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诗句按体裁分类:五律七律五排七排四言古风
南北朝
  • 殷淡
  • 迅恭神明,粢盛牲俎。 宋章庙乐舞歌十五首 其二
隋末唐初
  • 魏徵
  • 粢盛咸絜,牲牷孔备。 郊庙歌辞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九变,辞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献皇祖宣简公、皇祖懿王同用《长发》之舞。景皇帝用《大基》之舞。元皇帝用《大成》之舞。高祖用《大明》之舞。皇帝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彻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太和》、《凯安》,辞同《冬至圜丘》。”)享太庙乐章 雍和
  • 不详
  • 粢盛既洁,金石毕陈。 郊庙歌辞 明皇祀圜丘乐章 寿和
  • 崇禋已备,粢盛聿修。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歆和
  • 张说
  • 俎豆有馥,粢盛絜丰。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雍和二首 其二
  • 贺知章
  • 粢盛以絜,房俎斯荐。 郊庙歌辞 禅社首乐章 其四 雍和
  • 郊庙朝会歌辞
  • 醴齐良洁,粢盛苾芬。 咸平亲郊八首 其五 酌献用《禧安》
  • 粢盛丰美,明德馨辉。 元符亲郊五首 其一 降神用《景安》,六变辞同。
  • 馨香旁达,粢盛既丰。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望燎用《正安》。
  • 祀事时止,粢盛洁丰。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上帝位酌献用《嘉安》。
  • 粢盛洁丰,牲硕酒旨。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其四 降神用《景安》。
  • 霜露增感,粢盛洁祭。 常祀五享三首 其一 迎神用《兴安》。九变。
  • 笾豆静嘉,粢盛洁丰。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升殿用《正安》。
  • 粢盛芳洁,酒醴旨甘。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 其二十四 皇帝再升位诣饮福位用《乾安》。
  • 粢盛具列,有飶其香。 崇恩太后升祔十四首 酌献用《兹安》。
  • 荐嘉升香,粢盛芬芳。 高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十首 其四 奉馔用《吉安》。
  • 粢盛既丰,牲牢既充。 祭九鼎十二首 其二 奉馔用《丰安》。
  • 粢盛既馨,牲牷既盈。 祭九鼎十二首 其五 立夏,冈鼎迎神用《凝安》。
  • 粢盛既丰,俎豆有飶。 纳火祀大辰十二首 其一 降神用《高安》。
  • 粢盛丰洁,神乃有闻。 大观祀社稷九首 其三 迎神用《宁安》。
  • 粢盛丰洁,歌吟青黄。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其五 迎神用
  • 练日新吉,粢盛飶芬。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还位用《正安》。
  • 粢以告丰,醴以告嘉。 熙宁蜡祭十三首 其六 亚、终献用《庆安》。
  • 粢盛肥硕,有显其容。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 其三 奠币用《明安》。
  • 笙镛和鸣,粢盛丰备。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升殿用《同安》。
  • 粢币具成,礼容斯称。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奠币用《明安》。
  • 既洁斯牲,粢明醑旨。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奉俎用《丰安》。
  • 牲既陈兮,粢盛既香。 五龙六首 其四 酌献用《恺安》。
  • 粢盛丰洁,礼容肃祗。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明道元年) 其七
  • 牲牷腯肥,粢盛丰洁。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明道元年) 其十四
  • 杨亿
  • 粢盛苾芬,四海来祭。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一 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飨太庙奏理安曲迎神
  • 醴齐良洁,粢盛苾芬。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十九 初献奏禧安之曲
  • 王宫定位,粢盛苾芬。 太常乐(续奉敕撰,景德三年)章又七首 其五 奉币
  • 无名氏
  • 牺牲充洁,粢盛馨香。 皇帝饮福登歌夹钟宫福宁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