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33,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先秦
  • 无名氏
  • 罗縠单衣。可裂而绝。 琴女歌
  • 章甫衮衣。惠我无私 孔子诵
  • 诗经
  • 我私我衣。 葛覃
  •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国风·邶风 (陆曰:郑云:“邶、鄘、卫者,殷纣畿内地名,属古冀州。自纣城而北曰邶,南曰鄘,东曰卫。卫在汲郡朝歌县,时康叔正封于卫。其末子孙稍并兼彼二国,混其地而名之。作者各有所伤,从其本国而异之,故有邶、鄘、卫之诗。”王肃同。从此讫《豳 七月》,十二国并变风也。邶,蒲对反,本又作“邶”,《字林》方代反。柏音百,字又作“柏”)柏舟
  • 硕人衣锦褧衣 硕人
  •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 丰
  •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 丰
  • 东方颠倒裳衣 东方未明
  • 岂曰无衣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一章) 无衣
  •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兮。(二章) 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无衣
  •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二章) 素冠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国风·豳风 (今陕西邠县一带)(陆曰: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成王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大师述其诗为豳国之风焉)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国风·豳风 (今陕西邠县一带)(陆曰: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成王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大师述其诗为豳国之风焉)
  •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东山
魏晋
  • 无名氏
  • 舍是布衣,被彼玄黄 初平中长安谣
  • 佛图澄
  • 将坏人衣 吟
  • 陆云
  • 乃振褧裳,袭尔好衣。 赠郑曼季诗四首·鸣鹤
  • 陆机
  • 释厥缁衣,爰集崇贤。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
  • 弈弈重光,照尔绣衣。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
  • 其锡惟何,玄冕衮衣。 与弟清河云诗十章
南北朝
  • 王思远
  • 缝掖不衣,章句岂术。 皇太子释尊诗(残缺四章)
  • 沈约
  • 洋洋圣范,楚楚儒衣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二
  • 萧纲
  • 庭回鹤盖,水照犀衣。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
  • 萧洽
  • 庵蔼槐路,逶迤衮衣。 侍释奠会诗
  • 谢灵运
  • 微我无衣,温凉谁同。 答谢咨议诗
  • 鲍几
  • 楚楚儒衣,莘莘国胄。 释奠应诏为王皦作诗
  • 无名氏
  • 礼申官次,命改朝衣。 享庙乐辞十八首 其十 始基乐恢祚舞(高祖秦州刺史室)
  • 阴长生
  • 寒不遑衣,饥不暇食 遗世四言诗
  • 不详
  • 凝旒负扆,端拱垂衣。 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治顺
  • 义存
  • 千山绝顶,万重绿衣。 赠实师伯 其一
  • 卢照邻
  •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 中和乐九章 歌中宫第五
  • 司空图
  •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 诗品二十四则(附录) 冲淡
  • 皮日休
  • 桓桓其圭,衮衮其衣。 补周礼九夏系文 九夏歌九篇 其九 骜夏
  • 权德舆
  • 韶光满目,落蕊盈衣。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其九
  • 李瀚1
  • 枚乘蒲轮,郑均白衣。 蒙求
  • 老莱斑衣黄香扇枕 蒙求
  • 王阳囊衣,马援薏苡。 蒙求
  • 无名氏
  • 夏新绢衣,秋新米饭。 德兴邑廨石刻 其一
  • 郊庙朝会歌辞
  • 祭神恭在,弁冕衮衣。 元符亲郊五首 其一 降神用《景安》,六变辞同。
  • 乾回冕旒,云焕衮衣。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还位用《乾安》。
  • 猗欤追册,重翟袆衣。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 其五 酌献用《明安》。
  • 圣母袆衣,明君黼裳。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 皇帝上寿酒用《崇安》。
  • 温惠之德,袆翟之衣。 绍兴十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七
  • 驾厥翟辂,被以袆衣。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五
  • 骖翟崇容,袆鞠陈衣。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五
  • 刘一止
  • 被此草衣,相羊自适。 黄草道衣赞
  • 许琮
  •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 感秋诗 其一
共133,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