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yǎo  
  1. 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水。~汤。
康熙字典

𦥝

説文解字   舀或从手从宂。 𦥟 舀或从臼、宂。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抒臼也。生民詩曰。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毛云。揄、抒臼也。然則揄者、舀之叚借字也。抒、挹也。旣舂之。乃於臼中挹出之。今人凡酌彼注此皆曰舀。其引伸之語也。从爪臼。會意。以沼切。今語也。古音讀如由。釋文引說文弋紹切。音隱巳如此。詩曰。或簸或舀。此偁或舂或揄也。簸字系一時筆誤耳。舀揄不同。則或許所據毛詩作舀。或許取諸三家詩。如毛作革、韓作?之比。皆不可定。舀或从手宂。从手宂聲也。宂今音在九部。古音當在三部。周禮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奚五人。鄭曰。抭、抒臼也。引詩或舂或抭。禮有司徹篇。執挑匕柄以挹湆注於疏匕。鄭云。挑讀如或舂或抭之抭。按鄭君注禮。多用韓詩。然則韓詩作抭。卽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