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xiào  韵部:
〈动〉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1. 同本义
  2.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3. 讥笑;嘲笑
  4.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5. 玩笑;逗乐
  6.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7.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8. 比喻花朵开放
  9.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康熙字典古文:咲𠇄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喜也。从竹。从犬。徐鼎臣說孫愐唐韵引說文云。𥬇、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攷孫愐唐韵序云。仍篆𣜩石經勒存正體。幸不譏煩。葢唐韵每字皆勒說文篆體。此字之从竹犬。孫親見其然。是以唐人無不从犬作者。干祿字書云。咲通、𥬇正。五經文字力尊說文者也。亦作𥬇喜也。从竹下犬。玉篇竹部亦作𥬇。廣韵因唐韵之舊亦作𥬇。此本無可疑者。自唐玄度九經字㨾始先笑後𥬇。引楊承慶字統異說云从竹从夭。竹爲樂器。君子樂然後笑。字統每與說文乖異。見玄應書。葢楊氏求从犬之故不得。是用改夭形聲。唐氏從之。李陽冰遂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自後徐楚金缺此篆。鼎臣竟改說文𥬇作笑。而集韵、類篇乃有笑無𥬇。宋以後經籍無𥬇字矣。今以顧野王、孫愐、顏元孫、張參爲據。復其正始。或問曰。从犬可得其說乎。曰从竹之義且不敢𡚶言。況从犬乎。聞疑載疑可也。假云必不宐从犬。則哭又何以从犬乎。哭之獄省聲乃亦强作解事者爲之也。詳哭下。私妙切。二部。○又按宋初說文本無𥬇。鉉增之。十九文之一也。孫愐但从竹从犬。其本在竹部、抑在犬部。鉉不能知。姑綴於竹末。今依之。恐有未協。凖哭从犬求之。𥬇或本在犬部。而从竹部之字之省聲。未可知也。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案:孫愐《唐韻》引《說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今俗皆从犬。又案:李陽冰刊定《說文》从竹从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