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981七絶 7583五律 2249七律 2475 3507五排 29四言 318六言 470古風 57705樂府 455 11 773 5琴操 8 157其他 919 3
十二恩
阴平  [胜也] 椿 [参差,人参] [馚馧] [更多…]

阳平  [剑鼻] 澿 [更多…]
共250,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对空樽
     
    湛空樽
     
    黏空樽
     
    哦空樽
     
    剩空樽
     
    不空樽
     
    无空樽
     
    照空樽
     
    卧空樽
     
    流空樽
     
    倒空樽
     
    复空樽
     
    笑空樽
     
    莫空樽
     
    中空樽
     
    但空樽
     
    点空樽
     
    诳空樽
     
    暗空樽
     
    即空樽
     
    惭空樽
     
    被空樽
     
    又空樽
     
    只空樽
     
    亦空樽
     
    勤空樽
     
    侧空樽
     
    玩空樽
  • 村酒甜酸市酒浑,犹胜终日对空樽。宋·陆游 秋兴十二首 其二
  • 清冰凝素簟,寒月湛空樽。明·黄淳耀 郑超宗月夜过余旅舍有诗见赠次韵二首 其一
  •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宋·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其二 再用前韵
  • 雕镌肝肾竟何益,况复制酒哦空樽。宋·朱熹 丁丑冬在温陵陪敦宗李丈与一二道人同和东坡惠州梅花诗皆一再往反昨日见梅追省前事忽忽五年旧诗不复可记忆再和一篇呈诸友兄一笑同赋
  • 窖底未容留点雪,枕边依旧剩空樽。明·释函可 闻大来为假仆所劫
  • 长年无所嗜,惟有不空樽。宋·宋祁 晚秋集晏太尉西园 其一
  • 论文痛饮醉方已,高朋满座无空樽。明·朱同 率溪汪茂卿求写溪山小隐图因题图左
  • 歌彻晓云归曲席,酒醒残月照空樽。宋·李新 题延宾亭
  • 凄其何处笛,一笑卧空樽。宋·许月卿 灯火
  • 相逢今夜开斗酌,千山苍翠流空樽。明·宗臣 月夜
  • 怀人竟寒夜,独酌倒空樽。清·张恩准 晚归独酌有怀熊镜蓉
  • 瘦面皴肌暗自扪,薪殚粲尽复空樽。宋末元初·方回 旅穷中报生孙名曰守
  • 蚤遣候虫忧敝絮,悬知寿客笑空樽。宋末元初·方回 六十吟五首 其四
  • 客愁何可奈,有酒莫空樽。宋·宋肇 晚晴
  • 春风与秋月,好景中空樽。宋·张方平 李太尉园池
  • 邻家新酒熟,吾敢但空樽。宋·张耒 冬日杂书六首 其二
  • 常挹清香来燕坐,可教落片点空樽。宋·张道洽 梅花二十首 其十五
  • 犹嗟未免俗,薄酒诳空樽。宋·陆游 闲记老境二首 其二
  • 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宋·陆游 风云昼晦夜遂大雪
  • 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宋·陈师道 夏夜(宋注本、高丽本、库注本作日)有怀
  • 贱子惜此别,赠送惭空樽。宋·李流谦 送仲明赴举
  • 网丝结宝琴,尘埃被空樽。唐·岑参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 我亦忍饥无复睡,绝怜甑倒又空樽。宋·赵蕃 次韵审知十三日四绝 其一
  • 牧笛樵歌茶灶外,几多北海只空樽。宋·韩淲 闻少卫有行役 其二
  • 同心惟设饭,尽兴亦空樽。宋·韩淲 十六日 其一
  • 他人劝酒惊逐魂,二子频酌勤空樽。宋末金初·司马朴 无馀居士斋壁有沈传师游道山岳麓诗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韵
  • 户外涎蜗行半壁,床头渴鼠侧空樽。宋·洪适 雨中排闷
  • 携琴玩空樽,惟我乐也天。宋·刘一止 家侄季高作诗止酒戏赋二首 其一
  • 孔融樽
     
    换融樽
  • 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常对孔融樽唐·罗隐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 白璧一双如见掷,解貂准拟换融樽。宋·欧阳澈 继前韵督敦仁和诗
  • 花下樽
     
    月下樽
     
    竹下樽
     
    松下樽
     
    山下樽
     
    篱下樽
  • 月近池边榻,云低花下樽。明·谢榛 题萧鸿胪文萃园亭
  • 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宋·陈师道 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 其二
  • 不须对客谈馀事,笑领琴歌竹下樽。元·周权 次韵閒居
  • 招我山中友,酌我松下樽。明·詹同 早春山中
  •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唐·李白 题情深树寄象公
  • 且折薛中券,相从篱下樽。宋·周行己 迁居柳市有感 其二
  • 石为樽
     
    斗为樽
     
    谢为樽
     
    斲为樽
     
    洼为樽
     
    堪为樽
     
    虑为樽
  • 闭门五十载,真须石为樽宋·张镃 石污尊
  • 云外仙游星作佩,殿中春酌斗为樽。明·邓云霄 京华元夕诗 其一
  • 节目何由能待问,青黄久已谢为樽。清·姚鼐 鲍鸾书自歙渡江问业于蒙陋愧其意赠以诗
  • 蒲葵裁成扇,瘿木斲为樽。宋·陈著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韵不以及就成十绝 其四
  • 北斗可用挹,槎腹洼为樽。宋·洪咨夔 张太博亨泉
  • 窊石堪为樽,状类不可名。唐·元结 窊尊诗(在道州)
  • 大瓢虑为樽,绿荷集为裳。明·谢贶 咏怀
  • 绿蚁樽
     
    泛蚁樽
     
    续蚁樽
  •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宋末元初·方回 清明日有感
  • 粤山雨积沉花坞,诗社云侵泛蚁樽。明·庞嵩 社会粤山阻雨还集静虚堂
  • 杖藜难去寻渔艇,洗盏无因续蚁樽。宋·洪适 再赋
  • 共举樽
     
    文举樽
     
    数举樽
     
    独举樽
     
    艳举樽
     
    又举樽
     
    为举樽
     
    且举樽
     
    一举樽
     
    每举樽
     
    再举樽
  • 丹方有诀无人问,高士来邀共举樽。明·黄镐 陪黎同寅游大德宫
  • 漫下陈蕃榻,虚沾文举樽。元·杨弘道 哭王子正
  • 槛外常垂钓,舟中数举樽。明·何景明 清溪草堂 其一
  • 所愧素心人,悠然独举樽。明·吴正志 初至西村
  • 宜编廿六春开径,香逗三分艳举樽。清·郑鹏云 潜园探梅
  • 无情最是饯行酒,大别山中又举樽。当代·张晓虹 “起点长征”大别山采风临别拈韵得痕字
  • 清游谁与共朝昏,花下相逢为举樽。近现代·刘东父 人日与友人草堂观梅二首 其二
  • 青云轗轲徒垂翅,白日留连且举樽。明·顾璘 上元十二夜饮蒋方伯诚之第观灯
  • 路逢行客时交辔,店卖新醅一举樽。宋·陆游 江村道中书触目
  • 丞相非嗔客,名流每举樽。宋·曾由基 游益公平园怀宜春周宰颂诗
  • 星聚商丘再举樽,南州留辖素风存。明·陈仁锡 再赴亮社与万司理 其一
  • 奉尧樽
     
    酌尧樽
     
    捧尧樽
     
    挹尧樽
     
    揖尧樽
     
    降尧樽
     
    洽尧樽
     
    赐尧樽
     
    有尧樽
  • 玉殿龙墀元会日,千官拜舞奉尧樽。宋·刘克庄 挽林侍郎二首 其二
  • 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宋·苏颂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 其一
  • 醉入钧天听广乐,心依北斗捧尧樽。明·邓云霄 元夕镜园集诸词客醉后携妓行歌鼓吹前导遍历九衢闻鸡始散得三首 其三
  • 日过八砖批汉诏,宴开三殿挹尧樽。宋·杨亿 致仕朱侍郎归江陵(侍郎自内署休致)
  • 南山赋周雅,北斗揖尧樽。宋·杨杰 元会
  • 妙音回舜乐,浓味降尧樽。唐·王棨 上巳日曲江锡宴群臣
  • 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宋·刘克庄 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
  • 飞黄下天厩,缥酒赐尧樽。宋·郑獬 程丞相生日
  • 九衢处处有尧樽,酒德谁能使民觌。清·赵文哲 寓斋即事柬述庵七叠前韵
  • 故人樽
     
    野人樽
     
    羽人樽
  • 谁怜丞相宅,我爱故人樽。元·曹伯启 和陈爱山
  • 肩舆僧社月,草座野人樽。明·林光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二
  • 更爱林间盘石上,松花飘落羽人樽。宋·陈尧佐 洞霄宫 其三
  • 倒杯樽
     
    废杯樽
     
    瘗杯樽
  • 班荆罗父老,披褐倒杯樽。明·林光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一
  • 自是先生懒出门,岂因残暑废杯樽。明·林光 将往苍梧三首 其三
  • 粪壤瘗杯樽,勿复堪赌酒。宋·薛季宣 送张漕还停舟樊港访退谷
  • 蒲桃樽
  • 饥鹰侧目豺虎蹲,边将日醉蒲桃樽。清·祁寯藻 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
  • 酒百樽
     
    倒百樽
  • 笺飞海屋花千片,乐奏琼楼酒百樽。近现代·王益初 寿李西老古稀荣庆二首 其一
  • 明朝北固楼中去,共听江声倒百樽。元·萨都剌 广平马怀素寓居姑苏雨中见过
  • 如衢樽
     
    饮衢樽
     
    九衢樽
     
    酌衢樽
     
    醉衢樽
     
    想衢樽
     
    哜衢樽
     
    挹衢樽
  •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宋·晁补之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其三
  • 万国同心奉至尊,斯民重见饮衢樽。明·薛瑄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八
  • 盛明今尚齿,欢奉九衢樽。唐·李绛 省试恩赐耆老布帛(一作崔宗诗)
  • 不应麾门墙,尚许酌衢樽。宋·晁补之 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 几欲为春留日驭,直须同俗醉衢樽。宋·赵抃 次韵何若谷寒食燕集
  • 古砌荒凉无历草,奠觞牢落想衢樽。宋·葛胜仲 次韵德升游尧庙
  • 尘外高人谢宦昏,生全天爵哜衢樽。宋·陈造 再次韵赠高宾王二首 其一
  • 顾已同偏爵,何用挹衢樽南北朝·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
  • 开吾樽
     
    倾吾樽
     
    倒吾樽
     
    盈吾樽
  • 古人致亹亹,吾亦开吾樽。宋·刘敞 喜雨
  • 况对南山色,可以倾吾樽。明·顾璘 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六 野篱
  • 道翁来不速,一笑倒吾樽。宋·陆游 杂书幽居事五首 其二
  • 有酒盈吾樽,欣言及兹时。明·王洪 拟陶彭泽
  • 暖残樽
     
    对残樽
     
    倾残樽
     
    了残樽
     
    罄残樽
     
    窥残樽
     
    尽残樽
     
    有残樽
     
    绕残樽
  • 纸帐拥裘寻断梦,地炉拨火暖残樽。宋·陆游 庵中夜兴
  • 夜寒灯焰短,呜咽对残樽。明·袁凯 远客
  • 花神嗔我太漏泄,罚以太白倾残樽。宋末元初·方一夔 和东坡惠州梅花三叠 其一
  • 吟诗扶短杖,移席了残樽。元·凌云翰 题梅用张蜕庵寄杨村居韵
  • 佳客言旋昼闭门,跏莎为席罄残樽。清·姚燮 即景三绝句 其一
  • 冻雀扑纸窗,饥鼠窥残樽。明·袁宗道 独坐
  • 逡巡何足贵,所贵尽残樽。唐·姚合 送徐州韦仅行军
  • 南康名酒有残樽,急唤荷杯作好春。宋·杨万里 舟过黄田谒龙母护应庙二首 其二
  •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唐·齐己 剑客
  • 荐晚樽
     
    侑晚樽
     
    佐晚樽
     
    扑晚樽
  • 餐酪供晨钵,菹芹荐晚樽。宋·陆游 小园
  • 舟中亦有饶风味,买得河鲜侑晚樽。明·杨旦 廿九日宿蔡村河下
  • 山花献彩当霞锦,荔子浮香佐晚樽。明·黄公辅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二
  • 载酒宜花下,红英扑晚樽。明·黄公辅 映岩堂桃花盛开 其一
  • 赐上樽
     
    满上樽
     
    促上樽
     
    江上樽
     
    石上樽
     
    敌上樽
     
    池上樽
     
    饮上樽
     
    堂上樽
  • 论文正可簪双笔浇舌行看赐上樽。宋·陈师道 再酬
  • 那知受福来王母,更赐琼筵满上樽。明·何吾驺 有赠
  • 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隋末唐初·王绩 春庄走笔
  • 二妙吾何有,空怀江上樽。清·言友恂 偕谭次山访张丈谦庵不值 其二
  • 钟声细认林端梵,草色平连石上樽。明·黄衷 鼓山限韵一首
  • 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宋·苏辙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唐·韦嗣立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 诗筒便恐传新句,酒席方陪饮上樽。宋·徐积 和沈判官
  • 一醉堂上樽,莫运机与筹宋·梁介 筹边堂
  • 潋滟樽
     
    酒滟樽
  • 数行晴日照青鸳,春入屠苏潋滟樽。宋·陆游 庚申元日口号六首 其一
  • 话雨灯辉座,酬春酒滟樽。宋·程炎子 饯周东岩之石门访汾阳氏并呈友人
  • 饮别樽
     
    照别樽
     
    壮别樽
     
    对别樽
     
    醉别樽
     
    展别樽
     
    离别樽
     
    又别樽
     
    恋别樽
     
    谢别樽
  • 翩翩冠盖入中原,翠幕江头饮别樽。清·金永爵 渡江
  • 东阁当年夜,华灯照别樽。宋·周紫芝 寄李司农三首 其一
  • 夜月清征旆,秋风壮别樽。明·沈鍊 送章东称江右宪伯
  • 触暑临官道,含情对别樽。明·郑岳 送王应时奉使南还二首 其二
  • 满篷烟月发盱源,又共先生醉别樽。明·何乔新 酬罗内翰赠别用原韵
  • 阳朔停行幰,沧浪展别樽。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梁退庵先生青灯有味似儿时遗照为公曾孙鸿志题
  • 催诗小试相思枕,挂梦空馀离别樽。当代·陈忠平 有寄
  • 执经当日共桥门,燕市重逢又别樽。明·游朴 送安云衢训福安
  • 视草供题翰,攀花恋别樽。明·皇甫汸 送吴子北上
  • 心驰关右气轩轩,笑著征袍谢别樽。宋·强至 送郡判郑世表库部奉使陕西
  • 荐寿樽
     
    捧寿樽
     
    上寿樽
     
    献寿樽
     
    晋寿樽
     
    侑寿樽
     
    入寿樽
     
    举寿樽
     
    对寿樽
     
    溢寿樽
     
    到寿樽
  • 名园日涉庭无讼,丝管时时荐寿樽。宋·胡宿 送谭寺丞守郁平
  • 看取小甥孙。年年捧寿樽。唐末宋初·无名氏 菩萨蛮 甥寿舅公十月十一
  • 明光殿下纡莱服,命衮丛中上寿樽。宋·史浩 上普安郡王生辰 其二
  • 何因得侍西园宴,宫锦淋漓献寿樽。元·萨都剌 仆官燕南照磨大名文济王重赐綵二端赋诗以谢
  • 孙吴谋略传衣钵,卫霍趋跄晋寿樽。近现代·王汝赓 和吴子范自寿 其三
  • 惭予一舸烟波外,清醑无因侑寿樽。明·钟芳 寿胡二峰
  • 湟川政化清如水,好寄梅花入寿樽。明末清初·陈恭尹 寿孟母王太夫人
  • 知公知命身无祷,聊为生灵举寿樽。宋·苏辙 张安道尚书生日
  • 风神筋力新逾健,山色长青对寿樽。宋·王灼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 其三
  • 盛典行长乐,秋光溢寿樽。宋·韩淲 慈福太后生辰圣驾同中宫过北内上寿至晓銮仗方回观者无不仰赞庆礼四朝之尊也
  • 梅花欲报和羹信,故遣清香到寿樽。宋·陈棣 钱使君知原生辰 其二
  • 不尽樽
  • 香鞯绣轭急朝昏,李陌桃蹊不尽樽。宋·汪莘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其四
  • 九日樽
  • 独上东岩望,还开九日樽。明·陈献章 九日
  • 酒在樽
  • 经谈往事心惟旧,客话浮生酒在樽。明·田登 残春即事
  • 浮大樽
     
    虑大樽
     
    两大樽
     
    启大樽
  • 天地有奇作,江湖浮大樽。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预作消寒九集次艾臣吏部韵四首 其四
  • 瓠落何须虑大樽,萧然无客款柴门。清·吴雯 斋居
  • 不辞破作两大樽,只忧水浅江湖窄。宋·苏轼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
  •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清·全祖望 七星岩 其一
  • 此倾樽
     
    对倾樽
     
    欲倾樽
     
    一倾樽
     
    劝倾樽
     
    复倾樽
     
    更倾樽
     
    独倾樽
     
    聊倾樽
  •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唐·李白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依依故人面,竟日对倾樽。元·程钜夫 家园见梅有怀畴昔同僚诸君子因成廿六韵奉寄徐容斋王肯堂(俞)正父赵元让(黄)文瑞诸公
  • 鉴秉天南新扫榻,筵开海北欲倾樽。清·张玺 饯赠诸生赴台院试
  • 千古崖山成恨事,临风遥恸一倾樽。清·陆世仪 遥哭希声钱公 其二
  • 出处未殊吾独瘁,不辞红袖劝倾樽。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寒食日北发,子贞远送香江,雪一、春坡置酒太白楼,话别留诗
  • 醉矣漫漫行,行行复倾樽。当代·卢青山 春兴(三月二十六)
  • 看花时坐石,待月更倾樽。清·王曰高 吴伯成明府招饮秦园同留仙天士
  • 一种痴狂万目瞋,未能合世笛边身,芳时长是独倾樽。当代·魏新河 浣溪纱 沉香亭看牡丹,小酌花萼楼,微醉赋此 其一
  •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宋·梅尧臣 寄潘歙州伯恭
  • 醉御樽
     
    入御樽
     
    劝御樽
  • 便令三洞张钧乐,直许千官醉御樽。宋·王圭 集英殿皇子降生大燕教坊乐语口号
  • 后夔六乐调时律,太皞千春入御樽。宋·胡宿 大庆殿元会
  • 教坊催乐排春燕,中使传宣劝御樽。宋·周紫芝 效王建体二首 其一
共250,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