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调 熬韻,仄声 (diào):《玉篇》选调也。《史记·秦始皇纪》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
调 熬韻,平声 (tiáo):音迢。《说文》和也。《玉篇》和合也。
调 欧韻,平声 (zhōu):音辀。朝也。《诗·周南》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繁体或异体字:調
拼音:diào  韵部:
調
〈动〉
    (形声。从言,周声。(tiáo)本义:声音调和;协调)
  1. 选拔或提拔官吏
  2. 又如:调头(换地方;自主的妓女迁居);调职(公务员调换服务单位)
  3. 征用,提取,征发
  4. 又如:调发(征发);调练(征调操练);调取(发命令取人)
  5. 调动
    • 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去来征战。——《西游记》
  6. 又如:调人;调干部;调遣;调阵子(调阵。舞台上演员扮兵将调兵布阵的样子);调补(调动填补官职空缺);调派(分派);调拨(调遣分派);调三惑四(挑拨离间)
  7. 转动 。如:调眼色(眉目传情,用目光示意)
  8. 计算;调查
  9. 耍弄。通“掉”。如:调嘴(卖弄口舌。即耍嘴皮子);调慌(撒谎);调嚣虚(弄虚头,作假);调罨子(耍弄花招);调嘴弄舌(耍嘴,卖弄口舌)
  10. 同“掉”
    • 杨志调过朴刀便打。——《水浒传》
〈名〉
  1. 腔调,一个地区的本地人或居民的典型的言语习惯 。如:他带山东调;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分类);调符(用来分别字音声调的符号)
  2. 构成句子或词组语调成分的某种特有的音调或音调变化 。如:高调
  3. 曲调,单个音符或乐音的节奏上的编列,音乐的旋律 。如:二黄调;四平调;调性(音乐名词);调门(中国传统剧曲的歌唱者对于音调高低的音乐名词)
  4. 调式,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和谐好听的一组音 。如:大调
  5. 格调,人的才气风格 。
  6. 又如:才调;雅调
  7. 意见、主张的基本倾向。如:论调;唱高调

拼音:tiáo  韵部:
調
〈形〉
    (形声。从言,周声。本义:和谐;协调) 同本义又如:调元(调和大化阴阳的元气);调序(调和);调琴(调和琴弦,弹琴);调畅(调和通畅);调适(调和顺适);调调(风吹物摇动的样子);调变(调和,调理)
〈动〉
  1. 调节
  2. 又如:调排(调整安排);调风(整顿风俗);调气(调节四时的气候);调息(调节呼吸)
  3. 驯服;训练
  4. 调治;调养(调治保养)
  5. 又如:调鼎持衡(比喻治理国家);调息(调养休息);调治(医疗;疗治)
  6. 嘲笑
  7. 如:调喉(取笑);调侃(用言语戏弄;嘲弄)
  8. 搀合 。
  9. 如:调三窝四(搬弄是非);调白(挑唆);调味
  10. 经搅拌、摇晃[不同物质]混合 。
  11. 如:调和鼎鼐(在鼎里调和食物。比喻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亦喻宰相之职);调匀;调色
  12. 调节音高或使之入调 。
  13. 如:调弦;调高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
  14. 演奏
    • 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5. 调济
    •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盐铁论》
  16. 调戏
    • 李师师再与燕青把盏,又把言语来调他。——《水浒传》
  17. 又如:调光(勾引;调情);调引(引逗;勾引)
  18. 掷;丢
    • 我看了,搬起一块大石,调打下去。——《西游记》
  19. 耍 。
  20. 如:调嘴调舌(耍嘴皮);调嘴(耍嘴皮子);调脾(耍脾气;顽皮)
  21. 调弄,弹奏
〈名〉
  1. 烹调,调味
    • 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拼音:zhōu  韵部:
調
〈名〉
  1. 清晨,早晨。通“朝”
  2. 又如:调饥(朝饥。早晨没吃东西时的饥饿状况)
康熙字典調

説文解字調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龢也。龢各本作和今正。龠部曰。龢、調也。與此互訓。和本係唱和字。故許云相應也。今則槩用和而龢廢矣。从言。周聲。徒遼切。古音葢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