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共1336,分41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元稹 (3首)
刘禹锡 (2首)
李商隐 (2首)
李颀 (1首)
杜甫 (2首)
杜荀鹤 (1首)
沈佺期 (1首)
白居易 (5首)
皮日休 (2首)
罗隐 (5首)
许浑 (1首)
韦庄 (4首)
韩偓 (1首)
韩翃 (1首)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唐·元稹)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最爱狂。九陌争驰好鞍马,八人同著綵衣裳

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


赠吕三校书(唐·元稹)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注:与吕校书同年科第,后为别七年。元和己丑岁八月,偶于陶化坊会宿。

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秋娘

七年浮世皆经眼,八月闲宵忽并床。语到欲明欢又泣,傍人相笑两相伤。


酬乐天叹损伤见寄(唐·元稹)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前途何在转茫茫,渐老那能不自伤。病为怕风多睡月,起因花药暂扶床。

函关气索迷真侣,峡水波翻碍故乡。唯有秋来两行泪,对君新赠远诗章。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唐·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君思郢上吟归去,故自渝南掷郡章。野戍岸边留画舸,绿萝阴下到山庄

池荷雨后依香起,庭草春深绶带长。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唐·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少有一身兼将相,更能四面占文章。

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留赠畏之 其一(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注:时将赴职梓潼,遇韩朝回三首。

引用典故:侍女吹笙 鹦鹉赋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

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


无题二首 其二(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小姑无郎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诗评选》
艳诗别调。
《唐诗快》
义山最工为情语。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非义山其谁归?
《唐诗贯珠》
此以莫愁比所思之人也。
《李义山诗集辑评》
何焯曰:义山无题数诗,不过自伤不逢,无聊怨题,此篇乃直露本意。
《李义山诗解》
此篇言相思无益,不若且置,而自适其啸志歌怀之得也。
《李义山诗集笺注》
姚培谦曰:此义山自言其作诗之旨也。重帏自锁,清宵自长,所谓神女小姑,即《楚辞》“望美人兮南浦”之意,非果有其人也。
《玉溪生诗意》
“梦”字承秋宵,“居处”承奠愁堂,“风波”承白水居处,“月露”承神女梦,“相思”总结上六句,“惆怅”、“清狂”中说七句也。
《龙性堂诗话初集》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觉欲界缠人,过后嚼蜡,即色即空之义也。
《玉溪生诗集笺注》
此种真沉沦悲愤、一字一泪之篇,乃不解者引入歧途,粗解者未披重雾,可慨久矣。
以下总评
《唐诗三百首》
明知无益,时惆怅不已,直清狂本色耳。
《李义山诗辨正》
通篇反复自伤,不作一决绝语,真一字一泪之诗也。
《李义山诗偶评》
义山诸无题,以此二首为最得风人之旨。察其饷,纯托之于守礼而不佻之处子,与杜陵所谓空谷佳人,殆均不愧幽贞。时解者多以为有思而不得之词,失之甚矣:

寄司勋卢员外(唐·李颀)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长杨赋 田郎字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

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起句健。次联虽太实,如比乃切,五六新秀,风格不落中晚。
《唐诗直解》
七言律患后联易弱,结句易疏。如此起固雄浑,后联尤新,结又郑重,真为杰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汪道昆曰:高雅有致。陈继儒曰:通篇机神淋快。周启琦曰:五六芳气郁郁。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前人如此解法,后人乃曾未到。看其手下只是一折一迭,纸上早是七曲八曲,真为名家之名笔也。试思才写欢喜,如何又斗写相思?此又是其笔体轻健所得,彼苦心吟哦者固无是事也(“秦地立春”联下)。前解送卢,后解自托也。言明年归鸿叫雪之时,是君含香入殿之时,知己若复荐我,我敢俨然不让?又妙于虚虚用“文似”二字自赞,盖前解固已暗推员外为相如矣(末二句下)。
《唐诗快》
李君古诗多豪爽,近体却如此韶倩。
《删订唐诗解》
李诗工于修饰,有张绪风流之态,而意味尚少。此诗第五句不当又入景矣,结只用“似者”二字,亦未妥。
《唐诗摘钞》
寓意只在结句。前路但写新年之景,手法甚高。
《唐体馀编》
一句立春,一句员外,承上分切,妍秀。
《唐诗观澜集》
首联“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 章”,融情景于一家。
《唐贤三昧集笺注》
手腕柔和,自是盛唐中正之音。第七艰涩。
《唐诗别裁》
望人荐引,却能自占身分。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七八望其援引,而以扬雄自比,谦言不敢齐驱,婉而多风,定当独步。
《昭昧詹言》
此诗只意兴好,无大可取处。
《湘绮楼说诗》
振起有高远之意,其实仍上意耳。对必以藻采助之。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其一(唐·杜甫)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倒衣 一线添长 鹓行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其一(唐·杜甫)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汉署香 

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送友人宰浔阳(唐·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高兴那言去路长,非君不解爱浔阳。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多桑。陶潜旧隐依稀在,好继高踪结草堂。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唐·沈佺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注:一作古意,又作独不见

引用典故:丹凤城 卢家少妇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此诗比兴多,用古绝不堆垛。
《升庵诗话》
宋严沧浪取崔颢《黄鹤楼》诗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近日何仲默、薛君采取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一首为第一,二诗未易优劣。或以问予,予曰:崔诗赋体多,沈诗比兴多。
《卶庵重订李于麟唐诗选》
起得古,绝异莫愁情绪。
《艺苑卮言》
何仲默取沈云卿《独不见》,严沧浪取崔司勋《黄鹤楼》,为七言律压卷。一诗固甚胜,百尺无枝,亭亭独上,在厥体中,要不得为第一也。沈末句是齐梁乐府语,崔起法是盛唐歌行语。如织宫锦间一尺绣,锦则锦矣,如全幅何?
《批选唐诗》
化近体为古意,风韵淹雅,而略少意趣。近体不主意而主风韵,故冠冕初唐不可易也。
《诗薮》
“卢家少妇”,体格丰神,良称独步,惜颔颇偏祜,结非本色。同乐府语也,同一人诗也,然起句千古骊珠,结语几成蛇足。
《唐诗镜》
高古浑厚,绝不似唐人所为。三、四迥出常度,结更雄厚深沉。
《唐音癸签》
沈诗篇题原名《独不见》,一结翻题取巧,六朝乐府变声,非律诗正格也。不应借材取冠兹体。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钱光绣云:语语从古调淘洗,作律诗看佳,作乐府看亦佳。周珽曰:深情老笔,此十年梨花枪也。陈继儒曰:云卿初变律体,如此篇虽未离乐府馀调,而落笔圆转灵通,要是腹角出龟龙、牙缝具出赤绿者。
《唐风定》
“起语千古骊珠,结句几成蛇足”,此论吾不谓然。六朝乐府,行以唐律,瑰玮精工,无可指摘。
《唐诗评选》
从起入颔,羚羊挂角;从颔入腹,独茧抽丝。第七句蛳吼雪山,龙含秋水。合成旖旎,韶采惊人。古今推为绝唱,当不诬。其所以如大辨才人说古今事理,未有豫立之机,而鸿纤一致,人但歆歆于其珠玉。
《增订唐诗摘钞》
燕双栖而人独宿,此反映法。愁不见月,倍增愁思,故怨及无情,若有人指使而然。
《围炉诗话》
八句如钩锁连环,不用起承转合一定之法者也。
《唐体馀编》
仍本六朝艳体,而托兴深婉,得风人之旨,故为佳什。若王、李诸公必以此为七律第一首,则吾又不得其解也。
《近体秋阳》
纯乎古作,安得不高?《凤凰台》、《黄鹤楼》,要彼命篇实有不同尔,即以体气论,吾未见能过此也。
《说诗晬语》
骨高,气高,色泽情韵俱高,视中唐“莺啼燕语报新年”诗,味薄语纤,床分上下。
《昭昧詹言》
此诗只首句是作旨本义,安身立命正脉。盖本为荡妇室思之什,而以“卢家少妇”实之,则令人迷,如《古诗》以“西北高楼”、“杞梁妻”实歌曲一样笔意。本以燕之双栖兴少妇独居,却以“郁金堂”,“玳瑁梁”等字攒成异彩,五色并驰,令人目眩,此得齐梁之秘而加神妙者。三、四不过叙流年时景,而措语沉着重稳,五六句分写行者、居者,匀配完足,复以“白狼”、“丹凤”攒染设色。收拓开一步,正是跌进一步。曲折圆转,如弹丸脱手,远包齐梁,高振唐音。
《唐诗近体》
精细严整中血脉流贯,元气浑然。以此入乐府,真不可多得之作。
《唐七律隽》
崔赋体多,沈比兴多,以画家法论之,沈诗披麻皴,崔诗大斧劈皴也。余意诗无定品,兴会所至,自能动人,然须才法两尽。崔诗才气胜,沈诗法律胜,以三唐人诗而必以孰为第一,何异旗亭甲乙耶?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1、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用其意。郁金:郁金香,可浸酒涂壁,百合科,旧谓出大秦国,即今小亚细亚。
2、辽阳:指今辽宁辽阳市附近地区,为东北边防要地。
3、白狼河:白狼水,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两《唐书》《奚传》说奚国国境南接白狼河,即此。
4、丹凤城:一说因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故名,后便为京城之别称。按:恐即凤阙之意。汉建章宫有凤阙,后世也借指帝城,唐代民居多在城南。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卢家少妇,名莫愁,梁武帝萧衍诗中的人物,后来用作少妇的代称。郁金是一种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内芳香;玳瑁是一种海龟,龟甲极美观,可作装饰品。开头两句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多么芬芳,多么华丽啊!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双栖”两字,暗用比兴。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这位“莫愁”女也许有所感触吧?此时,又听到窗外西风吹落叶的声音和频频传来的捣衣的砧杵之声。秋深了,天凉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紧啊!这进一步勾起少妇心中之愁。“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

颈联出句的“白狼河北”正应上联的辽阳。十年了,夫婿音讯断绝,他现在处境怎样?命运是吉是凶?几时才能归来?还有无归来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连怀念都没有一个准着落。因此,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在这秋夜空闺之中,心境就不单是孤独、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担心,在忧虑,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联的“忆”字,在这里有了更深一层的表现。

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卢家少妇如何入眠呢!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诗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这结尾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

这首诗,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论手法,则有反面的映照(“海燕双栖”),有正面的衬托(“木叶”、“秋夜长”),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诗虽取材于闺阁生活,语言也未脱尽齐梁以来的浮艳习气,却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诗薮·内编》卷五)之感。

(赵庆培)

遣怀(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寄微之(时微之为虢州司马)(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支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海梅半日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

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赠梦得(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渐觉咏诗犹老丑,岂宜凭酒更粗狂

头垂白发我思退,脚蹋青云君欲忙。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两三场。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爱向卯时谋洽乐,亦曾酉日放粗狂。

醉来枕曲贫如富,身后堆金有若亡。元九计程殊未到,瓮头一盏共谁尝。


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唐·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夜韶姿著水光,谢家春草满池塘。细挑泉眼寻新脉,轻把花枝嗅宿香。

蝶欲试飞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分明不得同君赏,尽日倾心羡索郎。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唐·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钓公来信自松江,三尺春鱼拨剌霜。腹内旧钩苔染涩,腮中新饵藻和香。

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箸光。何事贶君偏得所,秖缘同是越航郎。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燕台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汎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鹥尽著行。

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綵为囊。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送沈先辈归送(一作宋)上嘉礼(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注:一题作送沈光及第后东归兼赴嘉礼

引用典故:月桂 马卿 山简 

青青桂触人香,白苧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杯倾别岸应须醉,花傍征军渐欲芳。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长安秋夜(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一枝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河阳 九原可作 

凤里前年别望郎,丁宁唯恐滞吴乡。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


送陆郎中赴阙(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丘迟锦 

幕下留连两月强,炉边侍史旧焚香。不关雨露偏垂意,自是鸳鸾合著行。

三署履声通建礼,九霄星彩映明光。少瑜镂管丘迟锦,从此西垣使凤凰。


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 其二(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三径 

年无事客吴乡,南陌春园碧草长。共醉八门回画舸,独还三径掩书堂。

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簟凉。经岁别离心自苦,何堪黄叶落清漳。


秋日早行(唐·韦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兔蟾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宫怨(唐·韦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蜀赋 

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钗上翠禽应不返,镜中红艳岂重芳。

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唐·韦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柏台 蓬岛 游梁 

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玉泉山净云初散,金谷树多风正凉。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


九江逢卢员外(唐·韦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陶潜 田凤 

前年风月宿琴堂,大媚仙山近帝乡。别后几沾新雨露,乱来犹记旧篇章。

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为锦帐郎莫怪相逢倍惆怅,九江烟月似潇湘。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唐·韩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上汉槎 海生桑 东方朔 壶中 

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


送齐明府赴东阳(唐·韩翃)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

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别后心期如在眼,猿声烟色树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