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68七絶 28五律 1 399四言 155六言 24古風 2277樂府 94 1 241 7 55其他 170
四衣
上声  [几许] [彭蠡] [水名] [更多…]

齿 [徵羽] 使 [更多…]

去声  驿 [拘泥] 亿 [契约] [渡水] 羿 [有庳,国名] [更多…]

[记也] [更多…]
共59,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 无惊惕
     
    不惊惕
     
    久惊惕
     
    独惊惕
     
    早惊惕
     
    自惊惕
     
    挂惊惕
     
    易惊惕
     
    转惊惕
     
    尚惊惕
     
    莫惊惕
     
    忡惊惕
  •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唐·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
  • 视之颇驯扰,狎之不惊惕。宋·黄希旦 九龙观
  • 荒城野殿何足多,不慰吾民久惊惕。明·殷奎 张将军庙
  • 调摄惟若时,远臣独惊惕。明·张弼 思笼驿纪事
  • 汉已得楚者,胡不早惊惕。汝学 虞美人草(明·王佐
  •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唐·李白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 仁贤保无恙,所想挂惊惕。宋·曾巩 寄王介卿
  • 齿增易惊惕,道进无违拒。清·翁照 送归愚沈少宗伯予告归里 其二
  • 俯仰转惊(一作伤)惕,裴回独忧煎。唐·萧颖士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 其一
  •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宋·邵雍 岁暮吟
  • 未作金鳌莫惊惕,月澄清海漫如钩。宋·李廌 和杨元忠主簿观鱼
  •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魏晋·潘岳 悼亡诗三首 其一
  • 常惕惕
     
    转惕惕
     
    何惕惕
     
    宜惕惕
     
    神惕惕
     
    爱惕惕
     
    惟惕惕
     
    暮惕惕
  • 自从得此衾,梦觉常惕惕。宋·刘子翚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
  • 先生曰予眊,检身转惕惕。明·曹于汴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十二 宾筵介寿
  • 百计不能防,危躯何惕惕。当代·卢青山 远游诗四首 其二
  • 余心望汝殷,汝心宜惕惕。清·赵清瑞 示嘉儿
  •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清·汤复 黄山歌
  • 底事忧怦怦,相将爱惕惕。宋·段缝 赠王介甫
  • 荣耀老莱衣,孝心惟惕惕。宋·李处权 哭驾部舅(并引)
  • 朝焉惓惓暮惕惕,进退出入兼动止。明·徐庸 慎轩诗为魏伯广作
  • 心怵惕
     
    皆怵惕
     
    恒怵惕
     
    千怵惕
     
    犹怵惕
     
    尤怵惕
     
    畏怵惕
     
    丛怵惕
     
    勤怵惕
     
    弥怵惕
     
    之怵惕
     
    怀怵惕
     
    尚怵惕
     
    增怵惕
     
    方怵惕
     
    自怵惕
     
    久怵惕
     
    同怵惕
     
    辄怵惕
     
    重怵惕
     
    生怵惕
     
    常怵惕
     
    毋怵惕
  • 滔滔奸佞夫,见使心怵惕。宋·卫宗武 赠赵月麓之霅
  •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唐·李白 古风 其二十四
  • 时事每如此,终夜恒怵惕。明·江源 遣怀次杜工部送校书二十六韵
  • 翩翩转轻舆,荦确千怵惕。明·顾璘 下双厓岭入会同
  • 卧疾十馀旬,至今犹怵惕。明末清初·陈恭尹 送王紫诠使君观察川南兼以为寿
  • 我自中班子时归,始离空调尤怵惕。当代·卢青山 八月六夜月蚀诗
  • 徒以微躯渺蜉蝣,对汝巍巨畏怵惕。当代·卢青山 五月十二日饮茶于雁荡合掌峰下随书
  • 终身负罪人,顾影丛怵惕。近现代·黄福基 先君十周年忌日
  • 我志在立孤,十载勤怵惕。清·庄德芬 乙酉夏日言怀示儿
  • 渠魁已歼殄,非类弥怵惕。宋·杨亿 偶兴
  • 使长孺居中司马遂相兮,狂酋当为之怵惕。宋·王柏 挽蔡文叔 其三
  • 谁欤司民命,岂不怀怵惕。元末明初·王祎 钱唐赠别姚卿
  • 浑忘值危途,去住尚怵惕。宋·董嗣杲 梅根港欲泊不泊其况可想
  • 雨露春深增怵惕,溪山秋晚耐高寒。元·屠性 金粟影
  • 炎时方怵惕,有若践霜露。唐·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 日夕自怵惕,孰敢相撄侮;当代·卢青山 游浦江仙华山至大钟峰,栈道险若无托,下视深崖无底,予惧不敢登。前行里许,心犹颤战。盖予自幼年,每俯高危,颅中辄似有人语曰:跳下去会怎样,跳下去会怎样。语极怂恿。予深识乎死亡之诱,其力绝大,故若楼头崖角,予皆跃跃欲临,然皆不敢独伫,尤不敢盘桓,但亟观亟退而已。畏死惜命,惧其万一也。峰侧适有二女,俯壑怡然,语笑如雀。予问曰:不怕么。彼等夷然不屑,曰:这不有栏杆么?予为挢舌不下。甚矣哉,英雄之雌者也(十一月二十)
  • 以兹久怵惕,兼怀别帝陔。明·郭之奇 督闽学辞朝
  • 居行同怵惕,来往共辛酸。明·郭之奇 经池河红心濠梁道中目伤口绘三十韵
  • 见之辄怵惕,滂然挥涕洟。宋·释居简 蝗去
  • 帝见远臣重怵惕,慰劳以酒赐以帛。元·陆仁 天马歌
  • 既慰翻因生怵惕,得毋讳饰自兹开。清·弘历 命策楞刘统勋详勘下河灾恤事据奏较乾隆七年水灾为轻既用稍慰并诗言志
  • 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清·方苞 展断事公墓二首 其一
  • 鱼枯鹤铩毋怵惕,人贵泥蟠与壁立。明·法杲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 抱深惕
  • 究往发孤愤,思来抱深惕。元·张翥 杂诗七首 其三
  • 犹战惕
     
    夜战惕
  • 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清·华蔼 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
  • 鼋鼍缩首不敢近,虾蟆巡行夜(豫章本作应)战惕。宋·孔武仲 龟石
  • 深悚惕
     
    尽悚惕
     
    常悚惕
     
    人悚惕
     
    徒悚惕
     
    益悚惕
     
    皆悚惕
     
    神悚惕
     
    增悚惕
  • 升厓得险境,指示深悚惕。清·周准 发朱砂庵径观音岩登石人峰
  • 颈血得溅王,闻言尽悚惕。明末清初·屈大均 咏古 其九
  • 我愿地球村,人人常悚惕。当代·汪梦川 灾雪吟
  • 忽然一夜惊霹雳,惊蛰未到人悚惕。清·林占梅 七七苦雨行(并引)
  • 天命几微茫,神逵徒悚惕。唐·贾竦 谒华岳庙
  • 欣承益悚惕,敢曰有秋占。清·弘历 直𨽻总督方观承奏报得雨
  • 飞车奇肱皆悚惕,呼毒古莽任鞭笞。清·洪繻 外国保护纪事
  • 欲止神悚惕,踟蹰下空林。明·顾璘 弘济寺江阁
  • 更倚云梯增悚惕,君王勤政正宵衣。明·莫止 次韵寄题俞司谏国昌待曙楼
  • 尚忧惕
     
    增忧惕
     
    诈忧惕
     
    多忧惕
     
    内忧惕
     
    生忧惕
     
    忘忧惕
  • 风尘尚簸荡,人心尚忧惕。明·孙承恩 迁居述怀
  • 欢去悲以归,每念增忧惕。清·弘历 敩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六月二十一日作)
  •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唐·孟郊 择友
  •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唐·白居易 咏怀
  • 君闻犹固让,心实内忧惕。元·范梈 送张鍊师归武当山
  • 慰馀翻自生忧惕,时若毋忘待泽初。清·弘历 玉泉山西 其四
  • 敢因庆慰忘忧惕,昭受心惟励自强。清·弘历 喜雨(四月三十日) 其一
  • 宁不惕
     
    曾不惕
  • 我食尚怀愧,饲乌宁不惕。明·夏原吉 谕饥乌
  • 蚕缲尽输征,鹑结曾不惕。元末明初·王逢 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
  • 抱兢惕
     
    怀兢惕
     
    自兢惕
     
    免兢惕
     
    每兢惕
     
    弥兢惕
     
    求兢惕
     
    日兢惕
     
    冒兢惕
  • 回视七尺躯,凛焉抱兢惕。明·黄淮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
  • 继志与述事,夙夜怀兢惕。明·朱瞻基 祖德诗九章 其七
  • 惟馀此初心,时时自兢惕。清·弘历 冬夜閒吟
  • 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宋·王周 志峡船具诗 其三 戙
  • 平生临深戒,所至每兢惕。元末明初·陈基 大江
  • 承流宣泽弥兢惕,履险航湍敢滞留。宋·韦骧 与世美奉诏旨分督决狱甲戌判袂之武阳壬午还宿中兴寺而得世美自延平所寄诗因次韵(一作赵蕃诗)
  •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唐·李绅 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 凛承大位日兢惕,一勤莅政心孜孜。清·旻宁 至圣庙古柏歌
  • 揣分冒兢惕,程已惭素尸。明·王世贞 比曹初考述职有感
  • 令人惕
  • 时变万品移,念此令人惕。明·罗洪先 秋声
  • 饬自惕
     
    深自惕
     
    长自惕
     
    徒自惕
     
    还自惕
     
    宜自惕
     
    空自惕
     
    常自惕
  • 忙命囚鹦鹉,馀众释而不问饬自惕。当代·陈永正 九头鸟
  • 对书忸怩甚,展转深自惕。明·杨起元 答友人王赤冈
  • 安得卧龙冈,静修长自惕。近现代·俞律 演空城计于光华大学,岁在戊子夏
  • 雷雨天冥冥,噩眙徒自惕。明末清初·彭孙贻 卧病 其二
  •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宋·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
  • 咄彼市门徒,景行宜自惕。明·于慎行 杂诗八首 其六
  • 无闻空自惕,守份坐时迁。当代·余菊庵 赋得四十明朝过二首 其一
  • 万几常自惕,庶政於焉审。清·弘历 弘德殿
  • 我心惕
     
    忽心惕
     
    也心惕
  • 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唐·皎然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
  • 招邀未成眠,对酒忽心惕。明·张邦奇 次惟静叔韵二首 其一
  • 我却固不往,闻言也心惕。明·王履 贺师避静处
  • 散愁惕
     
    复愁惕
  • 归骨返故庐,杯酒散愁惕。明·苏仲 和朗司务韵
  •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唐·韦应物 过昭国里故第
  • 常警惕
     
    谁警惕
     
    犹警惕
  • 君子秉明义,夙夜常警惕。明·沈鍊 咏怀三十首(存二十八首) 其十
  • 几多霸业随流水,但覆辙有谁警惕。近现代末当代初·茅盾 桂枝香 咏时事
  • 鹤发多愁犹警惕,长思时弊若临深。清·玄烨 冬夜偶成 其二
  • 岂云惕
  • 我时故有恃,仆夫岂云惕。明·张弼 发迁江道中(用前韵)
  • 行者惕
  • 要治旷官僚,岂独行者惕。明·张弼 宿迁江邑
  • 生众惕
  • 轩冕岂不华,一喜生众惕。明·石宝 午坐
  • 念弥惕
     
    功弥惕
  • 哲嗣乃肯堂,作求念弥惕。明·卢龙云 西河郝氏馀庆堂
  • 精金鍊乃成,箦土功弥惕。清末近现代初·夏孙桐 赵次珊馆长八十寿诗四十韵
  • 无惭惕
     
    自惭惕
  • 倚行台,观粉壁,几人对此无惭惕。明·苏葵 观行台粉壁獬豸
  •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 怵然惕
     
    惴然惕
  • 羲经对四圣,中心怵然惕。清·弘历 诣斋宫 其一
  • 古今或同然,思之惴然惕。清·弘历 读东坡集
  • 仰可惕
  • 巨石势分,倚穹仰可惕。清·王又曾 微雨入雁山观老僧岩憩石梁洞
  • 唯夕惕
     
    恒夕惕
     
    能夕惕
     
    事夕惕
     
    旦夕惕
     
    常夕惕
     
    戒夕惕
     
    劳夕惕
     
    先夕惕
     
    怀夕惕
  • 君子不忧贫,进德唯夕惕。当代·刘雄 无想斋惠诗次韵奉寄
  • 岂图报寇仇,君子恒夕惕。当代·胡云飞 纪事
  • 羡君齿发新,行己能夕惕。唐·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 如闻恭俭语,謇謇事夕惕。唐·陆龟蒙 杂讽九首 其三
  • 诏旨忽中授,闻命旦夕惕。宋·任伯雨 述怀
  • 以兹畏所知,负负常夕惕。宋·刘子翚 读曾吉甫横碧斋诗
  • 衰年疲薾动兢畏,变貌斋心戒夕惕。元·吕诚 巨浸诗
  • 忧人劳夕惕,乡事惫晨兴。唐·阎宽 松滋江北阻风
  • 冰坚先夕惕,龙亢谨南讹。明·张岳 鸿飞亭同梦山作
  • 未报圣恩怀夕惕,更叨使领侍亲祠。宋·程元凤 宝祐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成上进九月明堂升侑高宗礼成进诗三章称贺 其三
  • 今所惕
     
    固所惕
  • 晏安酖毒古有训,杞忧无济今所惕。近现代·单人耘 黑鬲歌伤其伏枥也
  • 阴胜固所惕,融化亦勿骤。清·沈范孙 大雪用禁体
  • 岂复惕
  • 薄命轻险艰,到此岂复惕。清末近现代初·林朝崧 飓风后作
  • 神犹惕
     
    心犹惕
     
    魂犹惕
  • 住久阶除性亦驯,早经忧患神犹惕。清·简钧培 鹰雏行和黄树斋同年爵滋
  • 触少心犹惕,慈多语易温。宋·洪咨夔 祖母哀挽 其一
  • 瞻拜魂犹惕,低佪思转哀。清·顾炎武 再谒孝陵
共59,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