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要 熬韻,仄声 (yào):重要
要 熬韻,平声 (yāo):音邀。《博雅》约也。《论语》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拼音:yāo  韵部:
〈名〉
    (象形。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本义:人腰)
  1. “腰”的古字
  2. 又如:要膂(腰和脊骨。比喻重要部位);要章(腰间所佩的印);要支(腰肢)
  3. 五服之一。古代指离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区 。如:要服(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要荒(要服和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为荒服,泛指远方之国);要蛮(极偏远的蛮荒之地)
〈动〉
  1. 约请;邀请
  2. 又如:要引(邀迎荐举);要约(邀约;邀请)
  3. 约言。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亦指所订立的誓约、盟约
  4. 又如:要约(立盟;立约;约定);要契(契约;盟约)
  5. 通“徼”(jiǎo)。探求;求取
    • 不庶几,不要幸。——《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孙星衍云:“要与徼通。”
    •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孟子·告子上》赵岐注:“要,求也。”
    • 要利之人,犯危何益?——《吕氏春秋·爱类》。高诱注:“要,徼也。”
  6. 又如:要禄(求取利禄);要福(祈求幸福)
  7. 通“邀”。拦阻;截击
  8. 又如:要勒(遮拦;阻挡);要御(拦阻控制);要路(拦路;遮道)
  9. 迎候;迎接 。如:要途(迎于中途);要候(中途等候;迎候);要道(遮道;迎候于路上)
  10. 约束;禁止 。如:要约(控制;约束);要时(限约时间)
  11. 通“约”(yuē)。胁迫
  12. 又如:要市(以要挟手段谋取利益或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要劫(胁迫劫待)
  13. 和;会合 。如:要结(结合;邀引交结)
  14. 审察;核实 。如:要囚(审察囚犯的供辞);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拼音:yào  韵部:
〈名〉
  1. 要点,纲要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
    • 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商君书》
  2. 又如:纪要(记录要点的文字);扼要(抓住要点);要谛(要义);要窍(要诀;关键的办法);要归(重点所在;要旨);要本(要旨;根本);要端(要点);要令(主旨;要旨);要义(要旨);要机(犹要旨)
  3. 计数的簿书
    •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
  4. 又如:要会(会计;簿书)
  5. 权柄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6. 又如:要贵(犹显贵,权贵);要势(谓权贵的势力。常指居要位有权势者)
  7. 指重要的地位或职务
    • 以吾二人久居内要,常有不善之言,恐祸及人,深宜虑之。——《晋书》
  8. 又如:要道(比喻职位要且有权有势的人)
  9. 要子 。用麦秆、稻草等临时拧成的绳状物,用来捆麦子、稻子等;捆货物用的或打包用的条状物。如:打要子
  10. 总要
    • 要以不能免。——·苏轼《教战守》
〈形〉
  1. 重要,重大
    • 增减要语。——·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要着(重要的措施或计谋);要囚(重要的囚犯);要局(重要部门);要具(重要的手段);要重(犹重要);要则(重要的准则);要切(重要适切);要月(指农作重要的时令);要言(至言,重要的话);要务(重要的事务);要术(重要的方法和谋略);要最(最重要的事理、事物);要剧(指重要而政事繁忙的职位);要事;要犯
  3. 简要
  4. 又如:要屈(谓简约仪仗、屈尊同众);要括(扼要,简括);要约(简练,精练);要言(言论简扼)
  5. 地位显要
    • 北收要害之郡(要害之郡,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贾谊《过秦论》
  6. 又如:要近(显要且能接近天子的官位);要位(显要地位);要显(犹显要。亦指显要之官);要官(显要的职务;重要的官位);要缺(重要的官位)
  7. 险要,与战略有关的 。如:要会(通道要地);要冲(位在交通要道的形胜之地)
〈动〉
  1. 扼守。谓扼守险要 。如:要衡(处在交通要道的形胜之地);要壤(指军事上的要地)
  2. 讨。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 。如:要钱(玩弄手段捞钱);要嘴吃(谓嘴馋向别人索取食物)
  3. 想要,希望
    • 要留清白。——·于谦《石灰吟》
    • 要汝知闻。——·袁枚《祭妹文》
  4. 又如:要货(想出卖);要待(想要;待要)
  5. 使;让;叫
  6. 应当;必须 。如:要自(应自;须自);要须(必须;需要);要当(自当;应当)
  7. 即将来临 。如:要下雨了
  8. 表示比较;估计
    • 他年纪稍轻一点,脸也要瘦一些。——巴金《家》
〈连〉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倘若” 。如:要得(若要);要不价(否则;要不然)
  2. 表示选择,相当于要么…要么
康熙字典古文:𡢗𦥼𠾅

説文解字  𡢗 古文要。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身中也。象人𦥺自臼之形。从臼。按各本篆作?。從臼下有交省聲三字。淺人所妄改也。今依玉篇、九經字㨾訂。顧氏、唐氏所據說文未誤也。漢地理志。北地大?縣。注。一遥反。上黨沾縣大?谷。淸漳水所岀。說文、水經注作大要谷。今志誤爲黽字矣。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𦝫。而自臼持之。故從臼。必從臼者、象形猶未顯。人多護惜其𦝫故也。於消切。二部。古文𦥺。按今人變爲要。以爲要約、𥳑要字。於消、於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