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共4373,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罗邺 (3首)
翁承赞 (1首)
胡令能 (1首)
胡曾 (5首)
花蕊夫人徐氏 (7首)
蒋贻恭 (1首)
薛涛 (2首)
薛能 (3首)
蜀太妃徐氏 (1首)
袁郊 (1首)
裴思谦 (1首)
褚朝阳 (1首)
贾至 (1首)
赵嘏 (4首)
柳絮(唐·罗邺)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凤凰。


骊山(唐·罗邺)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陈宫(唐·罗邺)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白玉尊前紫桂香,迎春阁上燕双双。陈王半醉贵妃舞,不觉隋兵夜渡江。


辞闽王归朝寄倪先辈(唐·翁承赞)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时人莫讶再还乡,简册分明剑佩光。驷马高车太常乐,登庸门下忆贤良。


王昭君(唐·胡令能)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咏史诗 汉江(唐·胡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


咏史诗 西园(唐·胡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月满西园夜未央,金风不动邺天凉。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咏史诗 瑶池(唐·胡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五朝诗善鸣集》
八骏犹走不及,奇趣横生。

咏史诗 关西(唐·胡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咏史诗 云梦(唐·胡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汉祖听谗不可防,伪游韩信果罹殃。十年辛苦平天下,何事生擒入帝乡。


宫词 其五(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阁子锁牙床。


宫词 其二十九(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綵缕长。


宫词 其八十二(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平头船子小龙床,多少神仙立御旁。旋刺篙竿令过岸,满池春水蘸红妆。


宫词 其一○八(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盘凤鞍鞯闪色妆,黄金压胯紫游缰。自从拣得真龙种,别置东头小马坊。


宫词 其一一三(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宫娥小小艳红妆,唱得歌声绕画梁。缘是太妃新进入,座前颁赐小罗箱。


宫词 其一二二(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新翻酒令著词章,侍宴初闻忆却忙。宣使近臣传赐本,书家院里遍抄将。


宫词 其一五二(唐·花蕊夫人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注:(一作宫词一百首 八十七)。(一作王建诗)

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


咏蚕(唐·蒋贻恭)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酬郭简州寄柑子(唐·薛涛)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霜规不让黄金色,圆质仍含御史香。何处同声情最异,临川太守谢家郎。


上王尚书(唐·薛涛)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扶桑 

碧玉双幢白玉郎,初辞天帝下扶桑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


赠韦氏歌人二首 其二(唐·薛能)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忆周郎 

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朝来为客频开口,绽尽桃花几许香。


加阶(唐·薛能)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二年中散似稽康,此日无功换宠光。唯有一般酬圣主,胜于东晋是文章。


好客(唐·薛能)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谁人肯信山僧语,寒雨唯煎治气汤。


丈人观(唐·蜀太妃徐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霜(唐·袁郊)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五月飞霜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但想燕山吹暖律,炎天岂不解飞霜。


及第后宿平康里(一作平康妓诗)(唐·裴思谦)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


奉上徐中书(唐·褚朝阳)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雄风 丹凤池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春思二首 其一(唐·贾至)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诚斋诗话》
山谷集中有绝句云:“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零乱杏花香。春风不解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此唐人贾至诗也,特改五字耳。(贾云:“桃花历乱李花香”,又“不为吹愁”“惹梦长”。)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李云:“不”、“去”、“故”、“惹”,句法字法皆妙。郭云:寻常花柳风日,写得种种关情。
《唐诗笺注》
“惹”字绝妙,“不为吹愁”,反能“惹恨”,埋怨东风,思柔语脆。
《唐诗合选详解》
田子艺曰:诗中用“惹”字,有有情之惹,有无情之惹。隋炀帝“被惹香黛残古词”、“至今衣袖惹天香”,贾至“衣冠身惹御炉香”、“春日偏能惹恨长”,温庭筠“暖香惹梦鸳鸯锦”,孙光宪“眉黛惹春愁”,皆有情之惹。王维“扬花惹暮春”,李贺“古竹老梢惹碧云”,皆惹,而春独为无情之惹,此又大奇。
《唐诗鉴赏辞典》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可与这首诗参证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诗:

“日长风暖柳青青, 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楼上闻吹笛, 能使春心满洞庭。”

这里,除明写诗人身在岳州外,“柳青青”的景色与“草色青青柳色黄”既很象,而“日长风暖”的景象也近似“偏能惹恨长”的“春日”与“不为吹愁去”的“东风”。至于“满洞庭”的“春心”,与这首诗题所称的“春思”也大致同义。“春心”是因春来雁去而触发的旅情归心;“春思”是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

这首诗题作《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巧妙了。

人们在心烦意乱、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迁怒他人或迁怒于物。可是,诗人把愁恨责怪到与其毫不相干的东风、春日头上,既怪东风不解把愁吹去,又怪春日反而把恨引长,这似乎太没有道理了。但从诗歌是抒情而不是说理的语言来看,从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来说,又自有其理在。因为:诗人的愁,固然无形无迹,不是东风所能吹去,但东风之来,既能驱去严寒,使草木复苏,诗人就也希望它能把他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抱怨,这又是合乎人情,可以理解的。诗人的恨,固然不是春日所能延长或缩短,但春季来临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在诗人的感觉上,会感到日子更难打发。张华《情诗》“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所写的都是同一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主观上的时间感。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诗的语言有时不妨突破常理,但又必须可以为读者所理解。也就是说,一首诗可以容纳联想、奇想、幻想、痴想,却不是荒诞不经的胡思乱想;诗人可以自由地飞翔他的想象之翼,却在感情的表达上要有可以引起读者共感之处。这首《春思》诗,正是如此。

(陈邦炎)

寄山僧(唐·赵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宿僧院(唐·赵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月满长空树满霜,度云低拂近檐床。林中夜半一声磬,卧见高僧入道场。


经王先生故居(唐·赵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弄玉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访沈舍人不遇(唐·赵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溪翁强访紫微郎,晓鼓声中满鬓霜。知在禁闱人不见,好风飘下九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