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liáng  韵部:

〈名〉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1. 同本义
  2.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缘(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梁头(桥头);梁津(桥梁与渡口);梁栈(桥梁)
  3. 房梁
  4. 又如:横梁;悬梁(在房梁上上吊);梁楹(屋“梁和大柱);梁倚(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倚靠);梁木其坏(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
  5. 稻粱。通“粱”
    • 养以刍豢黍梁。——《淮南子·人间》
  6. 又如:梁肉(粱肉。泛指美酒佳肴。梁,通“粱”)
  7.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8. 堤堰;鱼堰
  9. 又如: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
  10. 国名
  11. 周时诸侯国
  12.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13. 朝代名
  14. 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5.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 梁,吾仇也。(黄巢部将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后,赐名全忠,受封为梁王。唐僖宗时,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从此,梁、晋之间战争不息,仇恨日深。)——·欧阳修《伶官传·序》
    • 又 背以归
    • 君臣之首。
  16. 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动〉
  1. 架桥、修桥
康熙字典古文:𣹷渿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水橋也。梁之字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孟子。十一月輿梁成古本如是國語引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大雅。造舟爲梁。皆今之橋制。見於經傳者、言梁不言橋也。若爾雅。隄謂之梁。毛傳。石絶水曰梁。謂所以偃塞取魚者。亦取亙於水中之義謂之梁。凡毛詩自造舟爲梁外。多言魚梁。從木水。會意。刄聲。呂張切。十部。古文。水闊者必木與木相接。一其際也。

渿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㴎沛也。玉篇同。未聞。一本作沛之。廣韵、集韵、類篇同。亦未聞。按㴎沛當係𤃀渧之字誤。又佚渧篆耳。與上文三篆同義。故廁於此。从水。柰聲。奴帶切。十五部。𤃀郎計切。渧都計切。今俗語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