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9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 吕岩
  • 吞金食气先从有,悟理归真便入无。 七言 其六十六
唐末宋初
  • 周渭
  • 楮为冠子布为裳,吞得丹霞寿最长。 赠龙兴观主吴崇岳
  • 徐铉
  • 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 奉和御制夏中垂钓作
  • 王炎
  •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 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
  • 刘克庄
  • 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 题方武成诗草
  • 许景衡
  • 品题泉石诗无敌,吞吐烟霞笔有神。 寄康师
  • 李处权
  • 吞声鸟自屏中过,倒影山从镜里看。 过德孺池上二首 其一
  • 李时亮
  • 独卧粤南天尽头,吞吐清气压林丘。 蟠龙山
  • 李纲
  • 破贼功名嗟寂寞,吞燕志气已凄凉。 余行次衡阳弹压曹成七万馀人出湖南境移师衡山降步谅二万众既入长沙次日即遣师降王进三千人于湘乡县七星寨复破王俊三千馀人于邵州其馀群盗以次讨定凡五万馀选择精锐得万二千人分隶诸将境内遂安流移归业上章复丐宫祠未报间闻有旨废宣抚司及以言者罢去有感二首 其一
  • 苏籀
  • 吞屋糁空嗥越犬,如椽悬乳战吴僧。 腊雪一首
  • 陆游
  • 吞啄渐稀如老鹤,鸣声已断似寒蝉。 僧房假榻
  • 陈宓
  • 经行造次有新诗,吞吐珠玑不自奇。 上潘舍人 其一
  • 陈著
  • 平生师友多黄土,吞哭何曾奠束刍。 感时二首 其二
  • 岳珂
  •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予癸巳在京口因郡中元夕张灯偶阅国史靖康丙午正月十五日辛巳祐陵南巡驻跸是郡二月二十三日己未始还京师凡居郡三十有八兹闻箫鼓感旧兴叹不胜潸然因涉笔以记大略而僧有冲希者乃携以示正伦彼谓予讽己遂架大怨迄兴妄狱圣明察知其冤予复将指前漫尽白因悼正伦之殁闵其左计亮其初心附昔所作诗于后
  • 徐寿朋
  • 吞含气象归平陇,斗凑溪山到画楹。 胜会堂
  • 顾禧
  • 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 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乾隆本作湖)
  • 释绍昙
  • 吞波岛屿鳌身黑,映日楼台蜃气浮。 为惟翁题非画图
  • 释德洪
  • 吞舟岂久容涔足,禁殿论思政要君。 中庐赵令生辰
  • 黎登
  • 将蜀若教星不陨,吞吴未信策非良。 张桓侯庙
宋末元初
  • 方回
  • 吞若虞翻梦里爻,古人不死与神交。 用前韵酬孟君复二首 其一
  • 戴表元
  • 补衲有衣曾礼佛,吞舟无诀莫凭医。 史亨父挽诗
  • 李晏
  •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 潞州形胜
  • 耶律楚材
  • 烧药炼丹全是妄,吞霞服气苟延年。 邵薛村道士陈公求诗
元末明初
  • 方行
  • 吐出葛洪惊满口,吞来豫让岂充肠。 谢山中惠炭
  • 朱希晦
  • 吞腥啄腐今何限,谁识芳鲜味独完。 寓兴
  • 蓝仁
  • 吞声莫向秋风诉,抗节从教腊雪埋。 盆松乃慈谷手植
  • 王世贞
  • 吞声对陨千秋泪,把臂惊存万死身。 答明卿 其一
  • 王彦泓
  • 吞针罗什非难事,抱柱微生是本谋。 个人 其二
  • 吞针始耐调魔女,嚼饭无妨与解人。 示莲社学人
  • 冯仕琦
  • 吞壑岚光溟晓日,映岩树色澹清秋。 游崆峒
  • 叶春及
  • 复泉卫水还归海,吞吐漕渠是直沽。 直沽
  • 庄昶
  • 何日湖西寻宿草,吞声同上水心楼。 送吉水张兼岳宿守兼素弟一峰先生戚也
  • 朱元璋
  • 已绝世尘忘俗事,吞霞服气玩灵丹。 山沧溟隐谷
  • 何允泓
  • 一朝柴市障风埃,吞炭无由卖炭来。 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 其二 右谢皋羽
  • 张淮
  • 娇柔无朵不舒神,吞尽群花意外真。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 其二十
  • 张萱
  • 吞声泣昼存黄口,洒血号天祝白头 题梁母节孝卷为陈抑之观察女弟
  • 张煌言
  • 揶揄一旅尚图存,吞炭、吞毡可共论! 复赵督台二首(癸卯) 其二
  • 李梦阳
  • 纷披已诧黄苇乱,吞吐能禁白浪生。 再约陂泛属风雨阻
  • 沈尧中
  • 吞天隐见苍龙角,仙岛参差紫凤毸。 海盐观海
  • 杭济
  • 吞吐潮声当海口,屈盘山势控闽中。 登闽越王钓台用前人韵
  • 林光
  • 偶此逢人道讣音,吞声挥涕夜堂深。 寓京兆府闻宁永贞别驾因问
  • 吞声我有衷情泪,不为儿孙少橐金。 嘉兴柳郡侯挽
  • 都台赋有无穷意,吞吐湖山兴倍增。 登楼介寿为都宪陈矩庵先生
  • 欧必元
  • 寸草未将酬祖德,吞声一夕泪仍枯。 山中襄事先大父母夜起有感
  • 胡应麟
  • 吞声欲挂留徐剑,蔓草何因识故丘。 过晋陵哭陈生稚冲
  • 黄在裘
  • 吞吐鲸波浮海日,参差帆影过江楼。 海珠
  • 程敏政
  • 吞墨巨鱼应识字,入帘幽鸟亦忘机。 庚戌正月廿二日偶至率溪书院有作与族侄文杰曾杰
  • 释今无
  • 吞津香过云门饼,笑月携过弹子矶。 舟中分栗与诸子
  •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六
  • 释今帾
  • 药王故为医分别,吞吐教如栗棘蓬。 出家 其四
共9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