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yáng  韵部:

  1. 1. 熔化金属。
  2. 2. 火旺。
  3. 3. 烘干,烤火。
  4. 4.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拼音:yàng  韵部:

〈动〉
    (形声。从火,昜(yáng)声。本义:烘烤)
  1. 同本义
    •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庄子》
  2. 向火(取暖);烤火
    • 炀,炙燥也。——《说文》
    • 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淮南子》
    • 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战国策》
  3. 炊 。如:炀者(灶下烧火的人);炀器(炉灶)
  4. 遮蔽,蒙蔽,挡住 。如:炀没(湮没,消失);炀蔽(遮瞒;遮蔽)
〈形〉
  1. 炽热
  2.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炙燥也。从火。昜聲。余亮切。十部。謚法。好內遠禮煬。去禮遠衆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