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gǎo  韵部:
〈名〉
  1. 同“稾(稿)”。禾秆
    •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稾砧。——·唐庚《自笑》
  2. 又如:藁砧(稻草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的用具);藁人(用草扎成的人形);藁秸(稻、麦等的秆子)
  3. 同“稾(稿)”。稿子,草稿 。如:藁草(草稿)
〈形〉
  1. 同“稾(槁)”。干枯 。如:藁草(干草)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木枯也。枯槀、禾稾字古皆高𡉈上。今字高𡉈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尙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宂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㡿彰長𥓓又作勞𨢓。許不錄犒𨢓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