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共525,分21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 尚书郎
     
    校书郎
     
    秘书郎
     
    读书郎
     
    中书郎
     
    寄书郎
     
    雠书郎
     
    挍书郎
     
    著书郎
     
    治书郎
  • 试言开府使,何似尚书郎。明·王世贞 答吴明卿 其四
  • 夺解欲倾京兆尹,锁厅曾试校书郎。明·王世贞 送百谷应试北上尝入校秘书当得官不就时予方上乞休疏
  • 天上楼台白玉堂,白头来作秘书郎。明·文徵明 内直有感
  • 天与读书郎。金末元初·元好问 摊破南乡子
  • 赫赫京内史,炎炎中书郎。唐·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 其二
  • 殷勤小语寄书郎。明末清初·徐石麒 鹧鸪天 美人写书
  • 云河漱润搴瑶芳,天帝璧府雠书郎。宋·李公麟 谨次元韵奉酬慎思学士年友
  • 夜直南宫碧树凉,青藜独赐挍书郎。元·乃贤 送方以愚编修之嘉兴推官 其一
  •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唐·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
  • 室中治书郎,美者颜如玉。明·唐时升 对酒怀里中诸同好四首 其四
  • 白面郎
     
    玉面郎
     
    铁面郎
     
    黑面郎
     
    粉面郎
  • 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唐·皮日休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
  • 斑骓十里嘶斜照,拍手齐看玉面郎。明末清初·何巩道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十五
  • 盛时好去金毛鼠,明主应思铁面郎。宋·度正 奉别运判刘公侍御十四丈
  • 乃有黑面郎,一身久负隅。当代·汪梦川 猪坚强歌
  • 嫣然粉面郎,上马能据鞍。宋·李彭 北齐校书图
  • 蔡中郎
     
    汉中郎
     
    侍中郎
     
    似中郎
     
    问中郎
     
    见中郎
     
    省中郎
     
    旧中郎
     
    误中郎
     
    付中郎
     
    待中郎
     
    遇中郎
     
    胜中郎
     
    有中郎
     
    女中郎
     
    拜中郎
     
    报中郎
     
    老中郎
     
    苏中郎
     
    达中郎
     
    北中郎
     
    恨中郎
     
    副中郎
     
    梦中郎
     
    逼中郎
     
    王中郎
     
    授中郎
     
    卜中郎
     
    忝中郎
     
    吊中郎
     
    师中郎
     
    仿中郎
     
    代中郎
     
    表中郎
     
    如中郎
     
    死中郎
     
    祻中郎
     
    添中郎
     
    今中郎
     
    亦中郎
     
    伴中郎
     
    说中郎
     
    失中郎
     
    解中郎
     
    冷中郎
     
    到中郎
     
    忆中郎
     
    赠中郎
     
    监中郎
     
    仰中郎
     
    卫中郎
     
    臣中郎
     
    及中郎
     
    兼中郎
     
    慕中郎
     
    属中郎
     
    缅中郎
     
    赏中郎
     
    绍中郎
     
    试中郎
     
    幕中郎
     
    作中郎
     
    禁中郎
     
    补中郎
     
    传中郎
     
    晋中郎
     
    谢中郎
     
    马中郎
     
    裁中郎
     
    还中郎
     
    寝中郎
     
    笑中郎
     
    继中郎
     
    是中郎
     
    殿中郎
     
    袁中郎
     
    街中郎
     
    荀中郎
     
    田中郎
     
    石中郎
     
    数中郎
     
    爱中郎
     
    对中郎
     
    恋中郎
     
    诧中郎
     
    李中郎
     
    岂中郎
     
    讥中郎
     
    觐中郎
     
    诫中郎
     
    推中郎
     
    本中郎
     
    齐中郎
     
    挹中郎
     
    郎中郎
  •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宋·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首 其四
  • 洛阳杨友直,字儗汉中郎。元·虞集 赠杨友直
  • 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唐·崔颢 邯郸宫人怨
  • 已是入林同小阮,还应赌墅似中郎。明·王世贞 (阙)父国尉以乃叔用晦书介绍投诗见褒有中兴大雅语率尔答赠
  • 登岳何人携谢朓,入门无女问中郎清·叶燮 石门郁曾发游秦归赋赠兼示胡圆表徐导柏二首 其一
  • 妩媚已能知魏證,典刑时复见中郎。元末明初·顾瑛 谢静远惠蜜梅
  • 送酒客寻方外士,观风人是省中郎。宋·陈襄 和子直闻运使兵部驻节京口寄呈如晦
  • 珠履参陪北海觞,仍邀拥节旧中郎。宋·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三首 其二
  • 得句自惭非子美,赏音犹恐误中郎。宋·华岳 早春即事(次菊坡韵)
  • 廉石一车归吏部,清风两袖付中郎。宋·孙锐 寿杨广文六十解组南还时署邑篆事
  • 魂应随上妇,贵不待中郎。明·李应徵 悼亡诗为方众父赋
  • 齑臼有辞惭幼妇,爨材无命遇中郎。清·秦大光 京邸书怀二首 其二
  • 未识何人铭有道,已知生子胜中郎。明·王稚登 寄问欧桢伯后人
  • 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唐·崔融 从军行
  • 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唐·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李势女
  • 女兄专内阃,家弟拜中郎。明·区怀年 白马篇十六韵
  • 况拟岁朝焚笔砚,可余新论报中郎。明·王世贞 纯甫丈与元驭兄弟及仲氏敬美善见访投赠俱有四王之目既感且惭聊此答谢
  • 帝遣皇华远有光,可能白首老中郎。元·叶李 寿冯大使
  • 南冠郑大夫,北窖苏中郎。宋·文天祥 壬午
  • 闻道衡阳有飞雁,将诗遥为达中郎。明·皇甫汸 寄蔡子木
  • 莫怪蓝田饶晚价,有儿谁似北中郎。明·王世贞 仲山先生归佳城得挽歌四绝送之 其四
  • 无年嗟太傅,有业恨中郎。明·胡应麟 哭李能茂五首 其五
  • 题铭符季子,树碣副中郎。明·胡应麟 挽吴封翁四章 其三
  • 开尊怜仲子,下榻梦中郎。明·胡应麟 过娄江载宿弇园时囧伯逸季并以事留云间独房仲在下榻款留亡异长公存日感赋此章
  • 词高淩幼妇,篆古逼中郎。明·王廷陈 赠东瓯郑磐山兼留其北上 其二
  • 倘成郊居赋,须寄王中郎。明·王世贞 送沈九畴还四明
  • 谈应呼小友,书已授中郎。明·皇甫汸 赠王生(维桢仲子)
  • 披褐家门孙令尹,入山经纪卜中郎。明·徐渭 将牧羊庚戌元旦筮之得明夷之上六
  • 韦氏一经存少子,谢家群从忝中郎。明·卢龙云 送族弟仲良南归兼寄怀诸兄弟仲良为方伯公季子
  • 禹穴书存怀太史,曹娥碑断吊中郎。明·守仁 送瞬上人还越
  • 石经手自写,分𨽻师中郎。明·刘炳 百哀诗(六十七首并序) 其三十一 刘彦昱
  • 达理托曹植,卖文仿中郎。明·欧主遇 忆南园八子 其七 从兄子建(讳必元,顺德明经)结客起名学殖而家落,卒无忧生之怀
  • 岂谓輶轩在翁孺,终当书籍代中郎。明·林大春 唐明府自泰和驰素卷索书兼示近作走笔赋此
  • 四门推助教,三署表中郎。明·欧大任 出京师留别张郎中鸿与梁助教彦国十二韵
  • 我生两耳才具足,妙解那得如中郎。明·陆深 雨中汎舟闻座客琵琶
  • 老韩同一传,不幸死中郎。清·蒋湘南 马季长石室
  • 烂额不妨邀上客,燃脐至竟祻中郎。清·郑用锡 仿元人东阳十咏 其一 焦桐
  • 穿茔竟忍遣谒者,发丘恍已添中郎。清·钟大源 西汉定陶共王陵鼎歌
  • 焦桐爨下等闲弃,后有识者今中郎。清·胡光辅 孔耳石歌为钱远亭作
  • 事果焦头宜上客,人于厮养亦中郎。近现代·舒云逵 咏古
  • 餐罢伴中郎。炊烟浮暗香。近现代·刘鹏年 菩萨蛮 题月色夫人画梅乞米图
  • 遗书何所托,凄绝说中郎。近现代·许宝蘅 病居闻昂若丧感赋 其一
  • 文字传声真弩末,虎贲貌似失中郎。近现代·冒效鲁 纵笔三首 其三
  • 亦记建文初二载,丹青曾画解中郎。明·解缙 题仲兄小像
  • 紫囊悲太傅,缃帙冷中郎。明末清初·王夫之 哀管生永叙(辛丑)
  • 岸谷消沉羊叔子,推恩无分到中郎。明末清初·王夫之 哭欧阳三弟叔敬沈湘六首(丙申) 其六
  • 美人在何许,河草忆中郎。明·霍与瑕 和寄孙三渠翁寿(庚申十月十四日)
  • 闻把唾壶骄处仲,亟收焦尾赠中郎。明·钱柄 园居感事诗八首 其六
  • 借问此谁种,云是监中郎。明·袁宏道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其三(余家冢子山故云)
  • 青箱怀外翰,皂盖仰中郎。明·陶益 寄答大郡博雷曹山先生兼令侄礼部郎润溪先生
  • 离宫须望幸,执戟卫中郎。明末清初·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 或祖仓颉禘史皇,北面程邈臣中郎。清·李锴 过传经院赠介上人(上人工书兼铁笔)
  • 恒嗟人伦违有道,窃幸戚党及中郎。清·李因笃 寄怀杨太舅白石先生
  •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清·王初桐 观磨崖碑作
  • 此是宗苍不传秘,披图何异慕中郎清·弘历 题王炳山水
  • 那更丹台寻葛羡,起予睪望属中郎。清·弘历 题方琮仿王蒙松路仙岩图
  • 虞镛不可得,于此缅中郎。清·弘历 咏周螭钮钟
  • 谁具草蔬邀郭泰,自惭名姓赏中郎。清·冯樾 过陈留
  • 清才亚班女,家学绍中郎。清·王采蘋 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
  • 吟看屡曾惊太傅,断弦何必试中郎。宋·苏轼 题领巾绝句(补编)
  • 新诗巧模写,最忆幕中郎。宋·许景衡 还自肃宁晚色可爱寄卢行之
  • 但对典刑休嗜味,虎贲犹得作中郎。宋·张耒 和天启惠橘诗
  • 灼灼似誇篱下客,夭夭欲伴禁中郎宋·侯延庆 次韵时从事桃花菊
  • 遴选亲勋先许进,校员多是补中郎。宋·赵佶 宫词 其五十三
  • 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宋·陆游 听琴
  •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唐·郭震 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
  •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隋末唐初·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唐末宋初·徐铉 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 君不见方红陈紫列绀缃,三十二品裁中郎。宋·刘学箕 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韵得缃字
  • 出使义不屈,持节还中郎。宋·文天祥 白沟河
  • 柏城森渭水,空愧寝中郎。宋·叶梦得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三
  • 对白抽黄呼小阮,染红濡绿笑中郎。元·何景福 游铜山示规孺侄
  • 班固文章传太史,钟繇书法继中郎。元末明初·刘永之 读黄危二阁老送何彦正归省诗序追赋一首
  • 误把新题涴彩梁,我书元不是中郎。宋·袁说友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 其七
  • 十年调笑殿中郎,𨛦阁空传下凤皇。明·王世贞 寄吴明卿
  • 咄哉袁中郎,胡不侵晨起。明·袁宏道 宿幻住晓起戏题
  •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唐·王建 春来曲
  • 年同北府荀中郎,官岂江州白司马。明·王世贞 赠李使君本宁之陕西分省歌
  •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唐·孟郊 织妇(一作女)
  • 我逢石中郎,白晰好丈夫。明·王世贞 赠石给事拱辰
  • 近来好事数中郎,笑指秋山学楚狂宋·强至 送王仲贤郎中游天平山
  • 东京词藻爱中郎,乍见论心喜夜长。明·黄廷用 衡守蔡白石月夜见过赋此别之
  • 虎贲犹似对中郎,末世那知老子狂。明·储巏 元章拜石图
  • 非关长孺恋中郎,补阙真心老更长。明·郑学醇 史记三十六首 其三十三 汲黯
  • 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宋·袁说友 至游堂二首 其一
  • 卓荦李中郎,携手即广路。明·徐中行 五子诗 其五 王比部世贞
  • 我穷岂中郎,君才实元叹。宋·周孚 送宋元辅
  • 定复讥中郎,寸碧瞻孱颜。宋·周紫芝 次韵仲平去恶木葺新轩一首
  • 驾言觐中郎,踊跃心桓桓。宋·毕仲游 蒙晁美叔秘监召观书帖继示长句次韵
  • 诸葛诫中郎,宁静匪外求。清·弘历 道宁斋
  •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清·李宗瀚 汉淳于长夏承碑
  • 儿家琴曲本中郎,谁说道、夫人姓管。清·吴绮 鹊桥仙 其二 再为蔡夫人寿
  • 康宁足可齐中郎,好与荣也相颉颃。明·解缙 寄族中诸昆弟
  • 应过语溪否,试笑挹中郎,还叩清弄。宋·吴文英 探芳信 其一
  • 大妇郎中郎,中妇夫大夫。明·黎景义 三妇艳二首 其二
  • 羽林郎
     
    老林郎
     
    嫁林郎
     
    有林郎
  • 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唐·韦庄 春陌二首 其二
  • 十载丹青那更得,烟波江外老林郎。明·李东阳 林郎寒鸦图二绝 其二
  • 节妇贫家娘,十七嫁林郎。清末近现代初·林朝崧 獭江曾节妇歌
  • 谁知近代有林郎,英英结客少年场。明·邝思诰 豪士得倾城歌
  • 同舍郎
     
    田舍郎
     
    出舍郎
     
    给舍郎
     
    不舍郎
     
    傍舍郎
     
    比舍郎
     
    东舍郎
     
    嗤舍郎
     
    旁舍郎
  • 看渠超出金闺彦,顾我曾为同舍郎。宋·杨万里 叶叔羽集同年九人于樱桃园钱袭明何同叔即席赋诗追和其韵二首 其一 和钱袭明韵
  • 元龙自是湖海客,师德去寻田舍郎。宋·李石 扇子诗 其五十一
  • 昔年曾作肥家子,今日还为出舍郎。元·马钰 瑞鹧鸪
  • 分符望重诸侯伯,参政官烦给舍郎。明·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
  • 早嫁不舍娘,晚嫁不舍郎。清·姚燮 企喻歌八章 其六
  • 青裙携饷谁家妇,赤脚踏车傍舍郎。明·释妙声 东皋杂兴 其三
  • 谁知比舍郎,新酿复乌有。宋·刘才邵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 其六
  • 男为东舍郎,女作西邻妇。明·周是修 田家秋日
  • 卧瓮嗤舍郎,祭酒可令仆宋·郑清之 谢葺芷和韵
  • 坐令好事旁舍郎,瞠视无言受巾帼。宋·释德洪 苏子平汪履道试李潘墨
  • 马上郎
     
    天上郎
     
    陌上郎
     
    膝上郎
     
    艑上郎
     
    江上郎
     
    塞上郎
     
    海上郎
  • 御榜揭红墙,春风马上郎。明·徐渭 送别刘凝和会试二首 其一
  • 美人狭坐琼觞,贫人唤云天上郎。唐·李贺 啁少年
  • 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唐·韩翃 送齐明府赴东阳
  • 九流人品杯中物,万卷家书膝上郎。宋末元初·方回 寄题婺源程氏得寓亭
  •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唐·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 锦裹石,何苍苍,我行入封川,问之江上郎。明·刘崧 锦裹石行
  • 如何塞上郎,分恩有新旧。明·田登 古怨行 其二
  • 啮雪海上郎,履霜野中儿。宋末元初·熊鉌 探梅
  • 紫微郎
     
    翠微郎
  • 未复九人黄阁相,犹堪三字紫微郎。宋·杨万里 送庐陵宰赵材老
  • 金籍曾通玉虚殿,仙曹拟拜翠微郎。宋·晁冲之 以少炭寄江子之
  • 紫薇郎
     
    为薇郎
     
    一薇郎
  • 夜月久虚玄草宅,客星还照紫薇郎。明·徐熥 赠蔡景明参知
  • 三月花飞懒下堂,出游端自为薇郎。明·王世贞 邀助甫迎恩宫作
  • 有谁吟其间,含香一薇郎。宋·姚勉 王君猷花圃八绝 其二 薇香洞
  • 粉署郎
     
    汉署郎
     
    玉署郎
     
    两署郎
     
    法署郎
     
    谏署郎
     
    三署郎
  • 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唐·刘长卿 送邵州判官往南(一作皇甫冉诗)
  • 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唐·杜甫 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迢)
  • 分茅礼重瑶墀命,视草廷遴玉署郎。明·王弘诲 送赵太史使吉藩
  • 朱幡出郭正堂堂,别驾同驱两署郎。明·区越 舟次芙蓉驿与唐太守刘别驾会晤草草而别
  • 几度皇华使,三年法署郎。明·卢龙云 至后送谢友可考绩二首 其一
  • 军城旧是吴王国,郡守曾为谏署郎。唐末宋初·徐铉 送苏州梁补阙
  • 主人三署郎,持节西南州。宋·刘敞 同(名贤本下有诸字)客饮涪州薛使君佚老亭
  • 少年郎
     
    中年郎
  • 除却髭须白一色,其馀未伏少年郎。唐·白居易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 食母之食岂才刚,少年到此中年郎,嗟无寸进与恩偿。当代·卢青山 鲫鱼汤歌
  • 执戟郎
     
    陛戟郎
     
    汉戟郎
  • 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宋·陆游 白发
  • 汉庭卿相如麻苇,只数窥窗陛戟郎。宋·程俱 七夕 其一
  • 西南春巷杏花墙,索米长安汉戟郎。元·马祖常 治书再和复次韵
  • 尚为郎
     
    老为郎
     
    旧为郎
     
    始为郎
     
    羡为郎
     
    漫为郎
     
    亦为郎
     
    便为郎
     
    未为郎
     
    更为郎
     
    叹为郎
     
    并为郎
     
    终为郎
     
    且为郎
     
    晚为郎
     
    近为郎
     
    不为郎
     
    赀为郎
     
    谩为郎
     
    暂为郎
     
    待为郎
     
    笑为郎
     
    只为郎
     
    拜为郎
     
    厌为郎
     
    称为郎
     
    子为郎
     
    愿为郎
     
    好为郎
     
    胜为郎
     
    解为郎
     
    尽为郎
     
    聊为郎
     
    妹为郎
     
    皆为郎
     
    滞为郎
     
    除为郎
     
    愧为郎
     
    竟为郎
     
    世为郎
     
    趣为郎
     
    试为郎
     
    祗为郎
     
    与为郎
     
    当为郎
     
    乞为郎
     
    秪为郎
     
    宜为郎
     
    任为郎
     
    此为郎
     
    复为郎
     
    得为郎
     
    才为郎
     
    没为郎
     
    婿为郎
     
    遂为郎
     
    入为郎
     
    仅为郎
     
    选为郎
     
    合为郎
     
    荐为郎
     
    或为郎
     
    已为郎
     
    共为郎
     
    早为郎
     
    谬为郎
     
    重为郎
     
    昔为郎
     
    久为郎
     
    忝为郎
     
    起为郎
     
    倦为郎
     
    召为郎
     
    归为郎
     
    藉为郎
     
    困为郎
     
    今为郎
     
    兄为郎
     
    职为郎
     
    但为郎
     
    玉为郎
     
    悉为郎
     
    可为郎
  • 明日朝廷访耆旧,不应白首尚为郎。元·刘因 寄杨晋州二首 其二
  • 素发垂冠少颜色,众人休笑老为郎。宋·梅尧臣 元日閤门拜表遇雪呈永叔
  • 江郡风流今绝世,杜陵才子旧为郎。唐·张祜 江上旅泊呈池州杜员外
  •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唐·岑参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 斗酒相逢大道傍,故人黄绶羡为郎。明·王世贞 逢刘卫辉谈守事甚苦遂作
  • 未敢许君轻去国,不应如我漫为郎。宋·王安石 和微之林亭
  • 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宋·赵彦中 挽崔舍人 其二
  • 白简彤庭几抗章,一麾铜墨便为郎。明·包节 临淮遇雪赠刘渐斋侍御谪居
  • 屡拜黄书叨试郡,何惭白首未为郎。宋·杨承祖 𤱶亩不忘君堂
  • 自有赤松堪辟谷,那能白首更为郎。宋·林光朝 次韵贺邱国镇致仕
  • 蹉跎成白发,不敢叹为郎。明·黎民表 省中即事
  • 崇政青春同擢第,文昌白首并为郎。宋·韦骧 送刘公仪典四明
  • 采莲遥寄阿郎去,妾抱苦心终为郎。明·谢榛 采莲曲
  • 总道除书同逐客,何妨抱案且为郎。明·王世贞 通州署中杂兴四首 其一
  • 从知头白者,何自晚为郎。明·皇甫汸 除服后九日花下荅子安
  • 草玄常避客,头白近为郎。明·何景明 简都玄敬
  • 九重难射策,一命不为郎。宋·张尚 补和州助教自况
  • 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宋·刘攽 江南田家
  • 老子藏书尝作史,太玄执戟谩为郎。元末明初·王祎 次韵答周尊师
  • 天禄子云终识字,岁星方朔暂为郎。元·张雨 送太祝陈柏□还京师
  • 高闲徒自任,华省待为郎。唐·郑谷 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
  • 寒日闭门聊谢客,晚年执戟笑为郎。明·皇甫汸 至后酬子安兄感遇见贻之作
  • 范蠡扁舟终去相,冯唐半世只为郎。唐末宋初·刘兼 春夕遣怀
  • 博士持和令守障,牧儿助费拜为郎。明·王世贞 从军篇
  •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唐·岑参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 绣衣柱史何昂藏,自免不复称为郎。明·王世贞 清源杂咏 其一
  • 忆初射策逢先皇,我为进士子为郎。明·何景明 今昔行送何燕泉
  • 草蹻披衣自牧羊,朴忠曾不愿为郎。明·郑学醇 前汉书十七首 其七 卜式
  • 家远青山难入梦,时清白首好为郎。明·罗玘 和江殿读斋居韵
  • 横金初出守,剖竹胜为郎。明·皇甫汸 送陈敬舆知广州
  • 今日君王应爱少,古时童子解为郎。明·王世贞 荅于鳦先
  • 所愿王春礼成后,诸生同日尽为郎。明·王世贞 马子进谢元重二广文校山西士毕一归广平一归河南谒余诗赠
  • 明时甫释褐,吏部聊为郎。明·胡应麟 四知篇 其二 汝南张中丞助父
  • 暗认已知卿是姊,笑云姑让妹为郎。明·王彦泓 即事十首 其四
  • 梁侯权势盛莫当,偏裨小校皆为郎。明·孙蕡 寄罗都事友章
  • 不遇武皇行幸日,空怜头白滞为郎。明·吕高 省中直宿
  • 三公走檄辟作掾,两府交荐除为郎。明·杨基 句容送蔡惟中
  • 伏谒不违颜只尺,十年西省愧为郎。明·李攀龙 皇太子册立入贺
  • 施绛五年犹是客,草玄三世竟为郎。明·林大春 和林广文寄咏庭莲用韵
  • 任教身作将,全胜世为郎。明·王洪 舟中杂兴 其二十八
  • 十载江湖望帝乡,讵期清署趣为郎。明·陈履 和别王凤洲先生
  •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 其十一
  • 四月风光。携来水果祗为郎。当代·林修竹 一剪梅 夏闺
  • 粉脸相沾伴晓妆,不知为妇与为郎。明·黎遂球 梁季贞年兄新婚赠赋
  • 问我何所欲,策勋当为郎。清·佘梅 听屠生说马僧事证之随园所书者纪以古诗
  • 愧我浮沈销志节,白头颜驷乞为郎。清·杨芳灿 闻洪稚存入关却寄 其四
  • 相期终用世,谁料秪为郎。宋·张嵲 邹德久挽词二首 其二
  • 此是君家事,射策宜为郎。宋·江湘 赠李崇义应童子科长歌
  • 昭代宁须厌留滞,冯公白首任为郎。宋·张耒 至日有感
  • 乡书曾擅秀,父任此为郎。宋·宋庠 送舒州怀宁尉孙景先省严亲后赴职
  • 留滞淮南久仍乐,莫年何意复为郎。宋·苏辙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其一
  • 可怜止辇问,何自得为郎。宋·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六十二 冯唐
  • 禄山未封侯,林甫才为郎。唐·温庭筠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
  • 起居存有位,著作没为郎。唐·储光羲 陆著作挽歌 其五
  • 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唐·崔颢 王家少妇(一作古意)
  •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唐·张继 洛阳作(一作初出徽安门)
  • 汉庭褒郡最,蚤晚入为郎。宋·刘克庄 送王梅州二首 其二
  • 文章不用世,词赐仅为郎。宋·刘敞 挽宋道中词
  • 操笔赋上林,脱巾选为郎。宋·王安石 送文学士倅邛州
  • 通陛起居同典礼,侍臣子弟合为郎。元末明初·吴克恭 赠曹仲普
  • 三省辟为吏,两监荐为郎。元·叶兰 话昔简钱朝阳方有若杞楚材
  • 同业八十人,或贵或为郎。宋·梅尧臣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 方壮已为郎,纂修曾借职。明末清初·陈恭尹 送王紫诠使君观察川南兼以为寿
  • 与君执友共为郎,尚忆松江送客艎。宋·袁说友 过广安军王恭父大著墓
  • 汉署早为郎,长游凤沼傍。明·高启 赠张省郎
  • 华省谬为郎,蹉跎鬓已苍。唐·岑参 省中即事
  •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唐·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
  • 家公昔为郎,有此湫隘室。清·龚自珍 庚辰春日重过门楼胡衕故宅
  • 文章御史久为郎,南赴金陵道路长。元·傅若金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其一
  • 起家白屋忝为郎,俯视同侪道亦光。宋·郭印 上政府五首 其五
  • 一朝起为郎,华省何赫赫。宋·梅尧臣 送雷太简知虢州
  • 相如元自倦为郎,五马双鞬也不妨。明·王世贞 书怀四绝 其四
  • 童初真府召为郎,君与抽毫刻便房。唐·陆龟蒙 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
  • 六十归为郎,数月草章奏。宋·陆游 中夜睡觉两目每有光如初日历历照物晁文元公自谓养生之验予则偶然耳感而有作
  • 几年清俸藉为郎,病起空斋落日黄。明·李东阳 和顾天锡九日病起韵
  • 十年户部困为郎,一片云飞念故乡。明·陈繗 送王户部还乡省祭
  • 问君何自今为郎,便殿作(文集作奏)赋声摩空。宋·黄庭坚 再答元舆
  •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宋·梅尧臣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四库本作寄)题蒙亭
  • 笔墨精兮职为郎,翠钿委地魂魄芳。明·释函可 乐神辞三章 其三
  • 执戟十载但为郎,帣韝一斗便成醉。清·田雯 丙辰生日放言
  • 兼金作带玉为郎,夜步花砖拜赐忙。宋·毕仲游 次韵苏子瞻内翰入直锁院赐官烛法酒
  • 诸生悉为郎,分金不已有。清·弘历 读叔孙通传
  • 莫言钱刀贱,钱刀可为郎。(五解)明末清初·彭孙贻 白头吟
  • 绿衣郎
     
    绣衣郎
     
    彩衣郎
     
    綵衣郎
     
    乌衣郎
     
    黑衣郎
     
    绯衣郎
     
    缟衣郎
     
    白衣郎
     
    豹衣郎
     
    锦衣郎
     
    碧衣郎
     
    皂衣郎
     
    黄衣郎
     
    斑衣郎
     
    青衣郎
     
    玄衣郎
  •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宋·王安石 临津
  • 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唐·韦庄 题裴端公郊居
  • 天怜扇枕彩衣郎。宋·陈克 南歌子 其五
  • 诸台谁有母,羡杀綵衣郎。宋·杨万里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四
  • 昔为黄口儿,今为乌衣郎。明·杨慎 双燕曲
  •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宋·苏轼 食荔支二首,并引 其一
  • 宪皇赫怒思贤佐,十载始得绯衣郎。元·陈孚 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 其三 裴中立
  • 尘世事多黄发老,仙禽真对缟衣郎。明·陈献章 咏鹤
  • 谢娘倘有意,怜及白衣郎。近现代·郁达夫 偶感
  • 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明·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戊子)
  • 看道旁、争羡锦衣郎,曾如此。明末清初·吴伟业 满江红  题画寿总宪龚芝麓 感旧
  •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唐·王建 宫词一百首 其七
  • 山僮相传皂衣郎,字曰季狸氏奇章。宋·杨万里 偶生得牛尾狸献诸丞相益公侑以长句
  • 不如幽谷黄衣郎,好音绵蛮出深木。元末明初·杨维桢 听莺曲
  • 今辰斑衣郎,扣门求采录。宋·舒岳祥 村庄麦饭齑笋有怀达善正仲帅初因寄袁仲素季厚陈用之
  • 飘飘逸韵青衣郎,梦中相见筠山阳。宋·周紫芝 筠阳竹根枕
  • 树头玄衣郎,神爽声复清。宋·张耒 鹎鵊词
  • 白首郎
  • 后生谁附青云传,故吏惟馀白首郎。宋·刘克庄 追和南塘韵呈汤伯纪尹子潜
  • 水曹郎
     
    客曹郎
     
    仪曹郎
     
    法曹郎
     
    剧曹郎
     
    礼曹郎
     
    正曹郎
     
    遣曹郎
     
    署曹郎
     
    吊曹郎
     
    授曹郎
     
    京曹郎
     
    询曹郎
     
    虞曹郎
     
    田曹郎
     
    省曹郎
     
    户曹郎
     
    选曹郎
     
    东曹郎
     
    地曹郎
     
    擢曹郎
     
    诸曹郎
     
    版曹郎
     
    为曹郎
     
    兵曹郎
     
    西曹郎
     
    铨曹郎
     
    民曹郎
     
    吏曹郎
     
    二曹郎
  • 贵为金马客,雅称水曹郎。唐·郑谷 寄前水部贾员外嵩
  • 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唐·白居易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
  • 由兹三冬例修宴,玉阶奔走仪曹郎。清·吴暻 礼部观乐歌
  • 佩分华省玉,人是法曹郎。明·王世贞 送黄国范比部论京畿塞外狱便道归省
  • 欲传清庙略,先(一作为)剧曹郎。唐·孙逖 送赵大夫护边
  • 谒帝竞传京兆尹,入官曾记礼曹郎。明·胡应麟 赠京兆尹钱公
  • 诗仍小工部,官是正曹郎。明·王世贞 欧桢伯工部转正郎寄之 其一
  • 方秋金气肃,主上遣曹郎。明·沈鍊 送吴刑曹出淮阳 其一
  • 引经曾断狱,三府署曹郎。明·欧大任 梁彦国奉使江南道出光山以书见寄赋赠四首 其二
  • 岭表卖文吾已惯,却来畿辅吊曹郎。近现代·朱帆 过曹雪芹故居
  • 余忝平流进,法得授曹郎。明·黄淳耀 释褐后以诗代书寄舍弟伟恭
  • 祖为大中丞,父亦京曹郎。清·张印 赠荃女
  • 批章下户部,司农询曹郎。清·李惺 庚戌元日日食一百二十韵
  • 为乃兄义师故帅虞曹郎。清·丘逢甲 题崧甫弟遗像
  • 欧虞飞毫洒中诏,帝曰咨汝田曹郎。宋·张商英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 文物愿窥中秘直,风流曾识省曹郎。宋·赵蕃 呈莫信州障二首 其一
  • 召从宗正贰,躐进户曹郎。宋·陈淳 挽王郎中五首(即东湖子正) 其五
  • 恩沾柱下史,荣比选曹郎。唐·孙逖 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
  • 丞相珂马沙堤长,奏章催唤东曹郎。元·王士熙 早朝行
  • 天涯相见地曹郎,郡阁清尊夜语长。明·边贡 送苏通判四首 其一
  • 酬勋三载擢曹郎,惧与胥吏同奔忙。清·戴亨 为蔚千张同年寿(丙寅都门作)
  • 阖郡文武诸曹郎,下及生员隶学供。宋·陈淳 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 官衔新换版曹郎,腰佩初悬列侯印。宋·王禹称 酬赠田舍人
  • 忆昔为曹郎,出入联镳轴。明·王渐逵 寄谢张方伯犀浦(昔同官刑部)
  • 起家兵曹郎,回翔十馀载。明·程敏政 送张汝弼驾部知南安
  • 侃侃西曹郎,夜夜梦乡国。明·程敏政 得字送刑部王员外弼归省
  • 发轫铨曹郎,优游养经济。明·邵宝 哭李方伯惟诚用老杜哀李北海韵
  • 只今列职民曹郎,卓卓能声在人耳。明·夏原吉 题黄主事璿感螺诗卷
  • 昔为吏曹郎,今带儒生酸。宋·周紫芝 次韵桂嘉任郎中赠别二十四韵
  • 比部二曹郎,戚友情相褰。清·方履篯 送季娴妹于归
  • 画省郎
     
    华省郎
     
    汉省郎
     
    骑省郎
     
    旧省郎
     
    南省郎
     
    薇省郎
     
    对省郎
     
    属省郎
     
    罢省郎
     
    中省郎
     
    赴省郎
     
    荐省郎
     
    直省郎
     
    望省郎
     
    到省郎
     
    名省郎
     
    浙省郎
     
    殿省郎
     
    薄省郎
     
    答省郎
     
    秩省郎
     
    粉省郎
     
    尚省郎
     
    矜省郎
     
    二省郎
     
    内省郎
     
    污省郎
     
    问省郎
     
    恋省郎
     
    辟省郎
     
    作省郎
     
    右省郎
     
    辍省郎
     
    占省郎
     
    同省郎
     
    跻省郎
     
    樊省郎
     
    芸省郎
     
    忆省郎
     
    西省郎
     
    皆省郎
     
    众省郎
     
    入省郎
     
    补省郎
     
    出省郎
     
    黄省郎
     
    老省郎
     
    来省郎
     
    朱省郎
     
    旷省郎
     
    孙省郎
     
    蓬省郎
     
    叨省郎
  •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唐·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 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唐·岑参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 傅粉何都尉,含香汉省郎。明·王世贞 送李无锡入为仪部郎教习驸马
  • 寡和阳春曲,多情骑省郎。唐·白居易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
  • 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明·高启 送周省郎之海虞判官
  • 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纸除南省郎。宋·梅尧臣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伯恭)
  • 去年随云向闽粤,荐剡已铨薇省郎。明·唐文凤 题汪康民耕云堂时奉使归自瓜哇国回星源鳙溪
  • 清都旧许分星号,西掖曾容对省郎。宋·华镇 紫薇花
  • 庾公明月苏公柳,两地高情属省郎。元·吴景奎 奉送江省都事纳文郁除湖广
  • 两地承严窜,同时罢省郎。明·皇甫汸 寄子约弟
  • 十年风尘深,寂寞中省郎。明·郑善夫 送李道夫赴阙兼怀仲默
  • 西掖重门掩,幽期赴省郎。明·区大相 晚过王永叔给谏得香字
  • 南国接芬芳,忻闻荐省郎。明·李舜臣 送刘叔正出守永平
  • 画戟归边将,青绫直省郎。明·杨慎 寒
  • 司徒分领留都计,多少经纶望省郎。明·邵宝 送罗员外
  • 曾驱四牡遂遑将,曾奉疏恩到省郎。明·陈子壮 汪生洲左司马致仕将归授其先公诒燕图作歌多怀旧之感
  • 上坐老沙门,旧日名省郎(熊君开元)清·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
  • 有美双清客,齐名浙省郎。明·释宗泐 双清士诗
  • 汤沐乡亭秩,家门殿省郎。明末清初·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
  • 出处几人异,非缘薄省郎。明·黎民表 送蔡伯华之闽中
  • 廿年不偶伶俜影,宾戏真难答省郎。清·李锴 登北极台
  • 汉史传循吏,唐家秩省郎。宋·宋祁 岁周移书课版
  • 卜式何为者,清班粉省郎。宋·林希逸 为郎牧羊
  • 捩眼看翱翔,经年尚省郎。宋·赵蕃 寄吴吏部三首 其一
  • 底事杜陵老,时时矜省郎。宋·陆游 秋兴五首 其二
  • 我无笔下芝房曲,付与南宫二省郎。宋·周紫芝 相之庭藻邀赋齐氏赤芝诗
  • 今日西京掾,多除内省郎唐·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东美乃佺期之子)
  • 令弟雄军佐,凡才污省郎。唐·杜甫 乘雨入行军六弟宅
  •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一作骑)省郎。唐·钱起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唐·齐己 寄孙辟呈郑谷郎中
  •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唐·刘禹锡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
  • 呼来不许望清光,麾去奚堪作省郎。宋·刘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 其五
  • 始得西原使,才终右省郎。宋·文同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 其一
  • 镇抚须贤守,吁俞辍省郎。宋·孔武仲 送周正儒(豫章本作孺)知梓州
  •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宋·王禹称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 同年忝进士,兹复同省郎。宋·强至 送张升甫三十韵
  • 秩满升帅府,年劳跻省郎。元·郑元祐 送俞漕掾
  • 六月句吴国,重逢樊省郎。元末明初·郯韶 送樊仲益省郎之解州
  • 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宋·梅尧臣 送刘成伯著作赴弋阳宰
  • 北望衣冠忆省郎,又随车驾幸滦阳。元·傅若金 寄王君实
  •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唐·孟郊 严河南
  • 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唐·李颀 送司农崔丞
  • 绿发红颜众省郎,漫随官长谒闽王。元·李士瞻 至正辛丑诏加福建国王为□□□□本省官属以正月初九为王诞日谒庙称贺走叨先行展敬礼道中欣逢仪仗之过马上有作戏呈幕府诸公
  • 亢宗入省郎,孝友根至性。元·黄镇成 赠黄汝楫
  • 晚归补省郎,但觉惭列宿。宋·陆游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十
  • 百和慇勤出省郎,清真似有雪中香。宋·强至 朱郎中以梅花衣香分惠诸君皆有诗谢依韵和之
  • 市南故人黄省郎,后峰自垒对茅堂。明·郑善夫 涵江寄伯固
  • 却马岩居老省郎,旧游曾忆共明光。明·屈士煌 赠洪水部
  • 文采弸彪来省郎,为我艺苑芟秽荒。明·周瑛 临汝书院成潘水部赠独脚歌次韵奉答
  • 白发朱省郎,巀嶪称高才。宋·郑獬 赠朱省郎
  • 每忆东吴旷省郎,醉归留客更持觞。明·刘崧 筠阳春述怀七首 其六
  • 却忆故人孙省郎,丹青艺绝更无双。明·刘炳 题云涛兄归来图孙子林画
  • 英英蓬省郎,表表秋官属。宋·魏了翁 送袁都官(甫)知徽州
  • 去年叨省郎,君亦转为丞。宋·楼钥 送曾无玷寺丞守池阳
  • 捕鱼郎
     
    钓鱼郎
     
    打鱼郎
     
    随鱼郎
  • 门巷岂无骑马客,江湖犹有捕鱼郎。宋·晁冲之 次四兄(以道)韵效李义山雪
  • 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唐·杜牧 题横江馆
  • 家在郁江多海错,平生不愧打鱼郎。明末清初·屈大均 捕蟹辞 其六
  • 金山荡潏浪花里,一舸遥去随鱼郎。宋·张耒 赠翟公巽
  • 似六郎
     
    比六郎
     
    如六郎
     
    是六郎
     
    妒六郎
     
    狎六郎
     
    第六郎
     
    惜六郎
     
    唤六郎
     
    拜六郎
     
    号六郎
     
    染六郎
     
    肖六郎
     
    识六郎
     
    唐六郎
     
    伴六郎
     
    人六郎
     
    爱六郎
     
    丁六郎
  • 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六郎宋·陆游 荷花二首 其一
  • 绿波乍识红妆面,未忍轻将比六郎。宋·喻良能 书红香堂壁
  • 小儒愿公如子房,不愿公贵如六郎。宋·史浩 代上孙仲益尚书生日
  • 谁知刬被虚名误,污却莲花是六郎。宋·李龙高 桃梅
  • 幽姿自分无泥滓,不用临风妒六郎。明·佘翔 白莲
  • 翩跹翠盖笼双玉,想像潘妃狎六郎。明·邓云霄 并头莲
  • 刚闻赤板连名奏,便召长枪第六郎。清·黄遵宪 感事 其二
  • 粉面人人惜六郎清末近现代初·潘飞声 罗敷艳歌·钵丹园看花分咏,得白莲
  • 相怜更在朱颜外,莫向荷花唤六郎。明·郭辅畿 和南海黎美周黄牡丹诗四首 其一
  • 草桥关口虹堤亘,赢得儿童拜六郎。清·阮葵生 淀河杂咏 其二
  • 色香无比出西方,何物妖狐号六郎。宋·何耕 莲塘
  • 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无尘染六郎。宋·刘过 次吕簿池亭韵
  • 似曾识三闾,安肯肖六郎。宋·刘克庄 癸水亭观荷花一首
  • 谏坡乌府迹相望,眼底何曾识六郎。宋·王十朋 次韵龚实之正言见寄 其二
  • 威严冷到汉三辅,艳冶春归唐六郎。宋·曹彦约 春雪初霁
  • 我试平章看,嫦娥伴六郎。宋末元初·杨公远 月下看白莲 其一
  • 就中惨绿人六郎,结群三五来周章。清·姚燮 灯船辞
  • 一朵莲开爱六郎,风流才子改王杨。清·孙春煦 代人赠某
  • 拟将十索翻新曲,惭愧当年丁六郎。明·朱诚泳 新声
  • 冶游郎
     
    贵游郎
     
    远游郎
  •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唐·李商隐 蝶三首 其三
  • 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明·高启 江南意
  • 嫁与远游郎,愁风复愁水。明·佘翔 长干行
  • 付诸郎
     
    有诸郎
     
    在诸郎
     
    谢诸郎
     
    与诸郎
     
    看诸郎
     
    忆诸郎
     
    及诸郎
     
    汉诸郎
     
    遗诸郎
     
    教诸郎
     
    映诸郎
     
    待诸郎
     
    传诸郎
     
    犹诸郎
     
    比诸郎
     
    训诸郎
     
    识诸郎
     
    示诸郎
     
    卜诸郎
     
    森诸郎
     
    羡诸郎
     
    愁诸郎
     
    胜诸郎
     
    冠诸郎
     
    伴诸郎
     
    惭诸郎
     
    燕诸郎
     
    钟诸郎
     
    溷诸郎
     
    振诸郎
     
    试诸郎
     
    被诸郎
     
    生诸郎
     
    问诸郎
     
    躔诸郎
     
    续诸郎
     
    戏诸郎
     
    游诸郎
     
    是诸郎
     
    之诸郎
     
    笑诸郎
     
    从诸郎
     
    混诸郎
     
    宪诸郎
     
    寄诸郎
     
    念诸郎
     
    列诸郎
     
    冀诸郎
     
    遍诸郎
     
    随诸郎
     
    听诸郎
     
    抚诸郎
     
    卫诸郎
     
    卑诸郎
     
    见诸郎
     
    到诸郎
     
    想诸郎
     
    老诸郎
     
    顾诸郎
     
    命诸郎
     
    诫诸郎
     
    宋诸郎
     
    君诸郎
     
    坐诸郎
     
    烦诸郎
     
    骇诸郎
  • 吴越旧邦遗泽在,定应符竹付诸郎。宋·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
  • 白头偕二老,綵服有诸郎。明·何景明 胡户部父母同受封命
  • 勋劳贯三极,文献在诸郎。宋·杨万里 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 其二
  • 苗分郑七穆,秀发谢诸郎。宋·王十朋 种兰有感
  • 闻说重题新鹤表,分留印绶与诸郎。宋·刘克庄 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
  • 乘除馀庆在,薿薿看诸郎。宋·廖行之 挽谷子长 其一
  • 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唐·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 哀荣昭异数,恩泽及诸郎。明·祁顺 尚书胡公哀挽
  • 典同周命士,律协汉诸郎。宋·陈傅良 送孟延昌归兰溪
  •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宋·刘克庄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 其二
  • 綵衣娱阿母,缥帙教诸郎。元末明初·陶宗仪 云庄耕乐三十韵为升远赋
  • 水咽陇头留苦调,花然巷口映诸郎清·叶燮 石门郁曾发游秦归赋赠兼示胡圆表徐导柏二首 其二
  • 去去宣城勿留滞,谢家勋业待诸郎宋·陈辅 送曾公衮赴宣幕
  •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宋·苏轼 送吕希道知和州
  • 将军曹霸实仲季,沙苑丞辈犹诸郎。宋·吴则礼 伯时三马图
  • 同爨情亲如五服,升堂义重比诸郎。宋·林亦之 稚春母郑氏挽词
  • 田园遗一老,诗礼训诸郎。宋末元初·陆文圭 挽谢竹所
  • 正赖研桑密心计,晚从王谢识诸郎。宋·刘攽 送吕郎中知解州
  • 剩有高风存九畹,更无馀物示诸郎。明·张宁 植兰堂为仇克明
  • 一门尽入选官场,满床牙笏卜诸郎。明·成鹫 赠孔徵君
  • 先生谢客焚妙香,紫微天远云衢长,膝前觞献森诸郎。明·邵宝 寿张都运先生
  • 灵椿推总宪,丹桂羡诸郎。明·毕自严 初夏宴集张华东年兄黄山会景园
  • 座中有客辄三叹,念奴能勿愁诸郎。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秋娘曲京师菊部杜云红善秦声奏技中和园为怨众所排转徙塞外予独因之有漂泊之感为作此曲
  • 次公娇女胜诸郎。近现代·周学藩 鹧鸪天·蔚然表侄新婚
  • 小阮立台昭世训,髯刘为宰冠诸郎。明·程敏政 挽刘屯田
  • 才子后庭竞度曲,念奴别馆伴诸郎。明·袁宏道 长安秋月夜
  • 持来宾幕作佳话,独我才拙惭诸郎。明·陶安 送沈竹泉
  • 东閤挥金欢上客,春田种玉燕诸郎。宋·李弥逊 李德脩提举挽诗
  • 仙翁久已朝紫皇,功行不泯钟诸郎。宋·李之仪 七言古风寄题薛公尉氏逍遥阁兼送伯成知县宣德解印当涂直书民言耳非所谓诗也
  • 供帐已应烦百两,击鲜毋久溷诸郎。宋·苏轼 次韵许遵
  • 戚里从来有名将,家声当复振诸郎。宋·许景衡 送李仔(永嘉本作仁)主木场寨
  • 乞与杨家枣心样,要将掣管试诸郎。宋·朱松 试笔
  • 娱亲终一世,好善被诸郎。宋·张扩 悼颐中朝散兄
  • 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宋·姚勉 侄阿钟觅字与诗
  • 曾醉西湖春色否,传声江上问诸郎。宋·赵鼎 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五首 其三
  • 慈溪先生擅天(四库本作文)章,胸中奎壁躔诸郎。宋·陈著 送黄少孺(名叔英)远游
  • 擅场推老手,附尾续诸郎。宋·陈师道 送张秀才
  • 登堂拜丘嫂,携手戏诸郎。宋·陈藻 寄刘九
  • 要看玉树争芬芳,击鲜不羡游诸郎。宋·周紫芝 叶宣义家寿祉堂
  • 世事乘除君记取,击鲜从古是诸郎。宋·周孚 戏洪致远
  • 东湖柳色入眉宇,君其几代之诸郎。宋·方岳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 宾客风流追七子,宗支文物笑诸郎。宋·王安中 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
  • 况乃颜色琼枝芳,石渠金马从诸郎。宋·邓忠臣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 燕坐喜看扶两几,击鲜何必混诸郎。元·虞集 忆江南 为陈溪山寿
  • 应辟江南肃政堂,君才十倍宪诸郎。元·成廷圭 送李周南之浙西道
  • 吴钩无处挂,刍束寄诸郎。宋·魏了翁 杨仲远(迈)挽诗
  • 开屏惨佳婿,扇枕念诸郎。宋·虞俦 缪夫人挽诗
  • 华萼先辉连二妙,琏琳照映列诸郎。金末元初·段成己 乐郎中萱草堂
  • 交情惟太史,传业冀诸郎。宋·翁挺 读许太史祭黄长睿文
  • 丹青瞻邃表,簪笏遍诸郎。宋·郭祥正 寄题程信叔朝散先坟思成堂归真亭二首 其一
  • 独将妙意寄毫楮,我愧甫立随诸郎。金·刘迎 梁忠信平远山水
  • 白头翁与媪,万事听诸郎。金·元德明 室人生朝
  • 暂遣归宁怜小婢,尚迟绝少抚诸郎。宋末元初·方回 丁亥十一月初八日南至二首 其二
  • 兰玉卫诸郎。金末元初·段成己 南乡子 卫弟行之寿
  • 我狂忘势亦忘利,坐视宇宙卑诸郎。元末明初·王冕 船上歌
  •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宋·苏轼 送俞节推
  • 外家文采到诸郎,凛凛词锋未可当。宋·叶梦得 与晁激仲夜话
  • 校书天禄想诸郎,应在蓬山语昼长。宋·周紫芝 湖亭怀旧三绝 其二
  • 十年襆被老诸郎,负病趋朝重慨慷。清·周茂源 蓟门杂咏三首 其一
  • 回头顾诸郎,略如君少年。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姚赋秋六十生日
  • 丁宁命诸郎,我岂贪浮名。宋·真德秀 题全氏三桂堂
  • 还书万里诫诸郎,毁誉翻成误季良。宋·徐钧 马援
  • 读书闻有宋诸郎,遗爱尚传唐刺史。明·胡奎 东汾书舍
  • 此时尽阅君诸郎,使我临风重悽恻。明·胡应麟 夜饮喻邦相署中酒酣邦相诸郎君出见咸朗朗玉立可念也因戏成短歌一章为赠
  • 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金末元初·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八首(录六) 其一
  • 尚取鉴定烦诸郎,半归左畹半尚方。宋·岳珂 米元章临右军四帖赞
  • 诙谐惊四坐,议论骇诸郎。宋·曹勋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一
  • 吏部郎
     
    水部郎
     
    选部郎
     
    工部郎
     
    客部郎
     
    武部郎
     
    刑部郎
     
    户部郎
     
    宪部郎
     
    礼部郎
     
    膳部郎
     
    沈部郎
     
    农部郎
     
    民部郎
  •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唐·李颀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 白发江城守,青衫水部郎。唐·白居易 逢张十八员外籍
  • 天官当代公衡鉴,翼赞人推选部郎。明·杨士奇 题吴郎中展墓卷
  • 有美长兴宰,曾为工部郎。明·刘崧 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 其一
  • 先公尚玺扈阁老,诸弟西台客部郎。明·欧大任 金门引送孙判官之裕州
  • 近日泉南守,新除武部郎。宋·周紫芝 送叶泉州二首 其一
  • 早总淮西饷,晚为刑部郎。宋·舒岳祥 哭陈伯求
  • 御笔新除户部郎,旧承骢马向炎方。明·释妙声 次韵送张员外调选江西 其一
  • 累官宪部郎,谳狱称明清。明·谢一夔 赠伍太守之任
  • 白发萧萧礼部郎,风流不减贺知章。宋·苏泂 存没口号 其三
  • 子为膳部郎,予入南成均。明·汤显祖 赴帅生梦作(有序)
  • 我爱嘉兴沈部郎,弟兄云锦烂千章。清·吴保初 苻娄以诗贾祸因责余为戎首罚作诗解之
  • 阿翁时官农部郎,粉署承恩荣金紫。清·王家枚 读前明贡月楼先生倦飞吟及当时同僚和作赋此纪之
  • 杏花仙子民部郎,特立台端冰玉洁。明·张弼 荣庆堂分得绝字
  • 白发郎
     
    断发郎
     
    绿发郎
     
    素发郎
  • 扬雄识字知何用,只合终身白发郎。元末明初·杨维桢 寄苏昌龄
  • 忘却蚩尤祖,空传断发郎。当代·姚佳 南洋随感 其一
  • 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宋·黄庭坚 送张材翁赴秦佥
  • 已是南宫素发郎,尚持衰味对风光。宋·宋祁 偶作寄季长学士
  • 窦十郎
     
    李十郎
     
    费十郎
     
    顾十郎
     
    记十郎
     
    尊十郎
     
    三十郎
  • 灵椿丹桂君家有,莫羡燕山窦十郎。宋·杨万里 送刘惠卿二首 其一
  • 相携少日寻诗地,五十年间李十郎。当代·陈永正 寄李筱孙老友
  • 阴符在箧无所用,侠者独数费十郎。明·欧大任 费郎行送民益谪倅郧阳
  • 审言堂上新司户,子厚书中顾十郎。宋·周必大 绍兴甲子予待试庐陵辞曹厅是秋失解后六年乃与计偕考官七人今惟提刑少监赵氏独寿而康其子仲肃来为掾即诗人堂之西辟小斋记予肄业之所写真求赞并题二诗 其二
  • 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宋·刘克庄 题尤(原缺,据冯本补)溪赵氏连桂堂
  • 太原兴五姓,燕山尊十郎(伯翔)元·曹知白 遂生亭与钱南金陆伯翔陆伯弘邵复孺安雅世长自闻熏师联句
  • 此庙何神三十郎,问郎行客忒琅珰宋·文天祥 至扬州 其一
  • 地下郎
     
    膝下郎
     
    幕下郎
     
    都下郎
     
    灶下郎
     
    邺下郎
  • 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唐·杜甫 闻高常侍亡(原注:忠州作)
  • 歌钟不复楼心燕,泪眼来看膝下郎。明·顾清 吊宋西庄用己卯寄君韵
  • 楚楚江南士,翩翩幕下郎。元末明初·梁寅 程止善以广东帅府奉差还省亲浙东
  • 拈针绣作孤鸳鸯,为寄远游都下郎。明·石宝 雨雁词
  • 乞浆易醉墦间客,就养初閒灶下郎。宋·宋祁 寒食野外书所见
  • 年少侠儿邺下郎,醉倚吴姬拂剑霜。明·蔡学用 金陵道上大雪歌送李子同
  • 老刘郎
     
    忆刘郎
     
    旧刘郎
     
    误刘郎
     
    笑刘郎
     
    待刘郎
     
    与刘郎
     
    识刘郎
     
    访刘郎
     
    问刘郎
     
    觅刘郎
     
    报刘郎
     
    得刘郎
     
    属刘郎
     
    嫁刘郎
     
    羡刘郎
     
    媚刘郎
     
    怨刘郎
     
    后刘郎
     
    似刘郎
     
    伴刘郎
     
    愧刘郎
     
    语刘郎
     
    吠刘郎
     
    及刘郎
     
    遇刘郎
     
    比刘郎
     
    挂刘郎
     
    为刘郎
     
    号刘郎
     
    共刘郎
     
    小刘郎
     
    叹刘郎
     
    宿刘郎
     
    怯刘郎
     
    讯刘郎
     
    来刘郎
     
    学刘郎
     
    几刘郎
     
    倚刘郎
     
    说刘郎
     
    拜刘郎
     
    盼刘郎
     
    别刘郎
     
    让刘郎
     
    见刘郎
     
    宴刘郎
     
    一刘郎
     
    唤刘郎
     
    泣刘郎
     
    续刘郎
     
    许刘郎
     
    恨刘郎
     
    战刘郎
     
    呼刘郎
     
    只刘郎
     
    独刘郎
     
    失刘郎
     
    落刘郎
     
    付刘郎
     
    美刘郎
     
    妒刘郎
     
    矣刘郎
     
    之刘郎
     
    入刘郎
     
    继刘郎
     
    赚刘郎
     
    逢刘郎
     
    辟刘郎
     
    自刘郎
     
    作刘郎
     
    惜刘郎
     
    度刘郎
     
    是刘郎
     
    有刘郎
     
    送刘郎
     
    哭刘郎
     
    病刘郎
     
    白刘郎
     
    起刘郎
     
    梦刘郎
     
    饭刘郎
     
    又刘郎
     
    迁刘郎
  • 殷勤大范子,问讯老刘郎。宋·刘克庄 答范叔范
  • 桂树寒山违谢客,桃花流水忆刘郎。元末明初·刘基 次韵和刘彦箕忆山中篇
  • 任使桃花开落尽,总然还是旧刘郎。明·王世贞 王阳德大参自诧地理师而极口为江右刘生游扬以为能得景纯三昩墓田丙舍一一听其更定刘子来谒乃有谓其非真者戏成小绝赠之 其二
  • 一枕游仙终是梦,桃花春色误刘郎。明·徐熥 无题 其一
  • 不见芳华旧亭苑,桃花应解笑刘郎。宋·方信孺 刘王花坞
  •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唐·薛逢 题春台观
  • 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唐·温庭筠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 水自潺湲花自笑,依稀前度识刘郎。明·李之世 喜刘平子至
  •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唐·曹唐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 不到名山深采药,桃花𨚗复问刘郎。明·佘翔 黄山七景 其一 石床
  • 岸柳溪桃应记忆,可能梦里觅刘郎。明·张萱 题钱叔宝上方春景图 其二
  • 别却群仙拜王母,已闻青鸟报刘郎。明·王彦泓 催妆诗六首 其五
  • 禅伯自惭非觉老,诗豪今喜得刘郎。元末明初·至仁 次韵答柳仲修宣使
  • 亳社重新依老子,天台自古属刘郎。宋·刘克庄 又和二首 其二
  •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唐·许浑 寄房千里博士
  • 老去无家天一方,安贫乐土羡刘郎。宋·舒岳祥 得正仲书相勉归乡作一绝复之
  • 天台诸女伴,持此媚刘郎。明·李云龙 泛舟桃花溪同刘萧郎
  • 野鸟自啼春自好,桃花应是怨刘郎宋·张简 读刘阮传
  • 信笔题诗输李白,开樽一笑后刘郎。宋·李壁 刘子澄约游汉阳郎官湖子澄风雨中绝江先去余泊舟黄鹤楼下风大不可进因成七言为寄
  • 妙笔传神真绝世,人间谁得似刘郎。近现代·杨民仁 奉和刘晓光先生“风雨重阳忆三公”七律两首 其一
  • 轻薄桃花随水去,转教飞絮伴刘郎。近现代·张鸿 游仙诗 五十首 其四
  • 拟插一枝无称面,浪餐鹅炙愧刘郎。宋·刘宰 戏谢张端衡惠牡丹并汤鹅
  • 莫怪骚人太颉颃,曾闻阿母语刘郎。宋·林光朝 直甫见示次云乞豫章集数诗偶成二小绝因以自喻 其二
  • 帘下鹦哥呼李益,花间仙犬吠刘郎。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无题 其二
  • 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唐·白居易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 千古茂陵秋草没,此生应不遇刘郎。汝学 哀神君二首 其二(明·王佐
  • 书练许谁同大令,问津疑得比刘郎。明·岑徵 赠叶少年
  • 君到刘坟草未长,解将佩剑挂刘郎明·徐渭 送白君可赴葬刘刑部
  • 莫怪桃花贪结子,芳菲元不为刘郎。明·胡应麟 岩镇遇雨宿汪士能斋头檃括唐人绝句作续惆怅诗十二章(止成二首而止) 其二
  • 吴蜀成婚此水傍,至今江浦号刘郎。明·杨慎 赋得刘郎浦送人
  • 名僧偕梵志,才子共刘郎。明·杨慎 闰春廿日梦在金沙寺与刘珥江及三际禅侣清话觉后因记之并寄珥江
  • 老鹤新诗和靖子,玉容仙骨小刘郎。明·庞嵩 天香草堂见梅
  • 饮酒和靖节,题糕叹刘郎。明·江源 九日遣怀
  • 韦曲应知来杜老,天台无计宿刘郎。明·陈献章 寄伍省轩
  • 笑胆怯刘郎,诗名空负,字怕题糕。清末近现代初·聂树楷 木兰花慢 重九
  • 试问讯刘郎,深杯雪屋,灯影剩谁伴。清·周之琦 摸鱼子
  • 寻春来刘郎。清·陈维崧 寿楼春 春日追昔游
  • 诗心纷岁务,非为学刘郎清·施琼芳 台阳腊除杂咏 其三
  • 天涯著得几刘郎。当代·章士钊 鹧鸪天 饮稠酒处张佛千云曾陪刘禺老流连甚久,因写此词寄禺生渝州
  • 割断苍凉中岁感,东山菊影倚刘郎。当代·刘斯奋 有赠(1967年) 其二 刘峻
  • 多情应愧说刘郎。近现代·刘东父 浣溪纱 病起
  • 能得明秋身体健,亲携马蟹拜刘郎。近现代·杨民仁 奉和刘晓光先生“风雨重阳忆三公”七律两首 其二
  • 正当春光明媚日,桃花如锦盼刘郎。近现代·李西庚 步刘晓光忆澄江二首 其一
  • 对酒此时怀李白,看花前度别刘郎。明·童轩 二月花朝山县小饮有怀金陵故旧
  • 漫有尊前好风景,已将诗力让刘郎。明·靳贵 沙道中病足刘美之约同年携酒问之以喉痛不赴戏柬
  • 一自别来颜色改,可堪憔悴见刘郎。明·管讷 墨桃花
  • 御史台前锦绣坊,千官同日宴刘郎。明·郭奎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 其二
  • 时贤零落尽,天壤一刘郎。明·袁宏道 刘子威 其一
  • 隔溪人不见,髣髴唤刘郎。明·顾清 题张性夫小景四绝句 其一
  • 何似金人汾水上,茂陵风雨泣刘郎。清·宋琬 铜雀台
  • 香逊梅枝传驿使,清芬桃观续刘郎清·许传霈 白榴花叠鉴叔韵
  • 事虽殊卓女,情早许刘郎。清·孙原湘 无题
  • 流水落花无限好,却应双鬓恨刘郎宋·李之仪 赠吕焕
  • 披扇当年笑温峤,握刀晚岁战刘郎。宋·苏轼 戏赠孙公素
  •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宋·汪莘 潘别驾寄牡丹歌次韵
  • 观惠春风今几度,童颜不改只刘郎。宋·吴势卿 寿王通判五首 其二
  • 江左诸贤慕安石,贞元朝士独刘郎。宋·陈师善 挽赵秋晓 其一
  • 洛社旧人无狄监,贞元朝士失刘郎。宋·周密 挽李太监二首(仁永) 其二
  • 大府朝天升穆老,尚书倒地落刘郎。唐末宋初·无名氏 嘲刘师老
  • 无限柳条多少雪,一将春恨付刘郎唐·李郢 醉送(一作吟)
  • 无路洞天寻穆满,有时人世美刘郎。唐·李昭象 学仙词寄顾云
  • 谁扑晓岚都不惜,似缘袍色妒刘郎。宋·刘弇 高氏环翠楼二首 其一
  • 恨老矣刘郎,病馀司马,慵举瑶觥。元·张野 木兰花慢 陪安参政宴吴山盛氏楼
  • 慎勿搆作黄金屋,茂陵秋风之刘郎。元末明初·叶颙 题爱柏轩古风
  • 星坛逢蓟子,云洞入刘郎。元·黄镇成 和吴诚中感兴六十韵
  • 它日雠书天禄阁,声名端可继刘郎。宋·释道潜 观宗室伯山司户诗卷
  • 相得群仙情未切,又抛花片赚刘郎。元·耶律铸 留题大防山孔水
  • 天台仙子淡淡妆,桃花洞口逢刘郎。元·萨都剌 蕊珠曲
  • 经略江南开幕府,曾因三语辟刘郎。元·贡师泰 送刘彦明从经略使还
  • 得名因太白,起废自刘郎。宋·郭祥正 和刘汉阳见寄郎官湖佳作
  • 志苦言危凛雪霜,何人敢唤作刘郎。宋·晁说之 书刘仲更春秋灾异后
  • 建武神仙事渺茫,西池王母惜刘郎。元·冯子振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郭恕先升龙图卷二首 其一
  • 问前度刘郎,何处重约。元·吴景奎 桂枝香 杨润之得家书
  •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唐·刘禹锡 赠刘景擢第
  • 前度有刘郎,搔首空叹息。清·陈法 游清凉寺 其二
  • 去年送刘郎,醉语已惊众。宋·苏轼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 其一 刘贡父
  • 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澹中原侠骨香。近现代·黄兴 挽刘道一
  • 谋生百计病刘郎,无术能延一命长。清·郑登瀛 哭刘梅溪茂才绝句二十八首 其七
  • 剩头白刘郎,芳桃忍说前度红。清末近现代初·俞陛云 忆旧游
  • 南朝创业起刘郎,贩鞋的光棍手段强。清·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 閒宵灯里梦刘郎,梦觉还惊是两乡。明·王恭 寄刘大
  • 此时烧笋饭刘郎,喷案不妨同一笑。明·程本立 题刘士平竹所卷
  • 元都过后又刘郎,开落桃花十几霜。明·苏葵 送刘克让同知还湖南佥宪刘原左迁者
  • 播州迁刘郎,夜郎放太白。宋·刘挚 杂诗六首 其五
共525,分21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