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58,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 不详
  • 罗浮南海外,昔日已闻之。 袁少年诗(猿) 其三
  • 天子正尊信,左公能杀之。 又歌
  • 王氏妇
  •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与李章武赠荅诗 其四
  • 王昌龄
  •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题灞池二首 其一
  • 司空曙
  • 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远寺钟
  • 徐成
  • 背上毛生旋,驴骡亦有之。 王良百一诗 其十六
  • 区仕衡
  • 章台杜牧之,长安孟东野。 寄赵仲白先辈
  • 文天祥
  • 舍此复何之(后游修觉寺),已具浮海航(壮游) 幸海道第三十
  • 方岳
  • 山险者夷之,梯以石齿齿。 山居十六咏 其四 石梯
  • 孰从而诗之,要亦山一蹇。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其七
  • 谨毋芟刈之,持以报九五。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三
  • 包恢
  • 规自赵日久,成令方能之。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八
  • 叶茵
  • 有能培植之,此香传诸郎。 水竹墅十咏 其六 广寒世界
  • 有酒斟酌之,欢然成諠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十韵 其七
  • 数面成骨肉,子归将何之。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十韵 其十
  • 刘克庄
  • 君父如天地,虽逃安所之。 杂咏一百首 其十三 申生
  • 拔丁而去矣,袖瓦似要之。 送陈德林巡辖
  • 包柚书云尔,分桃传有之。 采荔子十绝 其八
  • 棒喝夹攻之,碓磨备尝矣。 南山感旧 其四
  • 陶子沉酣汝,刘郎佩服之。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十 菊
  • 却效玉川子,仍曾是退之。 两曜二首 其二 月
  • 朱熹
  • 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 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 其一 湘夫人
  • 宋伯仁
  • 清波漾蛙子,古书形似之。 梅花喜神谱 其十六 小蕊一十六枝
  • 张至龙
  • 人苟常见之,应不指为瑞。 演雅十章 其一
  • 张栻
  • 岁晚岂不念,风雨漂摇之。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其九
  • 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 城南杂咏二十首 咏归桥
  • 李壁
  • 惟敬以直之,山立而川行。 庄敬日强斋二首 其一
  • 苏籀
  • 须弥一目了,亭中大然之。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 其六 尽山亭
  • 邵雍
  • 不老必无也,再中应有之。 不老吟
  • 陆游
  • 环绕无十步,捷行财半之。 舍东四咏 其四 小径
  • 陈宓
  • 仙人竟何之,列树拱相向。 南园杂咏 六梅亭
  • 陈淳
  • 二者互相发,不容偏废之。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十五
  • 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二十
  • 苟不就有道,伥伥其何之。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五 隆师
  • 陈傅良
  • 出门欲何之,马拙车未试。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其二
  • 道人偶见之,不是岁月深。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 其二 桂壑
  • 洼石以潴之,恐有抱瓮人。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 其十 石井
  • 周必大
  • 龙蟠仍凤翥,谁数晋羲之。 端午帖子 其二 太上皇帝阁(淳熙六年)
  • 林同
  • 大孝终身慕,予于舜见之。 圣人之孝十首 其二 舜
  • 无食又无衣,逐儿安所之。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八 伯奇
  • 忍于父母国,去此欲何之。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十四 柳下惠
  • 扶母犹可免,弃君安所之。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五十四 贾获
  • 罗公升
  • 人问我何之,我以此诗对。 送归使绝句 其七
  • 罗仲舒
  • 投向苍江月,经纶小试之。 芦江八咏 其四 后江钓月
  • 姜夔
  • 道人那得此,老子乃耽之。 嘉泰壬戌上元日访全老於净林广福院观沈傅师碑隆茂宗画赠诗二首(见咸淳临安志) 其二
  • 洪适
  • 剪茅聊复尔,步屧欲何之。 山居二十咏 其七 茅轩
  • 赵昀
  • 许负往昔矣,天纲今何之。 笔占示林君奇
  • 赵炅
  • 静非山里住,闹即拟何之。 缘识 其四
  • 五花笺纸好,下笔欲书之。 缘识 其二十六
  • 赵蕃
  • 蓬蒿束缚之,世亦安取代。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 其三
共158,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