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5七絶 6 137四言 14六言 5古風 464樂府 14 2 57 1 10其他 22
共464,分1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魏晋
庾阐 (1首)
阮籍 (2首)
南北朝
吴均 (1首)
庾信 (1首)
徐谦 (1首)
江淹 (1首)
沈约 (1首)
王筠 (2首)
萧子良 (2首)
谢朓 (2首)
顾野王 (1首)
无名氏 (1首)
刘禹锡 (2首)
孟浩然 (1首)
岑参 (1首)
李白 (1首)
白居易 (2首)
贾岛 (1首)
韦应物 (2首)
不详 (1首)
卢频 (1首)
寒山 (2首)
张说 (2首)
三月三日诗(魏晋·庾阐)
  押泰韵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

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


咏怀 其八(魏晋·阮籍)
  押泰韵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咏怀 其四十八(魏晋·阮籍)
  押泰韵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周承未还重赠诗(南北朝·吴均)
  押贿韵

石渠阒无人,子云今何在。顾望独怀忧,衔杯竟谁待。

散雪逐吹寒,蓬姿浮霜采。甘泉无竹花,鹓雏欲还海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南北朝·庾信)
  押贿韵

无闷无不闷,有待何可待。昏昏如坐雾,漫漫疑行海。

千年水未清,一代人先改。昔日东陵侯,唯见瓜园在


短歌二首 其二(南北朝·徐谦)
  押泰韵

意气青云里,爽朗烟霞外。不羡一囊钱,唯重心襟会。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九(南北朝·江淹)
  押贿韵

题注:《诗纪》云。集作效古。

宵月辉西极,女圭映东海。佳丽多异色,芬葩有奇采。

绮缟非无情,光阴命谁待。不与风雨变,长共山川在。

人道则不然,消散随风改


饯谢文学离夜诗(南北朝·沈约)
  押泰韵

汉池水如带,巫山云似盖。瀄汩背吴潮,潺湲横楚濑

一望沮漳水,宁思江海会。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


苦暑诗(南北朝·王筠)
  押泰韵

日坂散朱雰,天隅敛青霭。飞飙焕南陆,炎津通北濑。

繁星聚若珠,密云屯似盖。月至每开襟,风过时解带


望夕霁诗(南北朝·王筠)
  押泰韵

题注:《诗纪》云。帝王集作简文帝者非。

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籁。密树含绿滋,遥峰凝翠霭。

石溜正潨潺,山泉始澄汰物华方入赏,跂予心期会


游后园(南北朝·萧子良)
  押泰韵

托性本禽鱼,栖情闲物外。萝径转连绵,松轩方杳蔼。

丘壑每淹留,风云多赏会


行宅诗(南北朝·萧子良)
  押泰韵

余禀性端疏。属爱闲外。往岁羁役浙东。备历江山之美。名都胜境。极尽登临。山原石道。步步新情。回池绝涧。往往旧识。以吟以咏。聊用述心。

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幼赏悦禽鱼,早性羡蓬艾


答王世子诗(南北朝·谢朓)
  押泰韵

飞雪天山来,飘聚绳棂外。苍云暗九重,北风吹万籁

有酒招亲朋,思与清颜会。熊席惟尔安,羔裘岂吾带。

公子不垂堂,谁肯怜萧艾


送神 其二(南北朝·谢朓)
  押泰韵

跃龙镳,转金盖纷上驰,云之外。


饯友之绥安诗(南北朝·顾野王)

谷风扬暖律,扶旭开馀霭。兰芽被平皋,冰澌泮微濑。

悟彼芳岁新,惬此赏心会。丝竹邯郸倡,朋游邺中盖。

贡橘伟含滋,仙鲻妙飞鲙。崚嶒眺广岳,浩溔穷溟海。

众宾悦礼遇,远俗怀仙爱。操输本非工,无讥比曹郐


慕容垂歌辞三曲 其二(隋·无名氏)
  押泰韵

慕容愁愤愤,烧香作佛会愿作墙里燕,高飞出墙外。


敬酬微(一作彻)公见寄二首 其一(唐·刘禹锡)
  五言绝句 押贿韵

凄凉沃州僧,憔悴柴桑宰。别来二十年,唯馀两心在。


和乐天秋凉闲卧(唐·刘禹锡)
  押贿韵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岁暮海上作(唐·孟浩然)
  押贿韵

引用典故:沧洲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王孟诗评》
刘云:奇壮淡荡,少许自足。
《唐贤三昧集笺注》
一笔挥成,气格迈往。余年友张南山不喜王、孟家数,大约嫌其孤淡,千篇一律,其实王、孟非无气概,抑且无体不有也。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① 已没:或作“云没”、“已殁”。
② 昏见:或作“又见”。方知:又作“始知”。岁星:即木星,古人以之纪年。
③ “垂钓”句:用姜太公吕尚遇西伯典故。
④ 槎:或作“查”。

张仪楼(唐·岑参)
  押贿韵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

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古风 其十一(唐·李白)
  押贿韵

引用典故:逝川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感旧写真(唐·白居易)
  押贿韵

李放写我真,写来二十载。莫问真何如,画亦销光彩。

朱颜与玄鬓,日夜改复改。无嗟貌遽非,且喜身犹在。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一无此二字)(唐·白居易)
  押贿韵

引用典故:竹马 

一别苏州十八载,时光人事随年改。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莺入故宫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为报江山风月知,至今白使君犹在。


送集文上人游方(唐·贾岛)
  押泰韵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唐·韦应物)
  押贿韵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韦孟全集》
刘云:好句(“楚雨”句下)。又云:两语足以极初别之怀(“风波”二句下)。又云:“独鸟下东南”,偶然景,偶然语,亦不容再得。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苏州酬寄诸诗,洗尽铅华,独标丰骨,有深山兰菊、花发不知之况。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此韦诗惯语,每见益新,不嫌空(首四句下)。
《唐宋诗举要》
神似宣城。
《唐诗鉴赏辞典》
打开《韦苏州集》,到处听得钟声。诗人这样爱钟声,显然是着意于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大概,钟声震响诗行,能取得悠远无穷的音乐效果,有无限深沉的韵致,它能给诗句抹上一层苍凉幽寂的感情色彩。这首诗也正由于声声暮钟,使全诗荡漾着缥缈的思家念远的感情。

从诗意判断,这首诗应作于淮阴。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还留在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见渡船,看来当天是无法再走了。他一个人踟蹰在河边,天正下着雨。淮阴地属楚州,东滨大海,极目望去,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边。晚风凄劲,淮河里波涛起伏。诗人的思绪也正象波涛一样翻滚。把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感,写进了这首律诗。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我们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象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吗?既是归巢的小鸟,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吗?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你能不感到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吗?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岂止诗人难堪,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心理状态。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景一物中闪现,而是弥漫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赖汉屏)

悲纨扇(唐·韦应物)
  押贿韵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嚬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


唐受命谶 其一(唐·不详)
  押贿韵

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


失题 其二(唐·卢频)
  押贿韵

一朵花叶飞,一枝花光彩。美人惜花心,但愿春长在。


诗三百三首 其五十五(唐·寒山)
  押贿韵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诗三百三首 其一六三(唐·寒山)

粤自居寒山,曾经几万载。任运遁林泉,栖迟观自在。

寒岩人不到,白云常叆叇。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

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


送梁知微渡海东(唐·张说)
  五言绝句 押贿韵

今日此相送,明年此相待。天上客星回,知君渡东海。


(一作答)香能和尚塔(唐·张说)
  五言绝句 押贿韵

大师捐世去,空馀法力在。远寄无碍香,心随到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