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29七絶 94五律 2七律 9 41四言 11六言 24古風 406樂府 35 68 2其他 98
三鹅
阴平  [火种] 娿 [更多…]

[更多…]



阳平  [同核] [更多…]

[茄子] [更多…]

[知觉]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和 鹅韻,平声 (hé):音禾。《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书·尧典》协和万邦。
和 鹅韻,仄声 (hè):《广韵》声相应。《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 乌韻,平声 (hú):胡牌
和 喔韻,仄声 (huò):《广韵》声相应。《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 喔韻,平声 (huó,huo):音禾。《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书·尧典》协和万邦。
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hé  韵部:

〈形〉
  1. 和谐;协调。
  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3. 和顺;平和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4. 和睦;融洽
  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6. 喜悦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7. 暖和;和煦;晴和
    •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 春和景明。——·范仲淹《岳阳楼记》
    • 天稍和。——·袁宏道《满井游记》
    • 久而乃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和无寡。——《论语·季氏》
  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
  9. 适中;恰到好处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10. 指身体健康舒适
  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12. 日语的,日本的 。如:汉和辞典;和服
  13. 搀和,混和
〈动〉
  1.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4.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如:这盘棋和了
  5. 交易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6. 合。汇合;结合 。如:和合
〈名〉
  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如:讲和;求和;议和
〈介〉
  1. 与;跟 。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连〉
  1. 与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拼音:hè  韵部:
〈动〉
  1. 应和;跟着唱
    •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 拊石而和之。——·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当哭相和也。——·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3. 附和;响应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5. 答应;允许 。如:和应(犹应和)

拼音:hú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拼音:huó  韵部: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拼音:huò  韵部:
〈动〉
  1. 掺合;混杂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量〉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

拼音:huo  韵部:
  1.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康熙字典古文:咊龢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相應也。从口。禾聲。古唱和字不讀去聲。戶戈切。十七部。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調也。言部曰。調、龢也。此與口部和音同義別。經傳多假和爲龢。从龠。禾聲。讀與咊同。禾各本作和。今正。此言其音同而已。戸戈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