人绝句精华》
此亦乐府遗声也。
《唐诗鉴赏辞典》
《江南曲》为乐府清商曲《江南弄》七曲之一。于鹄这首诗是其中较有生活情趣的一篇。

从来写闺情的诗歌,多从思妇的梳妆打扮起始,然后以陌头杨柳、  高楼颙望、长夜无眠等写其抑郁的离情。这首诗却借质朴的民歌体裁,从另一方面给人以别具一格的风采。

“偶向江边采白蘋”,“偶向”二字在于说明人物“江边采蘋”的举动只是心不在焉地出于一时的偶然。“还随女伴赛江神”,显然是无可无不可地跟着别人转。“还随”二字,反映出她那做事貌合神离的恍惚神情。“采白蘋”也好,“赛江神”也好,全都不是这位少妇此时此际本意欲行之事,不过反映她那一心惦记“远人”、行无所适的烦乱而已。

可是尽管如此,有时一个小的举动,也会泄露心中的秘密,她终于“暗掷金钱卜远人”,以寄托自己深思的感情。她表面上似乎也和大家一样,向“江神”做祷告,祈求幸福,实际上她“暗掷金钱”,占卜“远人”何时归来。而这一切她做得很小心,怕人发觉而遭人取笑,占卜时不敢“分明语”,“掷金钱”装模作样,采取“暗掷”的方式来掩人耳目。就这样,诗人着力描摹少妇欲言又不敢语,欲卜又不敢掷,欲罢又甘休,只能“暗掷”的那种神情,既逼真,又细腻,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少妇的深情。

这首诗连用“偶向”、“还随”、“不敢”等虚词,作为点睛的笔触,维妙维肖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抓着一个动人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心理,这都是初唐诗中少见的。

(陶慕渊)

采桑子 其八(唐·冯延巳)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临江仙(唐·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向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杨柳枝(唐·卢肇)

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八(唐·司空图)
  押元韵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九(唐·司空图)
  押真韵

引用典故:上掌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十二(唐·司空图)
  押真韵

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


杨柳枝二首 其一(唐·司空图)

引用典故:五柳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渔父词一十八首 玄用(唐·吕岩)

日月交加晓夜奔,昆崙顶上定乾坤。真镜里,实堪论,叆叆红霞晓寂门。


渔父词一十八首 鍊质(唐·吕岩)

运本还元于此寻,周流金鼎虎龙吟。身不老,俗难侵,貌返童颜骨变金。


渔父词一十八首 疾瞥地(唐·吕岩)

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


忆江南 其七(唐·吕岩)

修身客,莫误入迷津。气术金丹传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不用问东邻。


忆江南 其九(唐·吕岩)

长生药,不用问他人。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明了自通神。


西江月 其一(唐·吕岩)

著意黄庭岁久,留心金碧年深。为忧白发鬓相侵,仙诀朝朝讨论。

秘要俱皆览过,神仙奥旨重吟。至人亲指水中金,不负平生志性。


浣溪沙 其十一(唐末宋初·孙光宪)

碧玉衣裳白玉人,翠眉红脸小腰身,瑞云飞雨逐行云。

除却弄珠兼解佩,便随西子与东邻,是谁容易比真真。


何满子(唐末宋初·孙光宪)

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

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南歌子 其一(唐末宋初·孙光宪)

艳冶青楼女,风流似楚真骊珠美玉未为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舞袖频回雪,歌声几动尘。慢凝秋水顾情人,祗缘倾国,著处觉生春。


竹枝 其二(唐末宋初·孙光宪)

题注:一作竹枝词二首 二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