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635七絶 5365五律 1476七律 1705 2828五排 19七排 2四言 286六言 339古風 38907樂府 360 5 451 9琴操 5 92其他 711 2
十四英
阴平  [兴起] [相从也,合也,兼也] [称赞] [应当] [正月] [酒铛、茶铛] [菜名] [同縆] [更多…]

阳平  [行走] [纵横] [驾乘] 軿 [缝衣] [盛受] 魿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céng  韵部:
〈副〉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1.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2.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3. 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4. 竟,竟然;尚
〈形〉
  1. 通“层”。重叠

拼音:zēng  韵部:
〈形〉
  1.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 自此而曾焉。——·洪亮吉《治平篇》
    • 曾元时不分。
    • 计高曾之时。
    • 视高曾之时。
    • 高曾时为一户者。
  2.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3. 谦词。犹“末”
  4. 又如:曾臣(末臣)
  5. 高举的样子
    • [凤皇]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动〉
  1. “增”的本字。增加
  2.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副〉
  1. 乃,竟
  2.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 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3.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怎奈)
〈名〉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䛐之舒也。曰部曰。朁曾也。詩朁不畏明胡朁莫懲。毛鄭皆曰。朁、曾也。按曾之言乃也。詩曾是不意、曾是在位、曾是在服、曾是莫聽、論語曾是以爲孝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皆訓爲乃則合語氣。趙注孟子曰。何曾猶何乃也。是也。是以朁訓爲曾。朁不畏明者、乃不畏明也。皇侃論語疏曰。曾猶嘗也。嘗是以爲孝乎。絶非語氣、葢曾字古訓乃。子登切。後世用爲曾經之義。讀才登切。此今義今音。非古義古音也。至如曾祖、曾孫、取增益層絫之意。則曾層皆可讀矣。从八。从曰。从八者亦象氣之分散。𡆧聲。𡆧者、囪古文。囪在九部。此合韵之理也。昨棱切。六部。昨當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