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机遇 不辱时代使命 大力推进中华诗词事业的复兴与繁荣

——在中华诗词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作者:范诗银

2020年11月30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诗友们:

我受郑欣淼会长委托,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五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2015年至2020年的这5年里,我们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引领全国的诗人和诗词爱好者们,落实“四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当奉献,为复兴与繁荣中华诗词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6个方面:

(一)认真总结三十年经验,推进中华诗词复兴进程。2017年5月,我们迎来了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年。1987年以来,在前两任会长钱昌照和周谷城先生带领下,我们学会走过了中华诗词艰难起步阶段;在第三任会长孙轶青先生带领下,我们学会走过了中华诗词逐步复苏阶段;在现任会长郑欣淼先生带领下,我们学会走向了中华诗词快步复兴阶段。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和关心中华诗词学会。在我们召开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促进中华诗词繁荣座谈会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专门赋诗予以祝贺,时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同志专门写了贺信与贺诗,时任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刘奇葆同志专门做出批示。他们充分肯定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年来在推动诗词创作、理论研究、诗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了广大诗词工作者和诗词爱好者,为繁荣发展中华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推动中华诗词传承与繁荣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郑欣淼会长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对中华诗词起步、走向复苏和复兴的三十年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经验,展望了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了措施要求。学会编撰了《三十年诗词选》《三十年论文选》《三十年大事记》。这套丛书,记录展示了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的奋进历程与主要成果。

(二)依照新时代的要求,积极引领和推动诗词创作。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歌作品的要求,倡导诗人词家倾真诚之心力,运真挚之情感,讴歌我们的时代,讴歌我们的人民,讴歌我们的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极投身诗词创作,认真打磨诗词精品。我们与中华诗词研究院共同倡导试办了荆州、奉节两届中华诗人节,凝聚诗词力量,推动诗词创作,提升了中华诗词美誉度。学会成立了散曲工委和女子工委,促进了散曲和女子诗词的创作。举办由惠东海王子学习型酒店赞助的第六、七届华夏诗词奖,第一、二届沈鹏诗书画奖,第一、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两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暨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发布、大学生诗词邀请赛,月度《中华诗词》好诗词评选等赛事和活动。这些举措,推出了一批比较好的诗词,一批诗书画合璧精品,一批有影响的诗词人物,一批优秀青年诗人。参与主办了两届“深圳杯”、山西永济“鹳雀楼杯”、浙江乐清“德长环保杯”、重庆奉节“白帝城杯”、江苏吴江“柳亚子杯”、河南开封“东京赶考”等全国诗词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与云南罗平、四川达州和开江、山东高密、辽宁大伙房、湖南汨罗、东海水晶和金科伟业、祁县王维故里等地方和单位共同进行了诗歌采风创作活动,推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诗作。《中华诗词》杂志坚持选稿质量,发行量稳中有升,成为海内外拥有读者最多的诗歌刊物。《中华诗词学会通讯》加强了信息传递和诗词辅导,中华诗词学会网站增加《中华通韵》诗词学习和创作功能,学会机关、散曲工委、女子工委和杂志社的公众号,及时刊发海内外诗人诗词作品,引领诗词创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诗词作者有370万之众,创作的诗词曲作品以千万计,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作品。为中华诗词 “高原”上“高峰”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三)深入推动诗教活动,以诗词普及推进诗词复兴。坚持着眼国民诗教,着手校园诗教,着力社会诗教,把传承诗教,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当代中华诗教最基本的着眼点;从校园诗教入手,让中华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校园;以校园诗教带动社会诗教,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诗词之美,受到诗词熏陶。继2012年11月扬州全国诗教会议之后,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华诗词学会在镇江召开了全国诗教工作会议,全面分析5年来工作,表彰开展诗教20多年来的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表彰钟家佐、凌启鸿、赵焱森、王赎回为“中华诗教模范人物”,镇江市、五原县、仁怀城北小学等单位介绍了创建经验,出台了《中华诗词之市(州)、中华诗词(散曲)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申报考察验收细则》,使创建工作更加规范。各地在开展诗教时强调党委重视,政府作为,群众参与,社会效果。把诗教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全局,进入党委议事日程,进入政府工作程序,规划工作到位,保障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强调诗教的社会性,不是让人人都成为诗人,而是让广大群众受到诗的熏陶,生活中增加诗意之美,使诗教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扎实推进“六进”,让诗词走进校园,助力学生素质教育,为诗词培养后继人才;通过领导机关带头,推动诗词教育,引领一方诗风;结合民俗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生活层次,改善农村文化生态;推动企业生产,融入并提升企业特色文化;培养社区文化土壤,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把诗词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挖掘文化传统“基因”,生成具有中华诗词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形态。江苏编辑出版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诗词读本》,分为社会版、初中版和小学版,为全省诗教提供了统一的课本教材。山西召开了全省诗教工作寿阳现场会议,制定了《山西诗词学会诗教工作实施意见》。内蒙古、贵州、四川、重庆、江苏、河北、山西、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江西、山东、云南、黑龙江、宁夏、安徽、吉林、北京等地区,都有县以上单位或大学跨入中华诗词之乡或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当前,全国已有中华诗词之市(州)28个,中华诗词散曲之乡328个,中华诗教先进单位457个。这些先进典型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诗教的普及和发展。

(四)加强诗词理论研究和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为中华诗词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5年来,先后在湖南攸县、河北磁县,浙江遂昌和广东惠州举办了全国第30届至33届中华诗词学术研讨会。重点研究了冯子振散曲艺术、燕赵诗风、汤显祖曲子艺术、苏东坡与惠州等课题,200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有益探讨,不少论文思想深刻,有独到的见解。还举办了第三、四届中华散曲论坛,探讨研究散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湖南以如何推出诗词精品为主要内容,召开学术研讨会,创办专事刊登诗词精品的《诗国前沿》。持续做好诗词图书的整理、编撰、出版工作。新疆、内蒙等6家已出版了《当代中华诗词集成》《人世情散曲丛书》出版了八卷,《中华诗词存稿》已编纂100卷,正在陆续出版中。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丛书、套书,个人诗词结集等的出版,数不胜数,都为诗词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五)研制《中华通韵》颁布试行,助力党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16年初,中华诗词学会和部分高校受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委托,着手研制《中华通韵》。中华诗词学会课题组,运用提倡新韵20年来的实际经验,发挥组织诗歌创作实践优势,经过认真的研究论证,所提方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专家鉴定组的结项鉴定。又经过教学实验、新韵诗歌创作实验、广泛征求教育系统和诗歌界的意见,反复进行修订完善,经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19年7月15日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语言文字规范的形式颁布全国试行。《中华通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拼音方案》《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研制依据,是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一部新韵书。《中华通韵》以汉语拼音韵母表全部15个韵基为依据确定15个韵部,每个韵部的代表字都与韵母表相同,体现了这个系统的音韵学理论内涵。《中华通韵》依据国务院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确定7730个韵字,并按在以往诗词中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完全可以满足诗歌、戏曲等韵文的创作需要。《中华通韵》的制定坚持面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服务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阅读与创作诗歌的广泛需求。在双轨并行原则下,《中华通韵》与当前流行的旧韵书并存。提倡使用《中华通韵》,但尊重个人选择。《中华通韵》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由国家层面组织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部新韵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六)加强组织思想建设,团结引领广大诗友为繁荣中华诗词事业做贡献。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包括西藏,都成立了诗词学(协)会,这是中华诗词学会经过30年的努力才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百分之九十的市,百分之六十多的县,都有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的诗词组织。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诗词学(协)会完成了换届,绝大多数都通过了所在地民政部门的年检。如山东诗词学会还被省评定为五星级社会组织。普遍重视会员发展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已近4万名,其中有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外籍会员。年龄最小的会员10岁,最大的106岁。中华诗词学会已成为会员分布最广、个人会员数量最多的全国最大的文学社团。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了党支部,制定了年度党支部学习活动计划。学会加强了自身建设,强调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适应班子成员不断变化的情况,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会全面建设和主要任务完成上来。注重以工作牵引建设,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追求进步和发展。坚持学会成立三十年来形成的好传统,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好稳定学会内部关系的工作。强调为各地诗词组织和广大诗友服务,积极搞好工作协调,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这五年的工作是前五年工作的延续,近十年的工作是前二十多年工作的发展。我们忘不了为中华诗词事业和中华诗词学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届老领导,尤其怀念离我们而去的先贤们。学会“四代会”以来,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杨应彬先生,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乐时鸣先生,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开国将军贾若瑜先生,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霍松林先生,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布赫先生,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蔡厚示先生,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李锐先生,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顾问林从龙先生,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杂志社顾问欧阳鹤先生,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凌启鸿先生、李铎先生,还有好几位名誉理事、常务理事也去世了。让我们向已故的老前辈诗人们致以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还存在不少不足。主要在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的有利形势下,我们如何更好地适应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缺乏研究;由于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的限制,有些工作的实际效果与目标要求存在不小差距。就全国看,诗词形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政策上的倾斜和工作上的共同努力还需加强。我们希望各省市自治区的诗词组织和广大诗友,对改进这些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五年工作的经验启示

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带给我们不少经验和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要坚持为时代而歌。习近平总书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论述,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更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史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期待着诗人们以高昂的激情去书写;人民的欢乐,人民的忧患,人民的情怀,需要诗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给以诗意的表达;市场经济大潮中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对假丑恶的深恶痛绝,需要诗人们在诗词中或给以方向,或给以赞美,或给以鞭挞。中华诗词学会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引领诗人们以诗人的智慧和诗词的形式,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书写人民的伟大实践,发人民群众之声,唱时代鞺鞳之音。把自己对新时代的美好感受,奉献给广大读者。

(二)要坚持诗词文化自信。中国文学史的精华,在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散曲的精华,在赋比兴风雅颂,在韵在律,在其整齐之美,在其骈散之美。《诗经》以来的诗歌形式之美,赋予了中华诗词曲区别于人类其它文学样式之美的独特性,承载了我们民族的丰富感情和精神寄托。当前,中华诗词已成为喜爱者最多,创作者最多,作品最多的文学样式,其中不乏好诗词,好诗人。这种群众性的学习、吟诵、创作活动,已对诗歌“小众化”的固有认知提出了挑战,已成为新时代中华诗词复兴的文学现象。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学样式,能有这么长的绵延不断的历史,能有这么多的参与者,能有这么多的欣赏者。但是,中华诗词还没有应有的地位,在近当代文学史上也没有一席之地。这一现状,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尤其毛泽东主席的词,毫无疑问是引领新中国词坛的旗帜,就是在百年词坛上也独树一帜。确立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诗词文化应有的地位,无疑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

(三)要坚持诗词服务大众。诗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传统内容,作为诗词文化服务大众的经典模式,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诗教可以教民心、正风气,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诗教不是让人人都成为诗人,而是让广大群众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使诗词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抓好诗教。把诗教重点放在相对落后地区,选准诗教的切入点,着力解决诗教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借助社会力量,在诗词进校园、进红色教育基地、进文化旅游景区等方面有所成就。用文化的思维,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措施,丰富诗教文化内涵,纳入社会建设全局。继续抓好诗词之乡创建的深化巩固提高,发挥传统诗词文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诗词文化修养层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支撑。

(四)要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回顾中华诗词30多年来从复苏走向复兴的历程,展望未来走向繁荣的前景,我们充满信心。中华诗词具有坚强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首先来源于其丰富的遗产。正是这笔遗产,“一万年也打不倒”,我们应老老实实地继承这笔遗产。继承它的精神实质,思想内容,优良传统。继承它的形式之美、韵律之美、意境之美、通俗之美、典雅之美、风格之美,保持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本色。比如风雅颂,比如赋比兴,比如真善美,比如美与刺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就需要诗人们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紧贴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以当下情怀,当下意象,当下语言,当下思维,创作出具有新思想、新情感、新意境、新韵味的诗词作品。以奇情壮彩、奇思异想、奇章佳构,创作出具有独特面目、个性鲜明的诗词作品。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设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华诗词事业走向新的复兴与繁荣的新进程。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中华诗词学会要以“中华诗词再出发”为己任,带领全国诗词组织和广大诗友,不负时代,不负诗心,全力推动中华诗词事业走向新的复兴和新的繁荣。

(一)增强时代和使命意识,把中华诗词当作事业来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受到应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两首诗词的相继发表,引领中华大地诗之春潮滚滚而来。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明确提出“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我们学会研制的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新韵书《中华通韵》,已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实施。全国各地重视传统文化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四条诗词之路,为诗词文化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许多地方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积极举措。这些,都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诗词的春天真的到来了,中华诗词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特别是从普及上看,中华诗词已经走向了复兴,这为我们把重点由抓普及转向抓提高,抓精品创作,抓大师、名家的推出奠定了基础。去年底,中国作协召开了全国诗歌座谈会,马凯同志召集与会及在北京的诗词界诗人座谈并做了综合发言,阐述了关于诗词的功能、在多出精品力作上下功夫、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诗词的用韵、加强诗词评论、加强诗词理论研究、重视培养青年诗人、古体诗和新体诗、诗词的“联姻”、中华诗词学会的组织指导工作等10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对于中华诗词事业的发展,具有规划未来、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在中华文化自信和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和发挥促进中华诗词事业发展的极为有利的条件,抓住机遇,不辱使命,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办法举措,新的工作作风,从新的起点出发,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华诗词的复兴与繁荣。

(二)打造好诗词创作与诗词评论“两个轮子”,下大力推出精品力作。“诗词评论与诗词创作共同构成推动诗词事业发展的两个轮子,也是催生和推出诗词精品力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下大力气把这两个轮子都打造好,都快速地“转起来”。在诗词创作方面,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现实生活,记录时代变迁,反映人民心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情讴歌新时代的历史性巨变,以充沛的激情和旺盛的创造力,刻画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不断提升诗词创作的质量。在诗词评论方面,要大力汇聚诗词评论人才,把教育系统和社会上评论人才组织起来,组成评论人才队伍。要积极推动诗词评论,提倡“评出味道,评出特点,评出深度”。要通过评论发现精品,把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创新性的诗词作品推荐出来。要科学评判精品,摈弃庸俗的吹捧,避免粗暴的否定,发挥评论对诗词创作的推动作用。要围绕推出精品,办好《中华诗词》《中华诗词学会通讯》,办好学会网站、《中华散曲》和公众号平台。在继续办好诗词创作培训班、青春诗会、金秋笔会以及各种创作比赛的同时,依托有关大学和学术研讨会、专题论坛,办好诗词评论培训班,推动评论队伍建设,为繁荣创作、繁荣中华诗词事业,提供有价值的诗词评论。

(三)巩固深化提高,深入推进诗教。开展了25年的以诗词之乡创建活动为抓手的诗教工作,广受人民群众欢迎,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国家作协也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为了把这项活动持久的开展下去,我们必须做好巩固、深化、提高的工作。要对已挂牌的中华诗词之乡、中华散曲之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中华诗词研究创作基地,做好巩固工作。对这些单位要进行“回头看”,固强补弱,修好短板。对于无发展甚至有退步的,要予以退出。要深化诗教工作,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抓住诗词文化的传播,开设诗词大讲堂,吸纳社会力量尤其个人资本进入诗教。继续把校园诗教作为重点,与教育部实行新课本、《中华通韵》试行等相结合,扎实抓好诗词进校园各项要求的落实。继续把乡镇、街道诗教的开展作为重点,发现培养诗人,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改善基层诗词环境。要对新近提出创建的单位提高创建标准,注重创建质量。特别是创建市级诗词之市要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严格考察验收。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所属县级单位全部“满堂红”的诗词之市。县级诗词之乡创建重点是深入发掘本地诗词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提升诗词文化层次。要下大力推动空白地区的诗词之乡创建工作,争取在今后5年内,实现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中华诗词之乡或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四)加强诗词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抓好重点工作落实。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重要事项报批、制度作风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落实主管单位有关要求,搞好自身建设。中华诗词学会要认真落实国家民政部、中国作协提出的各项要求,加强请示报告。加强党支部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稳定和谐内外关系。加强和各会员单位、各地诗词组织协调联系,积极寻找联系机会和服务切入点,不断提高为广大诗友服务的意识、作风、能力和效率。要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重点向年轻人倾斜,把大中学校诗词爱好者吸收进来,并有意识地予以关注和培养,储备诗词后备人才。要在完成例行性工作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各地诗词组织每年应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影响的活动,提升诗词组织在当地的影响,推进诗词事业的发展。要按照“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系统准备,扎实推进”的要求,推进中华诗词入史工作。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诗词研究院搞好顶层设计,并持续加强指导和协调。各省市自治区诗词学(协)会要积极做好相应工作,广大诗人、诗词爱好者要以“诗是吾家事”的责任感,积极参与诗词入史工作。争取用3年时间,共同完成好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诗友们:

中华诗词学会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文学社团。2010年,中华诗词学会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优秀社会组织”;2019年,中华诗词学会被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选定为委员单位,全国文学社团仅我们一家;2020年,中华诗词学会被中央宣传部指定为重点联系社科学术社团,我们是全国五家之一。这些,为我们搞好自身建设,推进中华诗词事业,提供了动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诗词学会是唯一的全国性的诗词组织,我们愿以博大的胸怀拥抱天下所有的诗友;中华诗词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我们愿把桥梁修到全国和海外所有的诗词组织面前,把中华诗词学会建成海内外诗词组织、广大诗友的“家”。中华诗词学会愿与海内外诗词组织和广大诗友一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历史机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负时代使命,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把中华诗词事业推向新的复兴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大会秘书处 2020年11月30日 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