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kǎo  韵部:
  1. 1. 〔~栳〕a。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b。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
  2. 2. 常绿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有短刺。木材坚硬,可做船橹、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拷胶,又可制染料。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浩切,音考。 (皓韻)
  • 或作𣐊。山樗也。《爾雅·釋木》栲,山樗。《郭註》似樗,色小白,生山中,亦類漆。諺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陸璣·草木疏》山樗與下田樗無異,葉似差狹,吳人以其葉爲茗,方俗無名此爲栲者。今所謂栲,葉如櫟,皮厚數寸,可爲車輻。或謂之栲櫟,許愼以考讀爲糗,今人言考者,其聲耳。
  • 《集韻》古老切,音杲。 (皓韻)
  • 《類篇》丘刀切,音尻。 (豪韻)
  • 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