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74七絶 4059五律 707七律 927 1192五排 5四言 145六言 249古風 21590樂府 246 3 354 4琴操 6 55其他 514
四衣
阴平  [几乎,案几] [衣服] 西 [恨声] 觿 [以箸取物] [蹇也] [口声] [更多…]

姿 湿 [参差] [言蹇难也] [生息] [穿也,伤也] [偲偲,相切责也] [更多…]

阳平  [跨马,动词] [委迤,自得貌] [鼻液] [委蛇] [高丽] [九嶷] [举目貌。又县名] [同泥] [相欺也。遗也] [牛黑色] [蕲茝也。求也] [更多…]

[知识] [水中高地] [更多…]
共119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坐对之
     
    臆对之
     
    适对之
     
    长对之
     
    酬对之
     
    静对之
     
    辄对之
     
    茂对之
     
    共对之
     
    亟对之
  • 朅忆润州北,居然坐对之。清·弘历 唐人江城春午图
  • 一笑讯花花不语,斯须花以臆对之。宋·楼镰 琼花行
  • 月出中秋好,轩居适对之。清·杨彝 凤基秋月
  • 尔我长对之,濙然双客星。明·王世贞 赠李方伯师孟
  • 俾予酬对之,祇作寒蝉噤。宋·刘子翚 胡明仲潭溪三日饮
  • 隐几静对之,幽意两相属。明·邓云霄 晓来何所爱
  • 退公辄对之,相逢叹迟暮。宋·楼钥 枢密府雪后作故韩氏子舍也
  • 以此茂对之,杯尽意有赢。明·高攀龙 程酒诗
  • 把酒共对之,寄意良匪薄。宋·李纲 初见牡丹与诸季申伯小酌
  • 呼酒亟对之,不复次杯酌。宋·张镃 锦池芙蓉盛开与谭德称何国叔曾无逸王季嘉吕浩然张以道小集以东坡诗细思却是最宜霜分韵得却字
  • 未能之
     
    谁能之
     
    或能之
     
    我能之
     
    人能之
     
    尚能之
     
    方能之
     
    无能之
     
    始能之
     
    吾能之
     
    兼能之
     
    龙能之
  • 廿载怀公计谒祠,潞城迢递未能之。明·周伦 按潞州拟奠李卫公祠不果步次叶文庄公韵
  • 七日枵腹坐,更有谁能之。明·王履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
  • 得意写图那办此,惊人吐句或能之。宋·赵蕃 十九日雨中
  • 狂颇如豪拙似痴,人难忍者我能之。宋末元初·方回 郡送桃符戏书
  • 我为作歌称神奇,真宰所造人能之。清·梁佩兰 题张穆之画猕猴挂藤图歌
  • 眼望东南揆奋日,思君樽俎尚能之。明·郭之奇 送冯留仙备兵苏松
  • 规自赵日久,成令方能之。宋·包恢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八
  • 傍人来见道是画,问如何画无能之。宋·汪炎昶 壁间古木新篁影有可爱走笔戏题
  • 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宋·陈宓 三月游延平溪源
  • 匪曰吾能之,有志窃颇颇。清·李宗瀛 与澹仙论诗即题其集后
  • 今乃兼能之,恩义周乡邻。明·陶安 訾伯元孝义
  • 泽物龙能之,叱使则天公。宋·陈造 次韵余司理路监岳
  • 髣髴之
  • 潇湘烟雨旧称奇,尺幅偏能髣髴之。清·弘历 题曹夔音山水十二帧 其十一 烟云萧寺
  • 一吟之
     
    来吟之
  • 知音不可得,始为一吟之。唐·贯休 夜寒寄卢给事二首 其一
  • 苏黄已矣不复来,政须我辈来吟之。宋·徐照 石屏歌为潘隐父作
  • 张柬之
     
    孰柬之
     
    荐柬之
     
    真柬之
  • 人生健者无壮老,但恨今无张柬之。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下好汉坡
  •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清末近现代初·康有为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七
  • 毒意回天后,忠诚荐柬之。宋·赵抃 彭泽狄梁公祠
  • 四海一奇男,象贤真柬之。宋·程公许 和宪使张郎中
  • 任君之
     
    随君之
  • 执手何须叹路歧,如弦大道任君之。明·邓云霄 送袁青瑶掌科之南垣二首 其二
  • 争如床下舄,反得随君之。元末明初·宋濂 出门辞为苏鹏赋
  • 天鉴之
     
    当鉴之
     
    或鉴之
     
    君鉴之
     
    其鉴之
     
    傥鉴之
     
    月鉴之
     
    愿鉴之
     
    照鉴之
     
    宜鉴之
     
    失鉴之
  • 乾坤整顿会有时,报国孤忠天鉴之。清·严复 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
  • 丹青一幅半零落,千载君王当鉴之。明·邓雅 题杨妃出浴图
  • 景光触绪供知喟,灵爽钟山或鉴之。近现代·林庚白 外滩公园四首之三 其三
  • 是谓可以已,堂堂白日君鉴之。清·姚燮 和弹篇七章当鞠歌行 其七
  • 孜孜为民心,皇天其鉴之。清·弘历 直𨽻总督方观承奏报保定得雨
  • 忠臣义士愤切骨,皇天后土傥鉴之。宋·李处权 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才臣友直勉诸郎力学之乐仍率同赋 其二
  • 三年夜话灯知尔,千里秋怀月鉴之。宋·曾丰 永新道中会曾时仲叙旧
  • 当路愿鉴之,萱草癯北堂。元·陈栎 送汪希道入都
  • 皇天照鉴之,言罢泪如雨。明·黄省曾 悼妇篇一首
  • 后世宜鉴之,虑患防须早。明·朱高煦 拟古诗(六首。永乐五年) 其三
  • 少年哀之失鉴之,漫尔攻书不攻律。明·苏葵 感事漫成
  • 我爱之
     
    犹爱之
     
    多爱之
     
    独爱之
     
    偏爱之
     
    初爱之
     
    民爱之
     
    甚爱之
     
    吾爱之
     
    最爱之
     
    予爱之
     
    公爱之
     
    尝爱之
     
    宝爱之
     
    昔爱之
     
    怜爱之
     
    酷爱之
     
    大爱之
     
    心爱之
  • 此泉如此人不齐,道士弗爱我爱之。明·王履 玉泉院二首 其二
  • 人在鸡狗犹爱之,民社岂在鸡狗后,请君看取临江守。元·揭傒斯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宋末元初·仇远 漫兴
  • 莲自濂溪后,先生独爱之。明·黄仲昭 爱莲为潞阳戴景元赋
  • 我家濂溪翁,自昔偏爱之。明·周忱 爱莲轩
  •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宋·刘摰 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 去国三岁阻音徽,所种桃李民爱之。宋·黄庭坚 寄张宜父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宋·黄庭坚 题竹石牧牛(并引)
  • 说到双林吾爱之,况有好鸟翻相依。明·湛若水 送张伯徵下第归双林
  • 竹也平生最爱之,草堂分植更添奇。明·孙承恩 故园脩竹日在目中家人来都下问以诗五首 其五
  • 是时予爱之,颜采莫得望。宋·梅尧臣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宋·梅尧臣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
  • 李白尝爱之,死生曾与均。宋·梅尧臣 送尹瞻驾部监灵仙观
  • 愿持宝爱之,使比恂慄篇。明·刘璟 陈太初画竹(为叔端侄作)
  • 我父昔爱之,终身不忘菊。宋末元初·郑思肖 对菊四首 其一
  • 父母怜爱之,保护常在膝。明·袁宏道 别江郎
  • 高人酷爱之,移植当前楹。明·黎贞 墨梅
  • 旁鸡大爱之,贪食笼中食。宋·度正 笼鸡
  • 粉署仙郎心爱之,半幅生绡图磊落。明·张元祯 蒲桃图为张云山题
  • 媒妁之
  • 秫曲偶相逢,清泉媒妁之。宋·杨万里 饮酒
  • 中间之
     
    来间之
     
    复间之
     
    忽间之
     
    远间之
     
    重间之
     
    能间之
     
    罔间之
     
    若间之
     
    还间之
     
    苦间之
     
    相间之
     
    纷间之
     
    实间之
     
    如间之
     
    何间之
     
    长间之
     
    云间之
     
    或间之
     
    偶间之
     
    孰间之
     
    水间之
     
    一间之
     
    已间之
     
    河间之
  • 扬越非殊乡,山川中间之。明末清初·陈恭尹 赠别陈岱清司李
  • 只恐蛾桥断,大川来间之。明末清初·屈大均 铁桥 其三
  • 朋俦一疏阔,山川复间之。明·刘仔肩 赠张时敬还荆南
  • 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唐·孟浩然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 久别番君国,山川远间之。宋·刘克庄 答番昜(原作易,据翁校改)使君胡直院二首 其二
  • 何意山岳隔,生死重间之。近现代·钱钟书 哀若渠四首 其三
  • 峻往鲜回互,巧者能间之。明·王世贞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 其七 故开国辅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赠太师刘文成公基
  • 顾我为园心,去住罔间之。明·李之世 课圃
  • 岁月甘衰矣,山川若间之。明·杨慎 送刘少邻北上
  • 白日欲西匿,浮云还间之。明·杨于庭 拟古
  • 首阳太华何时合,一道黄河苦间之。明末清初·屈大均 寄王山史
  • 阳羡丛兰细于苇,一穗数花相间之。明末清初·彭孙贻 种兰
  • 乱筱戛琅玕,杂树纷间之。清·王鸣盛 金文学招同钱编修载韦含人谦𢗝谢编修墉吴舍人钱赞善家舍人游万泉庄
  • 司射进度前致词,二矢以半实间之。清·吴爚文 投壶歌
  • 西风飒飒摧枯枝,寒犬惊吠钟声迟,邻舂有无如间之。明·沈守正 山中即事 其二
  • 邺台衡漳湄,太行何间之。明·谢榛 儿元炜从游沁阳途中值雪有感兼示元煇
  • 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唐·舒元舆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留连数日发后独坐寂寞因成诗寄之
  • 长安远于日,山川云间之。唐·元稹 江陵三梦 其一
  • 黄碧或间之,綵绘纷相宣。明·王洪 题平林秋晓图
  • 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卜算子 寿谭光,用稼轩韵
  • 向来孰间之,未免斯立噤。宋·楼钥 送王木叔推官分韵得锦字
  • 岸曲潆洄水间之,黄犬独立心迟迟。明·释今无 黄犬行
  • 山川一间之,相去日千里。明·薛蕙 赠孟望之四首 其一
  • 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南北朝·谢朓 怀故人诗
  • 牛女咫尺河间之,斗转参横夜半时。清·葛宜 燕歌行
  • 又别之
     
    久别之
  • 老僧恨不冲泥过,只恐天晴又别之。明·释函可 夜雨怀傅陈二子二首 其一
  • 山容依旧好栖迟,早是年馀久别之。清·弘历 首夏香山静宜园驻跸
  • 坐受之
     
    安受之
     
    分受之
     
    聆受之
     
    钱受之
     
    淀受之
     
    臣受之
     
    正受之
     
    是受之
     
    祗受之
     
    以受之
     
    保受之
     
    一受之
     
    实受之
     
    为受之
     
    并受之
     
    敬受之
     
    直受之
  • 梁松帝婿拜堂下,伏波将军坐受之。宋·刘克庄 杂兴四首 其二
  • 万事总由命,宜须安受之。明·杨爵 狱中慰章秀才
  • 鸤鸠欲一无容伪,兄弟一家分受之。宋末元初·陈普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其七
  • 容吾悔过听吾讼,人讼汝皆聆受之。当代·伯昏子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二七六
  • 渡河擘海寻常事,妒杀江南钱受之。清·汪缙 题李空同集后
  • 泛滥畿南水,归斯淀受之。清·弘历 叠前岁赵北口阅水围韵
  • 拜恩乾宁曾几时,名马玉带臣受之。清·缪祐孙 观唐昭宗赐钱镠铁券
  • 浩浩月初上,月坡正受之。明·高攀龙 庚戌春日月坡初成
  • 自贤必去能贤也,不受何宗是受之。宋·林希逸 昨晚溪缘之论闻善友颇不能堪戏成八句
  • 数四不获命,黾勉祗受之。宋·钟兴嗣 浯溪
  • 经中独无一字疑,正须虚心以受之。宋·陆游 诵书示子聿二首 其二
  • 字子曰思永,钦哉保受之宋·游九言 庆余思永冠 其三
  • 呼杯一受之,晶荧若珠珀。明·王世贞 先月亭后拥竹前俯广心潭
  • 重华实受之,何碍元德升。清·弘历 箕山咏古
  • 必有饥寒为受之,所好在尽吾其恐。清·朱筠 虎丘寺
  • 吾与并受之,酌言祝黄耇。明·黄省曾 悼妇篇一首
  • 我闻敬受之,意欣转畏慑。明·韩上桂 宝剑篇谢袁观察聚霞公
  • 举足直受之,匍匐更前跪。明·吴宽 分题圯桥送张公实
  • 尽去之
     
    竟去之
     
    辄去之
     
    忽去之
     
    夺去之
     
    俱去之
     
    芟去之
     
    概去之
     
    又去之
     
    凤去之
     
    乃去之
     
    时去之
     
    当去之
     
    独去之
     
    能去之
     
    俄去之
     
    而去之
     
    麾去之
     
    即去之
     
    重去之
     
    拔去之
     
    稍去之
     
    弃去之
     
    断去之
     
    遽去之
  • 新来消息使人疑,一网如何尽去之。宋·杨长孺 送胡季昭窜象郡二首 其一
  • 精灵向何处,宗国竟去之。明·陈一松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二
  •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唐·白居易 荅刘禹锡白太守行
  • 投卷初来此,回船忽去之。宋末元初·方回 送吴僧庆閒上人
  • 龙门吾友僧者奇,尔毋恃力夺去之。元末明初·郭翼 送秀石芝上人请龙门禅老住奉圣寺
  • 在昔父死人致国,弟让兄辞俱去之。元·范梈 首阳山图
  • 折腰劳手足,一一芟去之。清·王之敬 浮云篇
  • 九家正注宜存耳,余氏支辞概去之。清·弘历 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
  • 蜀产班行几,分符又去之。宋·洪咨夔 送秦秘监还蜀 其二
  • 为祥以德麟昭矣,增击何心凤去之。宋·林希逸 后村为李教赋诗且以索和辄课二首 其一
  • 牛喘缆绝钟不移,度不可得乃去之。宋·唐庚 钟潭行
  •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宋·郭祥正 田家四时 其二
  •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宋·沈继祖 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
  • 扣栏投饵鱼群喜,一鳞圉圉独去之。宋·李流谦 游温汤
  • 举世同此累,吾安能去之。唐·白居易 弄龟罗
  • 才具盍时用,拂衣俄去之。宋·楼钥 王通判挽词(琰) 其二
  • 浩然赋归欤,洁身而去之。宋·楼钥 送钱伯同寺丞守严陵
  • 会须把臂入林去,山王掉首麾去之。宋·程公许 杨子春酌饮清节亭示诸公旧赋索和
  • 三日饶州即去之,葛巾潇洒信天随。清·弘历 题李公麟吴中三贤图 其三 陆龟蒙
  • 为君重去之,不使一蚁留。宋·王安石 日出堂上饮
  • 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宋·梅尧臣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 意欲稍去之,惜此方薆郁。明·王鏊 伤庭梧
  • 不然弃去之,七泽钓葭薍。宋末元初·方回 登屋东山作
  • 何不断去之,未知所从流。宋·沈遘 五言送许当通判泉州
  • 不忍遽去之,徘徊流涕滂。明·李昱 庚子春三月梦与梁生建中回故居(戊戌后作)
  • 晋献之
     
    与献之
     
    来献之
     
    最献之
     
    事献之
     
    悼献之
     
    是献之
     
    屡献之
     
    之献之
     
    著献之
     
    引献之
     
    王献之
     
    问献之
     
    凌献之
     
    逼献之
     
    谟献之
     
    持献之
  • 集读淮南子,楷摹晋献之。清·傅于天 摘汝修原韵酬和
  • 研精笔法难停稳,并恨羲之与献之。宋·宋白 宫词 其三十四
  • 邻妪适有此,殷勤来献之。宋末元初·方回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七
  • 八儿独媛皆成矣,万宝千金最献之。当代·姚佳 郗璿墓志歌
  • 兰香慕俊寻张硕,桃叶怜才事献之。明·梦苏道人 依韵奉和四首 其三
  • 琴床明日春风到,坐念徽之悼献之。清末近现代初·林朝崧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三
  • 官奴写帖谁分付,误却青毡是献之。清末近现代初·康有为 思元词
  • 荆山产奇璞,不惜屡献之。明·童轩 感寓 其四十
  • 是羲之献之。清·蒋士铨 四字令三首 其三
  • 幸未逢重霸,何妨著献之。宋·陈与义 棋
  • 老来放逐潇湘路,泪滴秋风引献之。唐·李涉 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 其二
  •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明·袁宏道 山阴道
  • 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唐·权德舆 马秀才草书歌(大理马正之二)
  • 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唐·苏涣 赠零陵僧
  • 字画多年逼献之,高材天赋岂人为。宋末元初·方回 次韵送郝同知还闽二首 其二
  • 有玉于橐兮,师以为王所之□□□□不谟献之,维令之莫予琢之。宋·黄庭坚 秋思
  • 卞和持献之,王乃刖其足。明·胡奎 感兴
  • 颠倒之
     
    乃倒之
  • 编修给事中为弟,师衣白衣颠倒之。清·严遂成 桂正字彦良
  • 孰谓天良心,人禽乃倒之清·弘历 雉将雏 其七
  • 远送之
     
    目送之
     
    一送之
     
    护送之
     
    稳送之
     
    彻送之
     
    断送之
     
    助送之
     
    我送之
  • 君子归南国,驱马远送之。明·霍与瑕 赠别
  • 背面南行处,临衢目送之。明·陶安 三月五日晟别东归
  • 情知不是信陵客,刎颈迎风一送之。明·李贽 咏史 其三
  • 肉食谋国帝子质,勒兵不动护送之。宋·沈与求 山西行
  •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唐·韩愈 赠刘师服(一作命)
  • 三台挝鼓彻送之,我闻此乐来西陲。宋·朱汝贤 题秩巴寨
  •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近现代·苏大山 题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祠
  • 我欲助送之,飞絮漫天愁。宋·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十八
  • 君归我送之,我归欲谁送。宋·李流谦 送乐季和
  • 风迫之
     
    或迫之
     
    官迫之
     
    谁迫之
     
    怵迫之
  • 抑扬顿挫百态随,鸷鸟欲举风迫之。宋·李彭 观吕居仁诗
  • 良心岂初然,物欲或迫之。宋·廖行之 寿湖南宗宪五首 其三
  • 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元·朱德润 水深围
  • 典史之死吾所知,悬丞之死谁迫之?清·姚燮 镇海县丞李公向阳殉节诗
  • 利欲怵迫之,本心月以落。宋·魏了翁 续和李参政(壁)湖上杂咏 其七
  • 灌溉之
     
    且溉之
     
    试溉之
  • 培根复诛蔓,汲清灌溉之。清·戴亨 训士吟 其一
  • 东家田中苗,既种且溉之。宋末元初·方回 拟古五首 其一
  • 繘井试溉之,菲菲绿增颜。明·石宝 过罗园
  • 苦渡之
     
    欲渡之
  • 河水溺人人共知,公何披发苦渡之。明·魏称 公无渡河
  • 南州衲子天下奇,夜撑铁笛欲渡之。元·陈樵 石溪歌(为石汉和尚作)
  • 广半之
     
    今半之
     
    实半之
     
    已半之
     
    常半之
     
    各半之
     
    狭半之
     
    仍半之
     
    财半之
     
    恰半之
     
    博半之
     
    韩半之
     
    税半之
     
    士半之
     
    况半之
  • 杷沙银简蟠龙螭,长六寸许广半之。清·朱骏声 记钱武肃王水府告文银简
  • 越州兰亭千载奇,黄州赤壁今半之。明·王世贞 戏题赤壁
  • 俛仰忽二纪,卧病实半之。宋·陆游 寿考如富贵
  • 人生七十古来少,嗟我如今已半之。明·王鏊 三十五初度
  • 去来各有营,懊丧常半之。明·吴麟瑞 长安行
  • 赵燕易土几人知,州志真讹各半之。清·弘历 过易州 其一
  • 星汉界天海界地,其广千里狭半之。清·李锴 瀚海
  • 禾黍既种袖,麦收仍半之。清·弘历 河南得雨志喜
  • 环绕无十步,捷行财半之。宋·陆游 舍东四咏 其四 小径
  • 脚头步步蹑云梯,到此须知恰半之。宋·释月涧 天池半云亭
  • 长九寸二博半之,晋武泰始十年造。清·夏翼朝 莱臧赋赠泰始砖砚歌奉酬长句
  • 赵叟万篇韩半之,江湖尤重两贤诗。宋·刘克庄 答上饶江涛
  • 挹注税半之,宿弊一朝革。清·严遂成 家司空(讳震直)
  • 海邑千室士半之,异材杰出今其谁。宋·周麟之 答宋子闲
  • 风雨忧思况半之,束手入袖都休矣。明·沈守正 山房牡丹有感
  • 曰教之
     
    公教之
     
    日教之
     
    强教之
     
    幸教之
     
    而教之
     
    以教之
     
    试教之
     
    收教之
     
    下教之
     
    可教之
     
    姑教之
     
    孰教之
  • 谯邑既云富,何加曰教之。清·弘历 再登凤凰楼
  • 庶几少淹留,子弟公教之。宋·刘一止 送吴兴太守卢给事赴兵部侍郎召四首以邦家之光为韵 其三
  • 勿谓徒劳耳,终须日教之。宋·王十朋 过客谈梁彭州之政不容口闻为虚额所困欲引去予愿其少留以福千里辄寄恶诗
  • 我性本疏懒,父母强教之。宋·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
  • 君其幸教之,勿弃老病身。宋·陆游 次韵黄宫教见赠(景说)
  • 既富而教之,薄俗适忠厚。宋·刘彝 夜宿善权寺追怀陈述古
  • 宽柔以教之,不报无道侵。清·弘历 梁甫吟
  •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宋·梅尧臣 听文都知吹箫
  • 辱公收教之,举俗有是夫。宋·赵蕃 赠路芾德章
  • 帝令费老下教之,千仞高崖缩盈尺。宋·项安世 次韵苏主管小矾山歌
  • 他日可教之,玉音尚无弃。宋·黄庭坚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 有过姑教之,箠楚置勿道。宋·陆游 家居自戒六首 其六
  • 啄粟饮水孰教之,天机自动曾何疑。宋·汪莘 鸡雏(癸卯孟夏初三日赋)
  • 神司之
     
    物司之
     
    谁司之
     
    实司之
  • 岿然独立湘水上,往往或有神司之。宋·孙觌 中兴颂
  • 师子逾江漫作奇,此山真有物司之。明·邵宝 叫岩次陈户部嘉言
  • 五行根五事,位育谁司之。宋·魏了翁 次韵苏和父自郫见寄
  • 官臣实司之,植我皇纲。元末明初·杨维桢 江西饶歌二章 其二 银章复
  • 风薄之
     
    厌薄之
     
    回薄之
     
    缓薄之
     
    岁薄之
     
    不薄之
     
    激薄之
  • 我船千斛初甚迟,上滩下滩风薄之。宋·张孝祥 大雨呈同行诸公
  • 我不能饮酒,酒亦厌薄之。明·李之世 和饮酒 其一
  • 崇冈有高松,下影回薄之。明·李东阳 与姜用贞二首 其一
  • 山环处不受风吹,亦有回风缓薄之。清·弘历 怀风楼
  •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宋·洪咨夔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一
  • 使君玉立笋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宋·程公许 为建平詹使君赋山泉
  • 石又激薄之,訇磕声振耳。清·陆应谷 鹭茑滩
  • 斧斯之
  • 惟应风入耳,谁得斧斯之。清·弘历 万松寺 其一
  • 一凭之
     
    小凭之
     
    偶凭之
     
    时凭之
     
    今凭之
  • 每遇花朝率有诗,清愁薄喜一凭之。清·弘历 花朝
  • 春意山光胥可诗,楼窗纳远小凭之。清·弘历 万松寺 其三
  • 春水初生潋碧漪,澹然涤虑偶凭之。清·弘历 再题惠山园八景 其四 澹碧斋
  • 迄今蛮种遂滋育,远物若鼓时凭之。清·李锴 三器歌 其一 粤鼓
  • 湖月江月向曾见,淀池月乃今凭之。清·弘历 淀池月
共119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