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981七絶 7583五律 2249七律 2475 3507五排 29四言 318六言 470古風 57705樂府 455 11 773 5琴操 8 157其他 919 3
十二恩
阴平  [胜也] 椿 [参差,人参] [馚馧] [更多…]

阳平  [剑鼻] 澿 [更多…]
共464,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万里津
  • 夫子风流本绝世,致身况在万里津。明·何景明 雨雪呈望之
  • 隔江津
     
    满江津
     
    下江津
     
    度江津
     
    出江津
     
    临江津
     
    向江津
     
    锦江津
     
    过江津
     
    暮江津
     
    失江津
     
    沈江津
     
    通江津
     
    到江津
     
    沧江津
     
    动江津
     
    别江津
     
    楚江津
     
    此江津
     
    照江津
     
    落江津
     
    访江津
     
    集江津
     
    涛江津
     
    老江津
     
    返江津
     
    东江津
     
    转江津
     
    梦江津
     
    耀江津
     
    滞江津
     
    迷江津
     
    拥江津
     
    秋江津
     
    控江津
     
    彻江津
     
    走江津
     
    遵江津
     
    饮江津
     
    傲江津
     
    按江津
     
    历江津
     
    曲江津
     
    宿江津
     
    古江津
     
    初江津
     
    对江津
     
    傍江津
     
    霸江津
     
    小江津
     
    汉江津
     
    旧江津
     
    涨江津
     
    似江津
     
    接江津
     
    鄮江津
     
    西江津
     
    绕江津
     
    迎江津
     
    战江津
     
    春江津
     
    三江津
     
    断江津
     
    连江津
     
    隘江津
     
    暗江津
     
    渡江津
     
    问江津
     
    越江津
     
    俯江津
     
    夺江津
     
    想江津
     
    塞江津
     
    卧江津
     
    北江津
     
    浙江津
     
    龙江津
     
    遍江津
     
    渺江津
     
    漓江津
     
    夹江津
     
    在江津
     
    蔽江津
     
    隐江津
     
    罗江津
     
    吴江津
  • 相思不可见,岁晚隔江津。明·徐渭 答赠徐君
  • 清露行将变火旻,新凉先已满江津。明末清初·陈恭尹 再次严藕渔中允韵送之归无锡四首 其三
  • 莫遣嫦娥知此辈,定抛明月下江津。明·徐渭 水仙兰竹
  • 烟草断云横楚塞,夕阳落雁度江津。明·宋登春 洞庭送徐荆州投劾东归
  • 今夜为君还拚醉,明朝烟雨出江津。明·苏仲 边太守张筵厚款诗以代谢
  •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唐·柳宗元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山在永州)
  • 昔结丝绚侍帝宸,青鞋今许向江津。元·虞集 题赠叶梅野
  • 崧高雪山势,清彻锦江津。宋·吕陶 送冯枢密
  • 淡云行水次,寒月过江津。明·商家梅 送裴二还家
  • 骑马每行秋栈路,唤船还渡暮江津。宋·陆游 初归杂咏七首 其一
  • 漠漠横塘野水春,暗烟重树失江津。明·李东阳 周评事墓山二首 其二
  • 人言李太白,醉月沈江津。明·朱朴 挽陈墨山二首 其一
  • 林边游骑复杂沓,小桥曲涧通江津。明·陈琏 董原春江游览图为主事顾谦作
  • 为问锦官城里客,几时借马到江津。明·解缙 立春日寄萧子郁
  • 我舟欲渡风伯嗔,卷帆夜泊沧江津。宋·崔敦礼 泊福山港
  • 白云愁海甸,飞旆动江津。明·韩日缵 送黄逢一请告归省
  • 不谓到今难觌面,向来真易别江津。明·黄省曾 寄高公次副使二首 其一
  • 夜半诗成欲寄君,梦魂飞渡楚江津。宋·裘万顷 次吴长文见寄时有衡山之役
  • 坞夷篱落见,谁种此江津?元·范梈 舍前龙骨树
  • 久以才名称阙下,忽持风采(一作裁)照江津。元·傅若金 送观至能赴广西宪司经历
  • 云拥白龙来戍垒,日随青盖江津清·顾炎武 太平
  • 记得月明沙路上,尚携僧伴访江津。明·何绛 寄黄海汤玄翼
  • 少宰朝天及早春,群公相饯集江津。明·何瑭 送陈侍郎奏绩京师
  • 蹈雪忽言别,涉险涛江津。元末明初·宋濂 送方生还宁海
  • 欲辞城郭去,渔钓老江津。元末明初·王彝 偶题二首 其一
  • 为问将安之,南辕返江津。元末明初·王祎 十一月七日出南城别陈三检讨
  • 托栖北山表,绝迹东江津。元末明初·徐贲 怀阳山射渎徐隐君行正
  • 梅花飞驿路,柳色转江津。明·安希范 送冯职方擢尚玺北上
  • 洲上兰蘅忆湘水,壁间丝竹梦江津。清·李稷勋 岁晏行赠宋检讨育仁
  • 一曲甘州妙入神,龙船画舸耀江津。清·张晋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其三十二
  • 奉役旋京邑,抱痾滞江津。明·区大相 于清远峡山待命作
  •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明·方孝孺 又送叔贞之成都
  • 朱幡辞郡阁,白马拥江津。明·黄瑜 饯别伍太守希渊即席赋
  • 神鸦送客归,去去秋江津。清·丘逢甲 波罗谒南海神庙五十二韵
  • 福地浑无案牍尘,黄堂清静控江津。明·陶安 江东道院(即太平府治)
  • 咫尺祇园叨庇护,琅琅金磬彻江津。明·释今无 寿涂司李万年
  • 何事平畴见应真,似嗔饶舌走江津。明·沈守正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 其三
  • 使旌向明发,戒舟遵江津。明·陈洪谟 抚州舟中
  • 指顾楼兰堪立马,肯令胡骑饮江津!明·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甲午) 其二
  • 壮心久零落,捆屦傲江津。明·林大钦 钓歌二首 其一
  • 藩政雍容虑在民,暂行千骑按江津。宋·吕陶 麋枣道中
  • 绿草与心违宅里,青袍如故历江津。近现代·张采庵 往港舟中
  • 词客南行宠命新,潇湘郡入曲江津。唐·张籍 送邵州林使君
  •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唐·李洞 闻杜鹃
  •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唐·刘禹锡 柳絮
  • 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宋·王安石 赠张康
  •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唐·杨炯 和刘长史荅十九兄
  • 飘飖任舟楫,回合傍江津。唐·席豫 江行纪事二首 其一
  • 黥布城隍有感灵,祇缘刘项霸江津。唐·郏滂 城隍庙
  • 一掬小江津。清·彭孙遹 太常引•留别
  • 扶策经行此堂上,万峰翔集汉江津。宋·释德洪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一 静隐堂
  • 去年我东来,泊船旧江津。宋·章甫 赠叶伯永
  • 厚泽颙颙苏品汇,微波泛泛涨江津。宋·彭汝砺 骤雨
  • 仙馆旧时通辇路,官沟佳处似江津元·宋褧 七月望日西山即景十二韵
  • 乱山围草市,荒埭接江津。元·吕诚 则明游馀杭三桥步回过余草堂赋此谢之
  • 秀当吴峤色,流自鄮江津。宋·戴栩 贺丞相家庙诗
  • 辙鲋骨已坏,徐激西江津。宋·韩琦 岁旱晚雨
  • 汉口风光恼杀人,绿杨无数绕江津。宋·庞谦孺 绝句三首 其二
  • 载画归装洵乐事,依依梅柳迎江津。清末近现代初·夏孙桐 伏庐画竹歌为陈仲恕作(壬申)
  • 夜深来较术,雷雨战江津。宋·陆游 高安州宅三咏 其二 剑池(李八百洗剑处)
  • 三叹下城去,捩柂春江津。宋·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宋·陆游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榜第一人杨鉴具庆下孤生怆然有感
  • 南山北山高嶙峋,朝雨暮雨断江津。宋·陆游 寒夜移疾二首 其一
  • 到扬州后登高城,绿波芳草连江津。宋·徐积 送吕掾归扬州
  • 正是乡人行乐处,画旗鼍鼓隘江津。宋·项安世 食角黍怀江陵
  • 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宋·陆游 戏咏闲适
  • 双鱼岁晚渡江津,笋饭㹠羹又换春。明·徐渭 寄上海诸友人
  • 莲舟无处问江津,落落金门卧病身。明·李孙宸 午日以兰佩贻周玉绳年兄
  • 家住越江津,梅开向水滨。明·区大相 忆故园梅 其一
  • 危楼千尺俯江津,天外飞帆点点匀。宋·袁说友 庾公楼
  • 浩歌慷慨夺江津,最是知音第五伦。当代·林昭 秋声辞五首 其五
  • 洛浦想江津,悲欢共此辰。唐·卢纶 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
  • 洪涛白浪塞江津,处处邅回事事迍。唐·白居易 臼口阻风十日
  • 胡为卧江津,尚阻瞻冕旒。宋·李彭 奉酬湖阴韦深道
  • 南窥海岭北江津,截断青山客路尘。宋·李龙高 梅关
  • 东沿西溯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宋·杨万里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其四
  • 午棹龙江津,昏钟广陵渡。明·罗钦顺 送大宗伯王公入朝
  • 秋色遍江津,菰蒲露气新。明·范鸿儒 中秋后一日访栖真寺
  • 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明·郑文康 遗民
  • 沅湘以南漓江津,张侯世是漓山人。明·欧大任 西游歌寄张羽王
  • 云林两岸夹江津,持节从容得遍巡。明·薛瑄 桃源咏古次赵子裕韵
  • 孤柳在江津,年年占早春。明·德祥 孤柳
  • 潇潇风雨蔽江津,闻尔归舟泪满巾。明·李云龙 为韩宾仲悼亡
  •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隋·孙万寿 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
  • 君看钓鱼矶,鼻口罗江津。宋·黄彦平 乐府杂拟 其八
  • 淼淼吴江津,悠悠越溪渚。明·张宁 子夜四时歌 其二 夏歌
  • 渡河津
     
    黄河津
     
    大河津
     
    明河津
     
    长河津
     
    度河津
     
    发河津
     
    隔河津
     
    上河津
     
    绛河津
     
    洪河津
     
    溢河津
     
    驰河津
     
    比河津
     
    玉河津
     
    涉河津
     
    此河津
     
    潞河津
     
    望河津
     
    柳河津
     
    满河津
     
    限河津
     
    驾河津
     
    隘河津
     
    生河津
     
    向河津
     
    吞河津
     
    暗河津
     
    榆河津
     
    循河津
     
    断河津
     
    照河津
     
    视河津
     
    倾河津
     
    名河津
     
    浙河津
     
    芳河津
     
    戏河津
     
    傍河津
     
    临河津
     
    星河津
     
    历河津
     
    金河津
     
    填河津
     
    过河津
     
    龙河津
     
    浊河津
     
    绝河津
     
    浅河津
     
    直河津
     
    到河津
     
    天河津
     
    浑河津
     
    泻河津
     
    咽河津
     
    散河津
     
    下河津
     
    出河津
     
    倚河津
     
    对河津
     
    交河津
     
    赴河津
     
    北河津
     
    牛河津
  • 北面行台号令新,绣旗豹尾渡河津。宋·陆游 军中杂歌八首 其六
  • 前去不知路远近,刻日要渡黄河津。宋·李复 兵馈行
  • 寒风八九月,北渡大河津。宋·欧阳修 送孔生(原校:一本生作监簿)再游河北(庆历二年)
  • 金丸声动佛郎国,宝剑气接明河津。元·凌云翰 陈居中进马图
  • 我兄千里馀,渺渺长河津。明·李梦阳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 其十二
  • 今夜洞仙三十六,争看织女度河津。明·邓云霄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六
  • 侵星辞阙下,带雨发河津。明·杨士奇 送用仪之官莱芜
  • 半月之前已立春,春光犹自隔河津。明·曹学佺 壬午除夕四首 其一
  • 稍喜小楼临海岸,拟乘轻艓上河津。明·郑善夫 白鹤岭
  • 城随珠斗曲,桥出绛河津。明末清初·屈大均 喜值关中李玉之有作 其二
  • 朝隐泰山霞,暮游洪河津。明末清初·屈大均 咏怀 其一
  •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元末明初·张昱 赠孙雷师祈雨有应
  • 岩阁抽白刃,迎帝驰河津。清·朱廷钟 咏史
  • 椎髻扫除施冕弁,江津莫错比河津明·张吉 江北纪行十六绝 其七 和州观(明太祖渡江处)
  • 峨峨金阙楼,溶溶玉河津。明·张宁 画云鸿振羽图题送陈掌教
  • 悠悠去淮甸,望望涉河津。明·王洪 舟中杂兴 其八
  • 白璧诚少玷,有如此河津。明·汤珍 鲁秋胡诗二首 其二
  • 忽尔秋风又将至,时时翘首潞河津。明·文彭 嘉弟久不见至
  • 织锦无成上帝嗔,憨慵长夜望河津。明末清初·王夫之 戏作七夕词三首(戊午) 其三
  • 朝探岭外梅,暮泊柳河津。明·霍与瑕 赠张印江社丈
  • 阴风结山岳,落叶满河津。明·释妙声 送沈行恕
  • 佳人渺难期,路阻限河津。明·汪礼约 咏怀 其二
  • 垒石为桥数百春,恍疑乌鹊驾河津。明·陈洸 官桥秋笛
  • 几队黄辉与赤鳞,争标齐榜隘河津。明·陈子壮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三
  • 颓阳澹林表,素月生河津。明·陈子龙 杂诗四首 其二
  • 侵晨理征帆,迢迢向河津。明·李之世 述归(一) 其一
  • 掠尾梳鬃浴江水,张唇浮鼻吞河津。明·唐文凤 题百马图
  • 君去江南正暮春,远烟残月暗河津。明·胡宪仲 折柳送屠石屋年丈
  • 往者先帝事西巡,翠华晨渡榆河津。明·林春泽 居庸歌赠张心斋侍御
  • 竟去三秦指百粤,还趋江汉循河津。明·林大春 自关塞归将北上寄苏道先时苏谪居浙东
  • 蜃楼开弱水,鳌极断河津。明·郑善夫 答人问沧海
  • 昨夜天孙拥翠軿,馀光犹此照河津。宋·朱翌 七夕后一日诸公携酒见过
  • 堆螺俯常碣,缭带视河津。宋·宋祁 开元寺塔偶成题十韵
  • 伏潜羲和兮止星辰,一洒万里兮倾河津。宋·张耒 叙雨
  •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宋·张孝祥 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
  • 忆见红茵起袜尘,十年相遇浙河津。宋·张嵲 赠何子应侍儿二首 其二
  •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唐·李适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唐·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
  • 蓬转已闻过海畔,莎居见说傍河津。唐·佚名 非所寄王都护姨夫
  • 乘槎去后事寂寞,至今织室临河津。宋·孔武仲 秋夜对月
  • 明朝动兰楫,不翅星河津。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圣姑庙
  • 秋盛天高素影亲,娟娟独皓历河津。元·赵嗣焕 潮居八景诗并序 其八 中秋玩月
  • 高歌送君别,握手金河津。元·乃贤 赠韩印曹归会稽
  • 怪生鹊喜绕庭树,迎客不但填河津。宋·岳珂 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渊道同饮径醉卧小阁醒则晡矣戏呈诸公
  • 紫陌东风不上尘,踏青安步过河津。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清明上冢途次难咏二首 其一
  • 朝发龙河津,驾言适南楚。明·王称 发龙江和同官王洪之作时使节之长沙
  •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唐·郑鏦 邯郸侠少年
  • 遥知一炬绝河津,生缚青宜不动尘。宋·黄庭坚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其四
  • 卷帆倚棹浅河津,忆泛长江步步新。宋·苏辙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将至桃园阻浅且风不得进
  • 大形南址直河津,君有茅庐泲水滨。宋·苏颂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 西风书驿到河津,且喜开筒丽句新。宋·宋庠 永兴端明王左丞寄示见训长句因为后答
  • 骊驾飞度天河津,帕中玉屑粮未陈。宋·吴泳 寿梁漕
  • 初辞浑河津,轻舟疾如驾。明·邵宝 与王德华别
  • 潆沙漱鲜泻河津,素绠青筒晓汲新。明·谈高祐 惠泉三首 其二
  • 一时车马咽河津,继世论交意倍亲。明末清初·陈恭尹 送曾韬人太史归晋江省觐
  • 盂兰香食散河津,曾看莲灯出水新。明·王彦泓 悲遣十三章 其十一
  • 落叶下河津,萧萧旅雁宾。明·区大相 舟夜小集 其四
  • 友声相唤出河津,伐桂丁丁向月轮。明·汤显祖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 其二
  •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南北朝·阴铿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
  •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南北朝·沈约 织女赠牵牛诗
  • 投钱积石水,敛辔交河津。南北朝·陈叔宝 陇头
  • 誓将(一作此时)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唐·高适 秋胡行(一作鲁秋胡)
  • 濯足北河津,弭节蓬莱山。元末明初·刘基 升天行
  • 学真龟台馆,擢秀牛河津。明·袁华 游仙词(寿铁崖先生)
  • 瑶池津
     
    华池津
     
    咸池津
     
    上池津
     
    洿池津
     
    玉池津
     
    天池津
     
    立池津
  • 奈何灵仙骨,锹(一作敛)翮瑶池津。唐·许景先 徵君宅(今祇洹寺是)
  • 归来有馀叹,三咽华池津宋·张森 仙华重午
  • 晞发九旸城,濯足咸池津。明·王称 游仙曲为张真人羽化而作 其三
  • 老退休贪太仓腐,清虚聊咽上池津。宋·刘克庄 即事二首 其二
  • 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唐·杜甫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 年衰渐涸玉池津,拟丐明窗一匕尘。宋·刘子翚 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谋之语原仲和章意似未平也再次原韵
  • 采铅天池津,饮醁桃花湾。元·李泂 留别金门知己
  • 嵌空寻尺立池津,池北池南孰可邻。宋·韦骧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五 小山
  • 饮牛津
     
    斗牛津
     
    牵牛津
     
    限牛津
     
    上牛津
  • 棹寻闻犬洞,槎入饮牛津唐·韩偓 无题 其二
  • 夜看双龙光,南出斗牛津。清·丘逢甲 前诗多见和者,所怀未尽,复次前韵
  • 云惨昆明池,风激牵牛津。明·黄省曾 李夫人歌一首
  • 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宋·刘筠 前槛十二韵
  • 梦游非有待,随意上牛津清·黄文仪 閒居杂咏 其七
  • 合龙津
     
    接龙津
     
    出龙津
     
    跃龙津
     
    近龙津
     
    黑龙津
     
    动龙津
     
    饮龙津
     
    暗龙津
     
    照龙津
     
    到龙津
     
    过龙津
     
    是龙津
     
    阻龙津
     
    伏龙津
     
    又龙津
     
    带龙津
     
    泛龙津
     
    有龙津
     
    涸龙津
     
    集龙津
     
    渡龙津
     
    上龙津
     
    在龙津
     
    落龙津
     
    宴龙津
     
    析龙津
     
    覆龙津
     
    跨龙津
     
    九龙津
     
    化龙津
     
    属龙津
     
    如龙津
     
    榜龙津
     
    得龙津
     
    探龙津
     
    积龙津
     
    达龙津
     
    濯龙津
     
    谪龙津
     
    望龙津
     
    发龙津
  • 中垒说堪雠虎观,司空佩已合龙津。明·佘翔 赠巫维祯太学
  • 彩凤箫声彻晓闻,宫墙烟柳接龙津。元·王恽 西苑怀古和刘怀州景融韵
  • 不犯清波垂钓处,卧龙随手出龙津。元·耶律楚材 用昭禅师韵二首 其一
  • 乍向鱼洲排雁塔,更看虎阜跃龙津。宋·何万选 创建魁星阁
  • 从游过水殿,凝跸近龙津。宋·夏竦 赏花钓鱼应制
  • 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唐·蒋防 春风扇微和(一作公乘亿诗)
  • 照夜藜光浮蠹简,冲星剑气动龙津。元末明初·蓝智 赠镏彦炳典签从军南剑
  • 始飞鸣凤岭,还洒饮龙津。唐·赵志集 秋日在县望雨仰赠郑司马
  • 丹崖盘鸟道,黑水暗龙津。清·董闇 岁杪送青来游滇
  • 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长得照龙津。宋·陈执中 御沟柳
  •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唐·李商隐 春日寄怀
  • 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唐·鲍溶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
  • 垂白穷居野水滨,祇疑秋水是龙津。元·耶律铸 秋日行次池上戏赠钓者
  •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明·史谨 襄口阻风
  • 凭栏莫长啸,波荡伏龙津。明·文震孟 过石梅
  • 浙水相逢情转亲,凤台分袂又龙津。明·黄佐 送黄佥宪之江右
  • 红芳随马翼,绿水带龙津。明·黄佐 罗浮道中
  • 天语谆温颁凤敕,云帆缥缈泛龙津。明·薛瑄 送邹都宪巡抚吴浙
  • 雾散海门无鳄渚,星寒瑞色有龙津。明·释今无 寿万肃庵宪使
  • 灵蛇收鲤眼,宝剑涸龙津。明·释今无 相江叹 其九
  • 暄风芍药时,候者集龙津。明·杨士奇 送少师杨公归建安
  • 清吹催人离凤阙,断云牵恨渡龙津。明·钟芳 送邓子几之南都刑部主事
  • 青云露如掌,策骑上龙津。宋·白玉蟾 赠谭倚
  • 延平剑合在龙津。近现代末当代初·喻蘅 浣溪沙
  • 风递清香随凤辇,波涵倒影落龙津。宋·杨亿 后苑赏花应制
  • 文帝宠深陪雉尾,武皇恩厚龙津唐·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平泉)
  • 高门傥无隔,向与析龙津。唐·朱均 贻常夷诗
  •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唐·杜荀鹤 御沟柳
  • 不是巢兵烧毁后,至今犹复跨龙津。唐·郏滂 龙津桥
  •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唐·崔颢 上巳
  • 莫怪马卿题姓字,终朝云雨化龙津。唐·翁洮 春日题航头桥
  • 关洛萧条南渡日,龟山往事属龙津。宋·黄干 代王维谨挽李察院二首 其一
  • 参军爱客主坛坫,二泉觞咏如龙津。清·徐宝善 辟疆古园歌
  • 海鹤异时参杏燕,乘轩笑指榜龙津清·章甫 门人施钰入泮
  •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宋·陈襄 马筱潭报雨
  • 非是虚传经岁月,自缘无识探龙津宋·赵炅 逍遥咏 其十五
  • 瑞看雪色积龙津,需雅含韶介祉新。清·弘历 重华宫曲宴内廷大学士翰林联句咏玉盘并成是什 其二
  • 乔迁君已达龙津,市宅凭谁可卜邻。当代·张月宇 寄秦明王
  • 何当濯龙津,归拥云台仗。宋·程俱 泛舟鉴湖同赵来叔子泰赵叔问联句
  • 今我谪龙津,管库素所晓。宋·李纲 韩贾
  • 郁葱佳气望龙津,仙榜标名雨泽新。明·韩日缵 放榜
  • 朝旦发龙津,暮栖依瑞洪。明·李梦阳 广狱成还南昌候子十首 其五
  • 已津津
     
    味津津
     
    常津津
     
    犹津津
     
    颜津津
     
    尚津津
     
    复津津
     
    水津津
     
    更津津
     
    口津津
     
    雨津津
     
    蔼津津
     
    渐津津
     
    说津津
     
    话津津
     
    绿津津
     
    对津津
     
    露津津
     
    润津津
     
    觉津津
     
    政津津
     
    弥津津
     
    自津津
     
    鸟津津
     
    海津津
     
    谈津津
     
    当津津
     
    玉津津
     
    浮津津
     
    见津津
     
    竹津津
     
    华津津
     
    春津津
     
    现津津
     
    日津津
     
    何津津
     
    徒津津
     
    言津津
     
    喜津津
     
    流津津
     
    亦津津
     
    每津津
     
    殊津津
     
    煖津津
     
    湿津津
  • 柳边春信动,眉目已津津。宋·孙觌 龟潭道中
  • 出岫閒云归缓缓,在山泉水味津津。近现代·谢冶盦 赠陈毓瑞诗四首 其一
  • 遥知议论到佳处,眉间喜气常津津。宋·欧阳澈 古诗寄游良臣兼简陈国镇
  • 惟公真龙种,眉宇犹津津。宋·曾协 送赵有翼通守吴兴
  • 想当闻此约,喜见颜津津。宋·冯时行 再和
  • 龙湫吾老矣,说著尚津津。明·徐渭 雨后观南镇雨瀑(西南者濑瀑更雄)
  • 万物已枯槁,生意复津津。原德 和陶诗 饮酒诗二十首 其二十(明·李贤
  • 雨后西山气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宋·吴芾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六
  • 倾盖相逢尽故人,如君喜色更津津。宋·宋伯仁 简如皋赵买盐
  • 如何一代贤,亦复口津津。清·张印 读阮云台先生西洋米到纪事诗有感
  • 泮水紫芹云霭霭,圜扉碧草雨津津。明·张弼 寄陈仲智太守
  • 兴言望东菑,良苗蔼津津。元·黄溍 东园晚归
  • 乾坤至味乃在此,黄金萌蘖渐津津。明·张弼 先春歌
  • 扶老携童送海滨,不堪情事说津津。清·周凯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 其六
  • 还来应就菊,杯酒话津津。清·沈梧 用少陵寄李白二十韵留别李少府白倩
  • 涂山青历历,濠水绿津津。明·王恭 奉赋闽藩参政凤阳张公忠孝堂
  • 花心向默默,柳眼对津津。汝学 春寒(明·王佐
  • 酒发旧醅春滟滟,果尝新摘露津津。明·程敏政 游锦衣章千户彦广园亭 其一
  • 定知晴日暖,万物润津津。清·弘历 霜
  • 一杯才仰饮,五内觉津津。明·释今无 与胡潜夫乞药戏赠
  • 七日逢人十日春,无端生意政津津。明·邵宝 人日
  • 二陈跋语差可玩,文家待诏弥津津。明·胡应麟 颜鲁公祭侄草歌
  • 兹山岂遥远,烟容自津津。明·郑善夫 少谷山杂兴
  • 各自芬芳花默默,两相呼唤鸟津津(春游)宋·吴璋 句 其一
  • 跧迹青纶木不春,洗君眉宇海津津。宋·刘弇 次韵酬张商佐
  • 付与世间好事者,茶馀酒后谈津津。近现代·冯振 答柱尊
  • 而间事垦掘,泉眼当津津。宋·张镃 癸卯立秋后一日凿井竹间
  • 老僧眉最白,寒锁玉津津。宋·释居简 立春前三日雪
  • 一池各有一眉新,眉间喜气浮津津。宋·释居简 仁寿敬行可开两池曰双照
  • 自是高怀元落落,向来喜色见津津。宋·曾协 和史志道侍郎 其一
  • 溜脂松濯濯,凝粉竹津津。宋·曾丰 书张必达诗词卷首
  • 漱琼咽玉诗清新,盐我肥水华津津。元·张渥 题了堂上人鍊雪轩
  • 银蜍濯海秋旦旦,淑气鬯物春津津。元·张仲深 送危太朴检讨还京
  • 更有灵康是知己,新泉为我现津津宋·颜度 题康济泉(在灵康庙后)
  • 似闻归赋后,喜气日津津。宋·虞俦 和林卿盘隐诗 其一
  • 和气何盎盎,喜色何津津。宋末元初·牟巘 和德清曹鲁郊七十一吟
  • 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 其一
  • 问名嗒然笑,再问言津津。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磺溪三高士诗 其三 隐者林先生
  • 春风满面喜津津,纵有嗔拳不忍嗔。宋·刘克庄 留山间种艺十绝 其八 笑花
  • 齿牙不觉流津津,比似投醪同饮醇。宋·王安上 句 其三
  • 此行许老亦津津,连夜催将雪树春。宋·方岳 陪汪少卿游紫阳次梁倅韵
  • 南丰每见每津津,茧纸松煤幻好春。宋·杨万里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八
  • 眉宇殊津津,襟期洞无窒。宋·刘弇 赠善欢禅师(有引)
  • 贵妃花汗煖津津,侍女交来鼓扇频。明·黄省曾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四
  • 满身云影湿津津,何用能空冀北群。明·杨士奇 题马 其一
  • 水满津
     
    花满津
     
    月满津
     
    雨满津
     
    翠满津
     
    烟满津
  • 喜有山围郭,仍怜水满津。宋·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蒙问敝邑山水之景,见索新诗,重意之辱,谨吟二百字上寄
  • 洞庭湖西芳草新,武陵溪南花满津。明·李东阳 题画送武陵杨处士
  • 苍苍树色云连郭,寂寂江声月满津。明·皇甫汸 先春一日金坛道中
  • 柳岸沙侵月,江云雨满津。近现代·章以荣 送表兄洁人赴陜
  • 酉水辰山翠满津,解冠从此乐馀春。明·区元晋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其一
  • 东郊美人迎新春,春光茫茫烟满津。明·陈琏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 其一 正月
  • 河之津
     
    江之津
     
    月之津
  • 洁妇怀明义,从泛河之津。唐·乔知之 定情篇
  • 篮舆复联翩,去指江之津。宋·李处权 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 白水月之津,一饮饥渴除。明·汤显祖 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 问渔津
     
    闭渔津
     
    旧渔津
  • 江水攒流活活春,桃花浪里问渔津。明·何吾驺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 其二
  • 梅树一堤通处士,桃花双板闭渔津。明·徐渭 莫老至聋矣
  • 认得白沙诗句好,刘郎莫问旧渔津。明末清初·王夫之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十九
  • 何处津
     
    处处津
     
    几处津
     
    折处津
  • 兀兀中流坐,茫茫何处津。明·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十七
  • 杖履难重遇,桃花处处津。明末清初·吴嘉纪 挽王秀才斌
  • 迢迢云梦千馀里,惨惨风涛几处津。明·张弼 书字卷后寄江西陈佥宪
  • 忌秽栽时土,尝甜折处津。唐·孙鲂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 别有津
     
    梦有津
     
    海有津
     
    水有津
     
    渡有津
     
    似有津
     
    未有津
     
    去有津
     
    实有津
     
    蚌有津
     
    河有津
     
    岂有津
     
    又有津
     
    江有津
     
    合有津
  • 不信幽源里,桃花别有津。明·李云龙 雨过
  • 昔别天无语,重逢梦有津。当代·秦鸿 薄暮步至大境阁数度揖别莼客处也恰接具区生手机短信乃告以昨夜晤莼客把茗诵后山百年能几见句旋口占一首遥寄
  • 随天行止乐天真,岭有舟航海有津。明·张弼 送祁大参左迁石阡守和韵
  • 上山山有颠,涉水水有津。明·程本立 九我堂为王彦麟赋
  • 城险瞻维石,江深渡有津。明·邵宝 送秦国瞻赴应天判
  • 树密堪移席,林深似有津。明·李孙宸 游定国公园 其一
  • 此事真无价,吾行未有津。明·张煌言 客有谈故园花事者,感而有赋(乙未)
  • 迢递长干去有津。近现代末当代初·喻蘅 鹧鸪天·戊子1948冬赠荣远四首 其二
  • 天衢自兹亨,要路实有津。宋·刘攽 献欧阳永叔
  • 楚波漾楫萍如日,淮月开舲蚌有津。宋·欧阳修 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
  • 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宋·赵蕃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其三
  • 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明·祝允明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二
  • 咫尺桃源又有津,桑麻鸡犬自成春。清·蔡见先 避居公馆庄感作
  • 归来赋成《江有津》,茫茫海内皆风尘。明·邵宝 羲皇谣
  • 东去蓬瀛合有津,若为风雨动经旬。明·王守仁 答朱汝德用韵
  • 与万津
     
    更万津
  • 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唐·纪唐夫 送温庭筠尉方城
  • 极目思乡国,千山更万津。宋·朱淑真 寄大人二首 其二
  • 沆瀣津
  • 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唐·薛能 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
  • 出云津
     
    上云津
     
    问云津
     
    避云津
     
    迷云津
     
    隔云津
     
    寒云津
     
    候云津
     
    白云津
     
    水云津
     
    暗云津
     
    即云津
     
    看云津
     
    接云津
     
    望云津
     
    咽云津
     
    逼云津
     
    掩云津
     
    青云津
     
    跃云津
     
    碧云津
     
    阻云津
     
    在云津
     
    号云津
     
    是云津
     
    暝云津
     
    泛云津
  • 驷马同荣归蜀道,二龙齐跃出云津。宋·韩琦 张唐卿状元通判陜府
  • 舍予在泥辙飘迹云津唐·孟郊 赠李观(自注:观初登第)
  • 子馆于予恰九春,临分更欲问云津。宋·吴泳 送范仁叟解褐西归并简定叟
  • 五月南风凝雪甸,四时飞鸟避云津。元末明初·王翰 盐池晓望
  • 何如锦鳞三月春,桃花浪暖迷云津。明·刘珝 大鱼图
  • 王程还此别,回首隔云津。明·孙承恩 螺川与杜元吉话旧二首 其一
  • 迟迟白下棹,黯黯寒云津。明·徐繗 送淳甫重往白下
  • 筇竹高低逢玉案,滇人老幼候云津。明·释函是 秋日送李廷标赴云南郡丞
  • 马回红雨路,舟泛白云津。明·杨言 途中感知
  • 近已攀龙霄汉上,梦魂犹恋水云津。明·柯潜 题方廷献西轩
  • 轻烟笼野色,芳草暗云津。明·范嵩 送刘同寅士凤乃叔还永丰 其二
  • 校书天禄阁,才子即云津。宋·杨万里 送周彦敷通判之官临川
  • 忆锁南宫会友文,天梯相摄看云津。宋·李公麟 和邓慎思己未年春与伯时校试南宫同年被命者六人今兹西馆唯同伯时一人而已因书奉呈
  • 夜按双娃禁曲新,东西箫鼓接云津。唐·许浑 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唐·皎然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
  • 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宋·文同 谢人寄蒙顶新茶
  • 梅花馨,雪花明,仙霞直上逼云津。宋·王迈 黄君任景伊西上
  • 秋老江城起戍尘,山收西日掩云津。宋·董嗣杲 思归
  • 茑萝尔微汇,愿乞青云津。宋·蒲寿宬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
  • 数载青灯同砚席,一朝朱鬣跃云津。清·曹柱林 月下感怀即贺讷甫弟初第
  • 舞态戏拖红袖影,歌声唱渡碧云津。清·章甫 叠元夕即景韵
  • 相望江村远,清梦阻云津。宋·林正 寄赤城叶学正
  • 荀氏八龙谁最著,慈明头角在云津。宋·姜特立 次韵黄司理
  • 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明·杨爵 题云津书屋
  • 西江何处是云津,分得匡庐白鹿春。明·林光 题云津书院为刘敔县博
  • 夕阳西坠暝云津,簇立东风唤渡频。明·谢天与 龙津晚渡
  •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明·杨慎 滇海曲 其十
  • 柳映津
     
    密映津
  • 素潦沙成岸,苍条柳映津。宋·宋庠 临秋三首 其二
  • 松叶疏开岭,桃花密映津。唐·刘方平 寄陇右严判官
  • 问其津
     
    窥其津
     
    迷其津
     
    泛其津
     
    涉其津
     
    得其津
     
    游其津
     
    知其津
     
    据其津
  • 东南风正暖,安用问其津。当代·秦鸿 己丑元日
  • 后人罕知学,莫复窥其津。金末元初·段成己 赠呼延长原
  • 仙人不可期,求者迷其津。明·王渐逵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五
  • 我欲去安排,庶几泛其津。清·弘历 读韩诗
  • 探讨虽已久,未能涉其津。明·李学一 初入词林自述
  • 宛在一泓春水新,乐天先我得其津。清·弘历 池上居漫作 其一
  •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宋·车若水 偶书呈雪溪葛守正
  • 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元·吴海 送傅德谦还临川
  • 二子骑箕上天去,遗编凭谁据其津?元·郑元祐 相地余君祥赠言卷
  • 在剑津
     
    入剑津
     
    是剑津
     
    照剑津
     
    返剑津
     
    牧剑津
     
    又剑津
     
    到剑津
     
    满剑津
     
    想剑津
     
    溢剑津
     
    度剑津
     
    出剑津
     
    化剑津
     
    上剑津
  • 不脱吴钩赠,君家在剑津。明·徐熥 赠黄君甫山人
  • 佐乘临漳浦,褰帷入剑津。元·黄镇成 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
  • 罗浮正与东瓯接,咫尺天南是剑津。明·祁政 岭南春色为林司训之子题
  • 黑裘尚可敌风尘,片月珠江照剑津。明·释今无 送陈季长与其郎君归闽 其二
  • 鹤飞尚儗归华表,龙跃何年返剑津。明·李孙宸 哭黄逢一
  • 甫尔丞农扈,翩然牧剑津。宋·杨万里 送陈行之寺丞出守南剑二首 其一
  • 一笑相看又剑津(前)近现代·卢前 浣溪沙 二月将之闽侯,道出延平,胡子健中与前生长金陵,为总角交,渝城别后,始相见于此。治具道故,悲喜交并,灯下联吟,率成三解 其一
  • 悠悠千骑溪南路,今日荣誇到剑津。宋·黄裳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一
  • 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期满剑津。宋·黄裳 偶感
  • 别驾歌章水,甘棠想剑津。宋·楼钥 朱南剑挽词 其一
  • 三年政化被生民,甘雨祥风溢剑津。宋·罗从彦 送南剑王守归 其一
  • 淳熙又贡第三春,驿骑新驰度剑津。宋·周必大 邦衡侍郎留金陵再用津字韵赋诗谢送赐茗复以丙申小春四銙寄赠(乙未)
  • 揽辔咨询出剑津,飘飘锦服拂芳尘。明·林鸿 送李通守归镡上 其一
  • 梦笔山连化剑津,两乡人看锦衣新。宋·杨亿 陈太博知建州
  • 一棹夷犹上剑津,烟霞楼观可栖身。元末明初·陈亮 代送林童子恩荣学道之延平
  • 上玉津
     
    泛玉津
     
    涌玉津
     
    达玉津
     
    漱玉津
     
    延玉津
     
    之玉津
     
    俯玉津
     
    度玉津
     
    出玉津
     
    开玉津
     
    到玉津
     
    灿玉津
     
    跨玉津
     
    点玉津
     
    道玉津
     
    会玉津
     
    引玉津
     
    落玉津
     
    味玉津
     
    问玉津
     
    生玉津
     
    步玉津
     
    去玉津
     
    迟玉津
     
    入玉津
     
    满玉津
     
    傍玉津
     
    望玉津
     
    过玉津
     
    吐玉津
     
    与玉津
     
    宴玉津
     
    戏玉津
     
    是玉津
     
    碧玉津
     
    白玉津
     
    向玉津
  • 莫惜离歌醉,曾闻上玉津宋·俞纯父 流花亭
  • 涨波澄镜漾风沦,一叶兰舟泛玉津。清·弘历 雨歇 其三
  • 年芳璧月自重轮,万道金光涌玉津。明·邓云霄 京华元夕诗 其十二
  • 仗马排芳岸,游龙达玉津。清·弘历 晚秋瀛台即景 其一
  • 若非沆瀣流金液,定是昆崙漱玉津。明·胡奎 赠医士长律十首 其一 上池
  • 灵贶夺瑶息,隽命延玉津。清·姚燮 清虚真人降南岳魏夫人宅作歌
  • 蓓蕾数点春,我巳见其映雪千树之玉津。明·朱升 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 散趾遵萝径,张筵俯玉津。明·黄省曾 玉泉寺一首
  • 傍晚辉苍岸,随风度玉津。清·弘历 萤
  • 千秋愿作田田叶,双捧蛾眉出玉津。明末清初·屈大均 华阴二莲歌 其二
  • 二月镜湖春,桃花开玉津。明末清初·屈大均 渌水曲
  • 碧霭凝金瓦,沧波到玉津。明·蔡羽 公事后禁门三首 其三
  • 西舂返照明银烛,东壁腾辉灿玉津。清·弘历 上元于赵北口行宫同扈跸儒臣咏冰嬉联句
  • 辇路通瑶岛,天河跨玉津。明·金幼孜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 其五
  • 绿云红雨日逡巡,又见杨花点玉津。清·弘历 柳絮五首 其一
  • 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清·弘历 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一 正大光明
  • 何异登瀛岛,空传会玉津。清·弘历 赐宴后憩流杯亭集臣工四十五人联句用十一真韵
  • 风光骀荡属芳晨,羽爵临流引玉津。明·欧大任 上巳同社中诸公粤江上修褉
  • 千枝蜡凤燃银树,百道星虹落玉津。清·弘历 万树园观灯火
  • 会仙亭下凉如水,一碗山茶味玉津。近现代·张采庵 罗浮五绝句 其一
  • 归棹荷花里,从谁问玉津。宋·李处权 见怀
  • 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宋·王纲 诗赠富乐山海公长老
  • 怀中黄敕墨犹新,曾尾群贤步玉津。宋·方蒙仲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其六十五
  •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唐·晁衡 衔命还国作(《品汇》作胡衡)
  • 湛剑留犀槛,欧刀迟玉津。清·彭绍宗 偶成 其二
  • 半攲倒景薰沈水,径引春风入玉津。元·耶律铸 玉津头
  • 探春人喜报来频,春色看看满玉津。元·耶律铸 侯家
  • 晚晴依旧山光好,稳稳移舟傍玉津。宋·虞俦 送邓舍人将漕西淮用舍人坐上诗韵 其二
  • 落花(3)含泪飘金谷(4),芳魄凝眸望玉津(5)清末近现代初·费墨娟 咏绿珠(1)
  • 玻瓈江上送残春,叠鼓催帆过玉津宋·陆游 舟过玉津
  • 玄雾横金阙,丹英吐玉津。宋·陈淳祖 海门
  • 阴云如羃失重闉,遑问金明与玉津?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次韵澹庵新正见怀(丙寅,一九二六)
  • 曾听仙韶宴玉津,岂知金弹忽危身。宋·刘克庄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三
  • 拨剌文鳞戏玉津,清和景物一番新。清·弘历 三月晦日作 其四
  • 双阙傍边是玉津,禁园花柳一时新。宋·周紫芝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 其十二
  • 水碧天临碧玉津,上无纤翳下无尘。元·耶律铸 翌日渡东陷河
  • 涓涓漱纳白玉津,鍊以真元纳之骨。宋·张耒 再寄
  • 辍轭停梭向玉津,一年一渡一番新。明·张萱 庚申巧夕遇雨 其二
  • 濯芳津
     
    满芳津
     
    落芳津
     
    含芳津
     
    撷芳津
     
    向芳津
     
    贻芳津
     
    认芳津
     
    逐芳津
     
    咽芳津
     
    垂芳津
     
    储芳津
     
    溢芳津
     
    无芳津
     
    望芳津
     
    引芳津
     
    饮芳津
     
    渺芳津
     
    问芳津
     
    临芳津
     
    洒芳津
     
    染芳津
     
    润芳津
     
    愧芳津
  • 悬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唐·孟郊 寒溪 其八
  • 一任汉南飞絮尽,肯教萍碎满芳津。当代·陈永正 杨柳枝 其一
  • 几处寒烟争暖树,三分红雨落芳津。当代·添雪斋 柳
  •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金末元初·元好问 送诗人李正甫
  • 偶过兰若里,一笑撷芳津清·全祖望 法螺庵采莼柬茶坞
  • 一曲沧浪持赠我,朗吟烟艇向芳津。明·释今邡 酬文公和韵
  • 习字当消夏,古则贻芳津。清·弘历 模帖
  • 象岭桃花几度春,却从流水认芳津。明·李之世 赠张逸人
  • 细草无人绿自匀,野花随意逐芳津。明·姚祚瑞 春闺 其二
  • 无可奈何□爱惜,少偷金蕊咽芳津。宋·宋白 牡丹诗十首 其一
  • 青畴隐遥坝,弱柳垂芳津。宋·田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二 二日出城
  • 闽山苍翠倚高旻,地灵气淑储芳津。宋·刘才邵 方景南出示馆中诸公唱和分茶诗次韵
  •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宋·苏轼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并引 其二
  • 又若夏苦热,燋卷芳津唐·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临流纷百念,难遣望芳津。当代·陈永正 丁未上巳东湖四首 其三
  • 柳虚禳沴气,梅实引芳津唐·韩偓 无题 其一
  • 大牛隐重坡,小牛饮芳津。元·周权 牧童词
  • 一湖春水,烟树渺芳津。清·顾太清 满庭芳 雨中过含芳园,谒筠邻主人
  • 桃花何处问芳津。清末近现代初·俞陛云 浣溪沙 其一
  • 蘸影临芳津,意与花俱新。清·弘历 春晓
  •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唐·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 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南北朝·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
  • 小妇独无事,红黛润芳津南北朝·萧统 三妇艳
  • 销红迷远路,洗绿愧芳津。明·郭之奇 取桃花一枝插瓶酬以二十韵
  • 倚长津
     
    渡长津
     
    济长津
     
    发长津
     
    瞰长津
     
    泛长津
     
    蔽长津
     
    蓦长津
     
    涉长津
     
    控长津
     
    起长津
     
    来长津
     
    下长津
     
    是长津
     
    影长津
     
    绕长津
     
    映长津
     
    过长津
     
    夹长津
     
    尽长津
     
    度长津
     
    循长津
     
    守长津
     
    杳长津
     
    跨长津
  • 积水架三峡,浮龙倚长津(一作输囷)唐·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
  • 千山明夕照,孤棹渡长津。唐·李中 献乔侍郎
  • 李泌当年一献身,岂无高楫济长津。明·张诩 赠王司谏文哲奉使北还兼柬吴世美司谏
  • 饬徒临迥陌,振楫发长津。元末明初·戴良 使客还自建昌
  • 眠柳瞰长津。明·黎景义 春郊
  • 病兼吟落叶,愁复泛长津。明·黎民表 别黄幼章南归
  • 朱桁撤单舶,青袍蔽长津。清·毛奇龄 读史诗
  • 一声喧小海,两桨蓦长津。明·杨嗣昌 饮龙君御先生㶏园赋谢短章兼致莼菜
  • 迢迢踰大河,渺渺涉长津。明·金幼孜 赠杨景衡致仕还永嘉(时为福建参政)
  • 当年食溱洧,此地控长津。宋·宋祁 废郑河
  • 凉飙拂脩竹,暮霭起长津。宋·吴奎 泛照湖游天章 其二
  • 道人鹤氅乌纱巾,引我举棹来长津。宋·韦骧 武夷游仙咏
  • 故岁官还势亦勤,飘然单舸下长津。宋·韦骧 忆江上
  • 不独汉朝今亦有,金鞍山下是长津。唐·张文彻 龙泉神剑歌
  •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隋末唐初·李世民 赋得樱桃(春字韵)
  • 遵涂还盛府,行舫绕长津。唐·韦应物 送陆侍御还越
  • 七星横巨浸,半月映长津。宋·丁谓 桥
  • 不信高情疏僻地,已闻胜侣过长津。当代·李映斌 初夏日幻庐金水二兄来信阳草成一首先呈
  • 孟夏桑叶肥,秾阴(一作濛濛)夹长津。唐·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一
  • 久雨无书致睦邻,坦途非邈尽长津。宋·韩琦 次韵酬滑州梅龙图惠酒
  • 遥汀横薄暮,独鸟度长津。宋·陈与义 晚晴野望
  • 理棹循长津,三里一微曲。清·姚燮 移风闸
  • 蛟鳄守长津,未容轻觇矕。当代·陈永正 杂诗 其三
  • 隔洞杳长津,桃花岁岁新。明·张诩 桃洞
  • 连延过绝涧,迢递跨长津南北朝·萧若静 石桥诗
  • 度远津
     
    渡远津
     
    下远津
     
    落远津
     
    涉远津
     
    行远津
     
    吹远津
     
    怅远津
     
    溯远津
     
    沉远津
     
    接远津
     
    隔远津
     
    俱远津
     
    注远津
     
    扣远津
     
    别远津
  • 鹧鸪飞尽一洲绩,帆带秋云度远津。明·高启 秋江晚渡图
  • 花含晓雾垂香泪,帆带春阴渡远津。明·华德 别友
  • 白鸥片片风湍急,捩柁冲星下远津。明·严嵩 至日信州怀寄汪石潭宗伯 其二
  • 夷陵城边江水浑,无数轻帆落远津。明·何景明 夷陵
  • 轻车度漠沙月出,似泛虚舟涉远津。清·陈庭学 格子烟墩
  • 长风荡天末,流水行远津。明·王绅 怀郑叔度二首 其一
  • 清曦升木末,长风吹远津。明·孙一元 靖江西浦与殷近夫别
  • 香消琥珀寒孤枕,月暗蘼芜怅远津。明·区怀年 思妾行
  • 光射海门接近观,气连岷山溯远津。清·弘历 江月
  • 东风吹面且须醉,坐送斜阳沉远津。明·李濂 己酉游春
  • 鄂城遥对黄州岸,灯影长堤接远津。近现代·朱帆 鹧鸪天 月夜江头漫步
  • 乱水藏幽径,高原隔远津。唐·许棠 题张乔升平里居
  • 何以开(一作慰)我悲,泛舟俱远津。唐·杜甫 八哀诗 其四 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 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宋·韩琦 和曼卿学士明河
  • 走马胡天扣远津,无垠牧草绿初匀。当代·周燕婷 鹧鸪天 蒙古大草原纵马试为豪语
  • 正月孤帆别远津,秋风林下忽沾巾。明·王恭 早秋怀林良箴因忆东峰诸上人
  • 漱玄津
     
    渡玄津
     
    钓玄津
     
    觅玄津
     
    是玄津
     
    示玄津
     
    下玄津
     
    通玄津
     
    昧玄津
     
    和玄津
     
    希玄津
     
    道玄津
     
    戏玄津
     
    向玄津
  • 彫谈筌奥旨,妙辩漱玄津。唐·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
  • 东华题贝叶,西竺渡玄津。明·何其伟 读内典客示宠儿阳儿
  • 倦游思卧海,垂老钓玄津。明·宋登春 远游
  • 肯邀笙鹤侣,共尔觅玄津。明·宋登春 春还海上因赠嘉定王山人
  • 荣名终白首,澹泊是玄津。明·邓云霄 浮邱漫兴次李烟客韵四首 其四
  • 弹琴通至意,挥麈示玄津。明·乌斯道 默斋诗五十韵为黄仁则赋
  • 一呼群籁寂,片月下玄津。明·吕时臣 净因寺
  • 所以高明仗忠信,济川有术通玄津。明·郑廷鹄 中流自在图歌为谭次川年兄题
  • 瞽俗昧玄津,至人示灵迹。元·袁易 登开元寺阁观浮海石佛
  • 餐吸沆瀣和玄津,酝酿藻思诗清温。明·孙承恩 观梅行次答富春山
  • 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魏晋·支遁 咏怀诗五首 其五
  • 傥能踵留辙,为子道玄津南北朝·陶弘景 告游篇
  • 真官戏玄津,与物无凝滞。隋·马明生 临去箸诗三首 其二
  • 焉得王子乔,相携向玄津。明·黄省曾 吴趋行一首
  • 桃叶津
     
    枫叶津
     
    柳叶津
  • 欲得千金倩,还渠桃叶津。明·徐渭 赋得梨花一枝春带雨
  • 寂寂凌江寺,萧萧枫叶津。明·释函是 病留凌江寺
  • 海鲲冲破桃花浪,辽鹤归寻柳叶津。近现代·薛青萍 并门杂诗 其四
  • 问楚津
     
    过楚津
     
    发楚津
     
    访楚津
     
    拂楚津
     
    涉楚津
     
    与楚津
     
    望楚津
  • 忽闻蓟北吟庄调,又向江南问楚津。明·霍与瑕 赠别 其二
  • 车马东门别,扬帆过楚津唐·无可 送韩校书赴江西
  • 去岁趋燕路,今晨发楚津。宋·文天祥 感怀
  • 我攀楚山访楚津。当代·张海鸥 当涂行
  • 扁舟绕过西陵峡,细雨轻帆拂楚津。清·黄茂阑 陪严进士潜庵林文学竹溪同探虾蟆培试第四泉即送其入峡
  • 褰裳涉楚津,谅敢为栖栖。明·霍韬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 其九
  • 越峤迢迢与楚津,行行如梦半虚真。明·张天赋 寄覆泉州安溪年兄詹晴溪 其二
  •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南北朝·萧绎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
共464,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