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32七絶 15七律 1 105四言 14六言 13古風 534樂府 32 82 7 13其他 66
三鹅
上声 

丿 𬭯



去声  [唱和] 饿 崿 [更多…]

[呜咽] [更多…]

礿 [同确][更多…]
共79,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 心恻恻
     
    寒恻恻
     
    复恻恻
     
    何恻恻
     
    长恻恻
     
    常恻恻
     
    徒恻恻
     
    声恻恻
     
    空恻恻
     
    风恻恻
     
    恒恻恻
     
    还恻恻
     
    为恻恻
     
    动恻恻
     
    愁恻恻
     
    转恻恻
     
    魂恻恻
     
    良恻恻
     
    悲恻恻
     
    晨恻恻
     
    仍恻恻
     
    怀恻恻
     
    倍恻恻
     
    歌恻恻
     
    应恻恻
     
    添恻恻
     
    一恻恻
     
    增恻恻
     
    啼恻恻
     
    汝恻恻
     
    鸣恻恻
     
    始恻恻
     
    身恻恻
     
    亦恻恻
     
    谁恻恻
     
    秋恻恻
     
    尤恻恻
     
    尚恻恻
     
    夜恻恻
     
    吹恻恻
     
    自恻恻
     
    竟恻恻
     
    情恻恻
     
    重恻恻
     
    犹恻恻
     
    意恻恻
     
    日恻恻
     
    方恻恻
     
    诚恻恻
     
    形恻恻
     
    偏恻恻
     
    已恻恻
     
    生恻恻
     
    独恻恻
     
    痛恻恻
     
    愈恻恻
     
    惊恻恻
     
    忧恻恻
  •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唐·白居易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 残夜银釭无气力,绿窗寒恻恻。清末近现代初·王国维 谒金门
  • 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宋·陆游 悽悽行
  •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唐·白居易 偶然二首 其一
  • 岐路各营营,别离长恻恻。唐·元稹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 死别已吞声,生别恻恻唐·杜甫 梦李白二首 其一
  • 老树无虫啄,风叶徒恻恻。明·杨巍 啄木唫(嘉靖年中作)
  • 东方未明天紫色,凉风吹空声恻恻。宋·刘攽 早行
  • 百忧熏心损老气,十梦九见空恻恻。元·李孝光 信笔次潘一水韵
  • 白杨树头风恻恻,寡乌悲啼山月黑。元末明初·刘基 蒿里曲 其二
  • 母发日种种,子心恒恻恻。明·何乔新 春晖堂为周冬官赋
  • 野泊不成眠,羁䰟还恻恻。明·文徵明 无锡道中遇雪夜泊望亭 其二
  • 居人自凛凛,行者为恻恻。明·石宝 杂诗二首 其二
  • 峻坂注迢迢,忧心动恻恻。元·贡师泰 过仙霞岭
  • 慰近弗忘远,遥为愁恻恻。清·弘历 闻山西得雨
  • 我怀殊默默,我意转恻恻。清·牛焘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 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唐·元稹 张旧蚊帱
  • 岂无弟与夫,永诀良恻恻。清·孔祥淑 读史 其八
  • 驱车复渡黄河北,故旧飘零悲恻恻。明·刘崧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 台端大老归未得,夜听春雨晨恻恻。明·孙绪 送彭都宪济物乃弟锦衣千户冲回籍祭扫
  • 偶涉已浩浩,欲去仍恻恻。清·李秉礼 玩珠洞燕集送别子乔之镇安
  • 所交或相违,何必怀恻恻。明·乌斯道 答胡徵士
  • 晚舟泊沙渚,我心倍恻恻。清·旷敏本 寄怀六兄文之
  • 魏其里中人,相与歌恻恻。明·王世贞 杂诗九首 其四
  • 帝乡迢迢归未得,对此佳辰应恻恻。明·丘浚 望云祝寿图
  • 更念我游多添恻恻。明末清初·曹溶 孤鸾 悼亡姬
  • 置主室之隅,一过一恻恻。明·曹于汴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
  • 闻君北堂讣,使我增恻恻。明·韩雍 九江候孟诚李都不至而回留此寄情
  • 满院姊归啼恻恻。清·陈维崧 蝶恋花 纪艳十首 其十
  • 造物不孳生,吾为汝恻恻。清·洪繻 哀鸿篇
  • 钟鼓何勿陈,蟋蟀鸣恻恻。清·柳是 人生不满百
  • 蓄意各待申,登车始恻恻。明·凌义渠 鄂城临发龙梦先适至
  • 忆昨亲蛟蜃,风浪身恻恻。宋·员兴宗 遗任子渊省元六首 其四
  • 云溪有人成痴望,巴丘是否有人亦恻恻?当代·卢青山 说部《少年行》中代张三作康陵山月歌
  • 钳口并觳觫,夜哭谁恻恻?当代·添雪斋 Khmer Rouge
  • 雁落寒沙秋恻恻。宋·方岳 蝶恋花 其一 用韵秋怀
  • 圣人迭兴建皇极,付祝长官尤恻恻。宋·叶适 题五畏斋
  • 八卷遗诗有陈迹,廿馀年来尚恻恻。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
  • 枫林秋萧萧,燐火夜恻恻。清·陆野 七哀诗七首 其四 孙西陵之琮
  • 秋入蛩声无气力。晓风吹恻恻。清末近现代初·陈方恪 谒金门 和静安韵
  • 修短有定分,奈何自恻恻。清末近现代初·郑国藩 慰陈芷公兼悼宗锦世兄
  • 挑灯起我言,相对竟恻恻。宋·林景熙 送胡汲古归严陵觐亲
  •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唐·韦应物 襄武馆游眺
  • 恻恻重恻恻,与君各南北。明·李东阳 送徐用和之镇原
  • 生离犹恻恻,死别况茫茫。清·宋湘 适读杜少陵寄五弟诗,见其与四亡弟同名,掩卷感绝
  • 君去意恻恻,我留涕纷纷。明·孙蕡 代友赠别
  •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唐·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 其四
  • 吾心方恻恻,门外剥啄谁。宋·陈著 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
  • 求言诚恻恻,束帛屡戋戋。明·黎贞 辽阳寓怀一百韵
  • 得黄形恻恻,固悴影轻轻。当代·添雪斋 丁亥秋事六章 其二 秋草
  • 轻寒偏恻恻,薄暮风犹力。清·赵庆熹 菩萨蛮 三月二日偕华荔生晋竹湖上晚归
  • 生别已恻恻,死别当如何。近现代·陈独秀 述哀
  • 我意生恻恻,为之却朝餐。宋·曾巩 寄舍弟
  • 有客独恻恻,万里兴深衷。宋·陈傅良 夷门歌送德脩(原作脩德,据前三诗乙)还阙
  • 呜呼四歌兮痛恻恻,皇天后土无终极。宋末元初·郑思肖 和文丞相六歌(不次韵) 其四
  • 我心愈恻恻,还送汝行路。宋·陈著 深出赘归省再往妇氏家
  • 诗就越声惊恻恻,梦回天乐记珊珊。宋·刘挚 次韵弱翁早春病起
  • 穷黎忧恻恻,良牧思忉忉。元·吴当 彭城守春旱祷雨
  • 重悽恻
     
    转悽恻
     
    意悽恻
     
    动悽恻
     
    共悽恻
     
    更悽恻
     
    为悽恻
     
    亦悽恻
     
    抱悽恻
     
    成悽恻
     
    情悽恻
     
    半悽恻
     
    独悽恻
     
    苦悽恻
     
    倍悽恻
     
    一悽恻
     
    复悽恻
     
    语悽恻
     
    何悽恻
     
    久悽恻
     
    声悽恻
     
    气悽恻
     
    怀悽恻
     
    尽悽恻
     
    免悽恻
     
    皆悽恻
     
    箫悽恻
     
    长悽恻
     
    竟悽恻
     
    益悽恻
     
    起悽恻
     
    慰悽恻
     
    听悽恻
     
    还悽恻
     
    谩悽恻
     
    辄悽恻
     
    犹悽恻
     
    若悽恻
     
    坐悽恻
     
    螀悽恻
     
    诵悽恻
     
    同悽恻
     
    几悽恻
     
    无悽恻
     
    两悽恻
     
    空悽恻
     
    正悽恻
     
    风悽恻
     
    少悽恻
     
    心悽恻
     
    总悽恻
     
    各悽恻
     
    衷悽恻
     
    助悽恻
     
    书悽恻
     
    传悽恻
     
    尤悽恻
     
    已悽恻
     
    方悽恻
     
    增悽恻
     
    夜悽恻
     
    神悽恻
     
    愈悽恻
     
    遥悽恻
     
    吾悽恻
  • 履霜思已深,对雪重悽恻。明·谢榛 梁武选公济孝思歌 其三
  • 终日长吟复短吟,吟罢令人转悽恻。元·杨载 题秋雨长吟图
  •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恻。唐·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 王事不可缓,行行动悽恻。唐·唐彦谦 早行遇雪
  • 梁城多古意,携手共悽恻。唐·高适 酬庞十兵曹
  • 已度滕家桥,回头更悽恻。宋·吕南公 宿凌云山中留寄元礼
  •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悽恻。唐·高适 三君咏 其二 郭代公(元振)
  • 人境顿凄凉,物情亦悽恻。宋·卫宗武 秋怀 其一
  • 霜风动高秋,草木抱悽恻。明·王绂 写竹赠廖纪善
  • 一言能悟主,破怒成悽恻。宋·余靖 读车千秋传
  • 只是他时良宴会,顾尊前、无我情悽恻。清·陆震 贺新郎·同里诸公集宜阁
  • 款曲遍咨诹,交游半悽恻。宋·曾丰 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 丈夫树勋当许国,一死如君独悽恻。元末明初·郭钰 哭胡洵(从楚金往峡江死焉)
  •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悽恻。宋·苏轼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 同病各相怜,含情倍悽恻。明·岑徵 苍梧旅次柬王明卿时余将有灵渠之游 其一
  • 尚愧虞卿心,负此一悽恻。清·顾炎武 哭陈太仆
  • 相逢重湖南,感叹复悽恻。宋·真德秀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 其二
  • 嚼破红冰如蜜甘,谁解黄台语悽恻。明·袁华 美人剖瓜图
  •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悽恻。唐·宋之问 题张老松树
  • 君王自此方敢骑,似遇良臣久悽恻。唐·元稹 望云骓马歌
  • 嗟吾国犬四溃逃,此嗥彼泣声悽恻。当代·卢青山 皇犬行
  • 横豸登荒基,览古气悽恻。明·左国玑 草堂雪霁卷为樊双岩宪副题
  • 独行清涧滨,览物怀悽恻。明·袁达 幽怀 其二
  • 变怪作胡语,闻者尽悽恻。明·黄衷 谩兴四首 其四
  • 飞腾自有期,临岐免悽恻。明·徐熥 送黄明立北上
  • 举觞忘献酬,坐客皆悽恻。明·薛蕙 赠李子西
  • 懒听桂苑啼鸟,引琼箫悽恻。清·周之琦 金盏子
  • 饿死污人乡,不死长悽恻。明末清初·陈恭尹 乞食翁
  • 望望不复回,行行竟悽恻。明·苏仲 种花
  • 幽闺破残梦,欹枕益悽恻。明·周是修 怀远有作
  • 盛年处空闺,中夜起悽恻。明·胡应麟 拟古二十首 其五
  • 峨峨遗像表忠赤,报礼殷勤慰悽恻。明·胡应麟 褒忠祠祀礼成代直指萧公作
  • 金壶箭水声第一,画角《梅花》听悽恻。元·岑安卿 逢秋
  • 嗟予病摧颓,对别还悽恻。宋·李复 送吕思道
  • 慨慷晞英豪,老大谩悽恻。宋·叶茵 次七夕游松江韵
  • 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宋·刘攽 城南行
  • 始信枉渚歌,至今犹悽恻。宋·刘敞 入荆江
  • 须臾忽澎湃,愁思若悽恻。宋·连文凤 秋怀 其二
  • 丰沛布衣吴芮客,回首咸秦坐悽恻。宋·薛绍彭 汉高帝试剑石
  • 木叶下微波,更啼螀悽恻。清末近现代初·冯煦 徵招 八月二十一日同蘋香夜饮,残月当楼,冷云在水,有怀次米、白田
  • 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宋·黄彦平 元符已卯冬至先君罢兴国令宿皇恐滩有诗云倦客逢长至扁舟泊远滩居常谙寂寞童稚笑相欢后十七年自成均谒告还乡是夕沿斡宿新淦寺有感赋此
  • 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清末近现代初·俞明震 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 其二
  • 天长眼力短,此意几悽恻。宋·罗公升 抵舍一夕复行途中遣怀
  • 宛转长谣卧陇(一作陇亩)间,谁能听此无悽恻。元·马祖常 踏水车行
  • 歌罢两悽恻,六龙忽蹉跎。唐·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
  • 历险空悽恻,悠悠向此中。明·邱云霄 南溪
  • 客怀正悽恻,渔笛蓼洲吹。宋·赵汝燧 宿溪馆
  • 霜催菊涧风悽恻,雨浃芦汀水渺漫。宋·陈郁 偕潘寒岩陈定轩游石湖次定轩韵
  • 劳歌少悽恻,夷路即腾骧。宋·宋庠 寓宿南宫言怀
  • 此时孤坐心悽恻,对月思家眠未得。明·谢晋 赋得秦淮夜月送清平陈光远
  • 满眼亲朋总悽恻,相逢但索语音同。元末明初·郭钰 二月二十七日闻故乡寇退
  • 伤心各悽恻,将诗慰离索。清·洪繻 王君友竹索题简端
  • 念此衷悽恻,泪下如铅水。清·姚鼐 夜读
  • 啼猿助悽恻,亦复销我魂。宋·林景熙 方玄英故居
  • 别来莫讶书悽恻,忧患艰难我最多。宋·曹勋 孙倅书尾附二诗 其一
  • 空馀诗话传悽恻,不减胡笳十八拍宋·曾季狸 秦女行
  • 如今风物尤悽恻,绕丛觅蕊无消息。宋·舒岳祥 九日敏求与侄璋九万载酒荪墅邀予与胡山甫潘少白及华顶周服之道士周若晦作客欲摘蕊浮杯丛委草间未有消息悯然赋之
  • 念旧已悽恻,感时增慨慷。宋·李纲 同叔易季言游虎丘寺邂逅何得之
  • 执手方悽恻,人说潮平可渡。明末清初·沈谦 氐州第一•送邹程村之江西
  • 感物增悽恻,羽觞难复持。明·黎民表 双节为内江萧氏作 其三
  • 寒压破衾夜悽恻,鼓角声酣千转侧。元末明初·郭钰 春夜寒
  • 邀我一见神悽恻,坐叹毛锥老无策。元末明初·郭钰 古剑歌为李伯谦赋
  • 听说诛求愈悽恻,转忆承平乐耕织。元末明初·蓝仁 雪中候云壑不至书怀兼柬云松昆仲
  • 圣情追远遥悽恻,冠舄趋陪百职同。明·王慎中 悼陵陪祀
  • 高堂婴疾吾悽恻,刲股为糜充药食。明·祁顺 何氏孝节诗
  • 我心恻
     
    为心恻
     
    予心恻
     
    亦心恻
     
    尚心恻
     
    不心恻
     
    此心恻
     
    寸心恻
     
    每心恻
     
    中心恻
     
    母心恻
     
    更心恻
     
    空心恻
     
    遽心恻
     
    果心恻
     
    客心恻
     
    犹心恻
     
    抄心恻
     
    当心恻
     
    独心恻
     
    天心恻
     
    王心恻
     
    匪心恻
     
    在心恻
  •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宋·陆游 送曾学士赴行在
  • 阳光设漠然,井渫为心恻。清·弘历 商祚秋葵图口号
  • 仓皇草树间,恒使予心恻。明·穆孔晖 楚妃叹
  • 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明·张以宁 题牧牛图 其一
  • 乞哀一纸疏,读者尚心恻。清·吴仰贤 金殿
  • 埋玉向土中,谁能不心恻。明·王世贞 沈铁山先生葬光福山挽歌一首
  • 曾是怀故都,憔悴此心恻。明末清初·彭孙贻 大风夜入莲花洲
  • 千载空山中,回首寸心恻。元·陈刚 照胆潭
  • 耆旧今凋零,思之每心恻。清·丘逢甲 题王晓沧广文鹧鸪村人诗稿 其三
  • 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清·周凯 道光壬辰1832三月十七日放洋
  • 临行不言苦,不忍母心恻。宋·利登 癸巳十一月二十五辞家雪甚作怆然有怀
  • 士穷有如此,于君更心恻。宋·李流谦 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
  • 欲搜奇句谢两公,风作浪涌空心恻。宋·陈与义 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
  • 何幸且渊澄,无劳遽心恻。宋·朱熹 墨庄五咏 其二 冽轩
  • 知公不欺我(张本作我欺),把玩果心恻。宋·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
  • 悠悠荒路间,能使客心恻。宋·释文珦 悠悠荒路行
  • 痛定还思当痛时,至今梦里犹心恻。宋·虞俦 成均同舍饯别新安使君徐子宜太丞分韵
  • 瓜蔓抄心恻,豆萁煎泪酸。近现代·潘受 读史三首选二 其二
  • 为此当心恻,诗成走递筒。宋·舒岳祥 贻正仲
  • 我来独心恻,涕出增感慨。宋·刘跂 滑家桥逢坏舟者有感而作
  • 讣入天心恻,恩加谕奠来。明·黄衷 挽毅斋黄奉常
  • 垂诏王心恻,遗言友道看。明末清初·陈子升 箧中存张天如吉士所遗诗扇次韵哭之
  • 止之匪心恻,毛羽纯金色。明·张元凯 闺词十二首 其八
  • 独夜何穷极,怀之在心恻。南北朝·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 心凄恻
     
    添凄恻
     
    转凄恻
     
    一凄恻
     
    声凄恻
     
    生凄恻
     
    复凄恻
     
    同凄恻
     
    气凄恻
     
    自凄恻
     
    意凄恻
     
    翻凄恻
     
    凛凄恻
     
    终凄恻
     
    无凄恻
     
    我凄恻
     
    空凄恻
     
    剧凄恻
     
    渺凄恻
     
    倍凄恻
     
    徒凄恻
     
    免凄恻
     
    久凄恻
     
    成凄恻
     
    色凄恻
     
    但凄恻
     
    新凄恻
     
    频凄恻
     
    更凄恻
     
    犹凄恻
     
    华凄恻
     
    扇凄恻
     
    还凄恻
     
    休凄恻
     
    旧凄恻
     
    莫凄恻
     
    互凄恻
     
    重凄恻
     
    动凄恻
     
    增凄恻
     
    两凄恻
     
    歌凄恻
     
    秋凄恻
     
    玉凄恻
     
    浩凄恻
     
    听凄恻
     
    已凄恻
     
    情凄恻
  • 中夜闻悲鸣,使我心凄恻。明末清初·卢若腾 遣马
  • 败叶吟风,寒虫吊月,辗转添凄恻。清·归懋仪 百字令
  • 我立塑像前,歆慕转凄恻。当代·熊盛元 参观王安石纪念馆感怀,次荆公《送郑叔熊归闽》韵
  •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唐·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 十万征人未尽归,千年流水声凄恻。清·方殿元 六歌 五溪深
  • 登程更已残,夜寒生凄恻。清·王嗣晖 季秋初七夜登舟留别重闱
  • 剥封览情素,既喜复凄恻。宋·戴复古 答妇词
  • 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宋·陆游 醉歌
  • 土炕冷无烟,夜分气凄恻。清·吴兰庭 雀鼠谷
  • 未春雨非土,见者自凄恻。宋·卫宗武 春雨
  • 长歌凌霜晓,述往意凄恻。清·吴振棫 书强忠烈手迹卷后
  • 因念父老艰,寸心翻凄恻。当代·杨雪窗 丙申初夏还乡作
  • 地无峨峨冰,朱夏凛凄恻。清·孙鼎臣 丹山寺
  • 天涯浪迹终凄恻。清·庄棫 杏花天 燕
  • 嗟汝下愚民,汝慎无凄恻,兹独死一身,妻孥可清白。清·魏礼 再到岭南诗
  • 子幸继高风,深慰我凄恻。元·陈镒 赠杨贯道文学
  • 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畹仙 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清·董如兰
  • 哀乐中年苦相逼,雁断乌啼剧凄恻。清·张䌌英 寄若绮妹即寿四十初度兼示婉紃妹仲远弟
  • 暮霞澹余彩,仙路渺凄恻。清·周音 昔游 其二
  • 深闺砧杵塞上笳,未若虫声倍凄恻。明·钦叔阳 夕虫
  • 成土丘,频闻风木徒凄恻,重茵列鼎真谩荣,调膳称觞难再得。明·李昌祺 著存堂歌效乐天体
  • 虽云壮士心,谁能免凄恻。明·郑文康 虞启东丧偶
  • 咄哉丈夫雄,作此久凄恻。清·施补华 出嘉峪关作
  • 回首平生,惊心双鬓,容易成凄恻。宋·吴潜 酹江月/念奴娇 其三 暇日登新楼,望扬州于云烟缈之间,寄赵南仲端明
  • 少女曳朱裙,掩面色凄恻。近现代·陈独秀 华严瀑布
  • 可怜永巷闭群姝,恩绝宠移但凄恻。近现代·张鳦生 蝴蝶曲
  • 非复向轩豁,但有新凄恻。宋·陈造 招朱法曹赵宰赵予野饮 其二
  • 可堪卷地风潮,吴山越水,两处频凄恻。近现代·陈去病 念奴娇
  • 乌兮乌兮毋急切,旁边有人更凄恻。当代·卢青山 白门柳
  • 闻道杀人多老农,至今过客犹凄恻。宋·刘攽 蛮请降三首 其三
  • 望京华凄恻近现代末当代初·顾学颉 兰陵王
  • 冬夜何漫漫,北风扇凄恻。宋·刘敞 始闻雁
  • 桂桨空明,洞箫声彻,怨慕还凄恻。宋·林正大 酹江月/念奴娇 括东坡前赤壁赋
  • 但愿他生真可必,便今生死别休凄恻。清末近现代初·杨圻 贺新凉 蓝桥图追悼
  • 漫红蜡香笺,难写旧凄恻。宋末元初·刘埙 买陂塘/摸鱼儿 其二 兵后过旧游
  • 嗒然得丧忘,往事莫凄恻。宋·段缝 赠王介甫
  • 孤往违因依,怀远互凄恻。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南湖晦夜寄怀散原先生 其四
  • 闻说存亡重凄恻,对君何必叹飘蓬。明·宋登春 与王惟材夜坐话旧
  • 临风动凄恻,谁为表新阡。明·陈琏 挽磨陀山人支仲荣
  • 坐久增凄恻,山头鸟碎今。明·饶与龄 游大觉庵 其一
  • 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清·柯煜 题浔阳送客图为宋兰挥检讨赋
  • 呜乎二歌兮歌凄恻,壮志欲酬酬不得!近现代·汪石青 短歌七章 其二
  • 如今两鬓秋凄恻,负凌波、万顷凄凉。宋末元初·刘埙 恋绣衾 城南净凉亭赋
  • 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唐·孟郊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一作吊)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 鲸涛浩凄恻,中有慈元殿。明·黄佐 南园三忠祠分韵得院字
  • 客舍深闺听凄恻,绝弦更有伤心客。清·尤秉元 孤雁篇
  • 死别已凄恻,送君重可嗟。明·李之世 送吴非熊旅榇还新安(一) 其一
  • 载离多悲心,感物情凄恻。魏晋·陆机 东宫作诗
  • 心怆恻
     
    徒怆恻
     
    倍怆恻
     
    每怆恻
     
    生怆恻
     
    殊怆恻
     
    洗怆恻
     
    重怆恻
     
    意怆恻
     
    增怆恻
     
    犹怆恻
     
    勿怆恻
     
    自怆恻
     
    无怆恻
     
    且怆恻
     
    长怆恻
     
    君怆恻
  • 感今情轸郁,怀古心怆恻。元末明初·刘基 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
  • 霜风吹林木,岁暮徒怆恻。元末明初·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三首 其二
  • 睹此怀故人,我心倍怆恻。清·林占梅 伟山内兄殁于榕城,眷属十馀口渡海远来相依。安置已定,作诗以志感伤
  • 予本多恨人,悲秋每怆恻。清·弘历 闻蛩
  • 可口纵甘滑,因心生怆恻。清·弘历 膳榆饼
  • 骨肉增痛悲,亲知殊怆恻。明·金幼孜 挽周生涣
  • 桐以药清羸,泉以洗怆恻。宋末元初·方一夔 次韵徐古泉雪冈见寄
  • 淮水去不返,我心重怆恻。清末近现代初·冯煦 九日同少符饮 其三
  • 长嘘为我意怆恻,吾未振汝良悠哉。宋·郑侠 送杜靖国知连州
  • 停鞭增怆恻,我马亦悲鸣。明·谢宗鍹 北上经青齐间郡邑残破触目怆心漫成四首 其一
  • 青盖辞吴犹怆恻,华亭入洛尚酸辛。清·周之琦 浣溪沙
  • 行者勿怆恻,黾勉慎所趋。明·刘崧 出南门
  • 留连自怆恻,毋乃乖达道。清·永瑆 叹菊
  • 能犯龙头请恩泽,送君此行无怆恻,努力功名传烜赫。宋·晁补之 长安行赠郭法曹思聪
  • 路人且怆恻,况我重交游。清·乔崇修 挽方石川
  • 藐焉长怆恻,道阻谁适从!明·张煌言 拟古三首 其一
  • 雅郑不同赏,那令君怆恻。南北朝·吴迈远 阳春歌
  • 心惨恻
     
    为惨恻
     
    怀惨恻
     
    馀惨恻
     
    无惨恻
     
    徒惨恻
     
    声惨恻
     
    莫惨恻
     
    事惨恻
     
    频惨恻
     
    神惨恻
     
    日惨恻
     
    应惨恻
  • 向来华屋今谁在,忽忆旧游心惨恻。明·刘崧 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 烟飙玉碎三十秋,天地迄今为惨恻。清·吴孟坚 压气培歌
  • 贵人岂不仁,胡不怀惨恻。元末明初·王祎 赠陈宪史之福建
  • 云是古战场,杀气馀惨恻。明·李时行 彭城道中
  •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宋·王安石 送郑叔熊归闽
  • 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宋·欧阳修 别圣俞
  • 东西两妇声惨恻,老者气乏少者伏。清·彭鹏 从征行
  • 别去莫惨恻,渠无去来今。宋·史尧弼 同冯蓬州当可游中岩分韵得林字
  •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宋·陈长方 读张文潜黄鲁直中兴颂有作
  • 圣情频惨恻,朝士共悲辛。明·欧大任 马文庄公挽词
  • 老夫对此神惨恻,况近岁寒霜霰垂。元·范梈 张明德经历松石图
  • 哀声日惨恻,游子抱苦心。明·尹台 风木吟为莆阳康子作也康子痛二亲逝不逮养恒有皋鱼之悲乃余悲实同康子故遂作诗二章 其二
  • 碧翁应惨恻,泪共雨绵绵。当代·熊盛元 雨中谒李中堂故居
  • 中自恻
     
    还自恻
     
    花自恻
     
    不自恻
  • 驰车一登眺,感慨中自恻。唐·韦应物 经函谷关
  • 客子驾言迈,行行还自恻。明·赵南星 宿雨
  • 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宋·陈著 四月十一日与妇小酌玉莲花前有感
  • 寒泉旧井不自恻,汲引后进犹钩沈。清·林旭 再题相去常悲天一涯,如今可是到家时。畏人客子成何著,耐向闲庭数日思寄梁节庵武昌
  • 良可恻
     
    多可恻
     
    独可恻
     
    更可恻
  • 自取夫岂过,外至良可恻。元末明初·刘基 杂诗四十首 其二十三
  • 术学颇思讲,人事多可恻。宋·曾巩 寄王介卿
  • 朝廷兼并有明刑,嗟尔无告独可恻。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土牛
  • 赤子弄兵更可恻,路旁僵尸衣血新。金·冯延登 郾城道中
  • 意弥恻
  • 回轸出君方,脩途意弥恻。明·王世贞 高邮别子相
  • 心益恻
  • 惠书竟长纸,在远心益恻。明·顾璘 六忆 其一 罗印冈
  • 令人恻
     
    使人恻
  • 感时怀殷忧,悄悄令人恻。明·张位 拟古 其二
  • 此水本无情,何为使人恻。明·杨光溥 陇头水
  • 为哀恻
  •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清·顾炎武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 长忧恻
     
    转忧恻
     
    日忧恻
     
    深忧恻
     
    轸忧恻
     
    抱忧恻
  • 经书虽满案,抱病长忧恻。明·石宝 雨中寄白文明
  • 见花如美人,采采转忧恻。明·谢承举 美人隔秋水
  • 妻既日呻吟,夫亦日忧恻。宋·史浩 童丱须知 父子篇
  • 民隐深忧恻,天骄入益容。宋·程大昌 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吾侄见之轸忧恻,首议倡率输家赀。宋·吴芾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三十韵以纪之
  • 明公抱忧恻,祈祷输寸忱。明·祁顺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三 祷雨弭灾
  • 心更恻
  • 可怜遭际视两公,凭藉无资心更恻。清·陈文述 南屏吊明兵部尚书张忠烈公墓同舍弟寿苏作
  • 沈舟恻
  • 群懵奚足矜,为此沈舟恻。明·孙仪 至前七日即事
  • 可矜恻
     
    传矜恻
     
    顾矜恻
     
    颇矜恻
  • 仲也绝怯弱,季尤可矜恻。明·孙传庭 邻翁叹
  • 良朋忽踵门,厚意传矜恻。宋·家铉翁 孔同知孔圣之裔垂念逆旅用意勤甚诗以谢之
  • 田父顾矜恻,不遣儿童麾。清·秦国楠 野田黄雀行
  • 愿君闻此颇矜恻,许借长帆还泽国。宋·郭祥正 投别发运张职方(仲举)
  • 弘隐恻
     
    加隐恻
     
    无隐恻
     
    能隐恻
     
    宜隐恻
     
    悲隐恻
     
    深隐恻
     
    兴隐恻
     
    空隐恻
  • 昭考抚盈成,至仁弘隐恻。明·朱瞻基 祖德诗九章 其七
  • 王师重拯乱,主将加隐恻。元末明初·陈基 如皋县
  • 孟子谓非人,由其无隐恻。宋·李昴英 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 桑下驯游哺影时,未必儿童能隐恻。宋·利书记 天柱雉儿行
  • 王官亦人耳,闻此宜隐恻。宋·苏泂 鲁墟行
  •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宋·石介 河决(乙亥中作)
  • 徊徨深隐恻,踯躅窥慈意。明·王世贞 今岁忽已知命仲冬五日为悬弧之旦不胜感怆聊叙今昔得六百字
  • 陈侯下车兴隐恻,育稿濡枯作甘雨。明·杨士奇 题画赠陈本深太守考绩复任
  • 有怀空隐恻,何范可光垂。明·卢宁 闻兴国县建生祠 其二
  • 谅同恻
  • 燕语及笄帏,圣心谅同恻。明·卢龙云 读归德孝女传有序
  • 悽以恻
     
    日以恻
     
    悚以恻
  • 煌煌念百姓,千古悽以恻。清·黄毓祺 哭马文忠公
  • 君行日以远,我心日以恻。清·吴兰畹 送别
  • 流光惊电駃,我心悚以恻。明·许相卿 古意
  • 心转恻
     
    声转恻
     
    情转恻
  • 骊驹鸣远道,使我心转恻。明·王渐逵 赠别王肖溪户曹郎 其二
  • 瞻望觅慈乌,哀鸣声转恻。清·吴畴五 感怀
  • 春风湔泪情转恻,道旁过者声唶唶。宋·魏了翁 湖北提刑林寺丞(岳)赴召以书索诗
  • 余寒恻
     
    暮寒恻
     
    又寒恻
     
    轻寒恻
     
    春寒恻
     
    怜寒恻
  • 落梅风力余寒恻。清·陈匪石 惜琼花
  • 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清·郑文焯 阳春曲 春江题梦
  • 单衣又寒恻。清·陈匪石 兰陵王•柳
  • 料也轻寒恻。近现代·邓嘉缜 点绛唇 其一
  • 红楼十二春寒恻。宋·王武子 玉楼春 闻笛
  • 袅东风尚怜寒恻。近现代末当代初·赵尊岳 天香 赋阑干
  • 为悲恻
     
    生悲恻
     
    添悲恻
     
    已悲恻
     
    竟悲恻
     
    成悲恻
     
    写悲恻
  • 烱鉴悬当前,仁者为悲恻。清·戴亨 挽词二首 其二
  • 感彼蜉蝣衣,变化生悲恻。清·戴亨 送孙在原(谔)回黔南龙泉县任四首 其二
  • 墨沉零笺须爱惜,弥天法雨添悲恻。近现代末当代初·饶宗颐 鹊踏枝
  • 濯足聊委蛇,怀邦已悲恻。宋·刘挚 庾信宅
  •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宋·梅尧臣 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 追思共醉西湖,诗朋馀几,俯仰成悲恻。宋·赵以夫 念奴娇 其一 寒食次卢野涉,并怀孙季蕃
  • 我歌且谣写悲恻,竹林一夜生秋色。宋·彭汝砺 暴雨
  • 乃复恻
  • 数回不成欢,远别乃复恻。元·袁桷 渡淮寄养浩
  • 总悱恻
     
    更悱恻
     
    亦悱恻
     
    兼悱恻
     
    情悱恻
     
    含悱恻
     
    出悱恻
     
    真悱恻
     
    添悱恻
     
    思悱恻
     
    正悱恻
     
    与悱恻
  • 笛竹声酸,心事总悱恻。清·戴延介 梦芙蓉 戊辰闰五月十七日,同涧宾泛舟山塘有赋
  • 转眼半载馀,中心更悱恻。清·宗婉 寄怀家大人时赴伯父粤东任所
  • 明星露窈窕,山峦亦悱恻。清末近现代初·俞明震 武昌道中
  • 昨日投我诗一册,语语缠绵兼悱恻。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相逢行,赠曾汝泉
  • 陆判刚肠情悱恻,叶生敝袖泪阑干。近现代末当代初·聂绀弩 咏旧小说五首 其二 聊斋志异
  • 司马情书含悱恻,公羊大义未凋零。近现代·连横 寄李耐侬夫妇北京四首 其四
  • 芬芳出悱恻,孤诣接三闾。”近现代·王季思 西堂与仲陶论诗
  • 孤处论交真悱恻,千秋相望在尘埃。清末近现代初·俞明震 哭宋燕生
  • 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清末近现代初·俞明震 四月十五日重至南安夜步城头望月
  • 多感故交思悱恻,偶谈前史泪酸辛。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纪事
  • 余怀正悱恻,蟋蟀偏入耳。明·黄渊耀 和昌黎秋怀诗四首 其一
  • 一样芬菲与悱恻,贞元全盛不多时。清·丁惠康 题潘兰史江湖载酒图(四首选三) 其三
  • 农亦恻
  • 谷贵虑民饥,谷贱农亦恻。清·蓝鼎元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其五
共79,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