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232七絶 1837五律 282七律 308 437五排 3四言 132六言 130古風 8356樂府 127 1 223 3 31其他 296
共437,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苏轼 (2首)
范成大 (2首)
陆游 (2首)
黄庭坚 (1首)
丁无悔 (1首)
京镗 (2首)
何大圭 (1首)
侯蒙 (1首)
刘翰 (1首)
刘辰翁 (2首)
刘过 (1首)
刘镇 (1首)
卢炳 (1首)
双渐 (1首)
史浩 (2首)
吕渭老 (1首)
吕颐浩 (1首)
吴儆 (2首)
吴叔 (1首)
吴德远 (1首)
吴某 (1首)
吴潜 (1首)
姚述尧2 (2首)
行香子 病起小集(宋·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华英如霰,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奉安导引歌词(宋·苏轼)

经文纬武,十有九年中。遗烈震羌戎。渭桥夹道千君长,犹是建元功。

西瞻温洛与神崧。莲宇照琼宫。人间俯仰成今古,流泽自无穷。


夔州竹枝歌九首 其六(宋·范成大)

百衲畬山青间红,粟茎成穗豆成丛。东屯平田粳米软,不到贫人饭甑中。


步虚声 白玉楼六首 其一(宋·范成大)

序:赵从善示余玉楼图,其前玉阶一道,横跨绿霄,中琪树垂珠网,夹阶两傍。绿霄之外,周以玉阑,阑外方是碧落。阶所接亦玉池,中间涌起玉楼三重,千门万户,无非连璐重璧。屋覆金瓦,屋山缀红牙,垂珰四檐。黄帘皆捲,楼中帝座依约可望。红云自东来,云中虚皇乘玉辂,驾两金龙。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力士黄麾前导二人,仪剑四人,金围子四人,夹辂黄幡二人,五色戟带二人,珠幢二人,金龙旗四人,负纳陛而后从二人。云头下垂,将至玉阶,楼前仙官冠帔出迎,方下阶,双舞鹤行前。云驾之傍,又有红云二:其一仙官立幢节间,其二女乐并奏。玉楼之后又有小玉楼六,其制如前。宝光祥云,前后蔽亏,或隐或现。小案黄本作楼之前,独为金地,亦有仙官自金地下迎。傍小楼最高处,有飞桥直瑶台,仙人度桥登台以望。名数可纪者,大略如此。若其景趣高妙,碧落浮黎,青冥风露之境,则览者可以神会,不能述于笔端。此画运思超绝,必梦游帝所者髣髴得之,非世间俗史意匠可到。明窗净几,尽卷展玩,恍然便觉身在九霄三景之上。奇事不可以不识。简斋有《水府法驾导引歌词》,乃倚其体作《步虚词》六章,以遗从善。羽人有不俗者,使歌之于清风明月之下,虽未得仙,亦足以豪矣。

珠霄境,却似化人宫。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一片宝光中。


恋绣衾 其二(宋·陆游)

无方能驻脸上红。笑浮生、扰扰梦中。平地是、冲霄路,又何劳、千日用功。

飘然再过莲峰下,乱云深、吹下暮钟。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


风流子 一名内家娇(宋·陆游)

佳人多命薄,初心慕、德耀嫁梁鸿。记绿窗睡起,静吟闲咏,句翻离合,格变玲珑。

更乘兴、素纨戏墨纤玉抚孤桐。蟾滴夜寒,水浮微冻,凤笺春丽,花砑轻红。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空羡画堂鹦鹉,深闭金笼。

向宝镜鸾钗,临妆常晚,绣茵牙版,催舞还慵。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


西江月 其一(宋·黄庭坚)

序:崇宁甲申,遇惠洪上人于湘中。洪作长短句见赠云:“大厦吞风吐月,小舟坐水眠空。雾窗春色翠如葱。睡起云涛正拥。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玉笺佳句敏惊鸿。闻道衡阳价重。”次韵酬之。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安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色雨园葱。

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

处处春山翠重。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这首《西江月》词八句,两句一组,分为四组意思。上下片前两句写自己,后两句及惠洪。写自己处前虚后实,写惠洪处前实后虚。每片两意过接处,纯以神行,不著痕迹。山谷为江西诗派始祖,此篇亦是以诗法为词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引录其语云 :“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 ,便自工耳。每作一篇 ,先立大意 ;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所谓“不凿空强作,待境而生 ”,就是有情事,有感受要写,才写。此首虽是和韵词,而有实事,有真情 ,绝非泛泛应酬之什。写法上虽短篇亦有层次,有曲折。上片由衡阳舟中的自己,转到长沙旅次的惠洪,用以连结的枢纽就是不久前的接席论诗,与此时的便道寄词 。下片由南行途中的湘水流域匝月勾留,回溯导致此行的生平政治遭遇,瞻望还要走下去的千里程途。
首句“月仄金盆堕水”语本于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又苏轼《铁沟行赠乔太博》诗:“山头落日侧金盆。”仄同侧,金盆在山谷词中形容圆月,加以“堕水”二字,切合湘江夜宿舟中所见。次句“雁回醉墨书空”说出了春到衡阳这点意思 。衡山有回雁峰,其峰势如雁之回转。
相传雁南下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飞向北。又雁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称雁字。首两句成工整对偶,以律诗锻炼之笔,写水天空阔之景,点出眼前时地,而逐客迁流,扁舟迫窄,种种感慨,已暗藏其中。
三四句转入酬答惠洪之意 :“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因其词而及其人,因其人而称其诗,说诗兼代说人 。作者称道他人之诗之美 ,常巧设比喻,此处赞惠洪之诗秀绝,如园里青葱,得雨更为鲜绿。惠洪是诗僧,有《石门文字禅》三十卷,大半为诗,其中颇多清隽之篇 ,作者此处所称,亦非虚誉。至于园葱之喻,王梵志诗亦云“喻若园中韭,犹如得雨浇”,想同本于俗谚。“想见衲衣寒拥”是说惠洪苦吟时的情状。意似调侃,实见亲切。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感慨生平,也是应答惠洪来词“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句意。上句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事。作者曾供职秘书省,又为史官,在京师十年,友朋文酒之乐,亦甚称意,而后一贬黔州,再谪宜州,后者且为黜降官最重的除名编管处分 ,所去又是南荒之地 ,前后比照,宜有“梦魂人世”之感 。“杨花”句说自己转徙流离,有似柳絮随风飘荡,不由自主。但是作者处逆境已久,能够看得开。他对这次与惠洪的分别,各奔前程,说是“莫将社燕笑秋鸿,处处春山翠重”。燕、鸿皆候鸟,因时迁徙。燕,春社来,秋社去(春社为春分前后,秋社为秋分前后);《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彼此皆如社燕、秋鸿,各去所要去的地方 ,一例奔忙 ,莫以彼而笑此。心头诚然沉重,却以轻倩之语出之 。“处处春山翠重”句,祝惠洪此行能履佳境,也有自为开解之意。南方草木,当也是美好的,只要心地宽阔,亦何妨处处皆春。
这首词极尽曲折吞吐之能事,巧用典故,表露旷达胸襟。全词有语尽而情未尽之妙。

满庭芳 其一(宋·丁无悔)

道格天渊,令行海岳,凛然名德尊崇。云烟千里,分付笑谈中。

川后波神效职,潮声细、一鉴涵空。风樯便,蛮珠贾舶,累译更遥通。

雍容。廊庙手,蓍龟先见,日月精忠。自丛机初解,眷渥尤隆。

共道奇庞福艾,衮衣到,宁久居东。谯门晓,高牙大纛,辉映醉颜红。


水调歌头(宋·京镗)

序:伏蒙都运都大判院以某新建驷马楼落成有日,宠赐佳词,为郡邑之光。辄勉继严韵,以谢万分。

百堞龟城北,江势远连空。杠梁济涉,浑似溪涧饮长虹。

覆以翚飞华宇,载以鱼浮叠石,守护有神龙。好看发源水,滚滚尽流东。

司马氏,凌云气,盖群公。当年题柱,从此奏赋动天容。

果驾轺车使蜀,能致诸蛮臣汉,邛笮道仍通。寄语登桥者,努力继前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成都城北旧有一座清远桥,相传即汉代的升仙桥(一作“升迁桥”)。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郡州治 》,桥有送客观,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最初离蜀赴长安时 ,曾题辞于此,曰 “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太平御览·地部·桥)引《华阳国志》作司马相如题桥柱云云,与单行本稍有不同),意即不做高官誓不还乡。后来此志竟成,果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乘赤车驷马返蜀,一时太守以下郊外迎接 ,县令背负弓箭为之开道 ,蜀人把这视为荣耀(参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唐岑参《升仙桥》“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注水,滔滔无尽期 。”即咏其事。升仙桥南宋时业已破旧,孝宗绍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至十七年四月,身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的京镗将其重加修建,改名“驷马桥”,并撰有《驷马桥记》。
观本篇小序可知,桥将竣工时,同僚们赋词祝贺,作者遂填此阕以作答谢。但,原唱今已失传,只剩下这篇“报李”之作了。
全词紧紧围绕“驷马桥”在作文章。
“百堞 ”二句,先写此桥所在之地、所跨之江。
“龟城”是成都的别名。相传战国时秦大臣张仪初筑此城,屡筑屡坏,后见大龟从江中而出,巫者让张仪按龟之行迹筑城,果然城筑而不坏。见宋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郡名 》。“江”,此指郫江,系长江上游支流之一,经成都北,折向南,与都江会合。郫江气势磅礴,遥接长天,景色极为雄阔,又得雄伟绵延之城垣映衬其间,更其壮观,而“江 ”既浩荡若此,则“江”上之“桥”的巍峨与伸展不问可知。写“江”正所以写“桥”焉。
然而“江阔桥更长”的写法,在词人犹觉不足以显示“桥 ”的气魄之大 ,故下文又设喻为夸张。以“长虹”拟“桥”,这是夸大 ;以“溪涧”拟“江”,这是夸小。驷马桥的矫健雄伟,就在这“大”与“小”的对比中突出出来了。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楚使子虚以云梦泽“方九百里”夸言楚国之大,齐乌有先生则以齐国”吞若云楚者八九 ,其于胸中曾不带芥”抑而胜之。本篇笔法,与此相近。
细细品味,“杠梁”二句的精彩之处尚不止于此。
如“济涉”字、“饮 ”字,也都是词眼所在。就事实而言,“江”动而“桥”静”但据实写来,便无诗意。词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桥墩比作人腿,写“桥”迈开大步涉水过江;又将桥身比作渴虹,张开大嘴吮吸湍流。—“静”物“动”写,整个画面就活起来了。
前四句,作者作远观江桥,先绘背影,再描桥姿,层次分明,读者心中已生桥之大概。“远”“浑”等词极具气魄,桥之伟岸淋漓尽现于此。
以上从大处落墨 ,是对驷马桥的宏观描写 。至“覆以”二句,精雕细琢,转入微观。桥巅之,有华丽的飞檐覆盖着,势如羽军鸟振翅;桥底有层叠的石墩负载着,形如鱼鳖浮游。似这等巧夺天工、美仑美奂的建筑物,合有神灵护佑。相传隋军战舰自成都东下伐陈时 ,“有神龙数十,腾跃江流 ,引伐罪之师,向金陵之路 ,船住则龙止,船行则龙去,四日之内,三军皆睹”(见《隋书·高祖纪 》开皇八年伐陈诏),于是词人不假旁搜,顺手引入词中,更为此桥抹上一道奇光幻彩。桥以“马”名,而词人在具体摹写与渲染时,又调动“羽军”,“鱼”、“龙”等动物字词,且与首句“龟城”之“龟”字遥遥相映,别具匠心。尽客这些飞禽水族均非其实 (“羽军”、“鱼”、“龟”分别物化、附属于“华宇”、“叠石”和“城”,“龙”则纯出于虚拟 ),能够引发读者的丰富想象,使人若见羽军飞于天、龟行于陆、鱼浮江面,龙潜水底,这就加倍地给“郫江长虹图”增添了勃勃生机。
作者宏观写桥极有气势、细处入手更富神韵、语言生动灵活,视角多变,短短三句,桥之精美跃然纸上。
自《尚书·禹贡》以后,古人以为长江发源于蜀中的岷山,后世文学家信之不疑,晋郭璞《江赋》曰:“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于滥觞。”苏轼是四川人,其《游金山寺》诗亦云:“我家江水初发源。”词人以浓墨重彩描绘此桥传神之后,不无自豪地宣称:新桥落成在望,很快便可登桥观览,欣赏那刚发源不久的江水滚滚东流了!上阕起处由“江”出“桥 ”,至此又由“桥”入“江 ”,峰回路转,岭断云连,章法缜密地结束了上阕。
上阕着重写“桥 ”,然题面中“驷马”二字尚无着落,故下阕即转而述司马相如事。江势雄伟,桥姿壮丽,地灵如此,人杰若何?写江写桥,自然言及登桥之人 ,两阕之间的过渡,亦可谓“山岩巉绝之际,飞梁而行”(明李腾芳《山居杂著》)了。
换头三句,高度赞扬司马相如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谓其登桥上路、出蜀赴京之际,气宇轩昂,压倒了当世的诸公。以下二句,一则述“题柱”之举,勾锁上文;一则进而叙述其入京后牛刀小试,初露锋芒。按《史记》本传载其为天子游猎赋(即《上林赋》)献给汉武帝,帝大悦,任用其为郎官,“奏赋动天容”即是谓此。至“果驾”三句,登峰造极,备述其雄图大展,衣锦荣归。传载相如为郎官数岁,武帝遣其为使其回乡安抚巴蜀地区,后又出使西南邛、稢等少数民族统治区,致使诸少数民族首领皆请为汉臣,汉与邛、稢间断绝了的交往自此重新畅通。这两次出使,于国家而言,稳定了西南边陲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汉王朝与西南诸少数民族的联系,贡献甚大;于个人而言,实现了当年乘赤车驷马重返成都的豪语壮志,也算心满意足,利国利家成功成名了,驰誉乡里,垂名清史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人生的价值,莫此为甚了。词人虽只是根据史料,敷衍成文,但无限神往之情,已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者,推崇前贤,目的是激励后进;表彰古之登桥者 ,正为激励今之登桥者奋起 。所以才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最后两句:“寄语登桥者 ,努力继前功 !”词人重修此桥之旨,以“驷马”名桥之旨,以及撰此词之旨,便昭然揭出。为山九仞,有此一篑封顶,便出云霄之上,全词有此作收束意味登时深远有加。
通观全词,既为桥而作 ,则上阕写桥由粗及精,继而下阕独展“驷马”之旨趣,由古励今。层次分明。不乏深意,实属佳作。
就思想内容而论,本篇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些封建社会士大夫阶级的局限性,如大汉族主义倾向、对于个人功名利禄的汲汲追求等等 ,这些固然不足取;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词人所歌颂的并非古人为禄利争夺之为,而是符合国家、民族利益之举,词人赞此,也是想表达个人的荣耀应在为国家、民族尽职尽责中实现词中所含蕴着的奋发、进取精神,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唐宋词里司马相如事者汗牛充栋,大抵着眼于他的文学才华以及他与卓文君的浪漫爱情,而本篇独取其在政治建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逆言之即“见仁者仁,见智者智 ”,如果说他人之词乃词人之词,那么京镗此词则便是政治实干家之词了!
有宋一代是我国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出繁荣局面,其表现之一即地方官吏颇留意于保护整修古迹、新辟名胜,功成之时,辄延请名士或亲自挥毫为文以记,故此类散文佳作层出不穷,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丰乐亭记》、苏轼《超然台记 》、陆游《铜壶阁记》等皆是。我们常说南宋豪放派词人有“以文为词”的倾向,这方面仅仅着眼于他们词中的散文句法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到散文题材对词作的渗透。即以此词而论,它难道不是一篇协律押韵、入乐可歌的《驷马桥记》么?

洞庭春色/沁园春 次宇文总领韵(宋·京镗)

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料情侔杨恽,乌乌拊缶,意轻殷浩,咄咄书空。

莫讶群芳淹速异,到时序推排元自同。休怅望,任春来桃李,秋后芙蓉。

因嗟锦城四载,漫赢得、齿豁头童。叹里门密迩,易成间阔,诗筒频寄,难续新工。

我已怀归今得请,念此地迟回谁似公。经济手,看鸾台凤阁,晚节收功。


小重山 惜别(宋·何大圭)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

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

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①相见几时重:几时重相见。

【评解】 这首词抒发伤离惜别之情。上片写暮春送别,莺啼、歌咽,无限眷恋。下片写别后相思。芳草路远,幽恨无穷。月照小楼,撩人相思。全词以景衬情,思绪绵绵。造语婉妙,余味悠长。

【集评】

《词品》:临邛高耻庵云,“玉船”句,辟如云锦月钩,造化之巧,非人琢也。此等句,在天地间有限。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桂殿秋 其一 寿于湖先生(宋·刘翰)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瑶池路远羽衣湿,玉佩泠泠明月中。


鹧鸪天 其七 赠妓(宋末元初·刘辰翁)

暖逼酥枝渐渐融。双飞谁识蝶雌雄。歌声已逐行云去,花片偏来酒盏中。

眉月冷,画楼空。酒阑犹未见情钟。直须把烛穿花帐,方见佳人玉面红。


水调歌头 游洞岩,夜大风雨,彭明叔索赋,醉墨颠倒(宋末元初·刘辰翁)

坐久语寂寞,泉响忽翻空。不知龙者为雨,雨者为成龙。

看取交流万壑,不数飞来千丈,高屋总淙淙。是事等恶剧,裂石敢争雄。

敲铿訇,扪滑仄,藉蒙茸。苍浪向来半掩,厚意复谁容。

欲说正元旧事,未必玄都千树,得似洞中红。檐语亦颠倒,洗尔不平胸。


临江仙(宋·刘过)
  押东韵

行道桥南无酒卖,老天犹困英雄。


沁园春 其二 题西宗云山楼(宋·刘镇)

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

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

仙翁。心事谁同。付鱼鸟相望一笑中。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

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沈吟久,想依依春树,人在江东。


鹧鸪天 席上戏作(宋·卢炳)

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

娇娅姹,语惺松。酒香沸沸透羞容。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人月圆(宋·双渐)

碧纱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浓。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

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临江仙 其一 宰执得旨移庖复会报劝(宋·史浩)

衮绣蝉联三重客,朝回晓日曈昽。绿杨门巷拥花骢。

喜承天上语,来作主人公。

况值瑶林风露爽,冰轮碾上晴空。桂香和影堕金钟。

莫辞通夕醉,明日是秋中。


人月圆 其二 咏圆子(宋·史浩)

骄云不向天边聚,密雪自飞空。佳人纤手,霎时造化,珠走盘中。

六街灯市,争圆斗小,玉碗频供。香浮兰麝,寒消齿颊,粉脸生红。


浣溪沙(宋·吕渭老)

微绽樱桃一颗红。断肠声里唱玲珑。轻罗小扇掩酥胸。

惹鬓蛛丝新有喜,窥窗月彩旧相从。清宵一醉许谁同。


水调歌头 紫微观石牛(宋·吕颐浩)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钟。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

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

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


浣溪沙 其二 和前次范石湖韵(宋·吴儆)

帘额风微紫燕通。楼头柳暗碧云重。玉人争劝玉西东。

醉拥雕鞍金蹀躞,夜归花院玉葱茏。归心何事与山浓。


浣溪沙 其二 次范石湖韵(宋·吴儆)

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

无力海棠风淡漾,困眠宫柳日葱茏。眼前春色为谁浓。


声声慢(宋·吴叔)
  押冬韵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失调名(宋·吴德远)

过平康巷陌绮罗丛。赢得佳人,妙舞艳歌,争劝金钟。


多丽(宋·吴某)
  押东韵

几声天外归鸿。


望江南 其七(宋·吴潜)

家山好,一室白云中。时唤道人谈命蒂,也呼和尚说禅宗。

孔佛老和同。

淘汰尽,八面总玲珑。欲把捉时无把捉,道虚空后不虚空。

且问主人公。


临江仙 其三 雨中观瀑泉于白鹤僧舍(宋·姚述尧2)

云度岩扉风振谷,迅雷惊起蛟龙。天威汹汹变晴空。

搅翻银汉水,倾入宝莲宫。

雪浪奔冲凌翠麓。陇头低挂双虹。人间热恼尽消融。

此流长不断,万折竟朝东。


丑奴儿 其二 寿词(宋·姚述尧2)

晓来佳气穿帘幕,郁郁葱葱。宝鸭烟浓。戏彩庭前玉树丛。

肌肤绰约真仙子,王母宫中。欢会曾同。笑问蟠桃几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