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74七絶 4059五律 707七律 927 1192五排 5四言 145六言 249古風 21590樂府 246 3 354 4琴操 6 55其他 514
四衣
阴平  [几乎,案几] [衣服] 西 [恨声] 觿 [以箸取物] [蹇也] [口声] [更多…]

姿 湿 [参差] [言蹇难也] [生息] [穿也,伤也] [偲偲,相切责也] [更多…]

阳平  [跨马,动词] [委迤,自得貌] [鼻液] [委蛇] [高丽] [九嶷] [举目貌。又县名] [同泥] [相欺也。遗也] [牛黑色] [蕲茝也。求也] [更多…]

[知识] [水中高地] [更多…]
共61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木兰溪
     
    是兰溪
     
    画兰溪
     
    殊兰溪
     
    次兰溪
     
    阻兰溪
     
    过兰溪
     
    寓兰溪
     
    润兰溪
     
    紫兰溪
     
    没兰溪
     
    近兰溪
     
    居兰溪
     
    向兰溪
     
    下兰溪
  • 短屐每寻芳草路,轻舟时泛木兰溪。明·徐熥 题郭士龙隐居
  • 萧萧驱匹马,何处是兰溪。唐·武元衡 送严绅游兰溪
  • 几年石室雨,一半画兰溪。明·梁朝钟 兰溪取道入蕲水与都护汪祥麟偕有怀熊心开总理
  • 龙游接衢州,景不殊兰溪。明·田惟祜 龙游至衢州
  • 今年重九日,舟楫次兰溪。宋·赵蕃 九日
  • 已是十年乡信阻兰溪。清·顾贞观 南柯子
  • 六年三度过兰溪,总是残春首夏时。宋·杨万里 过横山塔下
  • 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明末清初·陈恭尹 答袁二玉即送之归馀杭兼柬季伟公
  • 宿雨润兰溪,怒生一日齐。清·弘历 新笋
  • 望见紫兰溪,涓涓湛沉碧。明·解缙 琴清轩
  • 积雪没兰溪,邻州望不迷。唐·厉玄 寄婺州温郎中(时刺睦州)
  • 驿亭何处近兰溪,行尽莲华日暮时。宋·吕南公 兰溪驿
  • 君世居兰溪,我家浦水边。明·张孟兼 送童良仲归兰溪
  •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元末明初·杨维桢 留别浯溪诸友
  • 兰阴一水下兰溪,水隐花香水满堤。明·王世贞 胡元瑞读鄙集有寄走笔四韵答之 其四
  • 水绕溪
     
    竹绕溪
     
    绿绕溪
     
    自绕溪
     
    树绕溪
     
    曲绕溪
     
    住绕溪
     
    路绕溪
     
    山绕溪
     
    与绕溪
     
    屋绕溪
  • 要知血食无穷处,阴壑藏雷水绕溪。宋·李新 铁山祠成二首 其一
  • 炉香滔滔水沈肥,水绕禅床竹绕溪。宋·黄庭坚 题觉(原作学,据山谷集改)海寺
  • 云中石壁青侵汉,树下苔钱绿绕溪。唐·齐己 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
  • 石门连日动征鼙,花柳无情自绕溪。宋·葛立方 避地伤春六绝句 其五
  • 思亲夜夜惊魂梦,云绕关山树绕溪。明·喻时 猗氏志怀
  • 荡桨遥相访,茅堂曲绕溪。明·卢沄 七月朔偕梁广文买舟过访张司马别墅
  • 兀兀小桥西,人家住绕溪。宋·邹登龙 溪村
  • 溪绕层峦路绕溪,飞梁相接挂晴霓。宋·陈师道 初到锦城
  • 溪绕青山山绕溪,溪山胜处只僧知。宋·赵葵 寺 其二
  • 休说登山与绕溪,林间曾见入檐低。宋·吴惟信 雨中对梅寄何户曹 其二
  • 溪绕长山屋绕溪,隔林楼阁暮钟迟。宋·李弥逊 玉山道中有感 其一
  • 过西溪
     
    在西溪
     
    东西溪
     
    是西溪
     
    一西溪
     
    入西溪
     
    挂西溪
     
    泊西溪
     
    失西溪
     
    步西溪
     
    到西溪
     
    似西溪
     
    满西溪
     
    住西溪
     
    梦西溪
     
    魄西溪
     
    接西溪
     
    向西溪
     
    访西溪
     
    说西溪
     
    语西溪
     
    下西溪
     
    慕西溪
     
    压西溪
     
    栖西溪
     
    缘西溪
  • 总为好山牵醉眼,不知纵辔过西溪。宋·王希吕 湖山十咏 其四
  • 昔日曾闻洗马池,悠然此景在西溪。宋·释道济 题洗马池
  • 贤哉二大夫,露宿东西溪。宋·李龏 八月三十日小园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赏忆刘判官叶令君
  • 西堰桥头君莫问,芦花深处是西溪。当代·魏新河 西湖竹枝 其十二
  • 留得杭州真气格,西湖而外一西溪。当代·熊东遨 春探西溪止秋雪庵
  • 南岭浮云过北岭,东溪流水入西溪。宋·王庭圭 次韵赵逢源秋日溪居十绝 其六
  • 薜萝堪结束,斜日挂西溪。清·石庵师琈 游山寺
  • 不得潮头到湖口,郎船今夜泊西溪。翔南 西湖竹枝词(元·张翼
  • 钟声传下竺,梅信失西溪。元·马臻 湖楼夜坐
  • 山门无一事,寻伴步西溪。明·释函是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十四
  • 万古鸿濛自今日,何年开落到西溪。明·释函是 八齐
  • 罗浮梅树好,争得似西溪。明末清初·屈大均 送赵芳佩 其一
  • 秋风到岭海,红叶满西溪。明·霍与瑕 送叶蕴西归龙山(甲申九月) 其四
  • 怎同樊榭住西溪。近现代·龙榆生 浣溪沙 春晚偶有所触,用太疏韵
  • 三生花草梦西溪。近现代末当代初·白敦仁 浣溪沙六首 其四
  • 镇筮魄西溪,收魂东岳,合铸词仙。近现代·黄公渚 木兰花慢
  • 芹香藻腻,涨春痕、泉脉接西溪。清·杨玉衔 木兰花慢 其八
  •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清·林占梅 观盂兰放水灯
  • 有意访西溪,顺途吟思迷。宋·梅尧臣 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
  • 钱塘清境说西溪,映水笼云万树齐。清·高以永 怀江南梅花绝句 其三
  • 烦寄语西溪,好护松杉。近现代·邓潜 渡江云 送谢小舲旋黔
  • 文峪下西溪,汾川自东来。清·潘耒 卦山
  • 何以慕西溪,因见西溪派。明·湛若水 题西溪卷为俞进士宪乃祖
  • 载一船、离恨压西溪,溪流碧。清·陈维崧 满江红 同云臣和天玉元夜泊舟溪口感旧之作
  •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宋·陆游 山居叠韵
  • 荡舟缘西溪,风物始虚爽。明·顾璘 游通真岩与数子商作思柳亭
  • 似武溪
     
    入武溪
     
    八武溪
     
    下武溪
     
    奏武溪
     
    怨武溪
     
    当武溪
     
    是武溪
     
    配武溪
     
    酌武溪
     
    渡武溪
     
    蘸武溪
     
    过武溪
     
    开武溪
     
    之武溪
     
    住武溪
  • 开尊词客犹漳滏,吹笛门生似武溪。明·欧大任 赠大司马中丞连江吴公四首 其一
  • 峰峰白练挂天低,溱水萦回入武溪。明末清初·屈大均 泷中 其九
  • 团团日转三龙树,翼翼云屯八武溪。明·符锡 久驻武缘僦居僻漏邑有千户所屋废基存旋命兵士芟草辇秽伐竹构堂而环之以营数日毕工遂移居之时则文武过奁禽鸟欢鸣嘉树扶疏而出喜而赋此
  • 龙标远在夜郎西,鼓楫扬歌下武溪。明·顾璘 出武溪
  • 三声已下征夫泪,玉笛何须奏武溪。明末清初·屈大均 泷中 其十
  • 垂堂处处惊淫预,吹笛年年怨武溪。明末清初·屈大均 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 其四
  •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明·刘崧 经武山下望虎鼻峰爱其峭拔赋诗一首过南溪柬萧鹏举
  • 临流空作桃花想,愧杀仙源是武溪。明·张煌言 重过桃渚
  • 岭海千年下,文溪配武溪明·张诩 文溪 其一
  • 乘流下曲江,矢心酌武溪。明·湛若水 过梅岭感兴 其二
  • 驱车渡武溪,路过芙蓉西。明·湛若水 将之南岳登岸渡武溪过芙蓉寄觉山
  • 千树桃花蘸武溪,东风芳草绿萋萋。明·霍与瑕 慕溪黎子别号也父曰一溪故曰慕溪云 其一
  • 几度官船过武溪,匆匆都未有留题。明·薛瑄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一
  • 跨马开武溪,韔弓作文吏。宋·黄庭坚 和答刘中叟殿院
  • 峤南之武溪,其深不能测。宋·文同 武溪深
  • 周郎家本住武溪,入京暂作公府吏。元·宋褧 九日再会饮如舟亭分韵得异字约赋廿句
  • 若邪溪
     
    上邪溪
     
    琅邪溪
     
    下邪溪
  • 夷光有宝镜,沉在若邪溪。明末清初·屈大均 古意 其二
  • 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隋末唐初·陈叔达 后渚置酒
  • 赖有琅邪溪,时濯尘缨冠。宋·王禹称 扬州池亭即事
  • 趁筏下邪溪,溪回水凌乱。明·朱茂晭 出邪溪由东渡桥进帆镜湖
  • 竹外溪
     
    花外溪
     
    林外溪
     
    郭外溪
     
    峡外溪
     
    门外溪
     
    屋外溪
     
    山外溪
     
    户外溪
  • 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唐·方干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
  • 睡足推蓬起,莺啼花外溪。明·区元晋 和陈如心咏小舫落成 其一
  • 凉风为扫阶前叶,落日留光林外溪。元末明初·梁寅 题句容王氏西斋
  • 少年卖畚事康卑,出入南陵郭外溪。明·程汉 塘上杂诗四首 其二
  • 石梁横布岩前路,涧水斜通峡外溪。明·董纪 巎口人家
  • 屋后青山门外溪,疏疏芦苇压渔矶。元·钱资深 题水村图
  • 不见屋外溪,但见屋上山。宋·韩淲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其七
  • 至今山外溪,日夜波澜翻。宋·彭汝砺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三 岘山
  • 屋后青山户外溪,红尘隔断足幽栖。明·曹义 寄味道四绝 其二
  • 照玉溪
     
    下玉溪
     
    鸣玉溪
     
    落玉溪
     
    更玉溪
     
    识玉溪
     
    掩玉溪
     
    坼玉溪
     
    枕玉溪
     
    弄玉溪
     
    漱玉溪
     
    隔玉溪
     
    似玉溪
     
    及玉溪
     
    题玉溪
     
    让玉溪
     
    托玉溪
     
    还玉溪
     
    兼玉溪
     
    李玉溪
     
    近玉溪
     
    醉玉溪
     
    向玉溪
     
    到玉溪
     
    过玉溪
     
    度玉溪
     
    访玉溪
     
    碧玉溪
     
    追玉溪
     
    摹玉溪
     
    白玉溪
     
    寄玉溪
     
    俯玉溪
     
    在玉溪
     
    炤玉溪
     
    用玉溪
     
    官玉溪
  • 令人却忆桐川路,粉蕊垂垂照玉溪。宋·喻良能 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 其四
  • 岸花香瘦影交迷,双桨迎秋下玉溪。清·潭溥 宜章道中
  • 归去兮,归去兮,一梦重过鸣玉溪。当代·陈仁德 将别万县,午睡难安,思绪奔涌,挥笔成诗,不知其言之荒诞也
  • 暝色来金岛,寒声落玉溪。清·万崇义 冬日月满楼晚眺
  • 雨边烟际总凄凄,已对灵山更玉溪。宋·韩淲 梅 其一
  • 北关险处绝攀跻,牧马休教识玉溪。宋·虞俦 过石湖关
  • 曾拌官舍醉如泥,别后柴门掩玉溪。清·吴雯 寄黄经公
  • 行吟想像覃怀景,多少梅花坼玉溪。元·耶律楚材 王屋道中
  • 钟声破雾腾珠刹,桥影垂虹枕玉溪。元·张嗣德 滦京八景(录二首) 其二 滦江晓月
  • 有时自抱一斗酒,醉约山翁弄玉溪。明·宋登春 赠东岩主人
  • 迸作飞空雨,泻为漱玉溪。明·李之世 游圭峰二十首 其十三 瀑泉
  • 千峰雪净留丹灶,九洞龙归隔玉溪。明·李孙宸 赋得粤南四景寿汤学宪 其三 西樵春霭
  • 如今为谱罗敷狷,不赋无题似玉溪。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书所见答瘿公 其一
  • 诗中尤物成双绝,惟有冬郎及玉溪。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尤物
  • 华堂殿方池,雅名题玉溪。宋·孙甫 和运司园亭 玉溪堂
  • 扶衰健笔肖昌黎,若论才华让玉溪。近现代·杨寿杓 喜曹梦渔至京与秦仲实夜坐谈诗二首 其二
  • 年来踪迹印鸿泥,獭祭何堪托玉溪。近现代·赵清源 上孙师郑先生 其三
  • 试出江东路,葛溪还玉溪。宋·李龏 信州道中
  • 胸中磈磊但尘土,惭愧锦囊兼玉溪。宋·李处权 寄德器二首 其二
  • 春伤丽骨隐诗题,顽艳苍凉李玉溪。当代·林英男 读义山诗随感
  • 中年哀乐托无题,想少情多近玉溪。近现代·钱钟书 秣陵杂诗
  • 曾吟帆影碧空尽,又赋同舟醉玉溪。当代·何永沂 赠答新草(十八题二十一首) 其十七
  • 海山兜率犹黏著,那更投生向玉溪。清·姚鼐 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 其四
  • 襟怀聊复同沂水,笺注何妨到玉溪。清·凌树屏 重寓陆氏是亦山房有感
  • 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宋·朱熹 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
  • 何事新梅度玉溪,应怜泯默与诗题。宋·晁说之 谢圆机送梅
  • 忆昔扁舟访玉溪,满堤花树逐人迷。明·沈彬 玉溪渔隐
  • 山下烟光碧玉溪,竹间禅寂白云扉。宋·廖刚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一 宝云寺
  • 为我溯源追玉溪,目空夹岸闲桃柳。当代·陈伟 赠衔阙子用蛰庵汪子贤宅菊花韵
  • 包山妙笔摹玉溪,端石砚刻神仙姿。清·吴昌硕 题沈石友藏玉溪生像砚
  • 碧玉山中白玉溪,武陵村落午时鸡。宋·汪莘 去昌化县西四十里留宿陈东鲁南楼
  •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宋·曾几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 朱堂俯玉溪,玉溪清且幽。宋·许将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玉溪堂
  • 常说萤窗在玉溪,何如今夜此题诗。明·吴与弼 题戈氏玉溪书阁
  • 华发还来炤玉溪,斑衣常是梦中啼。明·黄辉 入峡书怀
  •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宋末元初·方回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
  • 因君官玉溪,乃曰能诗声。宋·韩淲 送吴推官
  • 一重溪
     
    过重溪
     
    几重溪
     
    百重溪
     
    涉重溪
     
    外重溪
  • 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明·郭登 普安道中
  • 林香清一寺,草绿过重溪。明·吴鼎芳 雨后登虎峰送张七
  • 不知吹瀑水,飘落几重溪。明末清初·屈大均 开先寺楼作
  • 人迷三里雾,路转百重溪。清·汪学金 建阳道中早发
  • 冲寒涉重溪,霜风捎两耳。清·林占梅 晓发上杞林,避寒憩庄家书屋
  • 湖中员屿外重溪,三跨横藤人自迷。清·黄叔璥 咏水沙连社 其三
  • 更有溪
     
    下有溪
     
    傍有溪
     
    疑有溪
     
    暗有溪
     
    中有溪
     
    山有溪
     
    饮有溪
     
    旧有溪
     
    俯有溪
  • 凭阑未遍催归驭,可惜溪西更有溪宋·宋庠 潜溪晚归二首 其一
  • 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宋·辛弃疾 沁园春 其二
  • 忆君家住南湖西,麻姑之山傍有溪。明·郭奎 送侯信之还宣城
  • 何故不思离?武陵疑有溪。当代·陈振家 菩萨蛮
  • 昆崙山在玉关西,此地还疑暗有溪。宋·沈辽 昆山
  • 两岸山花中有溪,山花红白遍高低。唐·吴融 富春二首(之二)
  • 水有汀洲山有溪,居然此道在盐齑。明·谢榛 题扬子云草玄图
  • 宿有乔林饮有溪,生来踪迹远尘泥。唐·徐夤 猿
  • 葛仙炼丹旧有溪,从公拟欲求刀圭。宋·许及之 崧高齐上施参政寿
  • 仰有岚光俯有溪,轩窗初不计东西。元·高克恭 拍洪楼
  • 不见溪
     
    满见溪
     
    便见溪
  • 钟动方知寺,泉飞不见溪。清·刘文炳 游紫溪山 其一
  • 按部经双剑,迎壶满见溪。宋·冯山 和徐之才巡按见寄
  • 幽兴足端倪,危桥便见溪。宋·宋祁 公园
  • 到桃溪
     
    过桃溪
     
    出桃溪
     
    旧桃溪
     
    是桃溪
     
    护桃溪
     
    涨桃溪
     
    隐桃溪
     
    枕桃溪
     
    步桃溪
     
    入桃溪
     
    况桃溪
     
    故桃溪
     
    暗桃溪
     
    傍桃溪
     
    锁桃溪
     
    赴桃溪
     
    隔桃溪
     
    在桃溪
     
    认桃溪
     
    寻桃溪
     
    漾桃溪
     
    小桃溪
     
    没桃溪
     
    今桃溪
  • 此去神仙路不迷,直从洞口到桃溪。宋·王十朋 过仙人渡
  • 白须张道士,送客过桃溪。元·乃贤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十六 玉虚宫
  • 灵液发源来海谷,飞花随泛出桃溪。宋·刘挚 王母池
  • 刘阮天台更何处,重来难觅旧桃溪。明·李胜原 过湖西失水道有作寄沈孟刚 其一
  • 问道渔舟通膴水,只应烟火是桃溪。宋·王庭圭 自江上游龙兴至净因寺
  • 野云窥玉洞,曲水护桃溪。明·区越 岘山
  •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宋·程垓 八声甘州
  • 几时辞梗泛,垂钓隐桃溪。明·杨慎 瓦店泞涂峻岭
  • 黄山好,飞阁枕桃溪。近现代·丁宁 望江南十首 其二 游黄山
  • 翠密藏鸦绿柳提,伤春懒矣步桃溪。宋·朱淑真 独坐感春
  • 渐红入桃溪,青回柳陌,莺刷金衣。宋·王之道 木兰花慢 追和晁次膺
  • 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溪。宋·白玉蟾 暑夕有怀
  • 天地秋风黄叶老,年年春在故桃溪。宋·何梦桂 寄夹谷书隐 其一
  • 飞絮轻翻遮柳陌,落花乱点暗桃溪。宋·李之仪 春日
  • 嘶马香尘过柳陌,流觞佳会傍桃溪。清末近现代初·夏孙桐 望江南
  • 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宋·王十朋 过天台
  • 聊复忘机对禅榻,未应采药赴桃溪。宋·王十朋 刘汝一和诗复用韵
  • 愁坐思堪迷,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唐·魏承班 黄钟乐
  •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宋·林逋 梅花 其三
  • 笑指岩前石怪奇,几人来此认桃溪。宋·钱时 笑指轩
  • 拿舟寻桃溪,忽似三秋杪。清·弘历 桃叶落
  • 洞前春水漾桃溪,洞后数声青鸟啼。宋·白玉蟾 洞前亭
  • 主家韦曲小桃溪,客有诗名杜拾遗。宋·刘跂 和曾存之约游北园
  • 桃花水涨没桃溪,掩映红桥碧草齐。明·朱隗 虎丘春眺
  • 先生请老今桃溪,白发黄眉两高尚。明·费宏 寿忍庵章公八十一(公谢方石先生姻友)
  • 桃源溪
     
    壑源溪
  • 又疑刘阮双(一作同)行赤城下,渔舟棹入桃源(一作花)溪。元·张天英 画山水歌题米元晖卷
  • 森森壑源山,袅袅壑源溪。宋·徐玑 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 香水溪
     
    又水溪
     
    指水溪
     
    淡水溪
     
    流水溪
     
    浅水溪
     
    恶水溪
     
    浊水溪
  • 日照万花谷,人行香水溪。清·乔亿 木渎章重宅晓起从沈尚书放舟至光福镇
  • 桥回野渡还官渡,路接山溪又水溪。明·吴鼎芳 清明日泛舟
  • 瑞气充寰宇,春风指水溪。近现代·孙俊在 春雪
  • 葛衣草帽两芒鞋,过大乌山淡水溪。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 番社防匪偶成 其六
  • 自从邂逅芙蓉帐,不数桃花流水溪。唐·史凤 迷香洞
  • 莫云同物无寻处,行近低芦浅水溪。近现代末当代初·聂绀弩 拾野鸭蛋同小丁诸人
  • 斩蛟恶水溪,剸虎清风店。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咏怀 其四
  • 再见浊水溪,穿山去如箭。清·洪繻 将游珠潭路上即事二首 其二
  • 暗深溪
     
    过深溪
     
    临深溪
     
    渡深溪
     
    之深溪
     
    缘深溪
     
    迷深溪
     
    涉深溪
     
    碍深溪
     
    横深溪
     
    洞深溪
     
    出深溪
     
    挂深溪
     
    在深溪
     
    投深溪
     
    映深溪
     
    带深溪
     
    附深溪
     
    竖深溪
     
    落深溪
     
    下深溪
     
    摩深溪
     
    内深溪
     
    左深溪
     
    隔深溪
     
    傍深溪
     
    入深溪
     
    俯深溪
     
    应深溪
  • 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宋·欧阳修 冬后(续校:石本作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景祐三年)
  • 已办青鞋随老圃,便驱黄犊过深溪。宋·朱熹 次秀野躬耕桑陌旧园之韵二首 其一
  • 略无好事人,结茅临深溪。宋·杨万里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其十
  • 拄杖负书寻远寺,倩童牵鹿渡深溪。唐·萧翼 宿云门东客院
  • 上有源源不绝之寒泉,下有沄沄不断之深溪。宋·郭祥正 九疑山图
  • 俯身践危蹬,侧足缘深溪。宋·韩缜 崇法寺
  • 寻芳踏绿野,万紫迷深溪。清·玄烨 季夏游西山忆旧
  • 先生应诏将征西,湛然送客涉深溪。元·耶律楚材 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二首 其二
  • 藤枯摧老树,石裂碍深溪。元·本诚 江亭秋晚二首 其二
  •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元·丘处机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 爱古洞深溪,苍松翠柏,万景齐敷。元·王丹桂 木兰花慢 用长春真人韵
  • 潦倒津途日复迷,枣林千树出深溪。明·梁民相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 其一
  • 飞鸟冲烟投古碛,断猿啼月挂深溪。明·童轩 题骢马南巡卷送郭侍御清军贵州(戊寅年作)
  • 不见此中猿鹤侣,恐栖萝月在深溪。明·严嵩 宿深溪馆
  • 嗟哉诗句是何物,枯瓢我欲投深溪。明末清初·钱继章 谒于忠肃祠
  •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一作在)深溪。唐·孟浩然 登望楚山(望楚山:在今襄阳南)最高顶
  • 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唐·田游岩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
  • 墙切紫霓萦纡围,绝巘靡迤附深溪。宋·文同 和仲蒙山城
  • 苍龙岭崭甚,万丈竖深溪。清·李寄 晚下三峰
  • 水声悬峭壁,岩影落深溪。清·陈世相 山行
  • 联翩衔尾下深溪,又是当年竭泽时。宋·刘宰 甲午秋作四绝题窗间 其四
  • 峭壁摩深溪,摩崖行一线。清·洪繻 将游珠潭路上即事二首 其二
  • 外沿大海内深溪,浮水葫芦每自携。清·黄叔璥 番社杂咏(此组诗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二十四首(渡溪)
  • 右缘绝壁左深溪,头上春霖脚底泥。宋·杨万里 明发祁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其一
  •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宋·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八首 其五
  • 茅屋傍深溪,渔舟日来去。明·朱讷 题画
  • 悠悠入深溪,想复高数尺。宋末元初·方回 喜雨晴
  • 石岩云矗俯深溪,下有清风动一丝。元·许有壬 咏徐氏竹溪之景八首 其六 钓台
  • 勿长应(四库本作隐)深溪,当作人间雨。宋·释德洪 瑀上人求诗
  • 夜郎溪
     
    孔郎溪
  • 谁寄愁心与明月,肯随君到夜郎溪。宋·王庭圭 江上
  • 春风孔郎溪,松下荆可班。宋·刘一止 次韵倪文举芮国器扁舟见过溪上之作
  • 武林溪
     
    处林溪
     
    潜林溪
     
    振林溪
     
    在林溪
  • 胜景略无人避世,始知不是武林溪。宋·陈岩 十丈洞
  • 于陵非寂寞,晏尔处林溪。当代·卢青山 暮云三首 其三
  • 清茶冷饭奉神语,今生可得潜林溪?当代·卢青山 赴人婚,先行至零二厂外,憩于土庙,作诗将成,肖、孙等至,更补数语
  • 更长啸、馀声振林溪,见乱红惊飞,半岩花雨。宋·赵子发 洞仙歌
  • 生平雅志在林溪,故里尘昏未定栖。宋·綦崇礼 漫成 其一
  • 却寻溪
     
    即寻溪
  • 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唐·杜甫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 其二
  • 路转山回处处迷,不登绝顶即寻溪。明·薛瑄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 其二
  • 白蘋溪
     
    绿蘋溪
     
    涉蘋溪
  • 临风青桂楫,几日白蘋溪。唐·陈陶 永嘉赠别
  • 扁舟红树雨,古寺绿蘋溪。清·徐崧 过金粟寺值日暮宿舟中
  • 孤舟东下涉蘋溪,两岸幽花送客西。宋·释永颐 归练潭
  • 山与溪
     
    林与溪
     
    沟与溪
     
    碧与溪
     
    涧与溪
     
    路与溪
  •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宋·徐积 三月三日作
  • 庭除若偪仄,况乏林与溪。明·石宝 对云
  • 冥心学流水,屈折沟与溪。清·高心夔 将之建昌县 其一
  • 山色碧与溪,扁舟泛落晖。宋·陈轩 清溪行
  • 又若涧与溪,敢比沧海流。宋·曾巩 一昼千万思
  •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宋·董嗣杲 甲戌武康大水净林寺山门殿屋悉皆倒敝
  • 伯鸾溪
     
    忆鸾溪
  • 一川犹可溯,未远伯鸾溪。清·邢昉 寄泾上黄心甫
  • 生如投马颊,死亦忆鸾溪。明·释今无 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 其二
  • 隔远溪
     
    度远溪
     
    幂远溪
     
    渡远溪
     
    傍远溪
     
    垂远溪
     
    向远溪
     
    胜远溪
     
    下远溪
     
    过远溪
  • 青山如黛草萋萋,古寺残钟隔远溪。明·徐熥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一
  • 花梵流清霭,云钟度远溪。明·程烈 春日同皇甫子循游吉祥寺
  • 落日明孤塔,轻烟幂远溪。清·关槐 江村
  • 天台钟鼓隔凡呗,雁荡褰裳渡远溪。明·陈仁锡 龙兴寺 其一
  • 千寻露乳流灵濑,万顷腴田傍远溪。明·岑一麒 登丰寿山
  • 泉鸣万鼓动哀壑,山饮双虹垂远溪。明·张以宁 登闽关
  • 轻舟渡客闲来往,半载乡思向远溪。近现代·黄假我 漫成
  •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唐·姚合 过杨处士幽居
  • 无尽寒霜下远溪,弥天虚白瀑泉西。清·朱一蜚 晚眺
  • 挥手芳踪过远溪,心存岂在隔年期。当代·魏新河 鹧鸪天 步韵忆雪堂主以送春索和
  • 旧山溪
     
    满山溪
     
    灌山溪
     
    蓦山溪
     
    越山溪
     
    堑山溪
     
    好山溪
     
    近山溪
     
    碧山溪
     
    傍山溪
     
    故山溪
     
    绕山溪
     
    冷山溪
     
    隔山溪
     
    还山溪
     
    渡山溪
     
    遍山溪
     
    困山溪
     
    在山溪
     
    振山溪
     
    又山溪
     
    汉山溪
     
    息山溪
     
    几山溪
     
    与山溪
     
    作山溪
     
    险山溪
     
    照山溪
     
    睹山溪
     
    坐山溪
     
    剡山溪
     
    向山溪
     
    布山溪
     
    冒山溪
     
    穷山溪
     
    无山溪
     
    下山溪
     
    临山溪
     
    吾山溪
     
    惟山溪
     
    如山溪
     
    看山溪
     
    为山溪
     
    凭山溪
     
    连山溪
     
    乐山溪
     
    接山溪
     
    涨山溪
     
    此山溪
     
    限山溪
     
    长山溪
     
    尽山溪
     
    赴山溪
     
    凋山溪
     
    寄山溪
     
    住山溪
     
    一山溪
     
    万山溪
     
    有山溪
     
    计山溪
     
    过山溪
     
    带山溪
  • 剑佩元依新日月,旌旗惯识旧山溪。元·陈宜甫 扈跸作
  • 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宋·宋庠 北台
  • 却怪蛟龙如有意,滔滔直欲灌山溪。清·李楷 平章砦
  • 听唱遍青春蓦山溪,待拆了歌台,放伊归去。清·朱彝尊 洞仙歌
  • 三策锁闱周礼乐,六条行部越山溪。明·欧大任 送陈侍御道襄出按闽中
  • 息交绝友堑山溪。宋·杨万里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 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宋·李士会 银城旧县
  • 双鹭飞飞高复低,复低飞下近山溪。宋·陈著 出门偶成
  • 只将双眼泪,一寄碧山溪。清·顾嵘 除夜二首 其二
  • 巷口荒芜旧路迷,移巢将鷇傍山溪。明·释函可 题铁岭燕巢
  • 沿洄已可乐,况在故山溪。明·区大相 泛𤀌川出三洲口溯大江至石洲登岸和四兄七弟 其二
  • 落霞晴云淡白黎,何人清梦绕山溪。宋·赵希逢 和题泽民庙
  • 盘照赤瑛开瘴疠,香流虎魄冷山溪。明末清初·彭孙贻 滇茶
  • 南窗梦佳人,觉来隔山溪。明·文徵明 次韵荅子重东城见怀之作
  • 挂冠神武踪巳迈,愿乞骸骨还山溪。清·孙元衡 乙酉1705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飓,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编者按:《)以纪其事
  • 皎皎星河路向西,将归玉帐渡山溪。清·玄烨 星出归营
  • 忆想年年常过此,何曾瑞雪遍山溪。清·玄烨 蓟城遇雪
  • 广南方盗贼,疲卒困山溪。元·刘诜 故里晓坐用立敬韵
  • 凤林五百户,活计在山溪。明·郑善夫 凤林
  • 云拥旗幡辉日月,雷轰笳鼓振山溪。明·倪谦 扈从谒陵十咏(正统戊辰春二月也) 其六 侍阅军容
  • 日饮两杯家酿熟,阁徐经史又山溪。明·林光 偶题
  • 鼓吹行边万馀里,风霆犹过汉山溪。明·欧大任 赣州歌四首 其一
  • 行子感于役,思归息山溪。明·曹徵庸 黄冈中道
  • 湾湾曲曲几山溪。明·徐渭 自马水还道中竹枝词
  • 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叶与山溪。明·徐渭 题雪压梅竹图
  • 塞外河流入塞驰,一般曲曲作山溪。明·徐渭 上谷歌 其五
  • 事急但求兵革利,应知民志险山溪。明·郭之奇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 其七
  • 青简孝名乘宇宙,白头遗像照山溪。明·秦璠 华宝祠
  • 白白朱朱桃李蹊,画中仍得睹山溪。明·孙蕡 三友堂
  • 看尽云山此杖藜,布袍随意坐山溪。明·孙绪 寓意
  • 岂无乘兴棹,一入剡山溪。明·卢龙云 潇湘八景 其八 江天暮雪
  • 老母抱弱孙,投迹向山溪。明·刘崧 悼严焕
  • 嵚崟缘石壁,烂漫布山溪。明·刘崧 咏雪
  • 非种锄除绝稗荑,无端荆棘冒山溪。近现代·仇亮 绝命诗六首 其一
  • 惠然访吾庐,窈窕穷山溪。宋·刘子翚 谢方德顺古风
  • 只今跌宕走尘土,清梦往复无山溪。宋·朱松 奉酬令德寄示长句
  • 白龙狎浪下山溪,溪喷玉,山初浴,七十二峰青可掬。近现代·宛敏灏 天仙子 1977年7月于黄山 雨后小立白龙桥头观人字瀑
  • 滑竿度滑磴,千丈临山溪。近现代·金天羽 雨霁下九十九道拐
  • 道州固伤时,晚岁吾山溪。宋·刘一止 赋程伯禹给事漫吾亭一首(时伯禹至宣城)
  • 野性淡无嗜,所乐惟山溪。宋·李昴英 是日至马祖岩和前韵
  • 两年课役已似此,数岁渐可如山溪。宋·李之仪 得琏老庄僧书所报周悉且速东归既愧其勤因述书语为谢仍约官满就见
  • 去去苕城知不远,摩挲老眼看山溪。宋·卫宗武 过荻塘次韵
  • 青山欲笑先垂泪,青青泪拂为山溪。当代·卢青山 打桨歌
  • 北人不敢恃鞍马,西人不敢凭山溪。宋·项安世 凯歌
  • 二年已数至,屐齿连山溪。宋·沈辽 愚溪
  • 君方事轩冕,我乃乐山溪。宋·沈辽 赠王伯虎
  • 我家湖水接山溪,载病东归路不迷。宋·贺铸 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癸酉十月赋)
  • 日斜骤雨涨山溪,禾黍青青松叶齐。明·邝元阳 从化道中
  • 千年王气此山溪,虎踞龙蟠旧品题。明·罗玘 瀛洲雅会次韵诗 其一
  • 民居限山溪,习尚犹古淳。明·霍韬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 其二十
  • 梅关长山溪,石径云苍苍。明·黎贞 梅关行
  • 南昌南去尽山溪,白石清沙不见泥。清·姚鼐 南昌竹枝辞 其一
  • 萦纡塞水赴山溪,雾敛高峰秋色凄。清·弘历 入崖口作
  • 枯瘁凋山溪,历落峙群石。当代·卢青山 冬日作
  • 吾乡薄产寄山溪,崎岖随势无尺齐。宋·陈著 六月五日大风雨水弟观有诗道其事因和之
  • 渔樵结伴住山溪,蓑笠生涯路不迷。宋·侯蕃 渔樵
  •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齐。宋·白玉蟾 武夷歌
  • 两江流出万山溪,云雾蒸蒸动鼓鼙。明·汪广洋 赣上
  • 十年游乐有山溪,堪笑功名一旦迷。明·杨爵 与晴川饮用杜工部韵 其一
  • 程途初不计山溪,男妇征佣无汉僰。明·张佳胤 三石篇
  • 东风吹雨过山溪,霁景无穷入品题。明·张宁 张侍御汾溪六景 其一 汾溪雨霁
  • 临安古邑带山溪,送客西行意欲迷。元·凌云翰 送崔彦晖分教临安
  • 欲渡溪
     
    六渡溪
     
    虎渡溪
     
    百渡溪
     
    不渡溪
     
    复渡溪
     
    人渡溪
     
    马渡溪
     
    更渡溪
     
    剩渡溪
     
    急渡溪
  • 沿村问酒难寻店,隔岸呼舟欲渡溪。元末明初·金涓 晓发金华
  • 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唐·孟郊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 雨霁龙归洞,风生虎渡溪。元·张雄飞 碧鸡山
  • 仰举千重岑,俯涉百渡溪。元·何中 远离别
  • 个中老衲耽幽寂,不为登山不渡溪。明·韩文 罗汉院
  • 晚来扶醉过城西,路出回塘复渡溪。明·边贡 王舍人招予不至坐客联句见促马上
  • 日出鸟鸣竹,雾开人渡溪。明·沈瓒 双溪晓望
  • 石与人争路,云随马渡溪。清·蹇谔 宝鸡县
  • 独行沙岸不相携,准拟沿溪更渡溪。宋·周弼 行吟
  •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唐·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 其一
  •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宋·华岳 骤雨(次紫溪壁间韵)
  • 白鹤溪
     
    转鹤溪
  • 昨发白鹭洲,今过白鹤溪。明·高启 过白鹤溪
  • 石头树隐摇鲸浪,京口帆飞转鹤溪。明·谢榛 送曹太史一呈归金坛
  • 虎尾溪
     
    过尾溪
  • 虚滩水落涨沙泥,南北中分虎尾溪。清·夏之芳 台湾纪巡诗 其十三
  • 秋来无那顽腰脚,得句寻僧过尾溪。明·许相卿 尾溪
共61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