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220七絶 1939五律 468七律 673 1569五排 5四言 45六言 107古風 13436樂府 134 6 116 6琴操 1 24其他 187 2
九熬
阴平  [要求] [夭夭] [使也] [鞭鞘] [明亮] [烹调] [剿袭] [更多…]

阳平  [调和] [号呼] [炮制] [乱也] [更多…]
共1076,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日犹高
     
    恨犹高
     
    月犹高
     
    志犹高
     
    风犹高
     
    积犹高
     
    节犹高
     
    气犹高
     
    陆犹高
     
    仰犹高
     
    浪犹高
  • 出城春渐近,到寺日犹高。明·何景明 过城南寺
  • 千古恨犹高。宋·潘阆 忆馀杭十首 其八
  • 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宋末元初·方回 燥溪晓行
  • 玄武挂冠头正黑,青云倚剑志犹高。明·何瑭 追挽王户部
  • 伯禹功未泯,季札风犹高。明·陆深 率童仆出田
  • 见晛应知消未得,吹风却讶积犹高。清·弘历 文徵明雪景
  • 有眼石泉声更细,无心亭竹节犹高。宋·张志行 涵碧亭
  • 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发气犹高。唐·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 甫里閒居耕钓乐,范张高处陆犹高宋·姜夔 三高祠
  • 苍旻仰犹高,厚载真有力。宋·李廌 太华
  • 洞庭过了浪犹高,河伯欣然止怒涛。宋末元初·汪元量 长沙
  • 天际高
     
    此际高
  • 鲸吞鼍作浑闲事,要看秋涛天际高。宋·陆游 海上作
  • 素色凝空,清光蔽野,眼界何如此际高。近现代·许宝蘅 沁园春 潘素画北国风光图,枝巢、娟净、丛碧邀同题
  • 万里高
     
    栗里高
     
    百里高
     
    破里高
     
    用里高
     
    千里高
     
    一里高
  •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唐·高适 见薛大臂鹰作(一作李白)
  • 沈香亭北多佳趣,争似柴桑栗里高?元·刘鹗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一
  • 黄山三十六峰豪,南照城楼百里高。宋末元初·方回 思家五首 其五
  • 有时流出响嘈嘈,相似甘州破里高。明·王宾 琵琶泉(旧治通判厅西,清冽可酿酒)
  • 移家我羡通明决,避世谁如用里高。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木渎赠叶鞠裳侍讲时新从甘肃督学回里
  • 浩浩烟霜千里高,亭亭三点两点黑。清·黎简 寒鸦
  •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宋·陈舜俞 诗二首 其一
  • 相争高
     
    月争高
     
    山争高
     
    敢争高
     
    欲争高
     
    秋争高
     
    树争高
     
    价争高
     
    叠争高
     
    岳争高
     
    与争高
     
    更争高
     
    寺争高
     
    漫争高
     
    笛争高
     
    寿争高
     
    浪争高
     
    客争高
     
    势争高
     
    潮争高
     
    雪争高
     
    不争高
     
    气争高
     
    方争高
     
    名争高
     
    尽争高
     
    两争高
     
    斗争高
  • 东平儒仙首留咏,诗价与画相争高。宋·葛胜仲 奉同李倅安上赋崔白沐猴杏花
  • 逸迹已将山共永,清名仍与月争高。宋·孙沔 题子陵钓台 其一
  • 峰峦无数列篷底,卧看船与山争高。清·方浚师 至韶州忆途中所见山水甚奇漫赋一诗
  • 夸父林稠宜较盛,太师垣峻敢争高。宋·强至 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壕林
  • 试向山头立相对,崔嵬寒色欲争高。明·谢廷柱 过飞霜崖
  • 两山各峥嵘,气与秋争高。宋·周紫芝 木犀方花一首
  • 悬崖泉乱落,叠障树争高。明·贺一弘 黄竹矶
  • 梦里曾闻授彩毫,龙门一御价争高。明·黄圣期 送李太衡同年出宰襄阳
  • 石脚插潭腹,危峰叠争高。明·顾璘 潇江泛舟入道州
  • 发白不妨人共弃,眼青未许岳争高。明·释函是 九日同尘异登双镜楼
  • 历尽岁寒柯叶在,柴墟松竹与争高。明·储巏 张光禄席上分韵赋桧亭
  • 太乙燃藜引巨毫,夔龙接武更争高。明·何吾驺 赠钱公子仲驭南还应试
  • 我离天渐远,秋与寺争高。君玉 有感题云山图(明·张琦
  • 泥花方失势,雨笋漫争高。明·沈周 晚坐(一作屠滽诗)
  • 市声灯引远,楼势笛争高。近现代·张鸿 南归由京口至上海 其二
  • 垂老风情顾盼豪,诗才更与寿争高。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 三水高等学堂教员黄云坡(钟峻)广文见赠二首,倒叠原韵奉和 其一
  • 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唐·李群玉 洞庭风雨二首 其二
  • 东海可从谁自重,南山如与客争高。宋·王令 小酌(原作雨,据明本改)
  • 大江形若束,两壁势争高。清·钟体志 过巫峡
  • 奇材不肯自埋没,风来突与潮争高。清·费锡章 红梅松
  • 飘飘风欲举,凛凛雪争高。宋·赵蕃 书买江天阁壁
  • 偃蹇不争高,千年自奇特。清·戴有祺 杂兴
  • 两厓气争高,千仞皆竦峙。明末清初·陈恭尹 入高峡怀梁药亭
  • 声色方争高,耳目及中乱。宋·黄裳 留题琴轩
  • 上埽名争高,少动即势危。宋·徐积 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
  • 雨飞蝴蝶尽争高,映水垂杨拂小桥。宋·许及之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四
  • 湘山诗眼两争高,醉墨淋浪湿斗杓。宋·史弥宁 题清湘管善甫青云楼
  • 山青云白斗争高,石路萦纡接野桥。明·朱应辰 山中书事二首 其二
  • 万古高
     
    千古高
     
    求古高
     
    自古高
     
    今古高
  • 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宋·文同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并状) 其五
  • 山出太虚外,溪流千古高。宋·关希声 枕流轩
  • 楷书篆隶创新意,词曲诗文求古高。近现代·薛双甲 读板桥杂志吟八怪
  •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宋·项安世 约同行至浯溪作重九
  • 巢许立身今古高,夷齐受命乾坤独。宋·曾丰 题永丰郑丞梅涧
  • 冉冉高
  • 侵坛碧草茸茸起,土殿红云冉冉高。明·李梦阳 扈从耕藉
  • 细路高
     
    石路高
     
    岭路高
     
    山路高
     
    天路高
     
    怯路高
     
    阁路高
     
    驿路高
     
    去路高
     
    世路高
     
    官路高
     
    仙路高
     
    得路高
     
    云路高
     
    栈路高
  • 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金末元初·元好问 石岭关书所见
  • 背岭溪流合,穿林石路高。明·刘崧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 其一
  • 试水溪沙浅,挑云岭路高。宋·张方平 筇杖赠凌生
  • 天空云海捲松涛,独往不知山路高。明·成鹫 丹霞十二绝 其三 海山门
  • 俯窥石壁峭,仰羡天路高。元末明初·刘永之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岂临江宋□道士刘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烟云台以登高望远为韵各赋四首 其二
  • 新松倚岸疑阴浅,短杖随身怯路高。明末清初·陈恭尹 与潘子登佘兼五有中元宿云阁之约以暑极不能久偕梁巨川卢俊斯放舟先归却柬潘佘二子
  • 苍崖老树云萝合,绝涧惊湍阁路高。宋·张方平 飞仙岭阁
  • 迢遰岷峨外,西南驿路高。唐·贾岛 喜李馀自蜀至
  • 春水归舟疾,秋天去路高。宋·郭印 送赞可参议赴临安倅三首 其一
  • 老觉交情重,贫知世路高。宋·沈与求 送别
  • 君不见,春田之外官路高,百千万事如牛毛。清·洪亮吉 徐大书受浴牛图
  • 咫尺仙路高,喧嚣机世忙。宋·李建中 澹山岩
  • 霄汉飞腾得路高,驰驱王事独贤劳。明·唐璧 呈清军萧侍
  • 阊阖天明云路高,秋风清洒木绵袍。明·区越 邑博陈静江诗送小儿会试次韵
  • 铁马长驱栈路高,捷旗飞渡大江涛。元·陈孚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其二
  • 瘴烟高
     
    篆烟高
     
    暮烟高
     
    晚烟高
     
    荒烟高
     
    炉烟高
     
    虏烟高
     
    霞烟高
     
    瑞烟高
     
    香烟高
     
    曙烟高
  • 途趋蛮府远,山绕瘴烟高。明·区大相 送谭司理之越西
  • 帘动午风花气暖,几当晴日篆烟高。明·萧显 元基席上再送士仪
  • 十载音尘别梦遥,月寒山色暮烟高。明·何景明 题任宏器思亲卷
  • 水轮寒碓急,山寨晚烟高。宋·刘黻 閒步
  • 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题李梓舒秋山图为鄦生感孚作
  • 幽人隐几抚群动,清灯明灭炉烟高。宋·张孝祥 题定山寺 其二
  • 石舫忧沈沧海远,铜亭恨扫虏烟高。当代·伯昏子 泛舟昆明湖
  • 客花十月开湘桃,蓬天春浅霞烟高。宋·徐照 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
  • 嘉辰鸡戟瑞烟高,苍震丕承九庙祧。宋·卫泾 上皇太子寿(有叙) 其一
  • 螭头不动香烟高,虾须渐捲晨光吐。明·李昱 东白轩歌
  • 鸡鸣茅店曙烟高,望望乡关别思劳。明·田登 湖上词
  • 九万高
  • 仙游洞府三千里,老恨青天九万高。明·李江 山哀十首 其三
  • 逸兴高
     
    秋兴高
     
    野兴高
     
    寄兴高
     
    清兴高
     
    饮兴高
     
    谈兴高
     
    乘兴高
     
    游兴高
     
    酒兴高
  • 赤壁清风远,黄楼逸兴高。宋·喻良能 读玉局集
  • 乐奏天恩满,杯来秋兴高。唐·张说 奉萧令嵩酒并诗
  • 南客招延屡,东游野兴高。明·李梦阳 庚午十月佘氏东庄
  • 不须台榭旌吾有,暂借江山寄兴高。明·张弼 用前韵谢程银台见留
  • 吾闻扬州何水曹,东阁赋诗清兴高。明·胡奎 梅月双清歌为宪司经历赋
  • 重阳菊蕊泛香醪,上寿因添饮兴高。宋·宋白 宫词 其八十七
  • 隔屏每羡吟刀锐,把臂重逢谈兴高。当代·陈忠平 粤中纪游 其五 粤游将归熊东遨周燕婷伉俪置酒予携高秋晓辉往诣殆忘归程风雨之忧长句谢之兼寄座中清角无涯彭兄诸侣
  • 既误前驱远,不妨乘兴高。宋·赵蕃 次韵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误焉问宿临江钟氏之阁二首 其一
  • 我笑先生游兴高,六年两度陵波涛。明·成鹫 送吴芥舟赴沅江县
  • 归来酒兴高,歌长夜初静。元·张仲深 秋汎分韵得影字
  • 相与高
     
    孰与高
     
    适与高
     
    深与高
     
    山与高
     
    杂与高
     
    天与高
     
    下与高
     
    文与高
     
    石与高
     
    清与高
     
    杨与高
  • 城西山影蘸空碧,星斗逼人相与高。宋·葛绍体 晚泊三高亭
  • 妻元同调能偕隐,君试量才孰与高。近现代·潘受 南行海上寄鹰公夫妇
  • 二公晚辞轩冕劳,两斋莫辨适与高。宋·楼钥 陈天成用东坡赵清献高斋诗韵赋适斋次韵
  • 城加百尺环两濠,日日程量深与高。明·刘崧 筑城叹
  • 尘中局束真狴牢,但觉德人山与高。宋·陈造 题识山堂
  • 云妍翳景紫时急,红逖烟滋杂与高。清·柳是 初秋八首 其七
  •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唐·白居易 代鹤
  • 一旱不问下与高,风吹日炙同煎熬。宋·陈文蔚 和叶仲洽喜雨
  • 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宋·李石 石室
  • 饯者石与高,庆者徐与项。宋·项安世 次前韵饯高教授
  • 共此清与高,保此坚与刚。宋·王迈 乔松歌(寿经干)
  • 宫门引虎杨与高,范阳虎势日咆哮。元末明初·杨维桢 大腹儿
  • 山高高
     
    复高高
     
    青高高
     
    未高高
     
    上高高
     
    蔽高高
     
    何高高
     
    徒高高
     
    日高高
     
    太高高
     
    自高高
     
    与高高
     
    最高高
     
    恒高高
     
    在高高
     
    宇高高
  • 我闻海上三金鳌,金鳌头戴山高高。唐·顾云 送崔致远西游将还(题拟)
  •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唐·刘禹锡 度桂岭歌
  • 半壁流泉湿袅袅,阴崖孤树青高高。明·戴鱀 石儿背
  • 近日青天都不鉴,七盘应是未高高唐·吴融 南迁途中作七首 登七盘岭二首 其二
  • 归帆平静(一作净)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唐·鲍溶 姑苏宫行
  • 集霰果然归望望,同云因得蔽高高。宋·胡寅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其一
  •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唐·刘希夷 死马赋
  • 品松徒高高,雌鸣讵噰噰。唐·孟郊 品松
  • 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宋末元初·刘辰翁 齐天乐 其一 端午和韵
  • 窃疑鼎考太高高,《博古图》中图象虿。清·朱筠 覃溪前辈以诗附粤东金石十余通见赠且索余安徽所拓石本依韵奉答
  • 皇天自高高,后土自芒芒。清·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 催功下下与高高,束火人归闹小桥。宋·葛胜仲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六
  • 虽云百尺最高高,应有游人到头上宋·赵德□ 诗一首
  • 青天恒高高,欲上不可得。明·祝允明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八
  • 嫦娥在高高,传闻殊恍惚。宋·韩淲 月夜小集次韵郑教授
  • 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宋末元初·刘辰翁 摸鱼儿 其十一
  • 月儿高
     
    位儿高
  • 开唇只唱月儿高。明末清初·屈大均 诉衷情 小妓
  • 嗟彼位儿高,乃尔难自持。宋末元初·戴表元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其六
  • 分外高
     
    物外高
     
    槛外高
     
    天外高
     
    门外高
     
    花外高
     
    事外高
     
    竹外高
     
    林外高
     
    世外高
     
    云外高
     
    山外高
     
    屋外高
  • 愁于望处一时销,山亦霜前分外高。宋·杨万里 晴望
  • 名惭随俗贫中役,恨未收身物外高。宋·王安石 奉招吉甫
  • 黄葵贵丽不妖娆,一朵新晴槛外高。宋·张耒 黄葵
  • 双桧塔前老,一峰天外高。宋·陈山泉 谒麻衣祠
  • 暮春谁识弦中趣,深雪可知门外高。清·范咸 闻余初度诸生有欲以文寿者赋长句辞之
  • 金天白龙草间伏,瑶水翠禽花外高。元末明初·陈谟 方壶为常太守赋
  • 道味山中澹,诗情事外高。宋·石延年 韩希祖隐君武威
  • 叠鼓花前急,红旌竹外高。宋·司马光 射堋
  • 秋水床下急,斜晖林外高。唐·韩翃 东城水亭宴李侍御副使
  • 等推三界纳秋毫,错被人呼世外高。宋·饶节 谢洞山和尚惠蒌蒿种
  • 绿树雨中密,澹山云外高。宋·姚宽 行鸿祐路偶作
  • 城外青山山外高,偏桥险路马蹄劳。明·王缜 进万寿表文过偏桥次瀛崖王左辖韵
  • 青山屋外高,沟水山下流。元末明初·刘基 有客来款我
  • 龙伯高
     
    效伯高
     
    阏伯高
     
    有伯高
     
    盖伯高
     
    愧伯高
     
    笑伯高
     
    生伯高
     
    慕伯高
     
    齐伯高
  • 所以马新息,终推龙伯高。明·王世贞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 其三
  • 登龙有意师元礼,刻鹄何心效伯高。宋末元初·陆文圭 和戴帅初寄诗韵
  • 事业归良史,丰碑阏伯高。明·薛瑄 挽徐宪使三十韵
  • 无须海赋诩春毛,珥笔词臣有伯高。清·弘历 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春林澹霭图即用其韵 其二
  • 意气凌朱亥,英声盖伯高。明·李梦阳 结客行
  • 赋牛绝敏惊曹植,刻鹄无成愧伯高。宋·张守 次韵张煇惠诗三首 其二
  • 季良不用笑伯高,张竦何必讥陈遵。宋·罗大经 酒有和劲
  •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唐·皎然 张伯高(一作伯英)草书歌
  • 劝尔慕伯高,诫尔勿浮薄。明·苏葵 示弟
  • 庆都山人齐伯高,袖有五色之仙毫。明·刘崧 余自北平赴京十二月五日道出济宁会伯高齐君于公馆君本唐县人素擅顾吴之妙草草为予点真观者咸以为肖而余独觉其老丑也临别赋绝句三首奉答并柬赵晋卿夏时佐曹伯仁三先生 其一
  • 汉阙高
     
    贝阙高
     
    凤阙高
     
    天阙高
     
    魏阙高
     
    玉阙高
     
    禁阙高
     
    傍阙高
     
    双阙高
     
    华阙高
     
    城阙高
     
    宫阙高
     
    金阙高
  • 书来月色漳河满,北望秋阴汉阙高。明·李攀龙 寄吴舍人兼呈徐子与
  • 地底云根涌,波心贝阙高。明·陶安 烈山
  • 羊裘肯换貂冠贵,钓石终齐凤阙高。宋·李纲 严陵滩下作二首 其一
  • 三十箫韶石,中开天阙高。明末清初·屈大均 赋呈韶州陈太守 其三
  • 到日重回首,遥瞻魏阙高。明·金幼孜 赠萧主事之官北京
  •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明·文徵明 雪后早朝
  • 水流北去天河近,山拱西来禁阙高。明·郑岳 定兴行台
  • 伫看论定徵岩穴,喜见双凫傍阙高。明·卢龙云 得劳明府书
  • 平筵正对双阙高,紫烟来拂芙蓉袍。清·姚燮 黄大鸿胪爵滋招同朱绶丁晏张际亮严宗望江开杨希龄许瀚蒋湘南温训鲁一同饮江亭醉后成歌
  • 置梦华阙高,一瞬了万顷。清·姚燮 壶园春晚杂兴五章呈徐编修师宝善 其四
  • 吴宫城阙高,龙凤遥相倚。唐·曹邺 吴宫宴
  • 上天宫阙高,凡身血肉重。宋末元初·郑思肖 寄萧梅初二首(皆吾) 其一
  • 星出金阙高,天近蓬莱碧。明·王景 和曾侍读韵
  • 置身高
     
    等身高
     
    此身高
     
    乞身高
     
    草身高
     
    著身高
     
    觉身高
     
    河身高
     
    梯身高
  • 老去始知行脚稳,年来惟恐置身高。明·成鹫 登大科峰绝顶
  • 岛瘦郊寒亦忍剽,凑成著作等身高。当代·杨启宇 新编系列剧《天龙八部》 第五卷八首 其一
  • 塔廊徐暗转,不觉此身高。明·何景明 登塔二首 其二
  • 五十年前禄重叨,病来非衒乞身高。明·吕㦂 池湾沈一之大云姚惟诚两生携酒庆余生辰一之云去岁寿长洲沈石田承有诗教今独无言乎遂次石田韵作诗答之
  • 诸岭桃花岭最高,冰枯泉脉草身高。宋·徐照 桃花岭
  • 涉险何如过虎牢,白云堆里著身高。宋·胡仲弓 和杜友游清源洞韵
  • 青云随步觉身高,燕雀卑飞不敢巢。宋·赵抃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拂云亭
  • 泥淤河身高,土薄地利轻。清末近现代初·俞明震 鸿嗷叹 其一
  • 眼空不觉梯身高,羲和回车近人顶。元末明初·郭钰 同宗弟文炳宴集余以病不能往中和仲简偕行且有登览之乐因事触兴形于咏歌俯仰之间余不能无憾焉聊复次韵
  • 莫太高
     
    论太高
     
    地太高
     
    节太高
     
    眼太高
     
    天太高
     
    格太高
     
    爵太高
     
    毋太高
     
    谩太高
     
    何太高
     
    忌太高
     
    似太高
     
    捲太高
     
    非太高
     
    头太高
     
    飞太高
     
    畏太高
     
    恨太高
     
    每太高
     
    伤太高
     
    吁太高
  • 新诗比旧增奇峭,若许追攀莫太高。宋·王安石 次俞秀老韵
  • 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宋·邵雍 登山临水吟
  • 终年无雨湿荒郊,气脉难腾地太高。清·肖雄 雷雨
  • 拊字心空悴,清寒节太高。宋·黎廷瑞 乐平樊主簿捧檄北行来别赋此奉饯
  • 纷纷阅世真难记,莫是先生眼太高。宋·朱松 绝句
  • 低头不得语,呼天天太高!近现代·黄假我 一九五八年暮春被划为“右派分子”后遣送至长沙市综合农场垦荒大队监督劳动
  • 可怜俗子胸何有,未免先生格太高。近现代·郭风惠 题竹柏桃花
  • 乘时反正功非细,破格酬勋爵太高。清·钱澄之 端州杂诗 其八
  • 二儿今日又霜毛,若要及人毋太高。宋·项安世 次韵答胡季履(大壮)二首 其二
  • 障塞应悬隔,崇墉谩太高(剑门关)宋·黄裳 句
  • 主人起楼何太高,欲誇富力压群豪。宋·欧阳修 寿楼
  • 信知风格忌太高,至此从前难著语。宋·王洋 咏蜡梅
  • 此论似太高,吾亦茫取舍。宋·黄庭坚 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首 其一
  • 每恨珠帘捲太高,天风忽作快并刀。明末清初·屈大均 友人言石𥓏水帘为丰湖之源率题二绝 其二
  • 抗志非太高,砭艾起时疾。宋·张镃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一
  • 分騣摆杖(一作袂)头太高,擘肘回头(一作颅)项难转。唐·元稹 望云骓马歌
  • 自恨飞太高,疏罗偶然触。唐·元稹 雉媒
  • 举头畏太高,俛啄空愁辛。宋·司马光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一 感遇
  • 持论恨太高,徇俗恨太卑。金末元初·元好问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 句法疑君每太高,湘南山水助挥毫。宋·释德洪 和傅彦济知县
  • 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宋·戴复古 祝二严
  • 昆仑阆风吁太高,时亦幽潜到岩窟。元·周砥 张公洞
  • 不必高
     
    势必高
     
    奚必高
     
    何必高
     
    未必高
  • 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宋·王安石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
  • 溟鹍得水鳞终变,韝鹗逢秋势必高。宋·赵鼎臣 张子仪以省员罢官若不释然者以诗勉之
  • 禀质自不同,托身奚必高。宋·黄大受 偶成 其二
  • 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宋·梅尧臣 昭亭山
  •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明·陈献章 偶得寄东所二首 其二
  • 仰弥高
     
    曲弥高
     
    道弥高
     
    调弥高
     
    志弥高
     
    韵弥高
     
    节弥高
     
    谊弥高
     
    兴弥高
     
    势弥高
     
    气弥高
     
    步弥高
     
    身弥高
     
    而弥高
     
    品弥高
     
    叹弥高
     
    已弥高
     
    既弥高
     
    听弥高
     
    愈弥高
     
    思弥高
     
    石弥高
  • 臣不知兵知将将,阴阳通晓仰弥高。清·严遂成 胡忠安濙 其二
  • 十日空归才每下,一篇来况曲弥高。宋·洪适 蔡瞻明以诗还行邑鄙卷次韵谢之
  • 黄阁不登名甚屈,紫垣终老道弥高。宋·王禹称 内翰毕学士(士安)外制柴舍人(成务)故兵部阁老王公(祜)之门生又与第五厅舍人(旦)同在两制追思馀庆因赋短章寄于三君子
  • 雪碗涤毫词绝妙,朱弦缩瑟调弥高。宋·范成大 公辨用前韵见赠复次韵
  • 风霜身百折,霄汉志弥高。明末清初·彭孙贻 衲公山房折松 其一
  • 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唐末宋初·无名氏 鹤鸣九皋
  • 水以源深流自远,竹因根老节弥高。宋·徐积 和吕秘校 其五
  • 忠敬道无二,笑谈谊弥高。元·范梈 奉同陈应举月夜斋宿玉堂有赋五首 其四
  • 奇石数拳心并古,清商一部兴弥高。明·王世贞 顾尚玺名世八十寿言公有二子美而文
  • 琪树千林清可揽,玉厓万丈势弥高。元末明初·陶宗仪 雪中偶成次书庄叟韵
  • 芹泮泳游才孔俊,鹏程鶱翥气弥高。元末明初·陶宗仪 送钱敬叔岁贡赴礼部
  • 九万鹏程从此始,登瀛视草步弥高。元末明初·陶宗仪 送徐思勉应聘书诰策
  • 三山眇如块,举步身弥高。宋·赵汝湜 敬和九锁步虚词(并引) 云璈锁
  • 荣华兮飘摇,兰之全兮清寂寂而弥高。宋·陈著 赋虚谷黄子羽所藏吴山西(俊)墨兰三章 其三
  • 还朝品弥高,比岱长群岳。清·许汝霖 赠汤宗伯潜庵先生
  • 仰之叹弥高,立则参于前。宋·徐鹿卿 酬正录直学 其一
  • 仰之已弥高,行亦无迹辙。明·庞嵩 甘泉师病中有诗分付依韵奉答
  • 仰之既弥高,仰之亦弥深。明·吴本泰 陋巷井
  • 九重听弥高,物议徒喧喧。明·范汭 送丁长孺礼部
  • 仰视愈弥高,钻刺转加坚厚。元·马钰 如梦令 赠刘先生
  • 仰道思弥高,哦诗出凡俗。宋·释德洪 寄巽中
  • 崭崭石弥高,油油云未已。明·冯时可 常山道中遇雨
  • 举趾高
  • 昆冈屡得因心友,东郭真惭举趾高。宋·胡寅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其四
  • 玉宇高
     
    殿宇高
     
    栋宇高
     
    堂宇高
     
    天宇高
     
    识宇高
     
    秋宇高
     
    穹宇高
     
    怀宇高
     
    海宇高
     
    桂宇高
     
    空宇高
  • 不记金尊竭,频瞻玉宇高。元·杨载 中秋
  • 影摇大地山河动,光射玄洲殿宇高。元末明初·顾瑛 春晖楼以攀桂仰天高分韵得高字
  • 丹青草野云龙会,森爽峰峦栋宇高。明·林光 隆中武侯庙成次前韵
  • 安知万里外,享此堂宇高。清·施补华 朗公节帅为余营室阿城之旁筑圃数亩以资种菜作此奉谢
  • 晃荡天宇高,奔腾江水沸。宋·苏轼 巫山
  • 风度幽闲识宇高,暂分明寄握牛刀。宋·梅挚 酬赠王益舜良殿丞 其二
  • 是日秋宇高,清辉澹晨旭。宋·宋庠 季秋晓出题山光寺
  • 上拂穹宇高,下俯人寰小。明·张孟兼 寄桃源郑徵士 其八 晓字
  • 上乘灏气怀宇高,丹山碧水相周遭。明·郑善夫 大游篇赠高宗吕
  • 八月沙平海宇高,角鹰新解绿绒绦。明·胡奎 画鹰
  • 玉露无声桂宇高,小亭孤坐一挥毫。明·胡应麟 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其二
  • 色连空宇高,气薄坤舆大。元·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
  • 第一高
     
    一一高
     
    竞一高
     
    荣一高
     
    去一高
  •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唐·白居易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五
  • 茅亭水溜四周遭,花木经春一一高。宋·张栻 城南即事 其五
  • 细水经干折,群峰竞一高。清·乌尔恭阿 再游水沟岩老君堂 其一
  • 青桂复青袍,一归荣一高。唐·李频 送许棠归泾县作尉
  • 三高之中去一高,似于人物太渭泾。宋末元初·方回 五湖空濛图
  • 天界高
     
    眼界高
     
    上界高
     
    下界高
     
    境界高
     
    学界高
  • 林净月华上,河明天界高。宋·宋祁 夜分
  • 大风得句吟不畅,绝顶观花眼界高。近现代·张秉衡 怀安县登山
  •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明·文徵明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六 宿弘济院
  • 地据中原胜,天临下界高。明·乔宇 登岳
  • 穴蚁生涯陋,冥鸿境界高。宋·李流谦 遣兴七首 其五
  • 社会浪滔滔,风潮学界高!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 癸卯复奉调帘之役,有感而作 其二
  • 象纬高
  • 碧窗日晓沧溟阔,画栱云开象纬高。明·梁有誉 登城上楼
共1076,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