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任昉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述异记曰:汉宣城郡守封劭。死化为虎。食郡民。呼之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故时语曰:
无作封使君。生来治民死食民(○任昉述异记。)
送栎园南还十首 其九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五言律诗
樽酒论文会,名山星正悬。
衣冠任昉坐,风俗李膺船。
四海来车马,诸生奉橐饘。
相逢询翟尉,秉耒决今年。
东晋 · 王彪之
于是乎统体而咏之(《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引王彪之赋。)
况性命之几微,如鸿毛之漂轻(《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注)
才喜花骢返柏台,又惊桐杖指兰陔。
京华朋好依然散,天意东南恐未回。
寒月单衫任昉泪,谈兵顾曲护军才。
三吴父老如相问,阊阖今知杼轴哀。
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
浮云一南北,何由展言宴。
方作异乡人,赠子同心扇。
遥裔发海鸿,连翻出檐燕。
春秋更去来,参差不相见
⑴ ○《类聚》二十九。文苑英华二百二十六。《诗纪》七十三。
太常卿任昉墓志铭 南梁 · 沈约
四言诗
天才俊逸,文邪弘备。
心为学府,辞同锦肆。
含华振藻,郁焉高致。
川溪望归,岩阿待阙
幽光忽断,穷钉黯灭。
尔有令问,兰薰无绝(《艺文类聚》四十九)
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苧。
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
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
为作絺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
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禦霜雪(自注:昔徐伸车为山阳教官,太守程公见其衣敝,以新衣易之。仲车因思南齐任昉之子冬衣絺绤,遂用其事作诗以谢。漂布亦暑服,比絺绤尤精奇,故复用之。)
⑴ 三字原作茅□□,据李本、傅校改补
⑵ 三字原作□作綀,据李本、傅校改补
南史曰:孝绰。绘之子。年十四。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尤相赏爱。梁天监初。孝绰起家著作左郎。为归沐诗赠任昉报曰:
阅水既成澜,藏舟遂移壑。
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
久敬类诚言,吹嘘似嘲谑。
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
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
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
子其崇锋颖,春耕励秋获(○南史刘勔传附孝绰传引作、托、恶、药、获五韵。又《类聚》三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引壑、作、谑、索、托五韵。又梁书谢举传作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别举诗。引托一韵。《诗纪》七十八。)
赠王僧孺诗 南梁 · 任昉
四言诗
《梁书》曰:王僧孺由治书侍御史出为唐令。初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以文学友会。及是将之县。赠诗。其略曰:
惟子见知,惟余知子。
观行视言,要终犹始。
敬之重之,如兰如芷。
形应影随,曩行今止。
百行之首,立人斯著。
子之有之,谁毁谁誉。
修名既立,老至何遽。
谁其执鞭,吾为子御。
刘略班艺,虞志荀录。
伊昔有怀,交相欣勖
下帷无倦,升高有属。
嘉尔晨灯,惜余夜烛
⑴ ○梁书王僧孺传。南史王僧孺传。《诗纪》七十八。
共 1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