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91七絶 4373五律 871七律 1336 3227五排 21七排 1四言 334六言 287古風 28369樂府 424 14 335 11琴操 10 69其他 452 3
十三昂
阴平  [持也送也] [应当] [镫也,一曰毂铁] [奔湍,又州名] [丧葬] [伤也] [锒铛] [马颈革] [突也] [同慷] [桄榔] [更多…]

阳平  [行列] [衡量] [刚强] [降伏,降下] [高屋,又姓] [露浓貌] [塞也] 鲿 [同蘠,蔷薇] [更多…]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揚敭
拼音:yáng  韵部:
揚、敭
〈动〉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1. 同本义
  2.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旗);扬刃(挥动锋刃)
  3. 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 只因朝廷无驾驭,遂令草泽有鹰扬。——《水浒全传》
    • 飘风起兮扬尘埃,走鬯罔兮乍东西。——·王逸《九思·逢尤》
  4. 又如:扬蕤(彩带飘舞);扬尘(激起尘土);扬饭(扬去饭的热气)
  5. 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谷物等] 以便扇去废物
  6. 又如:用连枷打谷后,他们又扬谷
  7. 提高声音
  8. 又如:扬言(大声地说);扬音(谓发出高亢的声音);扬歌(高声歌唱);扬嚷(高声叫嚷)
  9. 发扬,发挥
  10. 振作,昂扬
  11. 显示;夸耀
    •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汉书》
  12. 又如:扬美(称扬优点);扬清(谓称扬美德);扬善(宣扬好人好事);扬称(赞扬)
  13. 传播 。如:扬铃打鼓(喧嚷得大家都知道);扬条(揭发别人阴私;传扬别人短处);扬芳(传播芳香);扬馨(播散香气)

〈名〉
  1.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2. 过长过高的树枝
  3. 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康熙字典古文:敭𠭲

  • 《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 (陽韻)
  • 飛舉也。《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薪。《傳》揚,激揚也。《疏》謂水急激而飛揚,波流疾之意也。又《豳風》以伐遠揚。《疏》謂長條揚起者。
  • 又《增韻》發也,顯也。《廣韻》舉也。《易·夬卦》揚于王庭。《疏》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書·堯典》明明揚側陋。《禮·文王世子》或以言揚。《疏》能言語應對,亦舉用之。
  • 又稱說也。《禮·祭統》銘者,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前漢·季布傳》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又《爾雅·釋詁》𢋐揚,續也。
  • 又簸去糠粃也。《詩·小雅》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 又眉上下曰揚。《詩·鄘風》揚且之皙也。《傳》揚,眉上廣。《又》子之淸揚。《疏》揚者,眉上之美名。旣名眉爲揚,因謂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揚。
  • 又鉞也。《詩·大雅》干戈戚揚。
  • 又州名。《書·禹貢》淮海惟揚州。《疏》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揚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揚也。
  • 又姓。《揚雄·自序》揚別爲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因氏。又宋揚避舉,明揚光休。
  • 通作颺。


説文解字  𢾙 古文。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飛舉也。从手。昜聲。與章切。十部。古文揚。从攴。漢碑用颺歷。他文用敭歷。皆用今文尙書般庚之優賢揚歷也。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風所飛揚也。揚者。飛舉也。从風。昜聲。與章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