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68七絶 28五律 1 399四言 155六言 24古風 2277樂府 94 1 241 7 55其他 170
四衣
上声  [几许] [彭蠡] [水名] [更多…]

齿 [徵羽] 使 [更多…]

去声  驿 [拘泥] 亿 [契约] [渡水] 羿 [有庳,国名] [更多…]

[记也] [更多…]
共291,分12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 奉甘旨
     
    足甘旨
     
    备甘旨
     
    事甘旨
     
    致甘旨
     
    称甘旨
     
    荐甘旨
     
    乏甘旨
     
    问甘旨
     
    助甘旨
     
    胜甘旨
     
    淡甘旨
     
    厌甘旨
     
    同甘旨
     
    味甘旨
     
    自甘旨
     
    更甘旨
     
    及甘旨
     
    溢甘旨
     
    视甘旨
     
    列甘旨
     
    借甘旨
     
    欠甘旨
     
    作甘旨
     
    献甘旨
     
    分甘旨
     
    急甘旨
     
    念甘旨
     
    供甘旨
     
    具甘旨
     
    营甘旨
     
    调甘旨
     
    进甘旨
     
    有甘旨
     
    承甘旨
     
    谋甘旨
     
    违甘旨
     
    为甘旨
     
    无甘旨
     
    负甘旨
     
    在甘旨
     
    竭甘旨
     
    尝甘旨
     
    候甘旨
     
    当甘旨
     
    缺甘旨
     
    丰甘旨
     
    充甘旨
     
    思甘旨
     
    储甘旨
     
    寄甘旨
     
    便甘旨
     
    仰甘旨
     
    患甘旨
     
    贡甘旨
     
    携甘旨
     
    待甘旨
     
    给甘旨
     
    羞甘旨
     
    求甘旨
     
    撷甘旨
     
    俱甘旨
     
    侍甘旨
     
    洁甘旨
     
    唯甘旨
     
    极甘旨
     
    随甘旨
     
    共甘旨
     
    虑甘旨
     
    废甘旨
     
    皆甘旨
     
    亲甘旨
     
    资甘旨
     
    享甘旨
     
    劝甘旨
     
    亏甘旨
     
    示甘旨
     
    兼甘旨
     
    非甘旨
     
    留甘旨
     
    怀甘旨
     
    得甘旨
  • 归买淞江雪色鲈,持向高堂奉甘旨。明·杨基 杜伯渊送新米
  • 却起高楼对白云,綵服翩翩足甘旨。元末明初·刘基 永康胡元鼎白云楼
  • 旧谙风土应无疵,万里为亲备甘旨。明末清初·陈恭尹 赠别王础臣
  • 君今万里奉晨昏,好把辛勤事甘旨。明·谢矩 送刘孝廉省亲
  • 杯盘且罗列,饮食致甘旨。元·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耕 其一 正月
  • 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宋·司马光 送巢县崔尉崔尉
  • 联席掇文华,行盘荐甘旨。元·叶兰 和章复斋偕乡老春日城东燕集三十韵
  •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宋·王安石 悼四明杜醇(张本题作伤杜醇)
  • 干饼分充饥,谁暇问甘旨。清·史善长 三间房遇风
  • 拍岸绿波生荻芽,晨羞聊可助甘旨。宋·梅尧臣 萧著作宰丰城
  • 白发萧萧正倚闾,归省晨昏胜甘旨。清·张印 送表弟下第南归
  • 有子今何为,禄薄淡甘旨。元·叶懋 母寿
  • 夜船饷蒸鹅,白发厌甘旨。宋·黄庭坚 寄馀干徐隐甫
  • 爱君能知分,嗜苦同甘旨。宋·彭汝砺 六月自西城归
  • 静听声琮琤,渴饮味甘旨。明·周伦 易州有本亭作
  • 虽然废赒恤,糠覈自甘旨。明·沈周 盗发
  • 鲩鱼头,鲤鱼尾,鲢鱼之腹更甘旨。明末清初·屈大均 食鱼谣
  • 如之何勿思,禄不及甘旨。元末明初·张昱 思云轩,为罗从事赋(福州人,四川省掾)
  • 青春绣斧羡君归,无限声华溢甘旨。明·孙绪 送沈侍御便道归省
  • 分堋较射燕嘉宾,更复行宫视甘旨。清·弘历 閒
  • 纷纷螷蠃蚳,晚亦列甘旨。宋·刘弇 次韵林锡远食蜂儿之句
  • 土壁萧条室如水,贷粟何人借甘旨。宋·李新 丙寅四月乙丑夜漏未尽五鼓三嵎程平起问安堂上灯烂然有圆相事异耳根故孝声大噪士争赋诗伻来叩某某亦为作灯光谣
  • 罢官三月突无烟,两亲白头欠甘旨。宋·李若水 谢人惠鱼兔蟹
  • 网得鲂鱼味尤美,削肉渡海作甘旨。清·洪繻 崇武观渔歌
  • 但乞焦饭回,堂上献甘旨。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过斋厨偶作
  • 含饴弄曾元,一一分甘旨。清·陈柄德 题赠和斋先生五代同堂图
  • 翩然复告辞,母病急甘旨。宋·胡寅 送智京长老智京普融上足也
  •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宋·陆游 送子龙赴吉州掾
  • 无以供甘旨,何缘敢闲暇。宋·黄庭坚 宿山家效孟浩然
  • 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唐·韩愈 嗟哉董生行
  •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唐·韩愈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 自期晚节调甘旨,愿奉高年托寿康。明·金幼孜 题春晖堂卷
  • 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宋·刘过 古意席上为徐子宜侍郎赋
  • 二仲有甘旨,奉亲亦良勤。宋·黄庭坚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 其三
  • 婉娩承甘旨,从容候凊温。明·金幼孜 赠主事刘孟铎还庐陵省亲
  • 聊将薄俸谋甘旨,敢以疏材企栋梁。清·缪公恩 自遣 其一
  • 泽国违甘旨,渔舟积梦思。唐·李频 投京兆府试官任文学先辈
  • 及泉煮玉为甘旨,始见乾坤造化工。明·湛若水 寄题卢民任玉泉别号
  • 所恨无甘旨,归为老母怡。明末清初·屈大均 阳春道中 其四
  • 终怜负甘旨,泪洒蓼莪章。宋·林景熙 赠吴秀(嘉靖本秀字下有才字)林东归
  • 古人至乐在甘旨,一日岂换三公爵。明·李东阳 舜咨归省尚书公饯者以韩昌黎送郑校理诗分韵予最后得廓字时吕中书秉之得洛黄鸿胪蕴和得阁邵户部文敬得薄濮武库用昭得泊俱同韵除互押外共得二十有六予诗后成凡诸君所用者皆不敢袭其韵数亦不敢独减诸君独廓字乃所分本韵虽已为户部所押不复避也
  • 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宋末元初·方回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 其一
  • 太母尝甘旨,曾孙列起居。宋末元初·陆文圭 李君美夫妇挽诗二首 其一
  • 上堂候甘旨,綵服故明烂。明·刘崧 忆邓子益
  • 嗅香嚼蕊当甘旨,翁亦怡然如适口。宋·陈文蔚 癸未老人生旦
  • 各有严慈缺甘旨,那堪山水穷幽偏。清·尚镕 寄怀龚懒余秀才
  • 禄养丰甘旨,褒封沐宠荣。明·陈琏 挽张少卿母
  • 新蔬亦可充甘旨,绣佛堂前未敢违。明末清初·屈大均 菜 其六
  • 内则思甘旨,闺人助芼流。明末清初·屈大均 咏茼蒿花同础尘元孝限四十韵
  • 金萱昼永储甘旨,玉笋官清课米薪。兰贞 三女令昭于归都门(清·李含章
  • 犹时寄甘旨,远道孝思展。清·汤金钊 十一月廿二日得炜兄书作此答之
  • 薄宦便甘旨,两载官南徐。宋·李纲 谒告迎奉闻亲闱有醴泉之除不胜庆抃作诗寄叔易季言二弟
  • 高堂亲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长营营。宋·吴芾 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之赡其有无使从胡经仲学作诗勉之
  • 井水患甘旨,膏兰困明芬。宋·华镇 咏古十六首 其十三
  • 九州贡甘旨,万乘问晨昏。宋·司马光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曹后) 其二
  • 岁晚携甘旨,归以献乃翁。宋·林景熙 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
  • 偏亲堂上待甘旨,况已齿龀双鬓班。宋·陈舜俞 示诸弟
  • 南陔弦诵给甘旨,北阙簪裾负屈声。宋·苏籀 祝舜俞少卿示曩岁葺蒙园陪游风什一编不度枵疏上尘二首 其二
  • 躬耕二顷羞甘旨,栉风沐雨忘晨夕。宋·苏过 送仲南兄赴南仓
  • 竭力求甘旨,终朝走路歧。宋·王禹称 谪居感事(一百六十韵)
  • 手自撷甘旨,供养欢冲融。唐·孟郊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一作吊)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 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醺。唐·陈元光 候夜行师七唱 其二
  • 穷年白发侍甘旨,负米升堂更愉色。明·刘崧 题杨郎所制五采匹笺歌赠自明杨徵士
  • 馨羞洁甘旨,爰以隆孝思。明·边贡 送沈仁甫归省二章 其二
  • 他人朝夕唯甘旨,温凊何曾得亲喜。明·王恭 连江陈氏春晖堂
  • 嘉味极甘旨,彩衣舞斓斑。明·王绂 为姚生题终养堂
  • 秪将颜色随甘旨,漫拂新雏弄羽翰。明·李东阳 和答鸣治见寄韵(悼亡后作)
  • 怡愉共甘旨,出入相后先。明·梁兰 述怀寄弟(四十韵)
  • 无劳虑甘旨,嵓洞足烟霞。明·徐熥 闵孝昭送其尊人隐武夷自归广陵赋此以送 其二
  • 三年废甘旨,为我慰慈堂。明·郑岳 湘源别妹婿陈德昭还莆
  • 庸言了司皆甘旨,元酒温存胜敝裘。明·林光 元妙观陪张淳安明府周仲鸣进士诸公夜话
  • 归来浣濯亲甘旨,却叹京尘误游子。宋·晁补之 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
  • 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宋·黄庶 致政吴侍郎挽歌词 其一
  • 上有慈亲享甘旨,下有子弟森庭除。宋·黄通 麻姑山一首赠陈仲父贤良兼泰伯先生
  • 妇孙劝甘旨,霜兔颇宜面。宋·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其四
  • 所恨亏甘旨,斑衣愧老莱。元·曹伯启 和人游蒋山二首 其二
  • 上堂示甘旨,下堂候寒温。元·范梈 元城行
  • 养志兼甘旨,承欢适凊温。元·成廷圭 题刘孝子传后泰州海陵县刘子彬性孝友与诸弟隐居读书耕以为养曲尽其道亲丧茔葬有异色蛇见又产连理木人以为孝感状元陈祖仁记其事司业江存礼因作刘孝子传为题其后
  • 水菽非甘旨,吾亲亦怡颜。元·安熙 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 其五
  • 养母留甘旨,居官守诲谆。元·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
  • 岁晏怀甘旨,年衰毖枕衾。宋末元初·陈杰 寄黄思梅就别祖德
  • 共喜慈帏得甘旨,他时远到未渠央。宋末元初·牟巘 送程晋辅长和靖
  • 有深旨
     
    得深旨
     
    悟深旨
     
    最深旨
     
    会深旨
     
    寄深旨
     
    寓深旨
     
    明深旨
     
    合深旨
     
    托深旨
     
    逾深旨
     
    味深旨
     
    垂深旨
     
    靖深旨
     
    犹深旨
     
    见深旨
     
    含深旨
     
    知深旨
     
    示深旨
     
    求深旨
     
    此深旨
     
    怀深旨
     
    传深旨
     
    发深旨
  • 摘玉毁珠玑,蒙庄有深旨。宋·陆游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 玉泉
  • 体道以行权,端居得深旨。宋·文同 子骏运使八咏堂 其五 巽堂
  • 龙马发秘藏,盈虚悟深旨。明·王弘诲 赵太宰读易图
  • 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清·姚鼐 夜读
  • 屡召不终淹,谁应会深旨。明·文徵明 先友诗八首 其五 礼侍谢公铎
  • 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宋·陈与义 再赋 其一
  • 殷勤吐芳藻,绸缪寓深旨。元末明初·张羽 奉答吹台先生送蜀山人见简之作
  • 荣悴循环,功名由命,达观明深旨。宋·曹冠 念奴娇 其二 县圃达观赏岩桂
  • 设退一步思,道德合深旨。清·弘历 即事
  • 非惟供玩托深旨,居安虑危心不忘,呜呼居安虑危心不忘。明·沈周 为郭总戎题长江万里图
  •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明·王渐逵 送蒋姚二子归湖南
  • 同行畅欢踪,独往味深旨。明·李孙宸 西樵山中偶成
  • 有备则无患,古人垂深旨。宋·石介 感兴
  • 会兹迁化意,感彼靖深旨。近现代·吴寿彭 白鹿书院故址
  • 诗书虽半忘,馀味犹深旨。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
  • 夜来陪饯欧阳子,偶坐通宵见深旨。唐·欧阳詹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
  • 一朝陵谷变,天语含深旨。宋·陈师道 次韵应物有叹黄楼
  • 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宋·田锡 幽居
  • 愿以伽佗示深旨,莫将丽藻斗多篇。宋·赵蕃 昨见子畅尉曹与灵鹫长老年公用蕃船字韵唱酬佳什用韵呈年老
  • 卷分二十求深旨,亲著全经正论篇。宋·赵佶 宫词 其二十四
  • 始皇不得此深旨,远遣徐福生忧恼。唐·贯休 了仙谣
  • 握兰相对怀深旨,倚剑光芒射斗牛。明·王弘诲 赠王南薰
  • 古疏传深旨,清流照瘦颜。宋·释秘演 寄四明教主
  • 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钩文。宋·蔡襄 御笔赐字诗
  • 甘且旨
     
    多且旨
     
    浅且旨
     
    清且旨
     
    醇且旨
     
    物且旨
  • 浸以玉浆寒,食之甘且旨。明末清初·屈大均 椰子酒歌 其二
  • 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唐·白居易 饮后戏示弟子
  • 展书销光阴,但取浅且旨。清·李兆洛 自题捧盈图
  • 嚼得新诗清且旨,车螯螺蛤敢争鸣。明·沈守正 从吴司李乞江瑶柱答诗索和用韵 其一
  • 烟煴百和醇且旨,芳馨一直沁心脾。清·全祖望 明洪熙古剌水歌为马嶰谷
  • 槎头鳊熟物且旨,竹叶酒清人可思。宋·彭汝砺 奉招正仲
  • 春秋旨
     
    千秋旨
  • 含风吐雅数千篇,美刺颇得春秋旨。明末清初·屈大均 读李耕客龚天石新词作 其一
  • 五子可定千秋旨,百岁如同一万年。唐·张果 五子守仙丸歌
  • 示微旨
     
    会微旨
     
    发微旨
     
    表微旨
     
    寤微旨
     
    本微旨
     
    契微旨
     
    探微旨
     
    郁微旨
     
    扣微旨
     
    精微旨
     
    见微旨
     
    有微旨
     
    托微旨
     
    授微旨
     
    危微旨
     
    标微旨
     
    究微旨
     
    幽微旨
     
    护微旨
     
    玄微旨
  • 变鲁标深讥,观乐示微旨。明·王世贞 题阙 其四
  • 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
  • 硕学邃易经,集传发微旨。明·袁华 昆山五咏 其三 李侍御墓
  • 相逢讶焉往,图卷表微旨。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题劳玉初劳山归去来图
  • 在昔仰玄训,于今寤微旨。明·薛蕙 除日
  • 八政食为先,周书本微旨。元·蒲道源 閒居纪事二首 其一
  • 平生愧失学,用晦契微旨。清·丘逢甲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九
  • 纷纶青简碧血莹,杨君卓荦探微旨。近现代·吴虞 赠别杨载之(庚子年七月)
  • 石公与金叟,吊古郁微旨。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金溎生武祥属题所著书三种 其三 题《思忠录》
  • 石尔苟能言,吾将扣微旨。清·蒋士铨 兴安道中 其二
  • 从容领会精微旨,何用区区底事忙。宋·蔡沈 和伯氏用介卿韵惠诗二首 其二
  •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唐·刘威 三闾大夫
  • 圣贤立论有微旨,精义当求妙入神。宋·华岳 题窗间
  • 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明·智舷 简道可法兄
  • 披图何啻授微旨,愿扫腐粺培新荑。清·姚燮 问诗图为徐编修师题
  • 剖析危微旨,从容礼法场。清·弘历 白鹿洞诗
  • 分明羲画标微旨,一气贞元无始终。清·弘历 临芳墅
  • 旧读春秋究微旨,何须苦说不知兵。宋·杨亿 送韩永锡归阙
  • 留学幽微旨,云关护法崇。唐·朱千乘 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东诗
  • 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唐·欧阳詹 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
  • 祖师拈出玄微旨,海上潮来月有痕。当代·熊东遨 夹山禅茶四首 其一
  • 揭妙旨
     
    玄妙旨
     
    悟妙旨
     
    含妙旨
     
    蒙妙旨
     
    求妙旨
     
    闻妙旨
     
    摅妙旨
     
    知妙旨
     
    微妙旨
     
    传妙旨
     
    得妙旨
     
    阐妙旨
     
    真妙旨
     
    参妙旨
     
    遗妙旨
     
    有妙旨
     
    穷妙旨
     
    宣妙旨
  • 会心迥不凡,璇题揭妙旨。清·弘历 邓尉山恭咏皇祖松风水月额叠旧作韵四首 其三 水
  • 予方抱易坐虚明,参到洗心玄妙旨。宋·洪咨夔 作茶行
  • 佛笑物皆春,当前悟妙旨。清·弘历 东竺庵见杏花始开
  • 权实双行阐正途,体用更资含妙旨。宋·释延寿 定慧相资歌
  • 际会先生蒙妙旨。元·潜真子 苏幕遮
  • 孤云野鹤笑龙吟,扣寂希夷求妙旨。宋·赵炅 缘识 其一
  • 秦人昔富家(一作贵),绿窗闻妙旨。唐·李商隐 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
  • 遇国有盛典,斐然摅妙旨。当代·林恭祖 龙港吟
  • 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宋·辛弃疾 和赵国兴知录赠琴
  • 解训二窗微妙旨,樵风一卷亦吾师。清·曾习经 冷红簃填词图
  • 清诗传妙旨,读罢雨花纷。宋·赵蕃 子进示怀玉诗卷有归途见怀恨不同游二诗次韵 其二
  • 十年江海得妙旨,一日声名倾众技。宋·许景衡 故人惠马生笔
  • 百泉阐妙旨,濂洛渊源同。清·宋荦 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
  • 好把自然真妙旨,修为。宋·张继先 南乡子 其一 和元规
  • 能向个中参妙旨,却于忙里作閒身。宋·史浩 代恩平郡王赋董氏园亭
  • 伯阳遗妙旨,杳杳与冥冥。唐·齐己 与聂尊师话道
  • 但传钟吕有妙旨,著在诗曲成华编。宋·曹勋 和丹客林公
  • 更向漆园穷妙旨,何殊清庙奏遗音。宋·楼钥 以六经左氏传庄子遗伯中弟有诗来谢次韵 其二
  • 日日飞鸣宣妙旨,幻华起灭复何疑。宋·赵善扛 瑞云雀偈
  • 味其旨
     
    得其旨
     
    问其旨
     
    申其旨
     
    揭其旨
     
    剖其旨
     
    示其旨
     
    昩其旨
     
    忘其旨
     
    喻其旨
     
    听其旨
     
    译其旨
     
    解其旨
     
    咏其旨
     
    穷其旨
     
    宣其旨
     
    契其旨
     
    求其旨
     
    悟其旨
     
    会其旨
     
    恶其旨
     
    阐其旨
  • 凡百御下人,读此味其旨宋·史浩 童丱须知 臧获篇
  • 师孔虽云亡,君今得其旨。明·史谨 听琴
  • 中情𠿕𧇠不自安,愿就先知问其旨。金末元初·段成己 杨生深甫以医鸣河汾遁庵先生以下皆赠以诗生吾党士也观其意似不以浅近自期者故予之所述不特称道而已也
  • 惟於帝王独则无,长言试为申其旨。清·弘历 慎独
  • 譬如水载舟,前贤揭其旨。清·弘历 画舫斋
  • 何幸何不幸,谁为剖其旨。清·弘历 游狮子林(苏州府城内)
  • 非神奇亦非邪淫,世尊早明示其旨。清·弘历 灵谷寺
  • 但含消长机,小人昩其旨。明·沈周 元祐党人碑
  • 赏音以同芳,饮醇忘其旨。明·温纯 送刘衍亨宗伯还朝
  • 君家大椿之树亦如此,蒙庄所称似未喻其旨。明·王弘诲 大椿图为郭明龙太史题
  • 令德奋鸿响,识曲听其旨。明·李孙宸 三子诗何襄武
  • 仆夫解国语,为我译其旨。近现代·施蛰存 坑田道中得六诗 其四
  • 劝惩古人心,老妪解其旨。近现代·胡雪抱 观剧诗
  • 适口固匪他,诗人咏其旨。宋·李吕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 青霄与黄泉,上下穷其旨。清末近现代初·夏曾佑 赠任公 二首 其一
  • 门中上位者,漠然宣其旨:谁为纺线人,谁为定锤姊。当代·添雪斋 肥皂泡(五言版)
  • 天下知音人,但微契其旨。清·李映棻 伯牙台
  • 是中有趣岂不传,要以眼力求其旨。宋·赵孟坚 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示之
  • 互卦与错卦,旁通悟其旨。清·郑用锡 读易示诸儿
  • 沈吟柏舟诗,妇也会其旨。清·林奉璋 咏张烈妇沈氏诗
  • 大禹恶其旨,其兴也勃焉。明·湛若水 喜外孙吴仲科戒酒
  • 太傅阐其旨,切切作箴规。清·永瑆 韩太傅祠
  • 中庸旨
  • 时时讲习有罗(颢)(方),阿兄(橒)亦契中庸旨。明末清初·屈大均 答李五稔
  • 不知旨
     
    要知旨
  • 闻道病在床,食鱼不知旨。宋·黄庭坚 次韵定国闻子由卧病绩溪
  • 书如嘉殽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宋·陈与义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四库本下有美字)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韵再成一章非独助家弟称(四库本作致)谢区区少褒之使进学焉亦师席善诱之意也
  • 殊音旨
     
    阔音旨
     
    候音旨
     
    承音旨
     
    传音旨
  •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唐·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 所思在南国,遐路阔音旨宋·梅尧臣 朔风寄永叔
  •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唐·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
  • 却思当日承音旨,检点遗书一怆神。清·张熷 挽郑筠谷先生 其二
  • 轸下传音旨,胸中长忸怩。宋·韦骧 答董都官索去年诗债
  • 甘与旨
  • 脱粟尚弗充,何言甘与旨。明·张元凯 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 其一
  • 屡称旨
     
    不称旨
     
    皆称旨
     
    矫称旨
     
    独称旨
     
    稀称旨
     
    深称旨
     
    常称旨
     
    春称旨
     
    多称旨
     
    偏称旨
  • 令弟都亭骢,上书屡称旨。明末清初·龚鼎孳 和季沧苇侍御兼吊天中给谏榇归自辽左
  • 伏閤三上章,戆愚不称旨。唐·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 闻将翰墨动天子,三召比来皆称旨。明末清初·陈恭尹 赠别毛行九兼寄其从父子霞
  • 是时朝政由奄人,廷杖三十矫称旨。清·王家枚 读前明贡月楼先生倦飞吟及当时同僚和作赋此纪之
  • 煌煌祖宗心,斯人独称旨。清·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九
  • 景皇忧国昔倦勤,徵医云集稀称旨。清末近现代初·夏孙桐 赠杜子良太守
  • 赋出御题深称旨,状元先拜秘书郎。宋·宋白 宫词 其四十三
  • 染翰凤池常称旨,传家麟史更知名。明·程敏政 送中书舍人欧阳子履佥宪广东提调学政
  • 一曲新声春称旨,赐绯教赐小金鱼。宋·宋白 宫词 其六十三
  • 论边多称旨,许国誓亡身。唐·王贞白 送韩从事归本道
  • 预想平反偏称旨,垂衣风动四方传。明·孙继皋 送施屿南比部恤刑畿内
  • 悟斯旨
     
    解斯旨
     
    了斯旨
     
    忘斯旨
     
    妙斯旨
     
    昧斯旨
     
    味斯旨
     
    达斯旨
     
    明斯旨
     
    留斯旨
     
    谙斯旨
  • 溟海饶物怪,未能悟斯旨。原德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十一(明·李贤
  • 蒙庄旷达人,亦未解斯旨。清·吴祖修 古诗 其一
  • 所以采菊翁,悠然了斯旨。明·高攀龙 采菊
  • 勉哉贵及时,慎勿忘斯旨。明·李学一 此日不再得
  • 鸢飞鱼跃忽满前,正契吾心妙斯旨。明·庄昶 题通伯先生山水画
  • 世上岂寂寥,俯仰昧斯旨。宋·陈藻 东林春晚作
  • 为士贵弘毅,无忘味斯旨。宋·杨时 送胡康侯使湖南
  • 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清·李孚青 豫让桥
  • 三贤固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唐·常察 祖意
  • 神仙亲口留斯旨,何用区区向外寻。唐·吕岩 七言 其二十三
  •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唐·义净 题取经诗
  • 谁宗旨
     
    一宗旨
     
    正宗旨
     
    建宗旨
     
    契宗旨
     
    唱宗旨
     
    为宗旨
     
    立宗旨
     
    佛宗旨
     
    得宗旨
     
    传宗旨
     
    有宗旨
     
    吾宗旨
     
    定宗旨
     
    禅宗旨
     
    无宗旨
     
    谈宗旨
     
    何宗旨
     
    多宗旨
     
    侬宗旨
     
    叩宗旨
     
    闻宗旨
     
    归宗旨
     
    依宗旨
     
    宣宗旨
     
    师宗旨
     
    护宗旨
     
    檗宗旨
     
    关宗旨
     
    求宗旨
     
    通宗旨
  • 卧听松风难比拟,个中偈句谁宗旨。宋·释德洪 次韵游石霜
  • 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宋·曾丰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其一
  • 衲僧衣钵只者是,汝今已得正宗旨。宋·释祖钦 宗正上人
  • 君家古佛坐道场,直裰承当建宗旨。明·成鹫 赠周贲新茂才
  • 何如珠江郑太史,早向儒门契宗旨。明·成鹫 郑珠江太史还京过大通话别赋此以赠
  • 六经放下无一言,直向穷荒唱宗旨。明·成鹫 送罗颢甫讲学铁城
  • 两次呈上书万言,变法救时为宗旨。近现代·陈顺彬 题康南海欧洲十一国游记
  • 愿先收人心,以此立宗旨。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赠林赞虞侍郎
  •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宋·周文璞 谢颐师见过
  • 澹泊夙所安,《齐物》得宗旨。清·李𣀷媖 纪梦
  •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宋·刘克庄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原缺,据冯本补)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 其二
  • 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唐·权德舆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
  • 儿孙要识吾宗旨,只个金刚瞎眼睛。宋·释德洪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二
  • 一句定宗旨,通身是葛藤。宋·释居简 礼密庵塔
  • 有人来问禅宗旨,告道明明百草头。宋·李乘 慧聚杂题 少林堂(和向簿韵)
  • 未关西洛无宗旨,自是东家有故常。宋·释宝昙 寄张钦夫知严州 其一
  • 呼兜率谈宗旨,且问狐山乞绪馀。宋·刘克庄 顷净慈伦老将示寂以其师无准塔铭见属后三年竹溪中书君以诗速铭次(原作决,据卢本改)韵一首
  • 若问何宗旨,饥来饭一盂。宋·释文珦 孤客
  • 宋元儒案多宗旨,肯令遗书叹失传清·全祖望 仲春仲丁之半浦陪祭梨洲先生
  • 不须苦问侬宗旨,醉里闻之洛诵孙。宋·刘克庄 客问宗旨一首
  •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宋·刘克庄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 顺风已是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宋·赵恒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 穹隆务实归宗旨,释意从容不是赊宋·赵炅 逍遥咏 其十
  • 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唐·张乔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
  • 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唐·司马承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唐·杜荀鹤 题江寺禅和
  • 两诗护宗旨,万仞仰峻岭。宋·释德洪 彦周以诗见寄次韵
  • 自谓建立黄檗宗旨,不知黄檗无处雪屈。宋·释居简 临济赞
  • 学问关宗旨,功名袭祖风。宋·曾丰 叶丞相之孙潜仲后余至中都同馆相与谈易累日先东归敬赋诗送行
  • 有人北面求宗旨,无事东流送大江。宋末元初·方回 寄仇仁近白廷玉张仲实京口当涂江阴三学正兼述新岁阴雨春寒有怀
  • 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宋·释道常 偈答百丈僧
  • 识画旨
  •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宋·苏辙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三 王维吴道子画(在普门及开元寺)
  • 契玄旨
     
    悟玄旨
     
    包玄旨
     
    撮玄旨
     
    此玄旨
     
    会玄旨
     
    味玄旨
     
    吐玄旨
     
    耽玄旨
     
    寻玄旨
     
    虚玄旨
     
    测玄旨
     
    觅玄旨
     
    受玄旨
     
    蕴玄旨
     
    发玄旨
     
    谈玄旨
     
    析玄旨
     
    迷玄旨
     
    远玄旨
     
    谭玄旨
     
    畅玄旨
     
    通玄旨
     
    寄玄旨
     
    剖玄旨
     
    秘玄旨
     
    岂玄旨
     
    鬯玄旨
     
    又玄旨
     
    叩玄旨
     
    酬玄旨
     
    透玄旨
     
    提玄旨
     
    生玄旨
     
    求玄旨
     
    明玄旨
  • 便腹贮大真,冲虑契玄旨。明·王猷 题函谷关图寿外父尹文亭七十一初度
  • 金门吏隐桃椎子,早学丹砂悟玄旨。明·黎民表 书五岳真形图后遗朱汝脩
  • 成雯作盖包玄旨。元·王哲 踏莎行 咏烧香
  • 授之五千言,试一撮玄旨。宋·彭止 四贤古风寿帅阃 老聃子
  • 伟哉圣之清,默契此玄旨。明·符锡 谒夷齐庙
  • 前村可息肩,澄心会玄旨。明·袁年 白水道中
  • 大隐弘高风,真修味玄旨。明·胡应麟 采邑三贤诗 其一 范隐君茂明
  • 卑卑局晚调,兀兀吐玄旨。明·胡应麟 二怀诗 其二 禅月大师贯休
  • 出者乘云龙,处者耽玄旨。明·韩上桂 别钱受之
  • 主张仲尼排百子,冥心直欲寻玄旨。明·王渐逵 项瓯东道人歌
  • 炼形有仙客,颇遂虚玄旨。明·张吉 与周梁石同访镇远道士不遇因观梁石所注悟真篇有怀而作赠梁石
  • 上滩下峡一千年,多少英雄测玄旨。宋·李兴宗 观八阵图有感
  • 莫因循,自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旨。宋·张伯端 石桥歌
  • 烧金学道岷山子,亲得真人受玄旨。唐·崔玄真 大还丹口诀
  • 清斋浣俗肠,五观蕴玄旨。当代·汪梦川 普陀朝山纪行
  • 农经发玄旨,轩问扩英馥。明·李梦阳 三士篇赠医李郑张
  • 土床设馔谈玄旨,石鼎烹茶唱道情。元·耶律楚材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一
  • 燕谈析玄旨,悲吟发孤窍。明·文徵明 秋日同杜允胜汤子重游东禅次子重韵
  • 讼德迷玄旨,论交悦市人清·孙元衡 酒家
  • 云为远玄旨,比喻非实相。宋·苏籀 眉州禅僧一首
  • 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唐·张蠙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
  • 灵关畅玄旨,万乘趋道风。唐·吴筠 高士咏 其三十五 河上公
  • 休浣通玄旨,留僧昼掩关唐·无可 寄殿院薛侍御
  • 三画分明寄玄旨,谁将脩绠汲深泉。宋·王炎 即事六绝 其一
  • 洪言如钟剖玄旨,金液融光化尘滓。明·顾璘 广成仙人歌赠秦隐君
  • 扬子深湛秘玄旨,王生炜晔流英声。明·皇甫汸 化蜀行送周子吁提学
  • 适悟岂玄旨,大易多名言。明·罗洪先 空斋
  • 永言鬯玄旨,婆娑以自虞。明·于慎行 寄题朱金庭宗伯逍遥楼一首
  • 要识玄之又玄旨,淡然清对了无馀。宋·释心月 送李道士
  • 勉旃叩玄旨,心花发清辉。宋·葛胜仲 送同郡识上人游圆觉问道慈受
  • 清谈自足酬玄旨,佳句仍堪罩碧纱。元末明初·叶颙 再次前韵二律喜其寄傲僧庐深得幽寂之趣 其一
  • 难素透玄旨,针砭能起僵。元·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
  • 临风不用提玄旨,翠竹森森自短长。宋·韩维 游北园辄成二颂呈芳公长老 其一
  • 艮地生玄旨,通尊媚亦尊南北朝·菩提达摩 谶 其十二
  • 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唐·克符道者 颂 其一
  • 山青水绿明玄旨,鹤唳猿啼显妙机。宋·陈易 颂 其二
  • 尼山旨
  • 允称益者友,不出尼山旨。清·弘历 偶作三友图因题以句
  • 探幽旨
     
    乃幽旨
     
    畅幽旨
     
    述幽旨
     
    秘幽旨
  • 翰墨生古香,俯仰探幽旨。清·弘历 冬日讨源书屋
  • 古寺石亭阴,一泓乃幽旨。明·释今覞 题赣州光孝寺廉泉
  • 登高贵能赋,感物畅幽旨。宋·田况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十一 三月三日登学射山
  • 书生当如汉太史,以血濡毫述幽旨。当代·胡云飞 黄摩西行
  • 遗经秘幽旨,千载空寥寥。宋末元初·陈深 送曹叔时归淮东
  • 阐经旨
     
    六经旨
     
    究经旨
     
    传经旨
     
    训经旨
     
    考经旨
     
    讲经旨
     
    谈经旨
     
    诸经旨
     
    葩经旨
     
    说经旨
     
    五经旨
  • 时已熟经文,每为阐经旨。清·弘历 可亭朱先生
  • 读书三十年,颇知六经旨。宋末元初·郑思肖 苦怀六首 其六
  •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经旨。宋·陈文蔚 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
  • 㦯开处士馆,教授传经旨。清·弘历 题鸡鸣山
  • 小姑教刺绣,大儿训经旨。(七解)明·尹台 吴郡陆义姑姊篇
  • 寄书使来前,得共考经旨。宋·吕南公 中山感怀
  • 银袍如云拱翠华,师儒便坐讲经旨宋·张孝祥 上辟廱
  • 春来接席谈经旨,雪后开轩媵酒樽。近现代·金天羽 题绮老绘园蔬即赠晋臣
  • 既阐诸经旨,还滋众福田。明·虞淳熙 万历乙未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受缁白之请诣南屏山弘演圆觉了义经三月四日圆满恭送还山成五言排律四十韵用元和体
  • 可兴为绎葩经旨,恰是生民第四篇。清·弘历 陆治凫鹥图
  • 看君说经旨,不异瓴水建。宋·刘过 湖学别苏召叟
  • 渊玄五经旨,纚纚若贯珠。明·王恭 赠何秀才 其一
  • 参奥旨
     
    知奥旨
     
    搜奥旨
     
    阳奥旨
     
    藏奥旨
     
    疏奥旨
     
    探奥旨
     
    标奥旨
     
    提奥旨
     
    筌奥旨
     
    发奥旨
     
    宗奥旨
     
    玄奥旨
  • 示予得披阅,愧未参奥旨。元·岑安卿 董止庵诗卷
  • 谁得快悟予知奥旨。元·王哲 柳梢青
  • 更向就中搜奥旨。元·马钰 苏幕遮 怀宁伯功惠鞋
  • 饮刀圭、保养神丹,应重阳奥旨。元·马钰 清心镜 赠严先生
  • 奇哉离燄烹铅水,清静之中藏奥旨宋·赵炅 逍遥歌 其五
  • 赏心岂肯涉点尘,促膝时闻疏奥旨。清·金南锳 赠吕雨村鹾使犹龙
  • 典坟探奥旨,造化睹权舆。唐·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 五千标奥旨,谢客要能窥。清·弘历 赋得动复归有静(得为字八韵)
  • 师今提奥旨,谁不仰风流。宋·毛滂 访无畏庵琳和尚
  • 彫谈筌奥旨,妙辩漱玄津。唐·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
  • 灵枢发奥旨,元气春融融。元末明初·黄玠 赠医士叶古斋
  • 那禅宗奥旨,真空至寂。元·李道纯 满江红 赠丁县令三教一理
  •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元·王哲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
  • 空寂旨
  • 云起但觉衣裳润,泉响暗传空寂旨。近现代·魏幼禽 松坎山行
  • 达生旨
     
    卫生旨
     
    养生旨
     
    优生旨
     
    无生旨
     
    稽生旨
     
    庄生旨
  • 流观天地间,庶悟达生旨。明·王廷陈 杂诗九首 其九
  • 永无贪欲过,稍习卫生旨。宋·程俱 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
  • 自哂救饥耳,道贯养生旨。清末近现代初·陈三立 寿何诗孙翁八十
  • 宜僚复承家,谅哉优生旨。近现代·黄浚 仲鸣以四贤画象属题各系一诗 其一 班超
  • 客问无生旨,松花折一枝。明末清初·屈大均 送残僧
  • 希音可会稽生旨,商乱宫移一叹嗟。清·李传元 和乙盦 其三
  • 逍遥悟得庄生旨,白昼焚香卧掩扉。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春兴 其一
  • 未尝旨
  • 垂老心多忧,饮酒未尝旨。明末清初·屈大均 垂老 其一
  • 莲华旨
     
    南华旨
  • 地老天荒色不空,采莲人悟莲华旨。清·顾印愚 题陈圆圆比邱尼象
  • 如师早契南华旨,即是逍遥物外仙。宋·陈襄 留题天游阁
  • 昧厥旨
     
    探厥旨
     
    畅厥旨
     
    会厥旨
     
    荒厥旨
     
    希厥旨
     
    违厥旨
  • 畏炎不得行,付托昧厥旨。明·徐渭 湘竹一妙管付截坏其顶文(袁宏道评曰:快喻)
  • 升堂如有闻,虚心探厥旨。宋·程公许 景行堂
  • 古文虽未见,序先畅厥旨。清·朱彝尊 斋中读书 其三
  • 临深抒寄托,无人会厥旨。清·牛焘 题兰亭曲水胡图贤诗序后
  • 姒文列新附,大徐荒厥旨。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十一
  • 诸生十百希厥旨,路人咸诧问所以,指丝桐曰命之矣。清·程恩泽 沈栗仲同年宰酃县以弦歌化之邑能鼓雅琴者四十余人其治可想以诗赠之
  • 除非真道谁能制,其制谁能违厥旨。当代·伯昏子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一二四
共291,分12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