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5七絶 12 2693四言 56六言 20古風 3000樂府 75 197 16 35其他 54
九熬
上声  [未了,了得] 稿 [跌倒] [多少] [齧也] [漂洗] [围剿] [挑拨] [隘也] [更多…]

去声  [音调] 耀 [教训] [倒退] [多少] [重要] [寤也] [暴虐] [枪炮] [唤也,呼也] [剑鞘] 翿 轿 [迅疾] [覆盖] 尿 [更多…]
漢語字典
拼音:tiǎo  韵部:筱、啸
〈动〉
    (形声。从月,兆声。本义:古称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同本义又如:朓朒(旧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
〈形〉
  1. 快速;行疾
  2. 又如:朓侧(日月疾缓合度。比喻行为规范)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晦而月見西謂之朓。朓朒、皆言月之變也。尙書五行傳曰。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朓則侯王其荼。(音舒)注云。朓、條也。條達行疾皃。荼、緩也。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君政急則日行疾。月行徐。臣逡遁不進也。蔡邕曰。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从月。兆聲。土了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