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6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 李白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二
  • 李诉
  • 耐岁耐寒存苦节,故于冷境发枯荄 梅花吟
  • 王午
  •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 游王官谷
  • 刘才邵
  • 冰肤无著凝寒处,耐冷不缘餐日魂。 次韵梅花十绝句 其七
  • 吕本中
  • 耐官丞相风流在,坐守箪瓢不诉穷。 寄向县丞
  • 许及之
  • 耐雪耐霜同臭味,佳花尤爱夹花枝。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二
  • 耐寒耐暑真能事,岂是人间怕痒花。 直舍紫薇花身可以题字因作一绝书其上
  • 李石
  • 耐冷强书秋后扇,馀醒更罚醉中杯。 扇子诗 其四十二
  • 李龏
  • 云为肌骨玉为神,耐尽冰霜破俗尘。 梅花集句 其一二一
  • 杨万里
  • 耐痒呼僮理乱丝,一梳一快胜千篦。 之官江左舟中梳头
  • 耐冷素娥今老去,夜来桂殿罢中秋。 中秋无月宿青弋江晓行新寒
  • 陈造
  • 耐暑支离倚瘦筇,百金未博一襟风。 刘有诗再次韵四首 其四
  • 陈景沂
  • 耐冻有何香可述,雅交还喜淡相陪。 梅花 其一
  • 周紫芝
  • 屋角梅花欲弄晴,耐寒庭草尚晶莹。 十月九日霁色可喜三首 其一
  • 赵蕃
  • 耐久固殊流俗败,含情浑似故人长。 孙子进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耐驱使成绝句二首异日当寄子进昆仲 其一
  • 徐集孙
  • 瑶华细簇翠廉纤,耐得篱边晓露淹。 末利菊
  • 释居简
  • 楚楚仙裳澹染缁,耐寒宜瘦不宜肥。 墨梅 其二
  • 释德洪
  • 耐久节高真不屈,此情惟有雪霜知。 次韵壁间蒋侯诗
金末元初
  • 王寂
  • 耐久何如种松竹,岁寒相对眼终青。 题返照庵北轩三首(大定甲午) 其三
  • 段克己
  • 耐寒巧作新妆面,绝胜含章檐下时。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其一
  • 曹伯启
  • 耐官到底无清浊,造物从来有剩悭。 和刘平叔见寄二首 其二
  • 王世贞
  • 人生顺逆虽有分,耐可此身居上游。 计偕途中四绝句 其四
  • 偶然文字落尘寰,耐可争名眼睫间。 闻南中流言有感(时稍闻弹语) 其三
  • 总令渔父心无事,耐可中流倚醉眠。 道士洑(云即西塞山也)
  • 王世贞
  • 生平祗被虚名累,耐可残年乞与人。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其二十
  • 王廷相
  • 耐可陶公岑寂后,野栏寒日草花深。 白菊
  • 王叔承
  • 耐可铜官复离墨,满城山色照人衣。 荆溪杂曲四首 其二
  • 边贡
  • 虚烦倚树看黄帽,耐可乘槎漾碧流。 湖上杂兴四首 其一
  • 刘璟
  • 贞心谅有夷齐识,耐惯冰霜老更青。 题竹 其二
  • 严嵩
  • 方池涌出玉流寒,耐可溶溶一鉴宽。 西山杂诗 其五
  • 张家玉
  • 青羝白雪如逢我,耐得苏卿十九年。 军中遗稿 读史十首 其二
  • 李梦阳
  • 西山西望自堪愁,耐可源泉向北流。 归途览咏古迹并追记百泉游事八首 其四
  • 杨爵
  • 筇竹由来本性轻,耐寒耐暑始堪成。 拄杖 其一
  • 欧大任
  • 长安何限青青玉,耐与苏郎雪后看。 夏太常竹苏大行索题
  • 罗钦顺
  • 平生行路喜迟迟,耐得如今阁浅时。 复过丹阳阻浅久之方脱
  • 丁宁莫怕寒侵骨,耐得寒时骨更坚。 送魏良辅秀才还新建 其二
  • 胡直
  • 平湖如练浸寒山,耐可乘槎碧汉间。 题况膳部扇景二绝 其一
  • 郭之奇
  • 耐守春寒惯客身,时将冻笔斗芳晨。 对春雪偶书
  • 顾璘
  • 三三五五含香侣,耐可婆娑退自公。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 其十二
  • 作书海上讯龙公,耐可停舟烈日中。 苦热绝句十首 其二
  • 释函可
  • 耐尽冰寒鬓已霜,春风一点到穷荒。 闻宗尉为戴子直冤
  • 僧机
  • 修心不到梅花地,耐得山中一夜寒。 雪夜偶成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 也共巡檐吟不了,耐他冷蕊共疏枝。 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 其四
  • 屈大均
  • 鳞甲不妨三寸厚,耐他冰雪过玄冬。 题吴季六所画黄山松 其八
  • 超净
  • 枝柯挺秀势参天,耐雪经霜不记年。 洞庵杂咏
  • 弘历
  • 耐可进舟乘润爽,石桥恰过第三条。 玉河泛舟至玉泉 其一
  • 耐可冲烟木兰荡,乘凉兼欲畅清娱。 雨中泛舟至玉泉山 其一
  • 敕几勤政延咨罢,耐可空濛一泛舟。 雨八首(六月十二日) 其七
  • 莫嫌红紫迟酣放,耐可韶光蕴酿时。 华滋馆
  • 良辰盛典还多暇,耐可新波漾綵舟。 凯宴毕乘舟至悦心殿 其一
共6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