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māng  韵部:
〈名〉
  1. 古邑名 。也作“亡”、“芒”。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2. 山名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山连偃师、巩县、孟津3县地,绵亘400余里。山上多古代帝王陵墓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河南雒陽北雒各本作洛。誤。今正。河南雒陽、二志同。芒山上邑。芒、宋本或作亡。或作土。玉篇、集韵、類篇作土。今定作芒。左傳昭卄二年杜注曰。北山、洛北芒也。文𨕖應休璉與從弟君苗君冑書曰。登芒濟河。李注引說文。芒、洛北大阜也。今說文雖無此語。然所據爲唐以前書。郡國志雒陽下亦引皇覽。縣北芒山。道西吕不韋冢。水經注榖水篇曰。廣莫門北對芒阜。是則山本名芒。山上之邑則作邙。後人但云北邙。尟知芒山矣。亡者、譌字也。土者、淺人肊改之也。北芒山在今河南河南府府北十里。山連偃師、鞏、孟津三縣。绵亙四百餘里。左傳昭二十二年王田北山、卽此。按周書所謂郟山者、北邙山也。王城謂之郟者、以山名之。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襄二十四年齊人城郟、周語晉文公旣定襄王于郟、皆謂王城也。然則云郟鄏者、謂郟山下?溽之地。郟古字容當作夾。从邑。亡聲。亦從芒省。會意。莫郎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