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68七絶 28五律 1 399四言 155六言 24古風 2277樂府 94 1 241 7 55其他 170
共15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续上)
徐坚 (1首)
李泌 (1首)
李舒 (1首)
魏徵 (2首)
刘敞 (3首)
吴芾 (1首)
周无所住 (1首)
徐俯 (1首)
曹勋 (1首)
杜范 (1首)
杨亿 (1首)
洪遵 (2首)
石介 (5首)
赵构 (3首)
赵祺 (1首)
邵雍 (14首)
郊庙歌辞 仪坤庙乐章 寿和(唐·徐坚)
  押纸韵

题注:太子詹事崇文馆学士徐坚作

于穆清庙,肃雍严祀。合福受釐,介以繁祉。


咏方圆动静(唐·李泌)
  押寘韵

题注:明皇召见,方与张说观棋,命说试之诗,即令咏方圆动静,泌曰:“愿闻其状。”说曰:“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泌即咏此。说贺曰:“圣代嘉瑞也。”明皇大悦,赐果饵衣物及綵数十。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郊庙歌辞 德明兴圣庙乐章 登歌奠币(一作李纾诗)(唐·李舒)
  押霁韵

题注:《唐书·礼仪志》曰:“明皇天宝二年三月,追尊皋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其庙乐,第一《迎神》,第二《登歌奠币》,第三《迎俎》,第四《酌献》,第五《亚献终献》,第六《送神》。乐章并吏部侍郎李舒撰。”

四时有典,百事来祭。尊祖奉宗,严禋大帝。礼先苍璧,奠币黝制。

于斯万年,熙成帝系。


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雍和(隋末唐初·魏徵)
  押荠韵

题注:《唐书·乐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乐》,祀黄帝降神奏《宫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寿和》、《凯安》、《豫和》四章,辞同《圜丘》。祀青帝降神奏《角音》,祀赤帝降神奏《徵音》,祀白帝降神奏《商音》,祀黑帝降神奏《羽音》,馀同黄帝。

大乐稀音,至诚简礼。文物棣棣,声名济济。六变有成,三登无体

乃眷丰絜,恩覃恺悌。


郊庙歌辞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九变,辞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献皇祖宣简公、皇祖懿王同用《长发》之舞。景皇帝用《大基》之舞。元皇帝用《大成》之舞。高祖用《大明》之舞。皇帝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彻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太和》、《凯安》,辞同《冬至圜丘》。”)享太庙乐章 雍和(隋末唐初·魏徵)
  押纸韵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魏京诗 其七(宋·刘敞)
  押纸韵

帝奋厥武,百万其士。匪怒以棘,于三千里。


魏京诗 其十七(宋·刘敞)
  押寘韵

尔慎尔止,弼予于治。期尔前人,用迪尔事。


闵雨诗(并状) 其七(宋·刘敞)
  押纸韵

疏狱省刑,与物更始。内恕孔悲,引咎在己。爰及四海,愚智咸喜。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其六(宋·吴芾)
  押纸韵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身虽朝廷,心实田里。所以暮年,知足知止。

以进为忧,以退为喜。


真炉鼎颂(宋·周无所住)
  押寘韵

头上顶天,脚下踏地。中有一物,煅成宝器。


喜王秀才见过小酌玩月(宋·徐俯)
  押纸韵

君家近市,所见天咫。庭户之间,容光能几。莼蒲之中,江湖之涘。

云碧万顷,长空千里


高丽炉一枚寄虎丘结(四库本作绍)老为说偈言(宋·曹勋)

兹炉之先,鲸波空际。有国曰韩,以陶以器。奉之函丈,宝烟轻细。

此一瓣香,用严报地。


耕甫归书约信二字为别二首 其一(宋·杜范)
  押纸韵

水失其防,一决莫止。人心惟危,殆亦若此。曾子之守,传习在是。

以约失之,盖亦鲜矣。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 其五 赐群臣第二盏酒宫悬作正安之曲(宋·杨亿)

金奏在悬,有酒斯旨。颙颙卬卬,向明负扆。湛湛露斯,式宴以喜。

佩玉蕊兮,罔不由礼。


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 其一(宋·洪遵)
  押职韵

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 其五(宋·洪遵)

先圣严严,拜跪荐祭。冠缨莘莘,鳞差栉比。


宋颂九首 其四 圣神(宋·石介)

具篙与舟,同朝天子。一发五豝,二君皆至。皇祖圣神,鸿光丕懿


宋颂九首 其一 莫丑(宋·石介)
  押纸韵

莫丑匪虺,莫悍匪兕。有鋹在南,毒螫不已。沸汤热火,暴我赤子。


宋颂九首 其一 金陵(宋·石介)
  押纸韵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谁为巢穴,养此蛇豕。天岂作限,而险而恃。

不顺不臣,敢亢天子。


宋颂九首 其二 圣文(宋·石介)

彼俶在杭,有地千里。皮毁毛落,孤睽莫恃。慑服声教,慕为臣使。

携彼人民,挈其土地。于橐于囊,归于天子。


宋颂九首 其四 六合雷声(宋·石介)

旧是匈奴,为并左臂。今附有德,不与贼子。并人失恃,求就戮死。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十三(宋·赵构)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始谓不仁,问鲍良喜。寓志农圃,似睽仁义。

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五十五(宋·赵构)

易之为书,弥合天地。五十乃学,师则有是。子能受授,洗心传世。

知机其神,宜被厥祀。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六十四(宋·赵构)

多能鄙事,圣人曲意。惟其知之,是以不试。宗鲁虽友,吊必以义。

尚师嘉言,祀亦罔替。


春秋赞(宋·赵祺)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欢喜吟(宋·邵雍)

日往月来,终则有始。半行天上,半下地底。照临之间,不忧则喜。

予何人哉,欢喜不已。


多多吟(宋·邵雍)

天下居常,害多于利。乱多于治,忧多于喜。奈何人生,不能免此。

奈何予生,皆为外事。


所学吟(宋·邵雍)
  押寘韵

人之所学,本学人事。人事不修,无学何异。


义利吟(宋·邵雍)

意不若义,义不若利。利之使人,能忘生死。利不若义,义不若意。

意之使人,能动天地。


家国吟(宋·邵雍)

邪正异心,家国同体。邪能败亡,正能兴起。


义利吟(宋·邵雍)
  押寘韵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善恶吟 其一(宋·邵雍)

瞽鲧有子,尧舜无嗣。馀庆馀殃,何故如是。


善恶吟 其二(宋·邵雍)

尧舜无子,瞽鲧有嗣。福善祸淫,何故如此。


恩怨吟(宋·邵雍)
  押纸韵

人之常情,无重于死。恩感人心,死犹有喜。怨结人心,死犹未已。

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清和吟(宋·邵雍)

清而不和,隘而多鄙。和而不清,慢而鲜礼。既和且清,义无定体。

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见义吟(宋·邵雍)
  押纸韵

见善必为,不见则已。量力而动,力尽而止。


得失吟(宋·邵雍)

人有贤愚,事无巨细。得不艰难,失必容易。


好恶吟(宋·邵雍)
  押寘韵

恶死好生,去害就利。天下之人,其情无异。


小人吟(宋·邵雍)

小人无耻,重利轻死。不畏人诛,岂顾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