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220七絶 1939五律 468七律 673 1569五排 5四言 45六言 107古風 13436樂府 134 6 116 6琴操 1 24其他 187 2
共13436,分33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皮日休 (11首)
罗隐 (19首)
许浑 (19首)
早春病中书事寄鲁望(唐·皮日休)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眼晕见云母,耳虚闻海涛。惜春狂似蝶,养病躁于猱。

案静方书古,堂空药气高。可怜真宰意,偏解困吾曹。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诗镜》
四语清雅,结亦佳。
《唐诗快》
写病况字字逼真。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二首 其二(唐·皮日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冷卧空斋内,馀酲夕未消。秋花如有恨,寒蝶似无憀。

檐上落斗雀,篱根生晚潮。若轮羁旅事,犹自胜皋桥。


临顿(里名)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 其二(唐·皮日休)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篱疏从绿槿,檐乱任黄茅。压酒移溪石,煎茶拾野巢。

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支遁今无骨,谁为世外交。


游栖霞寺(唐·皮日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瀛奎律髓》
三四细看有味,五六忽然出奇。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因明居士旧居,想见其人而不得,故结有“何时相对”之语。三四承“寂寥”说,五六见寺之幽隐古远,格调亦整秀。
《瀛奎律髓汇评》
冯班:三四好。何义门:三四生动有情,五六是寻常板对。纪昀:三句翻用莲社事,殊不自然。末句用支道林事,见刘孝标《世说注》。

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唐·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瘿床闲卧昼迢迢,唯把真如慰寂寥。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

药前美禄应难断,枕上芳辰岂易销。看取病来多少日,早梅零落玉华焦。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唐·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

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


秋夕文宴得遥字(唐·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啼螀衰叶共萧萧,文宴无喧夜转遥。高韵最宜题雪赞,逸才偏称和云谣。

风吹翠蜡应难刻,月照清香太易消。无限玄言一杯酒,可能容得盖宽饶。


詶鲁望见迎绿罽次韵(唐·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轻裁鸭绿任金刀,不怕西风断野蒿。詶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烟披怪石难同逸,竹映仙禽未胜高。成后料君无别事,只应酣饮咏离骚。


钓侣二章 其一(唐·皮日休)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


杂体诗 奉詶鲁望夏日四声四首 平声(唐·皮日休)
  押豪韵

塘平芙蓉低,庭闲梧桐高。清烟埋阳乌,蓝空含秋毫。

冠倾慵移簪,杯乾将餔糟。翛然非随时,夫君真吾曹。


杂体诗 其十 夜会问荅十(唐·皮日休)
  押萧韵

月下桥,风外拂残衰柳条。倚栏杆处独自立,青翰何人吹玉箫。


秋寄张坤(唐·罗隐)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箪瓢 

庭树已黄落,闭门俱寂寥。未知栖托处,空羡圣明朝。

酒醒乡心阔,云晴客思遥。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杜处士新居(唐·罗隐)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引用典故:诛宋玉茅 王孙草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

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春居(唐·罗隐)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燕(唐·罗隐)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引用典故:金屋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中元夜看月(唐·罗隐)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题注:(一作七月十五夜看月)。(一作李群玉诗)

引用典故:鲸目 玉兔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 其二(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步兵校尉 窦宪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雪(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埽庭松叶带酥烧。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秋日有酬(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注:一题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三首,馀二在七卷,一作寄王师范。

业传家有宝刀,近闻馀力更挥毫。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

宴罢嘉宾迎凤藻,猎归诸将问龙韬。分茅列土才三十,犹拟回头赌锦袍。


早春巴陵道中(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

波汎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冠豸 鹪鹩 

烟水濛濛接板桥,数年经历驻征桡。醉凭危槛波千顷,愁倚长亭柳万条。

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清流夹宅千家住,会向闲乘一信潮。


绣(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誇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寄渭北徐从事(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霍嫖姚 荀秘监 鹄箭 

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官秩旧参荀秘监,樽罍今伴霍嫖姚

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


经耒阳杜工部墓(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萧骚。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

騄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屈原宋玉邻君处,几驾青螭缓郁陶。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 其二(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引用典故:隗嚣 张角 

爪牙柱石两俱销,一点渝尘九土摇。敢恨甲兵为弃物,所嗟流品误清朝

几时睿算歼张角,何处愚人戴隗嚣跪望嵏山重启告,可能馀烈不胜妖。


宿纪南驿(唐·罗隐)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策蹇南游忆楚朝,阴风淅淅树萧萧。不知无忌奸邪骨,又作何山野葛苗。


严陵滩(唐·罗隐)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娱书堂诗话》
罗隐《严陵滩》诗,范文正公《钓台》诗,俱押“高”字。范诗特高妙,至用云台事,尤非隐所及。
《四溟诗话》
罗隐旧:“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范仲淹曰:“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储嗣宗曰:“舂风莫逐桃花去,恐引渔人入洞来。”谢枋得曰:“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袁郊曰:“后羿遍寻无觅处,不知天上却容奸。”罂宗吉曰:“后羿空能残九日,不知月里却容私。”范、谢、瞿皆出祖袭,翟得点化之妙。
《唐人绝句精华》
诗以帝王陵不及隐士钓台高,见权势不足重之意。

大梁见乔诩(唐·罗隐)
  五言排律 押萧韵

引用典故:鲁瓢 

湘水春浮岸,淮灯夜满桥。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刀笔依三事,篇章奏珥貂。迹卑甘汨没,名散称逍遥。

好寺松为径,空江桂作桡。野香花伴落,缸暖酒和烧。

晋沼寻游凤,秦冠竟叹鸮。骨凡鸡犬薄,魂断蕙兰招。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败桐方委爨,冤匣正冲霄

战代安釐国,封崇孝景朝。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

漏永灯花暗,炉红雪片销。久游家共远,相对鬓俱凋。

运命从难合,光阴奈不饶。到头蓑笠契,两信钓鱼潮。


病骢马(唐·罗隐)
  七言排律 押萧韵

题注:(一作哀病骢呈致用)。(一作元稹诗)

枥上病骢蹄袅袅,江边废宅路迢迢。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浆欲折腰。

金络衔头光未灭,玉花毛色瘦来焦。曾听禁漏惊街鼓,惯踏康庄怕小桥。

夜半雄声心尚壮,日中高卧尾还摇。龙媒落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秋江(唐·罗隐)
  押萧韵

秋江待晚潮,客归旆旌摇细雨翻芦叶,高风却柳条。

兵戈村落破,饥俭虎狼骄。吾土兼连此,离魂望里消。


送李溟(一作暝)秀才西行(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万里不辞劳,寒装叠缊袍。停车山店雨,挂席海门涛。

鹰势暮偏急,鹤声秋更高。知君北邙路,留剑泣黄蒿。


送楼烦李别驾(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题注:(一作送苏协律从事振武)。(一作杜牧诗)

引用典故:佩刀 从军乐 仲宣云乐 

琴清诗思劳,更欲学龙韬。王粲暂停笔,吕虔初佩刀

夜吟关月静,秋望塞云高。去去从军乐,雕飞代马豪。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注:一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唐诗镜》
语虽浅近,致各自成。
《五朝诗善鸣集》
仲晦如此诗,虽与刘文房分据“长城”岈也,何拙鲁?若陈后山者,亦复疵之太过。
《历代诗法》
景近趣遥。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亦阔大、亦高华,晚唐中之近开、宝名句也(“残云”二句下)。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博大,得登眺意(“残云”二句下)。与许文化义自不同。
《唐诗三百首》
格、意直追初盛。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此诗神味秾郁,“条”、“遥”两韵,非后学所能通畿。
《小清华园诗谈》
唐人之诗,有清和纯粹可诵而可法者,如许浑之“红叶晚萧萧……”。
《养一斋诗话》
五律之“红叶晚萧萧”,全局俱动,为晚唐之翘秀也。
《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高华雄浑,丁卯压卷之作。
《诗境浅说》
凡作客途风景诗者,山川形势,最宜明了;笔气能包扫一切,而句法复雄宕高超,斯为上乘:许诗其佳选也。开篇从秋日说起,若仙人跨鹤,翩然自空而降;首句即押韵,神味尤隽。三四句皆潼关左右之名山;太华在关西,中条在关东,皆数百里而近;残云挟雨,自东而西,应过中条而归太华,地望固确,诗句弥工。五句以雍州为积高之壤,入关以后迤逦而登,故树色亦随关而迥。余曾在风陵渡河望潼关树色,高入云中,深叹其“迥”字之妙。六句言大河横亘关前,浩浩黄流,遥通沧海,表里山河之险,涌现毫端。以上皆纪客途风景。篇终始言赴阙,觚棱在望,而故乡回首,犹梦渔樵,知其荣利之淡也。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阙:指长安;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太华:太华山,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中条:中条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
《唐诗鉴赏辞典》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从洛阳进入长安必经的咽喉重镇,形势险要,景色动人。历代诗人路经此地,往往要题诗纪胜。直到清末,谭嗣同还写下他那“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名句。可知它在诗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了。

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也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兴会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高华雄浑”(清代吴汝纶语)的诗作。

开头两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此诗一本题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这个背景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人何以在长亭送别、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然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真绘声绘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

这里,诗人连用四句景句,安排得如巨鳌的四足,缺一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三、四两句,又见其另作《秋霁潼关驿亭》诗颔联,完全相同,可知是诗人偏爱的得意之笔。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照理说,离长安不过一天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许浑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是颇显出自己身分的。

(刘逸生)

(一作晚)发天井关寄李师晦(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引用典故:二毛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引用典故:牛刀 

车马楚城壕,清歌送浊醪。露花羞别泪,烟草让归袍。

鸟浴春塘暖,猿吟暮岭高。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新卜原上居寄袁校书(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贫居乐游此,江海思迢迢。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

独愁秦树老,孤梦楚山遥。有路应相念,风尘满黑貂。


秋霁潼关驿亭(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上人尝有战功)(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心悟觉身劳,云中弃宝刀。久闲生䏶肉,多寿长眉毫。

客棹春潮急,禅斋暮雪高。南𤃩一回首,山碧水滔滔。


秋日行次关西(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金风荡天地,关西群木凋。早霜鸡喔喔,残月马萧萧。

紫陌秦山近,青枫楚树遥。还同长卿志,题字满河桥。


夜行次东关(一作行次潼关驿)逢魏扶东归(唐·许浑)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引用典故:黍离 

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桐江诗话》
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士人云“许浑千首湿”是也,谓如《洛中怀古》诗云:“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若其他诗无“水”字,则此句券无愧于作者。
《唐诗品汇•七律叙目》
元和后律体屡变,其问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鸣所长,若……用晦之《凌歊台》、《洛阳城》、《骊山》、《金陵》诸篇,与乎蕴灵之《氏洲》、《咸阳》、《邺都》等作,其今古废兴,山河陈迹、凄凉感慨之意,读之可为一唱而三叹矣。三子(按另一为李商隐)者虽不足以鸣乎大雅之音,亦变风之得其正者矣。
《批点唐音》
此篇无大疵病,只是粗浅硬,不优游、不知者以为雄健。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若云昔人城此,岂知今日?其辞便大径露。今只云“岂知劳”,彼唯不知今日,故不自以为劳也。便得无数含咀不尽:哭昔人亦有,笑昔人亦有;吊昔人亦有,戒后人亦有。三四便承“城此”“此”字,水声山势,是登者瞪目的睹。市朝宫殿,是登者冥心所会。虚实离即之外,真是绝世妙文(首四句下)。上“市朝”、“宫殿”,俱从故城周遭虚写。此“古堞”、“空壕”,方实写故城也。“鸦噪”、“雁迷”,妙!将谓写满眼纷纷,却正写空无一人。七,“可怜”字,满怀欲说仍住,却反接一缑岭仙人,曰“独自吹笙”,绝世妙文,同馀子听得临摹乎(末四句下)!
《唐诗鼓吹笺注》
于极感慨中却又写得极艳丽、真绝妙文章也。
《唐诗鼓吹评注》
鸦归古堞,雁下空壕,此景凄凉,能忘伤感哉!此地唯缑山仙子,吹笙上登,至今千年后,犹自食碧桃而醉,为可乐也。人胡不思学仙哉!
《五朝诗善鸣集》
不落一实迹字面,结意更高。
《唐诗摘钞》
起手劈空,托出“故”字……三四“市朝”曰“变”,却是实有;“宫殿”曰“高”,却是已无,市朝、宫殿是带写,五六复折人本题。七八不言人世之可哀,止言仙家之可乐,是谓妙于立言。不因人世短促,故羡仙家长生。不言羡,反言“怜”,是谓反言见意。晚唐七律结法之妙,独“天子时清”及比二语。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律》
通首筋节,全在次句……先写荒景,倒落此句,笔势矫健。三承一言,自来天运,定有变迁;四承二言,若论地形,居然据胜:亦是一低一昂之笔,矫健之离。五六再写目前荒凉之状,与首句不同;首句是乍见,此二句是久而后见者也。一结忽然掉开,欲其长久不变,除非学道登仙。
《唐宋诗举要》
用晦览古之作,后人多病其落套。此作风格独高,胜于他作。
《唐诗鉴赏辞典》
洛阳,是有名的古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曾建都于此。隋炀帝时,在旧城以西十八里营建新城,武则天时又加扩展,成为唐代的东都,而旧城由此芜废。许浑这首诗是凭吊故城感怀。

登临送目,一片荒凉颓败的图景展现在眼前:禾黍成行,蒿草遍野,再也不见旧时城市的风貌。“禾黍离离”,是从《诗经·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

由城市的衰败,诗人转念及当年兴建时的情景。“城此”的“城”,这里作动词用,筑城的意思。“岂知劳”的“知”,这里有管得上的意思。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不辞艰辛,用双手修建起这座城市,任其弃置废毁,岂不令人痛惜?

诗人的联想活动接着向更广阔的方面展开。“水声东去”,既是写的实景(故洛城紧靠洛水北岸),又有双关寓意。《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经过河边,望着滔滔不息的河水叹息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也是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之感:昔日繁华的街市、隆盛的朝会、熙来攘往的人群、多少悲欢离合的情事,都在这哗哗不停的水声中变幻隐现,而终归烟消云散。想到这一切,真叫人思潮汹涌,起伏难平!

如果说,“水声”是动景,“山势”就是静景,动静搭配,以沧桑之感暗中联系。洛阳城北有芒山,一作邙山,绵亘四百余里,成为古都的天然屏障,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东汉梁鸿《五噫歌》云:“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而今,城市虽已不复当年繁盛景象,而那残存的宫殿却还高耸着,仿佛在给历史作见证。用静物这么一衬托,人事变迁之迅速就感受得格外强烈。这一联表面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概括了上下千年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蕴含着诗人内心无穷的悲慨,历来为人传诵。

第三联由奔驰的想象折回现实,就眼前景物进一步点染气氛。暮云、寒雨、古堞(城上的矮墙)、空壕,合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空寂之中,几声鸦噪,数点雁影,更增添了萧瑟的情味。

结末又从世事无常推想到神仙的永存。缑(gōu勾)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距洛阳约百里。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晋修仙得道,在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后人纷纷扰扰,可有谁能象王子晋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变迁之外呢?诗人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只能用一声叹息来收束全篇。

许浑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他追抚山河陈迹,俯仰今古兴废,苍莽历落,感慨深沉,其中隐隐寄寓着一层现实幻灭的悲哀。本篇起得苍凉,接得开阔,对偶工整,句法圆活,在其怀古诗中亦称名作。可惜的是后半篇比较薄弱。颈联虽然刻画工细,但未能翻出新意,缺少转折波澜之势。结尾更落入俗套,调子也嫌低沉无力。

(陈伯海)

题灵山寺行坚师院(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结束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见招。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天津北望劳。寒水欲春冰彩薄,晓山初霁雪峰高。

楼形向日攒飞凤,宫势凌波压抃鳌。空锁烟霞绝巡幸,周人谁识郁金袍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引用典故:佩刀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兔毫。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送薛秀才南游(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注:一作送薛洪南游访山习业,一作送洪秀才南游访僧习业。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寄当涂李远(唐·许浑)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寄宋邧(唐·许浑)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注:一作寄宋次都,一作寄友人。

朱槛烟霜夜坐劳,美人南国旧同袍。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秦楼曲(唐·许浑)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秦女梦馀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