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53七絶 17五律 1 3372四言 84六言 20古風 3199樂府 101 1 278 15 53其他 107 1
十一安
上声  [敛也] [舒卷] [少也] 檿 欿 [更多…]

去声  [灾难] 殿 [传记] 线 [楼观] 便 [树干,干练] [舒卷] [冠军] [间开] [名词] [占据] [躁急也] [封禅] [渐次] [打转、屡次] [所负也] [隔也] 廿 嬿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慊 安韻,仄声 (qiàn):
慊 鹅韻,仄声 (qiè):

拼音:qiàn  韵部:
〈形〉
    (形声。从心,兼声。(xián)本义:嫌疑)
  1. 同本义
  2. 通“歉”。不足的
  3. 又如:慊如(不足的样子);慊然(不满足的样子);慊慊(心不满足、心有嫌恨的样子)
  4. 恨的,不满的
    • 贵不慊于上。——《礼记·坊记》。注:“慊,恨不满之貌也。”
    • 衣若县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齐俗》
  5. 又如:慊苦(遗憾怨苦);慊恨(怨恨;遗憾)
〈动〉
  1. 通“惬”。快心,满意

拼音:qiè  韵部:
  1. 满足,满意。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疑也。疑者、惑也。故下文受之以惑。今字多作嫌。按女部嫌者、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不平於心爲嫌之正義。則嫌疑字作慊爲正。今則嫌行而慊廢。且用慊爲歉。非是。又或用慊爲㥦。尤非是。大學。此之謂自謙。注曰。謙讀爲慊。慊之言猒也。凡云之言者、皆就字之本音本義而轉之。猒足、非慊之本義也。至若鄭本周易爲其慊於陽。故偁龍焉。鄭注云。慊讀爲羣公溓之溓。古書篆作立心與水相近。讀者失之。故作慊。溓、襍也。陰謂此上六也。陽謂今消息用事乾也。上六爲蛇。得乾氣襍似龍。此鄭注則易慊爲溓。皆不用字之本義也。从心。兼聲。戸兼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