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74七絶 4059五律 707七律 927 1192五排 5四言 145六言 249古風 21590樂府 246 3 354 4琴操 6 55其他 514
四衣
阴平  [几乎,案几] [衣服] 西 [恨声] 觿 [以箸取物] [蹇也] [口声] [更多…]

姿 湿 [参差] [言蹇难也] [生息] [穿也,伤也] [偲偲,相切责也] [更多…]

阳平  [跨马,动词] [委迤,自得貌] [鼻液] [委蛇] [高丽] [九嶷] [举目貌。又县名] [同泥] [相欺也。遗也] [牛黑色] [蕲茝也。求也] [更多…]

[知识] [水中高地] [更多…]
共781,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疏枝
     
    缀疏枝
     
    绕疏枝
     
    点疏枝
     
    见疏枝
     
    有疏枝
     
    透疏枝
     
    拂疏枝
     
    挂疏枝
     
    傍疏枝
     
    漏疏枝
     
    胜疏枝
     
    共疏枝
     
    散疏枝
     
    泣疏枝
     
    暗疏枝
     
    浸疏枝
     
    拥疏枝
     
    冻疏枝
     
    含疏枝
     
    缠疏枝
     
    著疏枝
     
    写疏枝
     
    逐疏枝
     
    在疏枝
     
    蒙疏枝
     
    插疏枝
     
    表疏枝
     
    落疏枝
     
    低疏枝
     
    动疏枝
     
    破疏枝
     
    护疏枝
     
    啅疏枝
     
    发疏枝
     
    伴疏枝
  • 露洗烟光浮嫩萼,云封秋色上疏枝。元末明初·叶颙 墨菊
  • 莫讶落英飘万点,待看青子缀疏枝。宋·李纲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 其十二
  • 素风啼迥堞,惊月绕疏枝唐·骆宾王 秋夜送閰五还润州
  • 缥缈繁阴亦自奇,不缘色相点疏枝。明·卢龙云 和咏物诗十首 其七 花影
  • 高卧林中惟处士,横斜岭上见疏枝。近现代·汪石青 寻梅
  • 秋蝉无俗韵,乔木有疏枝。清·弘历 泛舟长河至乐善园二首 其二
  • 偶然低远碧,恰好透疏枝。明·袁宏道 风林纤月落 其一
  • 朝阳承新色,碧玉拂疏枝。清·倪涛 拟白香山有木诗 其一
  • 满地江湖鬓欲丝,月明风动挂疏枝。明·吴洪 中秋同明古含虚阁对月
  • 一片乾糇一卷诗,一壶美酒傍疏枝。当代·伯昏子 莪默绝句集译笺甲集 其十二
  • 素魄漏疏枝。近现代·温树校 极相思 秋夜
  • 虚中同一致,密叶胜疏枝。明末清初·王夫之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戊辰) 其一
  • 也共巡檐吟不了,耐他冷蕊共疏枝。明末清初·王夫之 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 其四
  • 钟声来远寺,树影散疏枝。清·弘历 春夜
  • 绪风翻去叶,零露泣疏枝。明·金大舆 幽居五首 其二
  • 玉瘦香寒不自持,潇然冷蕊暗疏枝。宋·赵鼎 自越趋明上虞道中和季申梅四首 其三
  • 坐裛暗香供鼻观,小窗寒月浸疏枝。宋·王炎 廨舍梅花欲开三绝 其二
  • 寒梅吐新萼,娟娟拥疏枝。宋·王炎 梅花
  • 截筒存老节,折树冻疏枝。宋·邓深 竹筒养梅置窗间
  • 炯如落月耿寒影,翳若宿雾含疏枝。宋·李纲 戏赋墨画梅花
  •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宋·董嗣杲 东林寺上方塔
  • 百卉芳菲二月时,先春梅萼著疏枝。宋·袁燮 梅花四首 其一
  • 每爱高人杨补之,小窗横幅写疏枝。元·凌云翰 墨梅
  • 背风藏密叶,向日逐疏枝。隋末唐初·杨师道 应诏咏巢乌
  • 不眠成夜话,寒月在疏枝。宋·喻良能 访何茂恭于南湖何有诗因次韵
  • 惜无小白花,密雪蒙疏枝。宋·黄彦平 独秀峰
  • 有客孤山吊鹤归,半肩行李插疏枝。元·冯子振 梅花百咏(录三十六) 其二 江梅
  • 高松表疏枝,当无有花用。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刘园朱棣老梅下共醉乙卯
  • 又吹落疏枝,似人飘荡。当代·钱之江 无闷 大雪登吴山绝顶独酌并寄子云弱侯二兄索和依梦窗格
  • 乔松低疏枝,老柏露瘦骨。明·朱诚泳 咏雪
  • 水头秋思动疏枝,鸟外烟霞佐酒卮。明·孙绪 初度宿马嘉贞周溪别墅三首(嘉靖丁亥八月二日) 其二
  • 瑶镜破疏枝,西风敞夕帷。明·王世贞 十六夜月不寐
  • 古藓护疏枝,幽花发短篱。宋·张道洽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二
  • 飞飞寒雀啅疏枝,争向画檐扑。清·吴藻 钓船笛
  • 梅花冷蕊发疏枝,云断天南放日晖。宋·李彭 漫兴 其二
  •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宋·沈端节 卜算子 其二 梅
  • 最红枝
     
    艳红枝
     
    水红枝
     
    茜红枝
     
    看红枝
     
    拂红枝
     
    海红枝
     
    素红枝
     
    瘦红枝
     
    映红枝
  • 绣轭香鞯夜不归,少年争惜最红枝。唐·崔涂 感花
  • 月中重碧酒,灯下艳红枝。明·欧大任 元夕邓君肃宅同杨肖韩黄用砺玩桃花得枝字
  • 第一撩人秋色现,潮痕半没水红枝。清·曾习经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四
  • 燕子衔春已几时,嫣然未见茜红枝。宋·姚勉 催海棠二首 其一
  • 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唐·花蕊夫人徐氏 宫词 其七十八
  • 鸣鸠拂红枝,初服傍清畎。唐·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 其二
  • 试看海红枝,斜倚玉阑低睡。清·周贻繁 如梦令 春夜
  • 曲尘溪上素红枝,影在溪流半落时。唐·徐凝 玩花五首 其二
  • 篱前试比瘦红枝,我身瘦比残红甚。当代·崔荣江 踏莎行 其十三 十九部仄韵
  • 桃叶映红枝,无风自婀娜。魏晋·无名氏 桃叶歌三首 其一
  • 梅数枝
     
    折数枝
     
    三数枝
     
    十数枝
     
    竹数枝
     
    开数枝
     
    此数枝
     
    只数枝
     
    笔数枝
     
    树数枝
     
    乞数枝
     
    见数枝
     
    青数枝
     
    菊数枝
     
    抽数枝
     
    亦数枝
     
    桃数枝
     
    藕数枝
     
    剩数枝
     
    才数枝
     
    落数枝
     
    有数枝
     
    具数枝
     
    祇数枝
     
    得数枝
     
    插数枝
     
    发数枝
     
    袅数枝
     
    仅数枝
     
    出数枝
     
    尚数枝
     
    玉数枝
     
    柳数枝
     
    簪数枝
     
    春数枝
     
    写数枝
     
    觅数枝
     
    花数枝
  • 门外雪三尺,窗前梅数枝。宋·戴复古 谭俊明雪中见访从而乞米
  • 花爱无名好,维舟折数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野花
  •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宋·叶绍翁 访龙井山中村叟
  • 看花不觉过花时,香草才馀十数枝。宋·毕仲游 某在洛中蒙朝请惠书促归兼录示赏家园芍药两绝比离洛中芍药已阑矣因次元韵追和二首 其二
  • 天香冉冉花双品,日色晖晖竹数枝。元·陈镒 陪黄晋卿提举杨震卿山长宴张贞居外史竹轩
  • 风光懒与春同发,秋到无端开数枝。近现代·谢龙升 菊二首 其一
  • 纷纷眼底今何时,闷到还看此数枝。明·杨爵 和联翁看花诗 其一
  • 去年钱园万李树,落莫今春只数枝。明·李梦阳 钱园二绝句 其一
  • 却宣学士书无逸,又赐沉香笔数枝。宋·王仲修 宫词 其七十七
  • 黄公山意足逶迤,寄傲婆娑树数枝。明·李承芳 林见素致仕寄诗就用奉别
  • 东皋多少閒春色,剩本从君乞数枝。明·李之世 春杪閒步小园因寄区茂对索花
  • 野寺犹残腊,山窗见数枝。明·张元凯 治平寺朗公房看梅
  • 黄眉燕子白两脚,黑头杨柳青数枝。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绝句
  • 小阁馀幽赏,西风菊数枝。明·王世贞 邀李河内石给事冷太仆於使院园亭观菊
  • 五月五日坐东篱,忽有黄花抽数枝。明·王世贞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九
  • 种竹期三径,栽花亦数枝。明·孙承恩 和答喻扬庵郡公五首 其二
  • 笑槛外夭桃数枝。近现代·夏承焘 太常引
  • 白莲本是远公物,分我池中藕数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远公贻我莲种赋此答之
  • 朔雁正南飞。东篱剩数枝。婉罗 菩萨蛮 咏(见《昭代词选》)菊(清·吴湘
  • 今年秋暖菊花迟,破萼重阳才数枝。清·弘历 菊
  • 朝霞翠竹惊幽梦,阿纪梅花落数枝。清·廖鸣凤 凤翔横笛
  • 偶忆南山屋,寒梅有数枝。清·曹玘 偶忆
  • 岭南卉木少珍奇,且喜逢春具数枝。宋·余靖 斋中芍药与千叶御米花对发招伯恭饮
  • 扫开折竹仍三径,认得残梅祇数枝。宋·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 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唐·刘宪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 日日铜瓶插数枝,瓶空颇讶折来稀。宋·刘克庄 出城二绝 其一
  • 白玉堂前发数枝,妆成每自下阶墀。明末清初·汪琬 姑苏杨柳枝词二首 其二
  • 残照林梢袅数枝,能折醉客上金堤。唐·成彦雄 柳枝辞九首 其九
  • 点缀春光仅数枝,任谁欣赏意无私。近现代·刘凤梧 和宿松王松霞女士梅花八章 其八 {用张船山韵}
  • 横斜出数枝,微芳不能歇。清·洪繻 赋梅
  • 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唐末宋初·张泌 惜花
  • 御墨淋漓玉数枝,画图潇洒使人悲。明·吕渊 题宋徽宗潇湘鸲鹆图
  • 宝应城南柳数枝,葭墙艾席是民居。宋末元初·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三
  • 时花簪数枝,悠漾泳金鲫。宋末元初·方回 写心五首 其三
  •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宋·张道洽 瓶梅
  • 谁拂鹅溪写数枝,湘江秋水使人思。明末清初·张穆 题画竹
  • 若从主人觅数枝,金英未吐心亦足。宋·李流谦 峡中重九以菊有黄华分韵得菊字
  • 气肃天高花数枝,迎船映竹亦离离。明·黄衷 九月水际拒霜
  • 石楠枝
  •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唐·王建 看石楠花
  • 越鸟枝
     
    乱鸟枝
     
    凤鸟枝
     
    倦鸟枝
     
    飞鸟枝
     
    透鸟枝
     
    啼鸟枝
     
    黄鸟枝
  • 思扰梁山曲,情遥越鸟枝。唐·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 樯影沈山月,篙声乱鸟枝。明·陈子壮 峡夜别何黎二子
  • 笑问江南枳,犹生凤鸟枝。明·邱云霄 饮张濑滨仓宰官舍
  • 閒耽碧柳新莎地,认取长林倦鸟枝。明·袁宏道 长石过访共宿二圣禅林次日至柳浪遂有三峡之约
  • 看花每溅啼鹃泪,绕树难安飞鸟枝。清·黄遵宪 酬刘子岩同年瑛
  • 风回蕙帐过猿岭,月上茅堂透鸟枝。宋·刘起 送张无梦归天台
  • 雨肥碧涧落花水,风瘦青松啼鸟枝。宋·白玉蟾 首夏 其三
  • 燕子檐花黄鸟枝,鸳鸯溪水碧天丝。明·葛一龙 今度生日赠之
  • 橄榄枝
  • 绿暗桄榔树,青悬橄榄枝。元末明初·王祎 临漳杂诗十首 其四
  • 旧日枝
     
    前日枝
     
    向日枝
     
    出日枝
     
    拂日枝
     
    采日枝
     
    碍日枝
  • 颁春喜见新年历,问竹犹看旧日枝。元末明初·王祎 次韵朱一中新正试笔
  • 立马折杨柳,已无前日枝。明·李攀龙 别意
  • 宫中雨露本无私,何意偏开向日枝?明·邓云霄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十
  • 红楼尚想吹箫夕,碧树今誇出日枝宋·晁说之 九日宴李德充中大家次韩三十六丈韵作
  • 折尽扶桑拂日枝,重华何处就陈辞。明末清初·屈大均 有所思
  • 东向浮桑采日枝,西入瑶池浴明月。宋·郭祥正 仲春樱桃下同许损之小饮因以赠之
  • 陡峭虽无碍日枝,盘翻似出巧心制。明·伍瑞隆 古松行
  • 无完枝
  • 猴藏鸟啄人恣窥,桃李实熟无完枝。宋·吕南公 麻姑道中
  • 翡翠枝
     
    压翠枝
     
    展翠枝
     
    满翠枝
     
    拂翠枝
     
    埽翠枝
     
    抱翠枝
     
    生翠枝
     
    下翠枝
     
    入翠枝
     
    上翠枝
     
    舞翠枝
     
    护翠枝
  • 浦有沉香气,林多翡翠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花朝社集西禅寺
  • 搴帷时见火云奇,万斛丹砂压翠枝。明·韩上桂 送罗象之公祖入觐诗荔枝 其一
  • 阶前茉莉叶离披,雨浥香馨展翠枝。当代·吴灏 次陈寂丈韵三首 其二
  • 来青楼下雨过时,火齐累累满翠枝。明·朱诚泳 樱桃
  • 爽气凌冰碗,清风拂翠枝。明·韩上桂 呈番禺黄父母兼致寿意 其一
  • 疏阴滴雨悬珠颗,碎影敲风埽翠枝。清·徐宗干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 众木坠黄叶,皴皮抱翠枝。宋·吴中复 西园十咏 其五 翠柏亭
  • 素云生翠枝。宋末元初·赵文 阮郎归 其一 梨花
  • 团团似就回文锦,薄暮凝愁下翠枝。元·袁桷 观閒閒斋红梅次苏公姿字韵二首 其二
  • 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宋·梅尧臣 依韵和(宋荦本下有孙待制三字)新栽竹
  • 松柏同春上翠枝,金童玉女喜含姿。近现代·叶云峰 寿陈嫂金夫人六十,戊午芙月之吉二首 其二
  • 遍地香沈舞翠枝,离离红豆最相思。近现代·叶云峰 书怀
  • 绿叶阴阴护翠枝,晚花虽小亦应稀。宋·张耒 雨后游朱园
  • 雨露枝
     
    带露枝
     
    风露枝
     
    泣露枝
     
    防露枝
     
    寒露枝
     
    宿露枝
     
    烟露枝
     
    不露枝
     
    集露枝
     
    挂露枝
     
    辨露枝
     
    摘露枝
     
    薤露枝
     
    霜露枝
     
    半露枝
     
    压露枝
     
    结露枝
     
    含露枝
     
    与露枝
     
    白露枝
     
    满露枝
     
    咽露枝
     
    拂露枝
     
    承露枝
     
    甘露枝
  • 山开万古烟霞洞,松偃千年雨露枝。明·邓雅 奉和丁御史游南山韵
  • 玉仙同驾玉鸾飞,天上曾攀带露枝。宋·何应龙 碧桃
  • 屈伸洞见阴阳理,荣瘁休嫌风露枝。元·成廷圭 题王仲德思诚斋 其二
  • 白杨风扫经霜叶,翠柏冰凝泣露枝。元末明初·刘基 冬至
  •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唐·张九龄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唐·卢照邻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 鸟触牵风幔,猿投宿露枝。明·王恭 夏月过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
  • 蜂重抱香归。南塘烟露枝。当代·黄绮 菩萨蛮 其六
  • 船冲晚潦多逢雨,鸟置春巢不露枝。明末清初·陈子升 弹子矶寄离公
  • 燕舞随风絮,莺啼集露枝。明·薛蕙 西斋
  • 驯鹿眠烟磴,残蝉挂露枝。清·弘历 山庄杂兴 其三
  • 夜深蕉帢带寒澌,隔水青梧辨露枝。明·袁宏道 芜湖舟中同范长白念公看月 其一
  • 扫叶当风牖,衔杯摘露枝。明·黎民表 曾子玉比部召饮同桢伯集
  • 鹃红血茜桃花雨,苔碣碧凝薤露枝。明·谢元汴 上巳黄韬卿移酒山麓同吴象山小酌怆然感旧
  • 玉京郎醉菊花酒,不见故园霜露枝。明·谢榛 古意 其二
  • 舞馀裙带双垂绿,诗就珊瑚半露枝。宋·陆佃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
  •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宋·郑獬 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 已分桂叶争云路,不负榴花结露枝(郡庭石榴)宋·叶祖洽 句
  •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唐·方干 陈秀才亭际木兰
  • 所爱幽窗下,烟丛与露枝。宋·吴惟信 竹 其一(一作蔡槃诗)
  • 醉脱乌纱帽,香传白露枝。元·吴当 九日夜酌分得枝字
  • 凝珠满露枝,游飏日已西。唐·李煜 句
  • 尽日玄蝉咽露枝,午风庭畔柳丝丝。明·李之世 对庭柳 其四
  •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宋·陈与义 山路晓(原作晚,据须溪本、四库本改)
  • 爰有承露枝,紫荣合素芬。魏晋·杨方 合欢诗五首 其四
  • 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宋·释德洪 涟水观音像赞
  • 相并枝
     
    得并枝
     
    长并枝
     
    烧并枝
     
    不并枝
     
    犹并枝
     
    鸟并枝
     
    还并枝
     
    合并枝
     
    松并枝
     
    必并枝
     
    复并枝
  • 鸿雁北来声甚悲,黄昏野雀相并枝。宋·梅尧臣 次韵和宋中道再寄
  • 出处元同调,栖迟得并枝。明·李之世 寄舍弟
  • 麒麟天上传双趾,兰玉庭前长并枝。明·王世贞 刘司谏君同时举二丈夫子然二母也其父宪副公以吉兆命名遣乳媪先期而至邑大夫士奇之为诗纪其事而命贞次焉 其二
  • 正月剪春灯,芙蓉烧并枝。明·曾曰唯 王子催妆诗
  •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树榆林不并枝。唐·卢纶 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 落叶犹同飞,寒鸟犹并枝。宋·范纯仁 累约舍弟纯礼以职事未至
  • 山迥云生谷,林空鸟并枝。宋·李处权 草饮招表臣才臣彦文道夫
  • 离披君莫恨,结子还并枝。宋·张嵲 杂兴
  • 秾李惭同列,芳橙合并枝。宋·韩维 谢微之送鸭脚
  • 无心出岫云吐色,偃盖平峦松并枝宋·袁说友 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暮栖必并枝,朝啄常共林。元末明初·戴良 赠妇
  • 墓前一株柏,连根复并枝。卫敬瑜妻 连理诗(南北朝·王氏
  • 百尺枝
     
    千尺枝
     
    七尺枝
     
    一尺枝
     
    二尺枝
     
    十尺枝
  • 寄来一片罗浮月,照汝长松百尺枝。明·邓云霄 寄段幻然给谏
  • 甬东十亩园,屋旁千尺枝。明·苏葵 题张兵备仲明楝庄卷时张将致政
  • 为君改唱仙槎曲,折赠珊瑚七尺枝。近现代·林南强 南都将北游以书告别作新阳关三阕以壮其行 其一
  • 愿夺遥山色,多添一尺枝。清·姚燮 灌园中葵
  • 薄缫蛱蝶千丝茧,柄削珊瑚二尺枝。清·曹秉哲 和吴梅村宫扇
  • 煌煌十尺枝,灿灿若灵虬。明·王稚登 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 其一
  • 蟾宫枝
     
    月宫枝
  • 赵君夙负冰玉姿,凌云早折蟾宫枝。明·倪岳 送窗友赵景芳以乡进士出宰商河
  • 风翻禹门浪,花糁月宫枝宋·王十朋 闰月三白三首 其一
  • 北向枝
     
    记向枝
     
    东向枝
  • 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宋·田锡 送安仪凤
  • 并剪劙繁绿,吴绫记向枝。明·石宝 卖花
  • 遥想松房树,新生东向枝。元·汪铢 送巫一上归富川
  • 雪前枝
     
    腊前枝
     
    庭前枝
     
    非前枝
     
    眼前枝
     
    牖前枝
     
    槛前枝
     
    埭前枝
     
    佛前枝
     
    砌前枝
     
    在前枝
     
    屋前枝
     
    暖前枝
     
    暝前枝
     
    风前枝
     
    檐前枝
     
    亭前枝
     
    雨前枝
     
    门前枝
  • 棣萼喜存兵后树,梅花早绽雪前枝。元末明初·谢应芳 简吴江朱志道诸昆仲
  • 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唐·钱珝 客舍寓怀
  • 粲粲女郎花,忽满庭前枝。宋·陆游 病中观辛夷花
  • 月抱啼蛄夜夜思,吴刚斧底非前枝。近现代·庞俊 和彦翘韵
  • 朝露尚怜原上草,君心不惜眼前枝。当代·崔荣江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君心
  • 媚眼横波有怨丝,缠绵还系牖前枝。当代·崔荣江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损腰肢
  • 疏雨屡移林下席,秋风欲上槛前枝。明·伍瑞隆 秋前二日同瑞虞天培有开诸子宿龙友凉木荫分韵席上赋四首选一
  •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清·全祖望 法云寺银杏
  • 珍果图来命画师,拈花又写佛前枝。清·吴王坦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绝句 其二
  • 颉颃常命侣,栖稳砌前枝。清·弘历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 其二十 白头翁
  • 却与黄鹂相唱和,小餐花露在前枝。清·邹汉勋 闻𧑗母
  • 翱翔富人屋,栖息屋前枝。唐·元稹 大觜乌
  • 细栽烟外叶,繁并暖前枝。宋·宋祁 句 其二十
  • 露危阴处叶,风劲暝前枝。宋·宋祁 秋日咏庭树
  • 细看风前枝,抛书枕萝石。元·管道升 自题竹石
  • 橘摘檐前枝,鱼网门外沼。清·钱琦 同颙斋嵩霞皋亭看红叶即事
  • 花开更好亭前枝,亭曰更好花更奇。宋·释居简 国清寺绝顶更好亭下古梅
  • 社风吹迸雨前枝,正是施工北苑时。宋·华岳 寄范茂卿
  • 望郎不可见,折尽门前枝。明末清初·陈恭尹 折杨柳歌五首 其二
  • 谢庭枝
     
    满庭枝
     
    窦庭枝
     
    悬庭枝
     
    濯庭枝
     
    振庭枝
     
    上庭枝
     
    洞庭枝
  • 珠倾鲛室宝,兰长谢庭枝。宋·唐庚 钱宪生日
  • 笑谈多世运,花落满庭枝。近现代·叶云峰 赋谢杨老吟台再度赠诗送别
  • 寿宴初称鲁颂词,祥芬正韡窦庭枝。明·尹台 寿许母夫人五十
  • 海风吹檐铎,海月悬庭枝。清·姚燮 闻汤户部讣哭之以诗得七章 其三
  • 始看迷远山,旋觉濯庭枝。清·弘历 雨(五月廿一日)
  • 秋气振庭枝,山空响易悲。明·顾璘 山夜
  •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唐·杜荀鹤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 三春沣浦叶,九月洞庭枝。南北朝·萧纲 赠张缵诗
  • 鸟度枝
     
    忽度枝
  • 阑前戏为鱼投饵,镜里闲看鸟度枝。明·王彦泓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其七
  • 争栖时易树,惊飞忽度枝。南北朝·刘孝威 望栖乌诗
  • 雪亚枝
     
    红亚枝
     
    抱亚枝
     
    竹亚枝
     
    与亚枝
     
    护亚枝
     
    花亚枝
     
    谩亚枝
  • 驿亭竹叶香浮斝,官路梅花雪亚枝。明·谢矩 送郑教授先生考满之京
  • 西山一片青刺眼,石榴几株红亚枝。明·王世贞 偶成
  • 小庭新月报更迟,粉蝶和烟抱亚枝。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二
  • 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唐·刘长卿 陪王明府泛舟
  • 折尽高枝与亚枝,江潭凄恻早秋时。清·陈兆仑 塞下柳 其三
  • 铁网高张护亚枝,搜罗作贡天家里。清·常纪 县试示诸童
  • 明镜交辉花亚枝,翠帘掩映朝霞面。近现代·李冰若 西风曲
  • 何处辛夷谩亚枝,将衰正盛只韩知。明·黄衷 荒园伏枕承丫山过设兼侑以诗奉答四首 其四
  • 豆蔻枝
  • 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唐·韩翃 送客游江南
  • 老槐枝
     
    古槐枝
     
    绿槐枝
     
    度槐枝
     
    亚槐枝
     
    大槐枝
     
    高槐枝
     
    在槐枝
     
    糁槐枝
  • 方知古今梦,同寄老槐枝。宋·郑刚中 即事五首 其五
  • 纵横雕毂迹,牢落古槐枝。当代·程滨 对雪漫成
  • 脱然飞上绿槐枝。宋·张抡 阮郎归 其二
  • 流光辞艾叶,凉雨度槐枝。明·何吾驺 答区几蘧见怀
  • 遗编览夏日,绿叶亚槐枝。清·阿克敦 读汉留侯唐邺侯传
  • 鹊声频绕大槐枝,鳌禁欢闻旧老归。宋·胡宿 和承旨宋尚书告中之作
  •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涟漪。宋·晁补之 御街行
  • 向来封国在槐枝,我今此梦真相似。宋·虞俦 次韵汉老弟假山
  • 嫩黄千点糁槐枝,此别诸生倍所思。宋·戴栩 送陈漫翁教授官满赴都下
  • 少在枝
     
    半在枝
     
    不在枝
     
    粲在枝
     
    犹在枝
     
    紫在枝
     
    只在枝
     
    子在枝
     
    尚在枝
     
    鹤在枝
     
    长在枝
     
    尽在枝
     
    方在枝
     
    实在枝
     
    月在枝
     
    霜在枝
  • 病香无力被风欺,多在青苔少在枝。唐·崔橹 暮春对花
  • 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唐·白居易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唐·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 其五
  • 霜前白雁归成阵,雨后黄花粲在枝。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西原
  • 岁晚林峦不减色,风长鸟声犹在枝。近现代·傅子馀 岁暮出郊
  • 丁香花下读君诗,红在篇章紫在枝。近现代末当代初·聂绀弩 雪峰以诗见勖依韵奉答二首 其二
  • 不见园中树,花开只在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古意 其十八
  • 隔江遥和海山词,绿叶将阴子在枝。清·丘逢甲 兰史为洪银屏校书作红豆图徵诗,为题四绝句 其四
  • 今年逢闰立春迟,人日梅花尚在枝。明末清初·王邦畿 人日社集 其一
  • 虚室云为牖,成邻鹤在枝。清·谢志发 过褚渔黄山居
  • 寄语树上叶,千年长在枝。明·释函可 落叶
  • 绝怜新绿光如沃,何必繁英尽在枝宋·舒岳祥 读方元善落花诗有感 其二
  • 夏日永以静,渴鸟方在枝。宋·梅尧臣 寄永叔
  • 蟠桃实在枝,蟠桃花已飞。宋·文同 朱康叔郎中弃官求母于金州因会华清宫作此诗送之
  • 花在中庭月在枝,当春曾为證昏期。当代·陈永正 零卉集百首 其三十四
  • 夜寒月落霜在枝,擘破猕猴不敢食。宋·释文珦 山桃
  • 不成枝
     
    各成枝
     
    易成枝
     
    如成枝
     
    滴成枝
     
    始成枝
  • 露华多在蕊,风势不成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夜兰 其一
  • 花花叶叶各成枝。近现代·邓嘉缜 南歌子 其四
  • 小雨霏霏种未迟,春风门外易成枝。清·李恩祥 红豆
  • 萌开箨已垂,结叶如成枝(又)宋·刘兴祖 句 其二
  • 石乳滴成枝,倒挂玉龙爪。清·袁树 观音岩
  •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南北朝·沈约 咏檐前竹诗
  • 木犀枝
  • 睡觉不知天晓未,半窗花影木犀枝。宋·杨万里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 其五
  • 倒垂枝
     
    低垂枝
     
    短垂枝
     
    立垂枝
     
    欲垂枝
     
    压垂枝
     
    忽垂枝
     
    露垂枝
     
    半垂枝
     
    白垂枝
     
    已垂枝
     
    柳垂枝
     
    复垂枝
     
    三垂枝
  • 晚蝶频移猎残蕊,惊禽冲过倒垂枝。宋·杨万里 冬暖
  • 雨馀翠滑石磴危,青梅如豆低垂枝。明·朱同 散步至枫林
  • 归云孤度影,老树短垂枝。明·丘浚 送朱忱之弟
  • 画中犹矫顾,不肯立垂枝。明末清初·魏际瑞 题张穆画鹰
  • 却教生动笔,写出欲垂枝。清·弘历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 其七 柚
  • 开花香且繁,累累压垂枝。清·弘历 摘梅谩咏
  • 就花来扫石,宿羽忽垂枝。明·袁宏道 秋夜独坐看月
  • 玉溆金塘花落时,秋深梧子露垂枝。明·黎彭龄 闺词
  • 漫道杏花初课雨,早看柳影半垂枝。清·鄂尔泰 郊行示耕者
  • 正是花飞六出时,晚来树树白垂枝。明·黄公辅 咏雪 其一
  • 朔漠杏花初破蕾,南州梅子已垂枝。金末元初·王寂 春尽见花三首 其三
  • 红棉剺面柳垂枝,忍顾流尘草掩碑。当代·林英男 己丑清明野祭
  • 当春有一草,绿花复垂枝。南北朝·萧衍 古意诗二首 其二
  • 仙家岁月长,桃子三垂枝。明·袁宏道 悲哉行
  • 上苑枝
     
    茂苑枝
     
    汉苑枝
     
    禁苑枝
  • 寒涩高城漏,阳回上苑枝。明·高启 夜逢故郡贺冬至使胡普二博士同宿
  • 凤去洪都里,乌啼茂苑枝。明·王世贞 李国宾持服还吴寻返豫章邸诸君约诗为赠
  • 分来一笑秦人手,种作三珠汉苑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栽桃 其三
  • 病鹤曾栖禁苑枝,瞥然惊坠羽䙰褷。宋·刘克庄 溪庵十首 其七
共781,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