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29七絶 94五律 2七律 9 41四言 11六言 24古風 406樂府 35 68 2其他 98
三鹅
阴平  [火种] 娿 [更多…]

[更多…]



阳平  [同核] [更多…]

[茄子] [更多…]

[知觉]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gé  韵部:
〈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1. 同本义。皮的总称
  2.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
  3. 用革制成的甲胄
  4. 车前的饰物
  5. 又如:革车(战车)
  6. 通“勒”(lè)。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 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动〉
  1. 变革,更改
  2.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
  3. 免除或丢掉
    • 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
  4.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拼音:jí  韵部:
〈形〉
  1. 通“亟”。[病情] 危急
  2. 又如:病革(病重)
康熙字典古文:𠦶

説文解字  𠦶 古文革从三十。三十年爲一丗,而道更也。臼聲。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各本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文義、句讀皆不可通。今依召南、齊風、大雅、周禮掌皮四疏訂正。革與鞹二字轉注。皮與革二字對文則分別。如秋斂皮、冬斂革是也。散文則通用。如司裘之皮車卽革路、詩羔羊傳革猶皮也是也。革、更也。二字雙聲。治去其毛。是更改之義。故引伸爲凡更新之用。襍卦傳曰。革、去故也。鄭注易曰。革、改也。公羊傳。革取淸者。何曰。革、更也。管子輕重革築室房注。革、更也。象古文革之形。凡字有依倣古文製爲小篆。非許言之。猝不得其於六書居何等者。如革曰象古文革之形、弟曰從古文之象、民曰從古文之象、酉曰象古文酉之形是也。易𦥑爲𠙵、葢省煩爲𥳑耳。而或云從卅。从囗、音韋。囗爲國邑。卅年而法更。此葢楊承慶字統之肊說。古覈切。一部。古文革。從𠦃。上廿下十。是三十也。𠦃年爲一世而道更也。據此則𠦶之本訓更。後以爲皮去毛之字。𦥑聲。𦥑居玉切。在三部。革在一部。合音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