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68七絶 28五律 1 399四言 155六言 24古風 2277樂府 94 1 241 7 55其他 170
四衣
上声  [几许] [彭蠡] [水名] [更多…]

齿 [徵羽] 使 [更多…]

去声  驿 [拘泥] 亿 [契约] [渡水] 羿 [有庳,国名] [更多…]

[记也] [更多…]
共106,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 旧基址
     
    满基址
     
    台基址
     
    倾基址
     
    开基址
     
    祖基址
     
    创基址
     
    立基址
     
    作基址
     
    无基址
     
    为基址
     
    树基址
     
    首基址
  • 家人意颇贪,指点旧基址。明末清初·吴嘉纪 吾庐
  • 悲风自南来,衰草满基址。明·顾杲 同吴次尾过东林废址
  • 不见旧时台,空见台基址。明·王缜 登雨花台
  • 如构九层台,版筑倾基址,又如舟失舵,簸荡风波里。清·秦蕙田 答复初先生见寄之作
  • 崩腾靖康互络绎,凄凉南渡开基址。清·诸锦 宋故宫梅石歌
  • 载念此招提,明禅祖基址。宋·陈有声 重修圣济院
  • 前人欲兴作,就此创基址。宋·韩琦 荣归堂
  • 力言万事实为原,要与邦家立基址。宋·袁燮 挽丞相忠定公
  • 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宋·史浩 童丱须知 祭祀篇
  • 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宋·陆游 感遇六首 其四
  • 须信平生为基址,基址牢时德业尊。宋·许月卿 登慈恩绝顶有感
  • 要为国家树基址,属望吾人兴礼乐。明·方孝孺 次郑好义纪梦韵(有引)
  • 筑室首基址,为政首风俗。明·周瑛 送太守黄君之汀州珵
  • 见遗址
     
    问遗址
     
    达遗址
     
    游遗址
     
    步遗址
     
    此遗址
     
    绕遗址
     
    震遗址
     
    仅遗址
     
    觅遗址
     
    识遗址
     
    晦遗址
     
    收遗址
     
    有遗址
     
    访遗址
     
    寻遗址
     
    存遗址
     
    空遗址
     
    留遗址
     
    攀遗址
     
    荒遗址
     
    拊遗址
     
    寺遗址
     
    迷遗址
     
    因遗址
     
    犹遗址
     
    葺遗址
     
    谈遗址
     
    感遗址
     
    之遗址
     
    新遗址
     
    尚遗址
     
    览遗址
     
    还遗址
     
    岿遗址
     
    羞遗址
     
    吊遗址
     
    绵遗址
     
    多遗址
     
    庐遗址
     
    索遗址
     
    得遗址
     
    探遗址
  • 龙山集遐眄,章台见遗址。宋·孙应时 到荆州春物正佳枢使王公招宴欢甚已而幕府诸公携饯荆江亭并成四诗 其二
  • 县废不知年,无人问遗址。宋·张嵲 归仁县石堠
  • 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一作绕)遗址。唐·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遗址。明·高启 响屟廊(在灵岩寺)
  • 眷言欣芳躅,触雪步遗址。明·韩日缵 孤山雪霁
  • 相传昔日轩辕子,铸鼎烧丹此遗址。明·吴允禄 咏轩辕台
  • 不见旧时亭,青松绕遗址。明·潘蕃 过九里松
  • 东坡海外竟归矣,只因曾饱惠州饭,白鹤千年震遗址。清·丘逢甲 白鹤峰访东坡故居
  • 雉堞久倾颓,郛郭仅遗址。清·玄烨 秋日再过阜平
  • 逶迤入荒村,徘徊觅遗址。清·张锡祚 访沈石田故居
  • 惆怅铜雀高飞,无人识遗址。清·杨芳灿 祝英台近 渡漳水
  • 想当韩杜时,荆棘晦遗址。宋·郭祥正 同刘继邺秀才游岳麓登法华台呈如水长老
  • 墙东破茅屋,排去收遗址。宋·苏辙 葺居五首 其四
  • 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宋·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
  • 筑坛访遗址,烧栈想烈焰。宋·陆游 远游二十韵
  • 行过燬宅寻遗址,泣向东风吊故亲。明·汪广洋 过高邮有感
  • 农官久废存遗址,樵子公行作坦途。宋·刘克庄 撷阳塘
  • 白莲旧社空遗址,有几人从此路归。宋·苏颂 次韵奉酬通判姚郎中宴望湖楼过昭庆院暮归偶作
  • 西庄别墅留遗址,椽笔分修国史垂。近现代·沙曾达 张学士祠
  • 后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唐·储嗣宗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 其一
  • 兰蕙荒遗址,榛芜蔽旧坰。唐·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 勋贤拊遗址,终当遂营兹。宋·王遂 送三八弟归九江 其六
  • 慈恩寺遗址,秋梦时回萦。清·法式善 西涯诗 其一
  • 苍苔翠竹迷遗址,尚想寒窗对短檠。宋·刘宰 挽恭靖司法兄九首 其一
  • 四营分创因遗址,百堵周围列聚庐。宋·刘宰 和真州太守营屋新成之韵三首 其一
  • 景云百战犹遗址,当日诸公几瘦筇。宋·余芑舒 天门山
  • 君能葺遗址,堂宇胜于初。宋·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二首 其一
  • 山僧莫更谈遗址,落日秋风只雁声清·李嶟瑞 芳乐苑故址
  • 何用感遗址,会须寻乐方。清·李良年 义王宫妆楼今在官署中陈绿崖参藩置酒其上即席赋
  • 无乃秦皇鞭石渡海之遗址,其为穆王鼍梁高架之奇工。清·崔应阶 卢沟桥观浑河滥漫歌
  • 定知广厦新遗址,来向华堂上寿樽。宋·史浩 叔父盐簿庆宅致语口号
  • 台废尚遗址,荒荒宿草中。清·杜诏 周处读书台
  • 我来览遗址,感慨徒歔欷。明·陈琏 晁错墓
  • 茅屋还遗址,兰台异昔时。明·杨慎 星回之夕梦一美丈夫自称宋玉谓余曰公独无诗赠我乎梦中作一首四句觉后续之
  • 杜宅岿遗址,任祠载经祀宋·葛琳 和运使学士浣花亭
  • 英雄作合羞遗址,眼明手快黄尘里。明·区怀瑞 棳刀石
  • 我来吊遗址,四望静无邻。元末明初·张羽 陈武帝宅遗址
  • 能依佛教绵遗址,大胜焦家裕后昆。宋末元初·王奕 题焦山客位
  • 构筑多遗址,经营信昔缘宋·苏颂 大夫七弟有庆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韵和之
  • 危冈立马,是草庐遗址,卧龙曾伏。清·王时翔 念奴娇三首 其三
  • 怀钦索遗址,半与松根伏。元·陈谦 学士山怀古
  •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宋·陈文蔚 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书
  • 溯古探遗址,登高踏软沙。当代·熊东遨 漠北行
  • 西山址
     
    青山址
     
    发山址
     
    照山址
     
    苍山址
     
    抱山址
     
    北山址
     
    衡山址
     
    偎山址
     
    泰山址
     
    岘山址
     
    踏山址
     
    黄山址
     
    遗山址
     
    下山址
     
    长山址
     
    卞山址
     
    临山址
     
    依山址
  • 种瓜寂寞青(一作东)门外,采薇怅望西山址。元末明初·赵汸 读阮嗣宗诗
  • 君作宣城幕下吏,我尝筑室青山址。宋·郭祥正 留别宣城李节推(献父)
  • 白石拥云根,寒泉发山址。明·陈琏 廉泉亭
  • 崇坊瞰村巷,华构照山址。明·程敏政 留题绩溪
  • 有时放遣来滇水,寻奇亦过苍山址。明·杨慎 观金润甫画壁歌
  • 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元·袁士元 游东湖醉中歌
  • 旦发东郭门,晚憩北山址。元末明初·戴良 游赤松山分韵得弟字
  • 迢迢下菰城,乃在衡山址。元末明初·张羽 下菰城
  • 黄华之山起城市,山人卜筑偎山址。贞夫 黄华山房为杨孔直题(明·李坚
  •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清·姚鼐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 我欲乞襄阳,驱车岘山址。宋·葛胜仲 乾明院作
  • 夜度一程云,平明踏山址宋·陈与义 游岘山次韵三首 其一
  • 空见梵王宫,占断黄山址。宋·郭知运 登凌歊台
  • 五陵埋骨遗山址,二秀消魂记水湄。明·何允泓 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 其五 顾仲瑛
  • 长风送人下山址,猿狖悲号灵籁起。明·刘崧 游白沙庙歌
  • 顾瞻长山址,可托千载躯。明·王世贞 安履山房二章为醉梦生赋上言感下言适也 其一
  • 南望卞山址,北竟晋陵涯。明·王世贞 初汎湖乘风抵西洞庭
  • 依村结屋临山址,种柳寻花傍水滨。宋·赵善宣 题十咏堂
  • 吾家缚屋依山址,晏斋之前仅盈咫。宋·赵蕃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
  • 有馀址
     
    得馀址
  •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唐·张九龄 登古阳云台
  • 洗耳谢市朝,构亭得馀址。宋·俞充 王官谷十咏 其三 休休亭
  • 失旧址
     
    皆旧址
     
    军旧址
     
    迷旧址
     
    横旧址
     
    扩旧址
     
    循旧址
     
    有旧址
     
    寻旧址
     
    遗旧址
     
    仍旧址
     
    存旧址
     
    馀旧址
     
    因旧址
     
    看旧址
     
    经旧址
     
    当旧址
     
    敞旧址
     
    俱旧址
     
    新旧址
     
    临旧址
     
    虽旧址
     
    披旧址
     
    还旧址
  • 走马见新堤,垂虹失旧址。宋·俞德邻 吴江夜泊
  • 梦我归乡觅我家,邻家户户皆旧址。当代·卢青山 近日工作疲绝,入夜小寐,中宵惊梦起记9.12
  • 看昔日将军旧址,院落蒸蒸浮浩气,渺茫间小屋飞山咀当代·杨鸿章 贺新郎
  • 我父寻忠骸,虫沙迷旧址。清·陈璟章 亳州哀诗五十韵
  • 右军有遗墟,积翠横旧址。清·华守谟 玩鹅池怀古
  • 羽鸠果得岁,堂构扩旧址。清·张世承 忍堂沙三兄创纂谱牒渐次告成复构祠基适与予祖祠相对因赋呈四十二韵并以志五十载昆玉交谊云
  • 林筑无清资,泽居循旧址。宋·释永颐 葺唐栖旧庐
  • 宝公浮杯来,宴坐有旧址。宋·彭汝砺 六月自西城归
  • 深行寻旧址,久伫读荒碑。宋·赵汝铤 云峰寺
  • 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宋·陈怿 和康提刑过康州
  • 封邑于今仍旧址,荒苔何处觅残碑。明·黄廷用 南岳纪游 其三
  •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宋·李光 破山寺
  • 千古高台馀旧址,西风残柳集寒鸦。明·王绂 北京八咏 其八 金台夕照
  • 华厦何妨因旧址,春风不老是仙枝。宋·李复 棣华斋
  • 故垒关心看旧址,居民挥涕说元戎。清·华蘅芳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五
  • 匠筑经旧址,檐楹碍高樗。宋·梅尧臣 尹师鲁治第伐樗
  • 作亭当旧址,海月浮窗纱。宋·郭祥正 题雨华台
  • 虚亭敞旧址,曲水漩轻濑。元·周伯琦 游山阴兰亭
  • 四望隋堤俱旧址,独留萧寺点空村。明·周应辰 游大名寺
  • 今日重看新旧址,有为一切幻谁常。清·弘历 龙井八咏 其五 方圆庵
  • 梦误似当临旧址,秋深犹自滞间乡。清·裕瑞 寂寂
  • 凤台虽旧址,亭榭斩新开。宋·祖无择 升州保宁寺凤皇亭
  • 云岚披旧址,花鸟历前朝。明·袁宏道 初入村居 其一
  • 共乐灵踪还旧址,好编名字入新书。宋·袁正规 白云亭和韵二首 其一
  • 迷故址
     
    非故址
     
    留故址
     
    搜故址
     
    思故址
     
    君故址
     
    馀故址
     
    余故址
     
    营故址
     
    寻故址
     
    亭故址
     
    遗故址
     
    照故址
     
    生故址
  • 断碣残阳迷故址,短长条、杨柳烟如织。清·吴藻 金缕曲(徐问蘧六桥草堂图)
  • 或者桑田改,不然非故址。明·沈守正 委羽洞
  • 燕山日落悲风起,百尺高台留故址。明·徐熥 分得黄金台送屠田叔转运使赴京
  • 浚修出飞泉,阐辟搜故址。元·袁桷 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
  • 春风桃李开,缅然思故址。明·卢龙云 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
  • 临风忆君长痛君,有酒难浇君故址。清·洪繻 哀罗山
  • 曾传八阵有遗碛,更说旗台馀故址。清·顾图河 诸葛铜鼓
  • 三国枉雄图,六朝余故址。清·张尚絅 初冬多景楼寓目
  • 僧来自怀玉,被荆营故址。宋·柴元彪 同朱山长游江郎
  • 披云寻故址,一步一踌躇。明·徐熥 涌泉废寺 其二
  • 高僧提举一切,旷怡亭故址,阑槛新造。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如此江山 传度大师新构一楼,榜曰:如此江山,即赋此调为贺
  • 灌侯遗故址,李相规旧模。宋·蔡沈 南昌城
  • 彩云不复聚,华月照故址。明·张宁 凤台曲
  • 松柏长新坟,荆棘生故址。明·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
  • 依崖址
     
    滴崖址
  • 昼餐就村肆,小结依崖址。明·徐渭 早发仙霞岭
  • 苍翠洞肌肤,融冶滴崖址。清·纪迈宜 登岳
  • 得新址
     
    落新址
  • 舞雩息迂响,龙门得新址。明·周瑛 题学圃古意亭
  • 萧斋扁佳名,华构落新址。元·张雨 学诗斋联句
  • 蓬莱址
  • 青天开府泰山巅,落日饮马蓬莱址。明·宗臣 古剑篇
  • 霞城址
     
    长城址
     
    筑城址
     
    齧城址
     
    荒城址
     
    浸城址
     
    邺城址
  • 我闻帝者轩辕氏,韬锋歛锷霞城址。明·欧必元 宝剑篇赠张明府端孟兼乞序小草
  • 旧帝宵啼五国荒,闺媛暮哭长城址。明·释函可 过北里读徂东集
  • 阜平真阜平,依崖筑城址。清·弘历 阜平县再依皇祖原韵
  • 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清·纪迈宜 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
  • 念我一破庐,落落荒城址。宋末元初·牟巘 戚子云袖诗见过且笃叙先祭酒与先人同朝之雅意甚古用韵为谢
  • 岷山中断洮水来,分入西湖浸城址。宋·李复 湖水叹
  •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宋·李复 题载记
  • 天华址
  • 上有孤青峰,下临天华址。明·欧必元 雨中曾炼师携酒同景文伯文元珍伯乔烟客饮黄龙洞
  • 浸荒址
     
    化荒址
     
    坐荒址
     
    变荒址
     
    余荒址
     
    寻荒址
     
    委荒址
     
    两荒址
     
    馀荒址
     
    留荒址
     
    原荒址
     
    觅荒址
     
    多荒址
     
    成荒址
     
    漾荒址
  • 君不见越王宫,吴王宇,寂寞空厓半颓圯,日夜寒涛浸荒址。明·胡应麟 秋日泛舟钱塘观潮放歌
  • 台民急起霞城避,回首闾阎化荒址。元·曹文晦 和夏学可霞城高韵
  • 忆昨效前脩,老屋坐荒址。元·曹伯启 和完颜正甫佥事见寄
  • 昔日繁华衢,兹焉变荒址。元末明初·舒頔 春阴
  • 寺门残照里。古洞余荒址。清·顾太清 菩萨蛮 西峰寺
  • 花竹梁园,烟霞艮岳,何处寻荒址。清·董俞 念奴娇 汴京怀古
  • 旧事寄金銮,遗迹委荒址。元·周子固 题太白酒楼
  • 青山巃嵷抱湖涘,吴台越城两荒址。明·史鉴 许子厚约游石湖余以事沮诗以谢之
  • 夏王暑殿馀荒址,汉将高台接古陴。明·周光镐 登贺兰山眺望夏元昊避暑宫在焉平虏城北则汉卫青大将台也
  • 第宅留荒址,垣墉易败篱。元末明初·陶宗仪 过萧塘市
  • 为言此地原荒址,仁庙中年乃经始。清·蒋知让 汤山
  • 我来觅荒址,落照动衣袂。清·姚燮 过挂剑台故址
  • 甲第多荒址,茅茨独老翁。元末明初·陶宗仪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二
  •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宋末元初·杨公远 清明日雨中闻鹃 其二
  • 清湖漾荒址,废寺古战所。元·叶兰 东湖十景 其六 湖中孤寺
  • 聚景址
  • 羡子善结架,多在聚景址。明·徐渭 海樵山人新搆二首 其二 曲池
  • 崇我址
  • 相泥以为深,因以崇我址。明·顾清 方洲示役夫
  • 三推址
  • 汗漫八骏游,芜没三推址。明·董其昌 省耕图(阁试)
  • 以为址
     
    山为址
  • 成人必有德,忠信以为址。明·罗钦顺 丰生坊初冠
  •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元·岑安卿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 其二 姑苏台
  • 孰造址
  • 鲛室胡扃闭,龙宫孰造址。明·李之世 过牛渚温太真然犀处(一作过牛渚)
  • 存壝址
  • 吴子筑圜丘,祀帝存壝址。元·郑元祐 石湖十二咏 其三 拜郊台
  • 太平址
  • 可令富郑公,树立太平址。元·郝经 冬至后在仪真馆赋诗以赠三伴使
  • 为界址
  • 阴阴松林八百里,昔日相传为界址。元·袁桷 松林行
  • 同齐址
  • 如何后嗣昏,庙社同齐址。明·王世贞 题阙 其七十一
  • 荡无址
     
    岌无址
  • 当其焰所及,妖窟荡无址。明·邓韨 雷殿画壁
  • 几年天师庙,栏柱岌无址。宋·韩元吉 豅豁岩(丙寅年作)
  • 寻常址
  • 衡门圬壁寻常址。室纳碑铭鳞次比。当代·胡云飞 偃师观碑赠邓君
  • 招提址
  •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明·归有光 碛砂寺
  • 曳江址
     
    绕江址
     
    清江址
  • 舟人惘相顾,百丈曳江址。明·伍瑞隆 即事偶题二首 其二
  • 奇肱有时来,飞鸣绕江址。近现代·黄仁基 僧庵夜坐追忆去秋以来事赋此记之
  • 偶与海人期,遵彼清江址。明·黎民怀 观鱼
共106,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