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474七絶 4059五律 707七律 927 1192五排 5四言 145六言 249古風 21590樂府 246 3 354 4琴操 6 55其他 514
四衣
阴平  [几乎,案几] [衣服] 西 [恨声] 觿 [以箸取物] [蹇也] [口声] [更多…]

姿 湿 [参差] [言蹇难也] [生息] [穿也,伤也] [偲偲,相切责也] [更多…]

阳平  [跨马,动词] [委迤,自得貌] [鼻液] [委蛇] [高丽] [九嶷] [举目貌。又县名] [同泥] [相欺也。遗也] [牛黑色] [蕲茝也。求也] [更多…]

[知识] [水中高地] [更多…]
共119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经营之
     
    为营之
     
    时营之
  • 舁归以待尽,后事经营之。明·史鉴 贺其荣病京师吴原博舁归第中而卒为之殓殡其荣父作感义诗谢之要予同赋
  • 吾祖过而慨,开橐为营之。宋·毛滂 赠禧上人
  • 经之时营之,集事在己丑。当代·陈兴武 题李芥阴先生摹写富春山居啚并序
  • 刘器之
     
    敖器之
     
    慕器之
     
    一器之
     
    祝器之
     
    许器之
     
    百器之
  • 栖迟十载五湖湄,久识元城刘器之。清·顾炎武 赠刘教谕永锡(大名人)
  • 陵阳集亦字字作,按乐心折敖器之。近现代·黄浚 病中以宛邱具茨陵阳三家诗自遣爱其精湛密栗各题长句以寓吾意 其三
  • 冰山不愿依杨相,铁汉从来慕器之。明·何乔新 病中述怀
  • 今代谁潜子,宗门一器之。元·大欣 述怀送观空海归临川七十韵
  • 兰溪章子多诗别,得见平生祝器之。明·陈献章 赠祝秀才乡试 其二
  • 冲虚教主许器之,名以玉局高其风。元末明初·张昱 玉局生引
  • 安得百器之,布满弦歌城。宋末元初·毛直方 送县尹任满
  • 亦随之
     
    常随之
     
    雌随之
     
    叠随之
     
    终随之
     
    祸随之
     
    福随之
     
    影随之
     
    复随之
     
    多随之
     
    好随之
     
    自随之
     
    锸随之
     
    勿随之
     
    必随之
  • 主静非专在静时,至于动处亦随之。宋·徐元杰 题静轩
  • 四时更代谢,物化常随之。元·赵孟頫 杂诗
  • 一双南湖锦翼鸟,雄先决起雌随之。明·杨士奇 陈烈妇诗
  • 始皇成大业,险难叠随之。清·沈启震 读史 其二
  • 高名盖四海,百毁终随之。明·庞尚鹏 自检二首 其一
  • 王剪灭六国,三世祸随之。明·黄淳耀 咏史二十四首 其五
  • 君子多短拙,动或福随之。宋·姜特立 祸福
  • 有祷必应感,如形影随之。宋·王之道 和陈阜卿为汤与立寿次韵
  • 功名挂人口,毁誉复随之。宋·张侃 三高祠
  • 无私乃帝令,风雨多随之。宋·韩元吉 远游十首 其三
  • 花开花落好随之,春去春来两鬓丝。当代·吴灏 次陈寂丈韵三首 其一
  • 名者自随之,获者安所营。明·王世贞 经彭泽有怀陶公
  • 沃牛炙兮疗饥,挈壶兮荷锸随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庙食为。宋·释善珍 骚词 其二
  • 念起勿随之,自然心无病。宋·释德洪 明白庵六首 其一
  • 惟馀故楼月,远近必随之南北朝·朱超 诗
  • 虫生之
     
    间生之
     
    甘生之
     
    亦生之
     
    宗生之
     
    奸生之
     
    公生之
     
    蠹生之
     
    全生之
  • 末路就枯焦,一例虫生之。清·弘历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五 拟去者日以疏
  • 一门真将相,天地间生之。宋末元初·方回 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 其一
  • 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清·严遂成 种山亭藏李阳冰篆为李刑部作
  • 小草形如白蒺藜,蒙茸海外亦生之。清·周凯 咏物二十四首
  • 吾庐逼沮洳,蛙蛤宗生之。宋·洪刍 学韩退之体赋虾蟆一篇
  • 物坏虫生之,俗坏奸生之。宋·姜特立 中古
  • 我身公生之,我身公之躯。清·姚燮 佘文学梅听屠生说马僧事证之随园所书者纪以古诗属余同作为制椎埋篇一章并录佘君诗于后
  • 木郁郁兮有蠹生之,穴冥冥兮木窾以委。宋·黎廷瑞 啄木辞
  • 父母全生之,子当慎保全。明·朱诚泳 偶书
  • 古难之
     
    世难之
     
    尤难之
     
    犹难之
     
    亦难之
     
    圣难之
  • 士有一长斯可矣,文兼众妙古难之。宋·刘克庄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其六
  • 还妾当年不计赀,一商阴德世难之。明·严嵩 观冯式窦禹钧事述咏 其一
  • 真梅难赋赋写梅,虚叟大叫尤难之。宋末元初·方回 题东平张智卿梅轩尝以墨梅一幅自随
  • 上司靳省费,移牒犹难之。宋·左纬 大观戊子秋七月大雨洪水薄城几至奔决太守李公出祷城上即刻雨止水势为杀而民获免焉因叙其所见为古体诗五十韵且言台之城不可不修也
  • 即予亦难之,于彼曾何益。清·弘历 七月朔日作二首 其一
  • 知人圣难之,求贤在虚己。元末明初·刘基 杂诗四十首 其三十一
  • 酒浇之
     
    一浇之
     
    为浇之
     
    谩浇之
  • 晚知书误我,时以酒浇之。宋·刘克庄 丁采(冯本、卢本作宋)杰挽诗
  • 寂寞西湖三尺墓,谁携斗酒一浇之宋·刘克庄 答汤升伯因悼紫芝
  • 堪笑孱童疲抱瓮,秖凭时雨为浇之。明·区元晋 菊下书怀
  • 梅寒不堪折,斗酒谩浇之宋·林泳 刘直夫之入道今复逢衣余饮之酒
  • 等弃之
     
    旋弃之
     
    老弃之
     
    还弃之
     
    胡弃之
     
    天弃之
     
    故弃之
     
    亦弃之
     
    皆弃之
     
    久弃之
     
    毁弃之
     
    旷弃之
     
    蜀弃之
     
    自弃之
     
    复弃之
     
    轻弃之
     
    众弃之
     
    例弃之
     
    蔑弃之
     
    覆弃之
     
    中弃之
     
    竟弃之
  • 汶上吾行矣,胶西等弃之。宋·刘克庄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其一
  • 君尝两畜婢,中道旋弃之。明·魏学洢 长水怨(为友人妾赋)
  • 伯乐剪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唐·李白 天马歌
  • 安知后世无所用,儿嚼不美还弃之。宋·王令 梅花
  • 人生欲官不可得,问我得官胡弃之。明·王世贞 罢官杂言则鲍明远体十章 其四
  • 嗟嗟中原今何地,惰民亿万天弃之。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焚鸦片十馀箧及吸器百许具于署之东隅仍洒灰于坎以灭其迹
  • 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故弃之。明·成鹫 渔人得巨鳖鬻于市赎而放之戏为此诗
  • 简斋五诗动万乘,此等佳作亦弃之。宋末元初·方回 丹青歌赠王春阳用其神丹歌韵
  • 九江纳锡不闻矣,偻句成欺皆弃之。宋末元初·龚璛 海底眼歌为陆茂林作
  • 吾闻大厦众力持,此杉谁能久弃之。元·傅若金 古杉行题陈兵曹所藏李遵道画灵隐道中二杉图
  • 一如瓦缶彼亲作,矧以冲冠毁弃之。当代·伯昏子 莪默绝句集译笺甲集 其八十五
  • 德輶鲜克举,安宅旷弃之。清·戴亨 训士吟 其五
  • 设非城古渝,遂举蜀弃之。宋·刘克庄 杂兴 其二
  •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唐·元稹 寄隐客
  • 一朝复弃之,刀笔事刑名。宋·王安石 寓言六首 其四
  • 胡为轻弃之,遽忍去乡故。元·刘鹗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二
  • 或复众弃之,讵即蒯与菅?清·姚燮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 其三
  • 珠崖可弃例弃之,夜过茂陵闻太息。清·龚自珍 汉朝儒生行
  • 傥胥蔑弃之,貌人而心豕。清·沈起元 效白体寄儿子大抱一百韵代家信
  • 主君讵忍覆弃之,见此翻令情绪恶。元末明初·黄玠 碧澜侍儿曲
  • 我少学画中弃之,时到古斋漫随喜。宋末元初·方回 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
  • 千金买艳妾,色衰竟弃之。明·朱诚泳 轻薄篇
  • 长言之
     
    能言之
     
    难言之
     
    吾言之
     
    君言之
     
    预言之
     
    敢言之
     
    曾言之
     
    请言之
     
    我言之
     
    自言之
     
    屡言之
     
    详言之
     
    纵言之
     
    今言之
     
    重言之
     
    一言之
     
    试言之
     
    强言之
     
    妄言之
     
    遥言之
     
    已言之
     
    谲言之
     
    终言之
     
    永言之
     
    尽言之
  • 翠云山房我所喜,言之不足长言之。清·弘历 题翠云山房
  • 威灵如在骇闻听,至今父老能言之。宋·李宏 凫山庙
  • 气类喻针芥,圣者难言之。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曹纕衡昧爽见访 其一
  • 死状竟何如,试为吾言之。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哀小乙 其五
  • 宦官高力士,独为君言之。元末明初·杨维桢 宦官妾妇词
  • 三十六孙同日死,佛图何不预言之。元末明初·叶颙 题石勒参佛图澄手卷六首 其五
  • 长官虚问俗,死罪敢言之。清·梁成楠 赠洪弃生 其二
  • 救荒无善策,古人曾言之。立山 恨妇词(清·徐基
  • 孰知别有得,新趣请言之。清·弘历 镜喻
  • 雁荡山头瀑绝奇,药公常为我言之。清·汪楫 送张振九之永嘉司马任
  • 尽信不如无,孟子自言之。清·弘历 即事二首 其二
  • 生死犹寤寐,昔人屡言之。明·顾清 李徵伯挽诗 其六
  • 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明·陈献章 戒懒文
  • 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宋·胡寅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以其类也虽以此致失者不少而清坐不饮醒眼看醉人亦未必尽得盖可考矣予好饮而尝患不给二顷种秫之念往来于怀世网婴之未有其会因作五言酒诗一百韵以寄吾意虽(存本作杂)寄古人陈迹并及酒德之大概以为开辟醉乡之羽檄参差反复不能论次也同年兄唐仲章闻而悦之因录以寄庶几兹乡他日不乏宝邻尔(辛亥)
  • 老夫年少不知此,请为甥也今言之。宋·周紫芝 送吴甥归秣陵
  • 遁其乐兮,吾能为子重言之。宋·郭祥正 招遁
  • 民间天上事,通理一言之。宋·赵炅 缘识 其三十六
  • 一诗固不惜,为生试言之。宋·刘弇 赠相掌文廖生一首(有引)
  • 此固不可说,为君强言之。唐·白居易 三适赠道友
  • 笑我猖狂今老矣,因君聊复妄言之宋·章甫 题张季子妄庵
  • 礼佛遥言之,彼角仍图摊。唐·王梵志 回波乐 其十九
  • 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宋·许及之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 姑将谲言之,未言声又吞。清·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十五
  • 我欲终言之,复恐来尊沓。宋·叶适 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其二
  • 我欲永言之,祇恐听者伤。明·叶春及 挽郑烈妇
  • 承平岂足尽言之,万里山河观掌内。宋·赵炅 缘识 其三十四
  • 扫除之
     
    欲除之
     
    蠲除之
     
    皆除之
     
    乘除之
     
    歼除之
     
    剔除之
     
    破除之
     
    驱除之
  • 恰恰元宵雨脚垂,天风为我扫除之。宋·杨万里 上元日晚过顺溪
  • 酒亦何奸恶,乃竟欲除之?当代·卢青山 水调歌头
  • 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明末清初·龚鼎孳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辛丑年作)
  • 凡所未除者,所愿皆除之。宋·王铚 除夕(小集本作夜)
  • 人生意失得,孰者乘除之。宋·陈造 舟行即事
  •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近现代·邓中夏 过洞庭
  • 我将剔除之,刺芒铦若锋。元末明初·黄玠 感怀 其五
  • 疾来相就破除之,万事可拚春可惜。宋·李流谦 林夫体中不佳而能不废翰墨且蒙以文轴见教其天性所嗜如此敬叹不已既勿药作诗贺之
  • 请君驱除之,君怜不忍伤。明·杨慎 双燕曲
  • 咏歌之
     
    弦歌之
     
    一歌之
     
    人歌之
     
    暗歌之
     
    为歌之
     
    而歌之
     
    长歌之
  • 䠞䠞鸣山筇一枝,逢春聊复咏歌之。宋·刘子翚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其七
  • 取诗三百萹,一一弦歌之。元·赵孟頫 春后多阴偶成三首用复无逸来贶 其二
  • 引宫商、细赓郢唱,向樽前、谁为一歌之。宋·李曾伯 八声甘州 其六 借八窗叔韵寿之
  • 出宰长城如卓鲁,至今遗爱人歌之。宋·楼钥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 风在锡安山峁起,陆沉千载暗歌之。当代·添雪斋 十字天国 其四 一二二五ignore
  • 哀辞千里寄,相者为歌之。宋·李曾伯 挽曾侍郎 其二
  • 长者顾谓童子曰:快哉此风,吾为汝援琴而歌之。宋·杨万里 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一
  • 因为长歌之,敢以竖巨拇。当代·陈兴武 题李芥阴先生摹写富春山居啚并序
  • 缭绕之
     
    夜绕之
     
    水绕之
     
    缠绕之
     
    花绕之
     
    吟绕之
     
    萦绕之
     
    藤绕之
     
    纷绕之
  • 夫子爱奇字,回阑缭绕之。明·项佩 夫子书屋落成阑干皆用卐字遂名曰卐斋属赋四十字
  •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绕之。宋·林景熙 南山有孤树
  • 山色浓还淡,孤村水绕之。宋末元初·牟巘 水村图
  • 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元末明初·梵琦 春日花下听弹琵琶效醉翁体
  • 西山对酒如列眉,天然一坞花绕之。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题何润夫云山别墅春宴图云山别墅者三晋朝士淀园直庐祁文端所题额庚寅辛卯间文恪与其乡人欲规复之择地下斜街筑屋种树润夫实董其役庚子燬后重构今且十年予既谂废兴之由益感念文恪为赋长句
  • 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宋·欧阳修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嘉祐五年)
  • 灵气萦绕之,源源通不塞。清·严遂成 游苏门山示徐婿见初昆季并三子(百泉出此山下)
  • 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唐·韩愈 庭楸
  • 火绳纷绕之,昂然欲飞扬。元·刘因 晨起书事
  • 默识之
     
    不识之
     
    弗识之
     
    待识之
     
    始识之
     
    初识之
     
    辄识之
     
    能识之
     
    颇识之
     
    谁识之
     
    习识之
     
    欣识之
     
    即识之
     
    遍识之
     
    诗识之
  • 拈毫搆思浑难得,祗合忘言默识之。清·弘历 静室 其一
  • 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元末明初·杨维桢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 内藏沉埋久,中人弗识之。清·弘历 咏黑玉镜
  •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清·弘历 于阗采玉
  • 学诗惭愧达夫迟,六义年来始识之。清·缪九畴 题许颂慈先生评月轩诗集四首 其四
  • 西湖声价甲天下,梦想平生初识之。宋·王灼 初到西湖 其一
  • 诗情郁郁见须眉,何意君能辄识之。宋·赵蕃 仆有诗思成父辄知之而绝不肯道一语以二十八字戏赠
  •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宋·李觏 送丘寺丞
  • 贱子端何者,先生颇识之。宋·李处权 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 无媒自进谁识之,有才不用今老矣。宋·苏轼 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 村童习识之,拍手笑且呼。宋·王当 江侯邀予作山水书以赠之
  • 贤明贾侯欣识之,胸中抱负如此奇。元末明初·唐桂芳 代送汪彦文幛语二首 其二
  • 公见即识之,进奖席每前。明·归有光 琼州张子的与余同年俱为县令江南子的自建德改当涂今入觐又改荣县一岁中三易县居京师旅寓相近以诗为别
  • 恨不遍识之,此郎倾盖深。宋·赵鼎臣 杨时可作十诗以寄河间诗之所及非吾僚则吾友也因悉次其韵以和之又以其所以赠我者复赠时可作还字韵 其四
  • 敬以诗识之,储为史官补。宋末元初·郑思肖 辛巳夏七月
  • 再拜之
     
    三拜之
     
    思拜之
     
    一拜之
     
    往拜之
     
    者拜之
     
    为拜之
  • 我初敛容立,已乃再拜之。明·李东阳 曰川会诸同年用韩昌黎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清时二句分韵得时字因效韩体
  • 愿言搴芳杜,为我三拜之。明·叶春及 祁山人游武夷追送李氏阡即席赋赠 其二
  • 我非米南宫,每见思拜之。明·王鏊 次石田松石图
  • 若过展禽祠,为我一拜之。明·湛若水 送少司空韩信山致仕归东鲁(名荆)
  • 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宋·苏轼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 穆子振奇者拜之,不肯遽草草磬折。明·王世贞 奇石歌和穆少春宪副
  • 下马为拜之,因以知其人。明·湛若水 侍御林君钺乃尊紫霞先生寿
  • 天命之
     
    而命之
     
    文命之
     
    所命之
     
    母命之
     
    以命之
  • 魁儒畴昔降神时,紫水黄云天命之。清·全祖望 天章精舍释奠礼成示诸生 其一
  • 二邻三曲兮为谁,刘即周兮祖谢羊庞皆从而命之。宋·王质 栗里华阳窝辞 游斜川辞
  • 以彼周流意,于焉文命之。宋末元初·龚璛 文泉
  • 行止唯天所命之,不将颓暮叹斯时。明末清初·陈恭尹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一
  • 敬戒毋违母命之,阿翁庭训寓新诗。清·章元治 嫁次女素丝作二首 其二
  • 梦录以命之,过影纪亏成。宋·陈造 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十六
  • 往观之
     
    一观之
     
    细观之
     
    而观之
     
    閒观之
     
    菊观之
     
    揽观之
     
    再观之
     
    徐观之
     
    今观之
     
    望观之
     
    求观之
     
    试观之
     
    同观之
     
    以观之
     
    游观之
     
    壮观之
     
    余观之
     
    静观之
     
    等观之
     
    我观之
  • 乩仙降沪市,涉江往观之。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杂诗 其五
  • 郑洛风烟虽咫尺,恨无由往一观之。宋·邵雍 代书寄吕库部
  • 乐天分造化,慧眼细观之宋·赵炅 逍遥咏 其二
  • 凤笙九奏太平曲,凤兮凤兮今来仪,予将拭目而观之。明·朱瞻基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 屋角鸭脚树,开户閒观之。宋末元初·方回 醉吟五首 其三
  •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宋末元初·方回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六
  • 探秘寻幽有所思,海洲智者揽观之。当代·伯昏子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一五一
  • 瑞石由来迥出奇,郡城枉驾再观之。清·弘历 再游瑞石洞口号
  • 廷臣侍从欲赋诗,皇恩有诏徐观之。清·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
  • 向闻钱塘潮最奇,江楼凭几今观之。清·弘历 钱塘观潮歌
  • 待既望观之。宋·方岳 哨遍 其二 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 愚闻是书百日就,沥恳再拜求观之。宋·吕陶 贻草莱章察
  • 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宋·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
  • 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宋·黄畴若 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
  • 乙夜以观之,吾君无释焉。唐·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 徵君携客游观之,自从图成复写诗。清·姚鼐 钱詹事座上观沈石田画桧歌
  • 聊以壮观之,行潦落长虹。宋·晁说之 谢程致道监丞以秋夜直舍二诗相视并简苏在廷少监
  • 然以余观之,两者未足数。宋·释德洪 送不伐赴天府仪曹
  • 先生静观之,未肯带一束。宋·廖刚 用当时韵题钓台呈诸友
  • 君其等观之,何者非可闵。宋·陆游 东斋杂书十二首 其九
  • 是时我观之,万象堪历数。明·郭之奇 眺海外诸峰悠然有述二首 其二
  • 争先之
     
    又先之
     
    鸩先之
     
    忽先之
     
    或先之
     
    类先之
     
    实先之
     
    合先之
     
    讶先之
     
    子先之
  • 群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唐·韩愈 病鸱
  • 似我归来亦未迟,夫君得谢又先之。明·王鏊 喜玄敬少卿致仕
  • 为谁需兮然疑,魂亭亭兮来迟迟,鸠为媒兮鸩先之。明·邓云霄 巫山高
  • 坏梁歌已矣,朝菌忽先之。明末清初·陈恭尹 哭外舅湛公
  • 乃知开国初,风气或先之。明·谢宗鍹 严滩
  • 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宋·周必大 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卢二首(癸巳闰正月初十日) 其一
  • 破关与救赵,九江实先之。宋·吕本中 题九江王插剑泉
  • 中州梅较晚,大庾合先之。宋·曾丰 大庾北崖梅晚发
  • 著鞭讶先之,税驾亦逝矣。元·袁桷 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
  • 胜游子先之,吾亦行买艇。宋·李纲 次韵李似表县丞出示游西湖古风二首 其一
  • 恰逢之
     
    忌逢之
     
    每逢之
     
    适逢之
     
    路逢之
     
    或逢之
     
    我逢之
  • 栋宇从新适可耳,仓箱有庆恰逢之。清·弘历 题多稼轩
  • 山谷中,下寨忌逢之。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六 占地第十五
  • 春雨名轩果是奇,自兹春雨每逢之。清·弘历 春雨轩对雨作
  • 人间清境适逢之。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南歌子 余绝饮已久而仍嗜茶,有酒徒诤余,戏答
  • 今年期过矣,佳节路逢之。清·弘历 重阳日作是日雨
  • 故人在何处,清梦或逢之。宋·艾可翁 家兄有和再用韵 其二
  • 番禺城下我逢之,三人相携共一醉。明·祝允明 乐孺歌
  • 一赏之
     
    曾赏之
     
    来赏之
     
    谁赏之
     
    更赏之
     
    重赏之
     
    共赏之
     
    试赏之
  • 好景适然耳,新秋一赏之。清·弘历 七夕
  • 相传小庐山,沙翁曾赏之。清·全祖望 冯生元才家顺德属之访李抱真先生画猫然殊恐其难得也
  •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清·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
  • 世人贵早不贵晚,倘非我辈谁赏之。宋·王十朋 诗史堂荔枝歌
  • 舍此应休也,何人更赏之。唐·齐己 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
  • 亟命重赏之,教汝曾与元。清·弘历 阜平县
  • 酌酒共赏之,身世浮萍轻。清·曹禾 读书漫园文成示友
  • 秉烛三更试赏之,神仙风格定能奇。清·缪祐孙 和贺又村句圃海棠三首 其三
  • 披拂之
     
    时拂之
     
    剪拂之
     
    吹拂之
     
    徐拂之
     
    振拂之
     
    嘘拂之
  • 一生肝胆何由俗,时有清风披拂之。宋末元初·牟巘 舜举水仙梅五绝 其三
  • 桃李俱无言,好风时拂之。明·石宝 送李少宰赴召
  • 肩舆欲过江门去,争得春风剪拂之。明·陈献章 梅下杂诗 其二
  • 桂树生高崖,春风吹拂之。明·周是修 述怀五十三首 其十二
  • 庭菊无俗韵,好风徐拂之。明·魏学洢 和陶饮酒 其一
  • 平生自审枯槁甚,高情顾肯振拂之。宋·陈造 再次韵(是日得程帅诗筒)
  • 南风嘘拂之,奔走如惊蛇。宋末元初·赵文 村行所见
  • 欲求之
     
    以求之
     
    试求之
     
    古求之
     
    或求之
     
    心求之
     
    知求之
     
    诚求之
     
    尝求之
     
    莫求之
     
    往求之
     
    自求之
  • 秦汉运移终不仕,唐虞世远欲求之。明·龚敩 商山四皓图
  • 君子慕高谊,寤寐以求之。明·史鉴 贞女行送汝其通
  • 隶楷相参转出奇,谁将此意试求之。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题陶斋所藏瘗鹤命水拓本
  • 蝗不入闽今已矣,碑无留岘古求之。宋·华岳 送提举陈工部(自福建召入)
  • 明珠閟深渊,沈绠或求之。明·刘崧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 其二
  • 且云惨澹有古意,口不即语心求之。明·杜琼 赠刘草窗三十韵
  • 璞玉不自衒,良工知求之。明·杨士奇 送刘参政赴四川诗
  • 愿随力所逮,必以诚求之。宋·魏了翁 送秦秘监(季槱)以显谟知潼川
  • 固当求之人,余亦尝求之。元·杨弘道 祀事不可黩一首
  • 得失到头堪献笑,纵令有道莫求之。宋·林希逸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三
  • 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明·祝允明 杂吟 其三
  • 伊人寤寐自求之,钻仰应无咫尺违。宋·度正 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 其一
  • 细推之
     
    此推之
     
    时推之
     
    类推之
  • 幽深无远近,道外细推之宋·赵炅 逍遥咏 其二
  • 试以此推之。宋·方岳 哨遍 其一 问月
  • 看岁月,冲破时推之。唐·易静 兵要望江南 其六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
  • 如此类推之,一息不容已。明·蔡清 题盛用阳师省卷
  • 亦近之
     
    俱近之
     
    日近之
     
    音近之
     
    更近之
     
    犹近之
     
    为近之
     
    疑近之
     
    或近之
     
    莫近之
     
    如近之
     
    恒近之
     
    尤近之
  • 有菊蒙梅姓,寒香亦近之。明·邵宝 咏梅花菊
  • 却疑来从金仙国,已觉颜貌俱近之。元·刘诜 和罗昌逢蜡梅
  • 素旐从此去,故山日近之。清·朱景英 闻五兄二侄两榇自福州归里不胜怆然
  • 内扎萨克中一旗,曰土默特音近之。清·弘历 冒顿行
  • 远则有望耳,不厌更近之。清·弘历 命张若澄图镇海寺雪景因而有作
  • 大圣不可作,斯道犹近之。明·释函是 老子
  • 治畦当种竹,种蕉为近之。明末清初·王夫之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戊辰) 其一
  • 古人有作不能见,纵笔如君疑近之。清·曾广钧 赠尹和白
  • 俗士或近之,白眼视昊苍。宋末元初·方回 喜赵宾旸杨华父两儿两女互姻
  • 闺中女儿莫近之,令尔肌肉生疮痍。元·李序 槐虫吟
  •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宋·邵雍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 以兹恒近之,出入左右侍。明·杨士奇 题梅与从孙翙
  • 心田尤近之,力耕从此始。明·陆深 近田诗
  • 人代之
     
    为代之
     
    而代之
     
    客代之
     
    谁代之
     
    请代之
     
    以代之
     
    遂代之
     
    苇代之
     
    鹅代之
  • 物皆有理我何者,天且不言人代之。宋·邵雍 首尾吟 其七十八
  • 石丈不肯答,王子为代之。明·王世贞 奇石歌和穆少春宪副
  • 孟轲舍予其为谁,项羽彼取而代之。当代·陈振家 观史有怀三首(古风) 其二
  • 吴刚修月不称职,今后其人客代之。清·金和 梦月夜游笔架山歌
  • 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明末清初·陈恭尹 赠大木上人经略芝冈熊公之孙
  •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宋·徐钧 王羲之
  • 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唐·韩愈 杂诗四首 其三
  • 罢相遂代之,数月退何速。清·弘历 咏史
  • 弗属苇代之,急以竟此局。清·张凤孙 永定河纪事 其三
  • 或买鹅代之,亦取鸡为辞。宋·周南 博鸡
  • 谁凿之
     
    更凿之
     
    复凿之
     
    强凿之
     
    一凿之
  • 此去即梅关,一窍谁凿之。明·庞嵩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 其三
  • 此机造化如真语,混沌谁能更凿之。明·庄昶 梅花 其二
  • 人命故匪长,巧者复凿之。明·王世贞 沈银台大朴园
  • 去去求名工,无为强凿之。明·湛若水 赠寇子之南都三首 其二
  • 一朝一凿之,七日浑沌死。明·徐渭 完淳篇(人索咏其别字)
  • 首肯之
  • 我愚敢望君,君胡首肯之。宋·孙应时 李允蹈再诗言别次韵
共119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