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共122,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 罹祸殃
     
    免祸殃
     
    逃祸殃
     
    召祸殃
     
    畏祸殃
     
    生祸殃
     
    总祸殃
     
    此祸殃
     
    载祸殃
     
    百祸殃
     
    伏祸殃
     
    降祸殃
     
    忧祸殃
     
    成祸殃
     
    惹祸殃
     
    重祸殃
     
    荡祸殃
     
    受祸殃
     
    兴祸殃
     
    忽祸殃
     
    有祸殃
     
    悔祸殃
     
    遘祸殃
     
    作祸殃
  • 旋知地震出汶江,震波千里及东洋,西川州县皆夷伤,甚者街市无完墙,生民十万罹祸殃。当代·邱登成 戊子汶川地震歌
  • 梓潼大帝号文昌,应庇斯文免祸殃。近现代·何满子 梓潼方昌帝君庙
  • 渔人伸手捉将去,严实亦难逃祸殃。当代·陈振家 又咏龟
  • 尔蜂亦何愚,蓄积召祸殃。明·释函可 采蜜
  • 望夷秦政坏,岭底畏祸殃。宋·陈与义 游秦岩
  • 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隋末唐初·王绩 赠梁公
  •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明·宋讷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其三
  • 谁无骨肉亲,而独此祸殃。明·李东阳 五月十三日山弟亡辰夜间不寐哭而有诗
  • 儒术元迂阔,华裾载祸殃。明·郑善夫 与思道叙别四十八韵
  • 安得恭俭臣,内息百祸殃。清·高心夔 登吴山
  • 到处露肝胆,欢爱伏祸殃。清·戴亨 留赠原长清张明府(张名若谷)稼兰四首 其二
  • 行空投弹如雷发,裂地轰天降祸殃。近现代·谢龙升 再续东望
  • 微生逢揖让,岂复忧祸殃。清·严复 癸丑上巳梁任公褉集万生园,分韵流觞曲水四首 其二
  • 岂不穷欢乐,那知成祸殃。宋·艾性夫 杂兴五首 其二
  • 宿业牵缠惹祸殃。元·尹志平 瑞鹧鸪 与延真观小贾师
  • 半世无蒸湿,于今重祸殃。元·郝经 仪真馆中暑一百韵
  • 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唐·不详 王霸仙坛砖刻
  • 纵有完颜勇,终须受祸殃。宋·贾似道 论项 其二
  • 拍盲枷棒挥将去,匝地普天兴祸殃。宋·释智朋 瞎翁
  •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宋·梅尧臣 梦登河汉(六月二十九日)
  • 不知有祸殃,前路何疾速。唐·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一
  • 骄虏旋闻悔祸殃,小丑何堪距大邦。明·卢龙云 闻宁夏警报
  • 哀哀遘祸殃,乃再居南方。宋·梅尧臣 紫微(据残宋本,万历本、康熙本作薇)(在池州)
  • 为报许居士,家亲作祸殃。宋·释宗杲 偈颂十四首 其十五
  • 免灾殃
     
    灭灾殃
     
    见灾殃
     
    有灾殃
     
    疗灾殃
     
    召灾殃
     
    无灾殃
     
    作灾殃
     
    庇灾殃
     
    成灾殃
     
    息灾殃
     
    怕灾殃
     
    避灾殃
     
    主灾殃
     
    降灾殃
     
    大灾殃
     
    消灾殃
     
    受灾殃
  • 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唐·拾得 诗 其二十七
  • 药成朝大帝,服饵灭灾殃。唐·韩蕴中 火记歌并序 其五
  • 且莫提兵行远路,急行前必有惊惶,不信见灾殃。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二十三 《周易》占候第二十六
  • 百年度一人,妄泄有灾殃。唐·张籍 学仙
  •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清·程先贞 火莲行
  • 富贵不知退,往往召灾殃。清·沈启震 读史 其三
  • 蛮夷不敢欺,四海无灾殃。宋·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时得告之山阳挈家)
  • 但以声名告丑类,从今何敢作灾殃宋·马文斌 诗一首
  • 建侯崇屏翰,选德庇灾殃。宋·吕陶 上韩端明
  • 焉知青云路,转眼成灾殃。宋末元初·陈普 冬华一夜霜
  • 普天除斗诤,匝地息灾殃。元末明初·梵琦 怀净土百韵诗
  • 盲人常兀兀,那肯怕灾殃。唐·拾得 诗 其三十四
  • 备伏兵前有阻,且须审细自商量,移寨避灾殃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二 占虹霓第七
  • 莫问四时并气候,风来后助便无妨,逆面主灾殃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十 风角第二
  • 皇天降灾殃,发自倭人手。清·洪繻 闻斗六一带被燬有感
  • 当有敌兵来打寨,不然疾病大灾殃,营内欲来降。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十六 占鸟第二十二
  • 谓能驱遣毒沴消灾殃,转恶为善回妖祥。元末明初·刘基 题界画金山图
  • 反转杀人三角眼,丛林千古受灾殃宋·释德光 颂古十三首 其十
  • 为民殃
     
    吾民殃
     
    悲民殃
  •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宋·李廌 封禅碑
  • 彼苍岂降割,以重吾民殃唐·张祜 忧旱吟
  • 颦眉忧国难,挥涕悲民殃。明·沈鍊 咏怀三十首(存二十八首) 其十六
  • 反为殃
     
    必为殃
     
    恐为殃
     
    卒为殃
     
    金为殃
     
    人为殃
     
    稍为殃
     
    即为殃
     
    河为殃
     
    以为殃
     
    祇为殃
     
    虎为殃
     
    自为殃
     
    旱为殃
     
    肆为殃
     
    凭为殃
     
    定为殃
     
    解为殃
     
    魃为殃
     
    不为殃
     
    总为殃
     
    非为殃
     
    未为殃
  • 手帕蘑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明·于谦 入京
  • 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宋·邵雍 仁者吟
  • 喜心翻作厌,瑞物恐为殃。宋·薛师鲁 苦雪
  • 劬劳敬克室,反目卒为殃。明·赵完璧 弃妇辞
  • 周畿汉辅久沿革,土囚炎劫金为殃。清·姚燮 洗甗图歌为家明经丈题
  • 我瞻前后思所历,此天为蛊人为殃?当代·卢青山 结网兄邀游北京路古道。道盖考古家掘出,旧貌残存,其早者宋元,近者明清。即其原地,玻璃封盖,以利观览焉
  • 曾闻夏仲月,旱魃稍为殃。清·弘历 两广总督庆复奏报广西太平府地涌泉水灌溉田禾喜而有作
  • 膜拜台吉诸宰桑,其善在此其弊即为殃。清·弘历 伊犁喇嘛行
  • 荆山不能泄,率因河为殃。清·弘历 降旨免济宁鱼台等五州县积欠诗以纪事
  • 灵光山河七十二流注,何汪洋,石塘二百里,域水以为殃。清·吴以諴 观黄淮交汇粮艘竞渡感而有作
  • 起就汉宫三十六,固知无德祇为殃宋·周麟之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九
  • 筠山高极入穹苍,人道虎为殃。唐末宋初·无名氏 筠山虎
  • 偏将赎身由纳马,贱人贵畜自为殃。宋·韦骧 咏唐史 邓景山
  • 雷使巡行遍五方,夹秋不怕旱为殃。宋·吴潜 喜雨二首 其一
  • 依附宜灵寖陆梁,乘人切忌肆为殃。宋·曾丰 社鼠
  • 夜飞能打人,有物凭为殃。宋·舒岳祥 续十虫吟 其五
  • 曲顺定为殃。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五 委任第一
  • 谁知疥癣解为殃,不谓穷彝忽阽陧。明·杨承鲲 北风行
  • 无端申酉魃为殃,两度风涛迅如许。明·张宁 纪事
  • 虹霓不为殃,嘉种满南畴。明·朱浙 禾稼在野人有更生之望喜而赋此 其一
  • 似兹兵寇总为殃,楚些无能慰国殇。明·区怀瑞 官垱鬼哭行
  • 天戒为福非为殃,愿勿徒以虚文禳。宋·王十朋 太白昼见
  • 纵多虐魃未为殃,直使长鲸那暇吸。宋·陈棣 骤雨呈质夫兄
  • 池鱼殃
  • 哀哉城门火,遽遗池鱼殃。元·郑元祐 游鸿禧废寺,听旧僧心敬言
  • 有馀殃
     
    无馀殃
     
    却馀殃
     
    流馀殃
     
    承馀殃
     
    是馀殃
     
    扇馀殃
     
    必馀殃
     
    启馀殃
     
    戒馀殃
  • 自念生来无此望,却忧福过有馀殃。宋·吴芾 加恩进秩有作
  • 暂勤千骑作南伯,要使炎峤无馀殃。宋·王十朋 张安国舍人以南陵鄱阳雨旸不同示诗次韵
  • 明年从大有,连岁却馀殃。明·徐渭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次日迎春)
  • 惜哉龙飞起晋阳,婚风相继流馀殃。明·李昱 狄仁杰谏复庐陵王图
  • 犬豕何足雠,汝自承馀殃。宋·陆游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 其一
  • 司马家儿转首亡,奸欺三叶是馀殃。宋·陈造 读晋史二首 其一
  • 行雨龙公屡易方,魃妖谁敢扇馀殃。宋·吴潜 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 积善必馀庆,积恶必馀殃。唐·王梵志 诗并序 其一一二
  • 靖康发深痛,熙丰启馀殃。宋·黄干 谗人
  • 宣尼戒馀殃,曲逆悔六奇。明·黄淳耀 咏史二十四首 其五
  • 罹咎殃
     
    无咎殃
     
    抵咎殃
  • 始终名利途,慎勿罹咎殃。唐·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
  • 少忍慎眠食,善达无咎殃。明·唐之淳 送贡先生(五十韵)
  • 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唐·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 非天殃
     
    贻天殃
     
    重天殃
     
    罹天殃
     
    是天殃
     
    及天殃
  • 天公广大岂有意,尔自作孽非天殃。宋·张孝祥 月之四日至南陵大雨江边之圩已有没者入鄱阳境中山田乃以无雨为病偶成一章呈王龟龄
  • 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摄养贻天殃。宋·李曾伯 庚申病中作
  • 无耐吏饕甘地恶,何辜民病重天殃。宋·陈元晋 仓檄出惠阳督诸邑捕蝗
  • 河南癸酉罹天殃,早魃为虐农事伤。清·缪烜 悼流民
  • 头向此营皆尽叫,人惊不起是天殃,不免见伤亡。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十四 占鸟第二十二
  • 怠事及天殃,报施随左券。清·陈斌 示仆人邹坤 其二
  • 必致殃
     
    终致殃
     
    复致殃
  • 斯文未丧真成庆,违道以治必致殃。清·弘历 诣阙里瞻拜叠丁丑旧作韵
  • 岂知万国如虞唐,功成不退终致殃。明·周是修 早还乡行
  • 赴召新承宠,遭谗复致殃。元末明初·叶颙 午梦感邯郸旧事
  • 消百殃
     
    降百殃
     
    罚百殃
     
    之百殃
     
    免百殃
     
    翻百殃
     
    来百殃
     
    当百殃
     
    罹百殃
  • 鸡心小切紫花碎,灰叶佐助消百殃。宋·郑刚中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自注:上声)藤叶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口然后槟榔继进所吐津到地如血唇齿颊舌皆红初见甚骇而土人自若无贵贱老幼男女行坐咀嚼谓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于风俗珍贵凡姻亲之结好宾客之款集包苴之请托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余始至或劝食之槟榔未入口而灰汁藤浆隘其咽嗽濯踰时未能清赋此长韵
  • 太平虽日久,恣暴降百殃。元·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
  • 小人悖理义,鬼神罚百殃。明·陶安 寓意 其一 鸦(讽为善也)
  •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明·郭之奇 五月十三□□去廉因作廉□逃一篇且愿有事于廉者瞻前顾后相留意于斯言 乐府
  • 聊缓须臾景,冀以免百殃。清·王家枚 班倢伃求共养太后长信宫
  •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宋·庞谦孺 古诗 其一
  • 吾闻高盖人,专宠来百殃。宋·刘攽 椿下独坐
  • 行道遭三伏,流年当百殃。宋·郭印 林下避暑
  • 悯予不遘罹百殃,佳人贻我羽葆缨。魏晋·傅玄 拟四愁诗四首(并序○以下七言) 其四
  • 鱼鳖殃
  • 遥望鲸鲵窟,还忧鱼鳖殃。明·汪彦 与沈源美杜言登候涛山观海六十韵
  • 后世殃
     
    罥世殃
     
    离世殃
  • 官符日夜急,徒为后世殃。清·孙元衡 咏怀 其十九
  • 怪事凭空降,吾亲罥世殃。明·魏学洢 呈鹿太公一百韵
  • 芬华吐瘦真,永以离世殃。明·王渐逵 感寓
  • 或罹殃
     
    亦罹殃
     
    泣罹殃
     
    惨罹殃
     
    早罹殃
     
    竟罹殃
     
    多罹殃
     
    果罹殃
     
    免罹殃
     
    横罹殃
     
    迭罹殃
     
    并罹殃
     
    忽罹殃
     
    民罹殃
     
    独罹殃
  • 澹泊存心惟味道,肥甘适口或罹殃。元·朱晞颜 和张州尹节饮食诗韵
  • 维时所贵显,赤族亦罹殃。元·姚公枢 题虢国夫人夜游图
  • 官寮甘就戮,郡县泣罹殃。明·蒋山卿 奉送白岩相公扈跸凯旋三十韵
  • 闾井十无一,举家惨罹殃。明·释函可 秋思
  • 甲夜至丙言尤详。子言少孤早罹殃。清·黄遵宪 别赖云芝同年(鹤年)
  • 惜呼时不遇,尽室竟罹殃。清·孔传铎 重刊先世北海集有述
  • 君不见六陵乃遭髡逆杨,名阡巨墓多罹殃。清·宗稷辰 异鸟来纪临安钱王疑冢也
  • 汉祖听谗不可防,伪游韩信果罹殃。唐·胡曾 咏史诗 云梦
  • 俄有东来说,我家免罹殃。唐·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 双旌空入梦,半刺横罹殃。宋·王十朋 魏邦式通判挽词 其二
  • 朱门任(一作务)倾夺,赤族迭罹殃。唐·杜甫 壮游
  • 明庄节闵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唐·周昙 六朝门 三废帝
  • 笑余当暑忽罹殃,无端大病胃与肠。清末近现代初·祝廷华 陶社欢迎章砚芳先生驻社编书歌
  • 今年亢旱民罹殃,我侯悯悯心若伤。宋·卜祖仁 陈山龙湫
  • 圣朝职贡化平上,君胡为乎独罹殃,魂兮慎勿留其乡。明·顾璘 远招十五叠 其五
  • 罹其殃
     
    非其殃
     
    尸其殃
     
    应其殃
     
    是其殃
     
    遗其殃
  • 城门自焚爇,池鱼罹其殃。唐·白居易 杂感
  • 将欲斩蛟龙,蛟龙泣诉非其殃。明·苏葵 左蠡阻风作讼风伯
  • 长安如棋近廿载,陆沈谁实尸其殃?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感别小帆世丈移藩湖南
  • 更有金星圆出现,后妃作孽乱生狂,乾地应其殃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四十一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
  • 何煞重,天狗是其殃。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三十二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
  • 身虽幸免遗其殃,子孙戮辱甚犬羊。宋·徐积 送张宜父赴南从幕府(正彦)
  • 今日殃
  • 但适一时快,岂顾今日殃。明·王绅 病中述怀
  • 亦无殃
     
    长无殃
     
    当无殃
     
    身无殃
     
    百无殃
     
    乐无殃
  •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唐·元稹 悟禅三首寄胡果 其一
  • 我欲为鱼在缸里,金钩桂饵长无殃。明末清初·屈大均 鱼缸
  • 我今为尔贺,前路当无殃。清·佘梅 听屠生说马僧事证之随园所书者纪以古诗
  • 父母生我而已耳,岂能保我身无殃。宋·吴芾 哭元帅宗公泽
  • 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宋·秦观 雷阳书事 其二
  • 嗟此乐兮乐无殃,我不归来君耻独。明·湛若水 我所思三章(有序为伯安) 其三
  • 沟壑殃
  • 云望使君至,冀免沟壑殃。明·顾璘 初至全州
  • 固生殃
  • 富盛难为居,德薄固生殃。明·顾璘 勖志二首贻沐君 其二
  • 神理殃
  • 吁嗟乎美服人所指,器盈神理殃。明·屠隆 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避好
  • 儿女殃
  • 虽解云梦缚,终罹儿女殃。明·梁民相 淮阴侯
  • 顾得殃
  • 指佞安知罪,图忠顾得殃。明·黄省曾 武库员外薛侨持其侄左给事中薛宗恺柩归广州过吴门诗以哭之一首
  • 属镂殃
  • 遂使汗马雄,反蹈属镂殃。明·黄省曾 谒鄂国武穆王庙宫一首
  • 纸笔殃
  • 岂为高明误,空遭纸笔殃。明·释函可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七
  • 闻凶殃
     
    遍凶殃
     
    辟凶殃
  • 归路方愁离别长,十日不见闻凶殃。明·王彦泓 挽同学杨子常乃郎定夫
  • 大地遍凶殃,柱臣叹无奈。清·谢绶名 奉和竹庄吴中丞夏涝叹
  • 红麸麝枕辟凶殃,紫金钗梁悬凤皇。元·宋褧 荣华乐
  • 怀虞殃
  • 安能转多忌,叹息怀虞殃。明·王廷陈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五
共122,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