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5七絶 6 137四言 14六言 5古風 464樂府 14 2 57 1 10其他 22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bài  韵部:

〈名〉
    (形声。从禾,卑声。本义:稻田里的一种杂草) 稗草。一年生禾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叶似稻,节间无毛,杂生于稻田中,有害于稻子的生长又如:稗秕(稗,稻田杂草;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形〉
  1. 形容小;非正统的
    • 稗,小也。——《广雅》
    • 盖出于稗官。——《汉书·艺文志》。注:“偶语为稗。”按:亦别种非正之意。故小贩亦谓之稗贩。
    • 蒙正起稗贩,因缘戚里得官。——《宋史·高若讷传》
    •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稗官(古代的小官名。因稗官也收集民间故事小说,后沿以称小说家);稗官野史(略称稗史。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稗政(指不良的政治措施)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禾別也。謂禾類而別於禾也。孟子曰。苟爲不孰。不如荑稗。左傳云。用秕稗也。杜云。稗、草之似穀者。稗有米似禾。可食。故亦種之。如淳曰。細米爲稗。故小說謂之稗官。小販謂之稗販。从禾。卑聲。旁卦切。十六部。琅邪有稗縣。地理志琅邪郡椑縣。郡國志無。後漢省也。椑當是本作稗。莽曰識命。葢惡其名而易之。今山東沂州府莒州州南有稗縣故城。或曰本春秋時向國。隱公二年莒人入向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