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旁 昂韻,平声 (páng):
旁 昂韻,仄声 (bàng):

拼音:bàng  韵部:
〈动〉
    (古通“傍”)
  1. 依傍;依附
  2. 又如:旁沿(依附沿袭);旁缘(依仗)
  3. 靠近
    •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林觉民《与妻书》
    • 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三百余里。——《汉书》
    •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严复《天演论》
  4. 又如:旁午(将近中午);旁车(靠近车子)
  5. 依照;仿效
    • 扬雄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汉书》
  6. 通“谤”。诽谤

拼音:páng  韵部:
〈形〉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1. 同本义
  2. 又如:旁畅(广通博晓);旁行(广泛流传);旁收(广泛收罗);旁求(四处征求;广泛搜求);旁施(广施);旁开(广开);旁薄(旁礴、旁魄。广博;无际;广被充塞);旁罗(遍布);旁瞩(遍视);旁靡(普及);旁罗(遍及);旁雪(普遍洗雪);旁通(遍通)
  3. 横 。如:旁午(纵横交错);旁行(横写);旁行书(横写的文字);旁穿(横穿);旁师(横向学习);旁贯(横贯)
  4. 别的,其他的
    • 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
  5. 又如:旁入(其他收入);旁言(他人的话);旁省(别的宫廷);旁推(由此及彼地推论);旁讼(诉讼涉及他人);旁寄(别有寄托);旁贷(谓推卸他人)
〈名〉
  1. 旁边。古同“傍”
  2. 又如:两旁(左右两边);旁首(旁边);旁训(正文旁边附注的释义或音读);旁生(旁边生长);旁立(在旁边侍立);旁仄(近侧;左右)
  3. 附近
  4. 又如:四旁(前后左右很近的地方);近旁(附近;旁边);旁民(附近之民);旁谷(附近的山谷);旁近;旁郡(附近的州郡);旁座(指邻座的人)
  5. 四面 。如:旁戾(从四方而至);旁射(犹四射);旁溢(向四面八方流去);旁午(四面八方;到处)
  6. 汉字的偏旁 。如:形旁,声旁
〈动〉
  1. 辅助,辅佐
康熙字典古文:𣃟𣃙㝑

  • 《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𠀤音螃。 (陽韻)
  • 㫄隷作旁。《博雅》旁,大也。廣也。《釋名》在邊曰旁。《玉篇》猶側也。非一方也。《易•乾卦》旁通情也。《書•太甲》旁求俊彥。《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岐旁,岐道旁出。
  • 《集韻》晡橫切,音𦅈。
  • 騯騯,馬盛貌。或省作旁。《詩•鄭風》駟介旁旁。《疏》北山傳云:旁旁然不得已,則此言旁旁亦爲不得已之義。《朱傳》旁旁,馳驅不息之貌。音崩。叶補岡反。
  • 《韻會》《正韻》𠀤蒲浪切,音傍。
  • 《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註》如淳曰:旁午,分布也。師古曰:一縱一模爲旁午。猶言交橫也。
  • 又《莊子•齊物論》旁日月。《註》依也。
  • 《集韻》鋪郞切,音滂。 (陽韻)
  • 旁礴,混同也。
  • 《集韻》蒲庚切,音彭。 (庚韻)
  • 旁勃,白蒿也。兔食之,壽八百歲。
説文解字  𣃟 古文㫄。 𣃙 亦古文㫄。 𣃪 籒文。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㫄魄四塞。張揖曰。㫄、衍也。廣雅曰。㫄、大也。按㫄讀如𣶢。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𠄞。闕。闕謂从之說未聞也。李陽冰曰。象㫄達之形也。按自序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或謂義。分別讀之。方聲。凡徐氏鉉鍇二本不同、各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之說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古文㫄。以許說推之。亦小篆从𠄞、古文从一也。亦古文㫄。李斯改一爲𠄞。則爲小篆。籒文。詩。雨雪其雱。故訓傳曰。雱、盛皃。卽此字也。籒文从雨。衆多如雨意也。毛云盛、與許云溥正合。今人不知㫄雱同字。音讀各殊。古形古音古義皆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