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32七絶 15七律 1 105四言 14六言 13古風 534樂府 32 82 7 13其他 66
三鹅
上声 

丿 𬭯



去声  [唱和] 饿 崿 [更多…]

[呜咽] [更多…]

礿 [同确][更多…]
共204,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辨二岳
     
    楚二岳
     
    十二岳
  • 威夷眄三涂,嵚岑辨二岳。明·黄佐 学古三首赠胡承之归关中 其二
  • 我游楚二岳,蔗味还在口。明·王微 寒夜送夏夫人从楚入洛
  • 峻盖十二岳,独秀阎浮境。魏晋·张翼 赠沙门竺法頵三首 其三
  • 山与岳
     
    渊与岳
     
    李与岳
     
    年与岳
     
    关与岳
     
    海与岳
  • 徐人昔恃公,安若山与岳。元末明初·陈基 徐州
  • 人心故不平,动如渊与岳。当代·卢青山 十月二十三中宵起赋杂诗十二章 其五
  • 桓桓中兴李与岳,议守议复了数著。清·朱景英 虎牙关
  • 将军年与岳,聘我随边营。清·佘梅 听屠生说马僧事证之随园所书者纪以古诗
  • 长留关与岳,终古配明禋明·朱茂晖 崇祯戊辰湖上观毁逆奄祠纪事
  • 譬彼海与岳,安能效涓尘。明·杨荣 送弟仲宜归乡
  • 风折岳
  •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元末明初·杨维桢 箫杖歌
  • 尘成岳
     
    都成岳
     
    见成岳
  • 川流赴海尘成岳。元末明初·梵琦 渔家傲 西方乐
  • 后者三茅前二匡,他年姓氏都成岳。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范二赋琴志楼诗并寄由甫感其相爱作此答之
  • 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唐·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其七 海鱼骨
  • 咨牧岳
  • 端拱抚华夷,辟门咨牧岳。清·董文涣 纪事一百韵
  • 实庄岳
  • 若论祛卢字,此方实庄岳。清·黄遵宪 番客篇
  • 一重岳
  • 此后望故乡,更隔一重岳。近现代·唐鼎元 别醴陵
  • 似移岳
  • 所餐(一作食)类病马,动影似移岳唐·贾岛 斋中
  • 须在岳
     
    人在岳
  • 为鱼须处海,为木须在岳。唐·贯休 上杜使君
  • 天遥人在岳,月冷梦浮湘。宋·李德真 寄南岳故人
  • 封泰岳
     
    登泰岳
     
    连泰岳
     
    游泰岳
     
    为泰岳
     
    凌泰岳
     
    抱泰岳
     
    瞻泰岳
     
    禆泰岳
     
    铭泰岳
     
    多泰岳
     
    尧泰岳
     
    思泰岳
     
    裨泰岳
     
    陟泰岳
     
    凝泰岳
  • 会将封泰岳,行看建明堂。元·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 其一
  • 勋如登泰岳,阶合筑堤沙。明·钟芳 途中言怀 其一
  • 名高连泰岳,心远折江涛。明·顾璘 赠别望之兼寄诸相知十首 其九
  • 好奇游泰岳,为客傍黄河。明·顾璘 嘉郑老至
  • 中镇七星为泰岳,南宾五岭作蓬邱。明·郑之藩 仁山书院为邓侯赋
  • 排锋凌泰岳,俯视渺么么。清·卓肇昌 鼓山八咏
  • 隈中抱泰岳,两箫垂向东。清·姚鼐 德州浮桥
  • 去岁马头瞻泰岳,今朝水面放轻舠。清·张槎 忆江南 首春杂咏
  • 埃壒尚能禆泰岳,岂无忠谊报明昌。宋·韦骧 延和引对
  • 笑秦铭泰岳,嫌舜葬苍梧。宋·曾会 题仙都山二首 其一
  • 登封多泰岳,巡狩遍沧溟。唐·贾岛 送蔡京
  • 地连尧泰岳,山向禹青州唐·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 潺湲思泰岳,睇望阻遐陬。明·何吾驺 寄邓存宇宪使
  • 岂厌微尘裨泰岳,只愁残照近咸池。宋末元初·方回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其三
  • 众谓陟泰岳,六合视茫茫。宋末元初·方回 题陈宗鲁东山书塾(登,名医)
  • 垂绅凝泰岳,设席陋平津。元·袁桷 寿李承旨四十韵
  • 在庐岳
     
    胜庐岳
     
    依庐岳
     
    与庐岳
     
    望庐岳
     
    上庐岳
     
    闻庐岳
     
    入庐岳
     
    秀庐岳
     
    耽庐岳
     
    开庐岳
     
    归庐岳
     
    潜庐岳
     
    返庐岳
     
    吞庐岳
     
    沈庐岳
     
    别庐岳
     
    思庐岳
     
    经庐岳
     
    非庐岳
     
    拥庐岳
     
    寄庐岳
     
    晦庐岳
     
    家庐岳
     
    宿庐岳
     
    诣庐岳
     
    况庐岳
     
    隐庐岳
     
    带庐岳
     
    迫庐岳
     
    住庐岳
     
    峙庐岳
     
    定庐岳
     
    奠庐岳
     
    有庐岳
     
    登庐岳
  • 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唐·杜荀鹤 怀庐岳书斋
  • 下插香垆胜庐岳,中悬天柱即昆崙。明·王世贞 由太和登绝顶二首 其一
  • 閒身幸许依庐岳,混迹何须羡汉阴。明·卢龙云 答张孟奇秘书
  • 传诗与庐岳,沽酒慰浔阳。明·吕时臣 九江怀江都诸友
  •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宋·梅尧臣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 平明迎日上庐岳,春山涤翠清如濯。清·管棆 匡庐歌
  •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唐·慧宣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 释僧肇
  • 前年入庐岳,数宿在灵溪。唐·黄滔 忆庐山旧游
  • 青倪中开秀庐岳,瀑布洒入千峰寒。明·徐祯卿 唐生将卜筑桃花之坞谋家无赀贻书见让寄此解嘲
  • 不须买隐耽庐岳,寂寞年年度白云。明·徐喈 秋感
  • 帛公诗句开庐岳,谢客禅栖在石门。明·欧大任 同郭赵王吴四山人杨卞二文学陆阎二秀才集上方寺真如上人房
  • 社中僧散归庐岳,渡口人来问鹿门。明·欧大任 答黎惟仁见寄
  • 逃名未得潜庐岳,授诀应曾饮上池。明·皇甫汸 送尚医陈通政南还
  • 只应返庐岳,鸾鹤自相存。明末清初·屈大均 柬戴生
  • 白浪吞庐岳,黄沙捲翠微。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堂夜坐忽忆彭蠡湖遇风有作
  • 云气沈庐岳,相携入道林。清·罗运崃 自通远驿还南昌留别仲林兼酬赠诗 其二
  • 莲社称诗别庐岳,梅花赠远忆罗浮。明末清初·陈子升 送一灵上人出塞寻祖心禅师
  • 采芝旧圃思庐岳,垂钓青溪忆富春。明·释今覞 答林芥庵太守
  • 秋风返棹经庐岳,为嘱同门且耐贫。明·释函是 送姜山侍者行乞江南兼寄匡山诸衲
  • 此地非庐岳,东林邂逅过。宋·何麟 东林院
  • 千山拥庐岳,百水会宫庭。宋·徐俯 渡彭蠡湖
  • 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唐·李白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唐·李群玉 桑落洲
  •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唐·李端 长安书事寄卢纶
  • 长忆穷冬宿庐岳,瀑泉冰折共僧闻。唐·周贺 忆浔阳旧居兼感长孙郎中(一作寄长孙中丞)
  • 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唐·韩愈 送惠师
  • 琳宫况庐岳,烟阙替尘机。宋·王铚 徐师川典祀庐山延真观用送驹父韵饯别四首 其三
  •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唐·贯休 寄大愿和尚(注内缺三字)
  • 迢遥玉笥带庐岳,倏忽苍梧更赤城。明·王洪 南昌八景 其二 南浦飞云
  • 日中迫庐岳,蹊径愈回蹇。明·李梦阳 德安趋浔阳
  • 故人更邀住庐岳,万乘垂衣右北平。明·李攀龙 代香山寺老僧答
  • 九江峙庐岳,盘回几许深。元·邓文原 卢鸿庐岳观泉图
  • 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宋·释道潜 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 山今奠庐岳,涛不震彭湖。明·王世贞 送章道华提刑之江西
  • 大髯袖中有庐岳,岚气喷人寒色薄。元末明初·徐贲 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
  • 秋风骑从登庐岳,明月官斋对蠡湖。明·区大相 送何公露佥宪之豫章
  • 瞻斗岳
     
    依斗岳
     
    齐斗岳
  • 倾心瞻斗岳,拭目见眉须。明·倪岳 腊月二日诸同年会饮予家因作图以纪终会云
  • 共喜邦人依斗岳,未嗟吾道付江河。明·黄衷 送刘伯儒总宪广东
  • 孤风齐斗岳,晚意付松筠。明·黄衷 题蟠桃喜燕图寿刘梅国
  • 晴望岳
     
    虚望岳
     
    赋望岳
     
    仍望岳
     
    如望岳
  • 舟过大湖晴望岳,帆经远浦瞑浮烟。明·金幼孜 赠廖自廉沅江教谕(以求贤举告愿教职)
  • 四愁虚望岳,三刖竟悲昆。明·王世贞 感述六十韵
  • 十龄赋望岳,绝顶老始淩。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 其一
  • 沿湘仍望岳,身世更茫然。明·张吉 重经南岳
  • 云生如望岳,地僻不争春。宋末元初·方回 治圃杂书二十首 其十三
  • 中诸岳
     
    开诸岳
     
    遍诸岳
     
    高诸岳
     
    异诸岳
     
    辨诸岳
  • 高名自汝中诸岳,傲吏堪谁长五湖。明·王世贞 自吴兴寄于鳞大梁
  • 书传扶广开诸岳,佩有灵飞走百魔。明·戚继光 赠杜氏归济北
  •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唐·李白 望黄鹤山
  • 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唐·李洞 将之蜀别友人
  • 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唐·修睦 望西山
  •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唐·曹松 观华夷图
  • 高于岳
  • 情尘不断高于岳,心镜长明光在天清·黄文仪 学道
  • 誇降岳
     
    神降岳
     
    曾降岳
     
    欣降岳
     
    申降岳
  • 此时誇降岳,他日见探环。宋·郑安道 朱乔年尉公举男往贺(赋赠二首) 其二
  • 合是地灵神降岳,为生人杰柱惊天。宋·陈文蔚 九月十八日自双溪还寺车中偶得
  • 申甫何年曾降岳,仙翁此日正悬弧。明·徐熥 林方伯先生七十初度是日为吕纯阳诞辰
  • 佳辰欣降岳,伊古重维城。清·弘历 康亲王七旬寿辰诗以赐之
  • 骏极共歌申降岳,对扬真赖傅为霖。宋·张纲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四
  • 僧许岳
  •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唐·黄滔 贻林铎
  • 西峙岳
     
    南峙岳
     
    凤峙岳
     
    东峙岳
  •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唐·张九龄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 弟如南峙岳,兄似北流云。明·黄省曾 送仲兄会试北上二首 其二
  • 翩如凤峙岳,矫若龙翔津。明·卢楠 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
  • 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魏晋·陆机 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
  • 身元岳
  • 藩宣有绩身元岳,烹炼无砂骨已玄。明·倪元璐 寿刘景侯方伯八十
  • 寻太岳
     
    上太岳
     
    低太岳
     
    邻太岳
     
    思太岳
     
    一太岳
     
    封太岳
     
    穿太岳
     
    经太岳
     
    为太岳
     
    擘太岳
  • 日落潇湘寻太岳,秋高荆楚过新丰。明·宗臣 送许先生之楚藩
  • 我寻其踪上太岳,元气鸿濛无晦朔。明末清初·屈大均 仙人
  • 势控珠崖低太岳,地增金府壮炎坡。明·曾永和 登华封台
  • 云绕旧家邻太岳,酒成新味似蓬壶。明·程敏政 寿李侍御思承母
  • 枫宸思太岳,霜镜凛寒潭。明·董其昌 寿纳言许惺初七帙
  • 事功一太岳,翰墨两襄阳。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吴宽仲先生挽诗 其三
  •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唐·储光羲 荥阳马氏二子
  • 已擘峻流穿太岳,长扶王气拥彊秦。唐·秦韬玉 仙掌
  • 素汾经太岳,紫塞入幽燕。明·何景明 上李石楼方伯(以下家集)
  • 砺指恒山为太岳,带环涢水作黄河。明·张佥都 送伯宗高比部为景府长史
  • 巨灵血掌擘太岳,雷椎迸火挥电雹。元·胡炳文 题吴桂芳所藏张即之墨迹
  • 藏渊岳
  • 陡可藏渊岳,时能幻蠛蠓。明·凌义渠 报国寺变窑观音恭纪十八韵
  • 连瀛岳
  • 垒高营列连瀛岳,云护储胥足遐荒。近现代·吴寿彭 己酉(一九六九) 其二 北线闻捷
  • 遗宋岳
  • 古渍有无遗宋岳,监门应否识侯生。明·袁宏道 繁台张昭甫给谏竹居王孙邀饮留别
  • 辞乃岳
  • 少而狗齐,长而辞乃岳,其耽隐而自逸气飘飘然凌云。明·徐渭 横山黄伯子持图索题(评曰:刱体)
  • 诗题岳
  • 寄客诗题岳,招僧语隔溪。明·袁宏道 柳浪馆杂咏 其一
共204,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