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8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魏晋
  • 无名氏
  • 栗萧草兮丛铺陈。 张公神碑歌
  • 白居易
  •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访陶公旧宅
  • 宋之问
  • 粳稻远弥秀,栗芋秋新熟。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荅李舍人适
  • 杜甫
  •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发秦州
  • 钱起
  • 瓠叶覆荆扉,栗苞垂瓮牖。 赠柏岩老人
  • 高适
  • 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溪。 宋中遇林卢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 文同
  • 戴胜入园蚕已老,栗留过陇麦将熟。 墨君堂晚晴凭栏
  • 王之道
  • 我愿霁晨霜,栗烈还温柔。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 其一
  • 王安石
  • 栗栗涧谷风,吹我衣与裳。 秋日不可见
  • 王迈
  • 委怀在琴书,栗里真吾师。 题赵别驾委斋诗
  • 王质
  • 多柴多桑兮繁阴,栗熟兮山前山后而多闻。 栗里华阳窝辞 移南村辞
  • 王洋
  •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之因成小诗
  • 刘敞
  • 林林愯群木,栗栗抱寒魄。 雪意
  • 吴芾
  • 栗玉簪头红一点,随风翠带还相萦。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拙句呈诸友亲聊(以上三字原作亲友,据《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五改)以纪一时之胜云
  • 张耒
  • 栗留啄椹桑叶老,科斗出畦新稻齐。 田家三首 其三
  • 栗亭在何处,山川浩千万。 寄集节二首 其二
  • 栗冽已戒候,阴淡达朝昏。 九月末风雨初寒 其一
  • 李流谦
  • 枯藤引我去,栗留啭幽篁。 次韵勾龙元应
  • 冥冥思昔愆,栗栗厉素襟。 偶连日食鸡夜梦有截一支者颇怜之有谓予言鸡之被烹酷过于是惊觉作此诗以自警
  • 苏轼
  •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 和陶九日闲居,并引
  • 周弼
  • 大茧千棚丝满窠,栗犊两握角出肉。 冬赛行
  • 范浚
  • 长途雪没胫,栗烈正寒冱。 送袁上人还铜山
  • 姚勉
  •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侄阿钟觅字与诗
  • 胡寅
  •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 人日惊蛰前数日大雪寄孙奇父韩叔夏
  • 赵蕃
  • 栗里柳未倒,桐乡祠尚新。 过馀干怀介庵呈其婿方景严
  • 喻良能
  • 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题渊明醉石
  • 栗里风烟古,樊川花木春。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其三
  • 程公许
  • 鹿门忆庞公,栗里怀靖节。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节进退法先民为韵 其五
  • 舒岳祥
  • 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 十二月初六日龟藏夜坐有感
  • 葛胜仲
  • 栗里岂独尊常空,亦乏秦声乱舂相。 立方辟小阁附火兴之侄作诗劝会客次韵
  • 释文珦
  • 禾穗已垂颖,栗包初拆缝。 屏居
  • 释德洪
  • 石龛看月莫降龙,栗林暮过应冲虎。 次韵超然送照上人归东吴
  • 茅檐聚喧雀,栗林栖暮鸦。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寒亭
  • 释慧空
  • 金券揭起益高价,栗蒲突出重耿光。 送本书记住保寿
宋末元初
  • 方回
  • 栗里先生醉非醉,三方寸地通一天。 送述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 赵元
  • 栗里愧渊明,香山惭乐天。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 其四
金末元初
  • 王寂
  • 何人收取斤斧馀,栗玉其色差温如。 题左阁使琼花后士像
  • 王哲
  • 栗与芋,芋与栗。 无调名 与丹阳
  • 栗子二三个。 蕊珠宫
  • 长筌子
  • 倦游退尺,栗里潜疏拙。 洞玄歌
  • 张仲深
  • 栗留多在高树枝,好音恰恰伤春啼。 挟弹图
  • 黄镇成
  • 栗里先生百世士,吴兴学士遥相望。 题辛庸之所藏子昂画渊明漉酒图并书归去来辞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 可无鸡犬逐牛豕,栗橘葛㭾皆家僮。 题陶弘景移居图
  • 王弘诲
  • 栗里松三径,成都桑百株。 张子翼送王忠铭北上三十韵应和(题为整理者所加)
  • 邓云霄
  • 醉乡■何许,栗里与竹林。 汤嘉宾太史招同诸名公社集南郊草桥别墅三首 其三
  • 石宝
  • 栗烈薄重裘,东隅负微曛。 冬日寄雷广文
  • 至今百世下,栗烈增严风。 五月大雨
  • 刘琏
  • 想故山兮粳稻熟,栗开苞兮桂飘香。 秋日辞
  • 朱诚泳
  • 栗烈岁云徂,顽云迷古树。 题四景画 其四
  • 汝学
  • 栗里与梅峰,相望咫尺里。 大庾邓德温自挽诗卷(明·王佐
共8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